APP下载

数学课前预习的有效方法

2021-07-15刘新建

江西教育C 2021年6期
关键词:新知教材内容课前预习

刘新建

预习是指学生在新知学习之前的自学,有效的课前预习可以提高学习质量。但是,很多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很盲目,导致预习效果不佳。因此,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方法指导,让学生在掌握预习方法的同时,逐渐养成良好的课前預习习惯,真正体会到课前预习的益处。

一、迅速浏览

通过浏览教材内容,学生初步了解新课的主要内容涉及哪些知识点,哪些是通过阅读教材内容掌握的知识,从而学会在迅速浏览中找出教材中的知识点与学习重点,培养在课前预习中的知识梳理能力。比如,在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可能性”的课前预习中,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内容,已经基本了解了“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含义,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某一事件有几种可能性,但是并未掌握推测可能性大小的方法,因此学生可以在这个环节中明确学习目标,为了解决“如何推测可能性的大小”问题,进行进一步预习学习。

二、 细读内容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有了问题,对新知产生疑问,也就有了进一步的学习目标,在明确的学习目标下促使学生主动寻求学习方法,达到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的目的。在细读内容中学生需要掌握三种方法:(1)资料查阅法。资料查阅法是指在新知学习中对于未能消化的知识点,通过查询相关资料的方式达到预习的目的。比如,在“可能性”的预习中,通过查询资料学生很容易了解到生活中有很多可能性事件,并且能够运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形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为解决“如何推测可能性的大小”的问题打好基础。(2)举例分析。列举学生熟悉的事例进一步理解“可能性”概念,实现抽象数学概念向具象的转变。比如,学生对“可能性”的概念尚不清楚,那么如何深化学生对“可能性”概念的理解呢?对此,教师可以布置课前预习任务,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可能性问题,如“超市促销,每天前50名消费者可以参与免费抽奖活动,第一名奖品为42英寸液晶电视机一台,请问:你一定会抽到一等奖吗?”教师给出了答案后,接下来继续提问:“同学们,能够举出相似的例子吗?”(3)动手实践。单一的理论知识预习并不能给学生带来切实的学习体验,也不利于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为了加深学生对课前预习知识的印象,教师在布置课前预习任务时,可为学生设置实践性任务,如在布置“可能性”的预习任务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投掷硬币的方式,做至少20次实验,并让学生记录每个面出现的次数,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深化学生对“可能性”概念的理解。

三、检验预习成果

一些学生在预习时很茫然,不知道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有部分学生存在满足心理,盲目地认为看过之后就都会了,因此在实际课堂学习中抱着“听不听都无所谓”的心态。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预习效果会大打折扣,学生在预习之后难以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评估,因此会影响后续的数学学习,为了避免出现这些问题,教师应培养学生检验预习成果的习惯。比如,教师讲解完教材中每个知识点后,都会给出例题、练习题,学生可以尝试做课本中的练习题,以检验学习成果,发现自己的不足。此外,教师可以设置课前检测习题,根据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设置问题,让学生在解答问题中检验预习成果,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能力。

作为课前预习指导中的主导者,教师在课前预习指导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指导要落到实处,课前预习任务设计应具备高度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其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课前预习任务应尽量融入趣味因素,让学生的课前预习不再枯燥,以免学生产生“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任务而预习”的心理;其三,预习问题设置要科学,因为学生个体之间的基础知识与学习能力不同,因此在设置预习问题时要遵循层次化的原则,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预习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在层次化的预习问题中获得发展;其四,教师应认识到预习指导不是为了服务课堂教学,而是为了服务学生的学习,因此在设计预习任务时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才能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岔河镇岔北小学)

猜你喜欢

新知教材内容课前预习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生活新知
生活新知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浅议语文教学的课前预习
关于高职院校国学教材内容的思考
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