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推进深度教学
2021-07-15钟苑娴
钟苑娴
摘要:主动建构前提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带着问题教学,不仅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还能增加问题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从而让深度教学真正发生。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让学生处于沉浸式的教学情境中,用环境来催生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此同时,良好的深度教学体验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问题意识 深度教学 小学数学 教学策略
在常规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普遍缺乏主动意识,体现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则是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教师要改变学生被动思考的状态,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問题意识的培养离不开循序渐进的教学引导,更离不开深度教学对学生思维的拓展。小学数学中的深度教学不仅能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还能丰富学生的学习层次。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让学生灵活地学数学,就要先让他们学会思考数学问题,逐渐养成问题意识,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实施沉浸式教学
传统意义上的沉浸式教学通常应用于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是指创造一种学习氛围浓厚的环境,让学生沉浸在环境中学习的教学方式。将沉浸式教学理念引入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可以指导学生更多地关注数学语言,还可以让学生在生动的环境中产生问题意识。为了让学生在沉浸式教学中实现深度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理解性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将部分内容看作一个完整的问题进行解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例如,在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对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进行多层面的思考,引导学生巧妙地运用分割法和添补法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考虑到组合图形在生活中十分常见,运用沉浸式教学法不仅能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还能帮助学生树立空间观念。例如,在解决三角形和正方形的组合图形的面积问题时,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出示三角形屋顶的照片,并从正视图中勾画出三角形与正方形的组合图形。除了这种相对简单的组合图形外,教师还可以用少先队中的队旗创设沉浸式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研究相对复杂的组合图形。为了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可以将计算队旗的面积作为教学目标,由此引发学生多角度思考。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会灵活地选择面积的计算方法,因此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得到锻炼。
二、优化问题的解决策略,促进深度教学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数学学科可以看成“思维”和“时间”的较量。同一问题的多种解题方法不仅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还能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但是,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个体差异是教师必须考虑的因素。一般来说,学生按部就班能够解决的问题相对容易,而小学数学中的“简便方法”是结合了各种运算律及数学思维得出的相对省时的解题方式。但毫无疑问,这是建立在对运算规律和数学思维方式有一定掌握的基础之上的。优化问题的解决策略能促进学生掌握数学方法,从而优化学生的深度学习体验。
例如,在教学“有趣的折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对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优化,促进深度教学。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旨在让学生体会立体图形和展开的平面图之间的关系,从而让学生在观察与想象中,建立立体式的空间思维。对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这部分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由于知识储备的不同,空间想象能力存在一些差距,这就需要教师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的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最容易的方法进行操作,即学生可以按照问题中给出的平面图来仿照制作,完成立体图形的搭建。毫无疑问,这种简单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会花费更多的时间。于是,为了优化问题的解决策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推断与标记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构建空间模型,增强深度教学的效果。
三、依托问题发散思维,促进学生深度反思
优秀的数学教师会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由数学学科的本质决定的,也与数学教学的示范作用有密切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变换问题中的已知条件来形成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为了实现这种教学效果,教师往往会反复使用课堂练习来巩固教学内容,从一定程度上来看,这也是为了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需要与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步培养的还有学生的反思能力。学生在思考用多种途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不断对问题本身进行反思,逐步培养深度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生活中的比”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借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这部分教学内容重视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比的概念,让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的同时,深刻地理解比的意义,并将其灵活地运用到生活之中。在教学的时候,教师通常会用发散性的思维方式来指导学生感受比的内涵。事实上,比的概念和四则运算中的除法及分数的表示方法都密切相关,让学生用发散思维对其进行比较,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数字在不同表达形式中的作用,还能加深学生对比的意义的理解与记忆。在实际生活中,比的应用也十分广泛,由此引发的“举一反三”能促进学生思考。例如,在制作香蕉奶昔的时候,通常需要香蕉原汁与牛奶的比是2∶3,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如果要做苹果奶昔,是否也要按照同样的比例。
总之,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教师要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同时借助沉浸式的教学方式完成对知识的深度探究与整合。在优化问题的解决策略的过程中,教师要增强深度教学效果,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升学生的反思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黄海新,吕世勇.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35.
[2]杨宝春.小学数学课堂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途径分析[J].中华少年,2018(19).
[3]陈玲.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研究——以《年月日》为例[J].考试周刊,2020(52).
(作者单位:广东省蕉岭县人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