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中学历史高效课堂的探究
2021-07-15邓文清
邓文清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普及和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受到了一线教师的高度重视。而构建高效课堂成为教师努力的方向。教师应该积极地将核心素养内容同历史教学内容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从而推进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为了能够更好地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教师可以积极地创设教学情境,开展合作探究,渗透情感教育。笔者在本文针对如何在历史课堂中渗透核心素养进行论述。
一、创设情境,开发学生思维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通过情境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同时,为了激发学生在课堂中能够积极地进行思考,教师应该善于从历史材料出发为学生设置多元化的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进而打造高效历史课堂。例如,在教学《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汉武帝治理国家的智慧,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武帝在政治、经济及文化方面的一些治理措施和政策,教师可以在授课时插入一些小问题,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汉武帝继位时国家的经济情况,然后引出“文景之治”和汉初休养生息的英明决策。通过一层层的引入和问题分析,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推动历史课堂的发展。
二、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新课改强调学生不仅要学会课本中的知识,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获得终身发展。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历史专题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有所成长和突破。例如,教师可以以“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为专题,让学生围绕春节、端午节、清明节等节日的起源进行合作探究,思考这些节日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让学生明确小组成员分工,进行资料的查阅和课件的制作,然后鼓励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阐释和介绍。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注重目标的设计
在教学中,教师要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指导,设计针对性的学习任务和目标。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够“对症下药”,提高教学效果。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仅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这对于学生的发展自然有着不利影响。教师要从学生的特点和认知出发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例如,在《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的教学中,如果教师将教学目标定位在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时空观念和历史价值观是远远不够的。这样的目标太过笼统,没有将核心素养和教学内容充分融合。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改成熟悉秦朝和汉朝的疆域图,了解其扩展范围,了解重要史事,如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措施、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并且认识秦汉统一的历史意义和作用。这样,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史学素养,使其形成一定的价值观,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重要影响。例如,在学习关于洋务运动的知识时,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展示了洋务运动的工作任务和成果,然后从经济、人才培养和企业创办等角度分析了洋務运动的作用,让学生正视洋务运动对近现代化发展的影响。通过这样的教学,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和积极自主性出发,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改变传统教学观念,通过一些创新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思维,提升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