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乡村民宿发展的北京样本
2021-07-15陈冬
[摘要] 北京发展乡村民宿是促进乡村旅游提质升级的重要途径,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有力抓手。经过近30年的发展,北京乡村民宿品质化、北京味、带动性得到增强,形成了良好的政策体系,民宿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从政策、规划、机制、管理、服务多角度入手,推出乡村民宿的首善标准,健全乡村民宿发展上下游产业链,为乡村振兴、乡村旅游注入新活力,巩固提升乡村民宿产业这一新的增长点。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治理; 民宿产业; 旅游事业
[中图分类号] D616; F32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1)06-0073-03
習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个字的总要求,反映了乡村振兴战略的丰富内涵。”1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紧迫任务;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主要目的。发展乡村旅游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一个重要渠道和抓手。北京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保护好绿水青山,助力京郊农户收入增长,把资源变资产;有利于挖掘京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促进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传承传播与合理利用;有利于适应广大市民多样化的文化旅游需求。
京郊乡村民宿健康有序发展
经过近30年的发展,北京市乡村旅游和乡村民宿发展取得良好成效。2019年京郊旅游接待总人数达8442万人次,占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的26.5%;营业收入791.9亿元,占全市旅游营业总收入的13.5%。2
北京乡村民宿品质化发展态势明显。从1992年怀柔区雁栖镇官地村单淑芝家挂牌001号(目前仍在经营)成为北京第一个“农家乐”民俗户,到2007年京郊旅游接待6768万人次,实现收入104.5亿元,3这一时期,“农家乐”是乡村民宿发展的1.0版。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北京市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推进力度,乡村旅游在规范中提升品质,乡村民宿发展进入2.0时代,逐步从“农家乐”住宿形态向品牌乡村民宿转型。2018年1月,中央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将民宿发展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点内容之一。北京市陆续出台促进乡村民宿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乡村民宿持续健康发展,乡村民宿进入精品化、品牌化发展的3.0时代。目前,北京乡村民宿达699个(包含院落1668个、房间8211间),日接待量为1.7万人次。42020年十一、中秋双节期间,北京乡村民宿平均出租率近90%,网红乡村民宿达95%以上,高峰期一床难求,体现了人们对高品质乡村旅游的热切需求。
北京乡村民宿京味浓厚。大多数乡村民宿依托传统的京郊旅游胜地分布,如怀柔区渤海镇依托区域聚集了96家民宿,占全区民宿总量的37%;延庆区姚官岭地区聚集了49家民宿,占全区民宿总量的20.6%。同时,乡村民宿更加注重内容打造和文化植入,文旅融合特征明显。有的民宿加强与景区主题、当地民俗的有机融合,挖掘文化故事,如位于怀柔慕田峪的长城故事酒店;有的民宿借力当地特色文化活动,相互促进发展,如在房山坡峰岭的红叶节等文化活动举办期间,周边民宿往往一房难求;还有的民宿大力打造自身特色,民宿主人用生活直播、特色农产品销售等方式增强吸引游客的核心竞争力。
北京乡村民宿发展政策体系较为完善。一是形成了政策支撑体系。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京郊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乡村民宿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多个涉及乡村民宿发展的政策文件。各区针对民宿发展也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形成了市区两级扶持引导乡村旅游和乡村民宿发展的政策集成。二是形成了金融服务体系。目前,已搭建北京旅游资源交易平台、京郊旅游融资担保平台、京郊旅游政策性保险服务体系三大金融平台。这3个平台,被旅游业界称为北京市在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中领先全国的3个“第一”。
北京乡村民宿发展带动性功能增强。带动村民就业增收。一个民宿脱贫一户人,一个产业带动一个村的例子屡见不鲜。如密云大城子镇某精品民宿,总共8个院落,从2020年五一试营业起,半年时间为村集体实现增收40多万元,带动就业村民月收入增加2000—3000元。带动乡村产业链条延伸。乡村民宿产业带动了周边采摘、农副产品、民俗工艺品的经营销售。如延庆区某民宿经营企业,在其连锁运营的10家民宿中,均使用下虎叫村种植的绿色小米和野生山楂作为早餐和下午茶,原来愁销路的农产品还在田地和山野间就被预订一空。
乡村民宿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
集群化发展将成为乡村民宿发展的新趋势。在新时代旅游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和理念的大背景下,乡村民宿旅游必将打破固有思路,加强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共建共享,打造集考察研学、参观游览、休闲娱乐、商务会议、文化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休闲目的地,形成区域品牌,塑造若干具有独特辨识力的精品民宿集群。
综合效应将成为乡村民宿发展的新追求。乡村民宿的发展,将打破传统“农家乐”吃个农家饭、买点土特产的模式,推动城市与农村、传统与现代、线上与线下结合。乡村民宿所倡导的生活方式和健康文明的现代理念,将进一步促进乡村治理结构优化,提升农村居民文化自信心和乡土自豪感,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向实现综合效益的共同提高转变。
品牌化将成为乡村民宿发展的新选择。北京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有着取之不竭的文化资源,北京的文学名作、历史遗迹、名人足迹、标志事件、热门影视、网红综艺都可以被民宿用作主题不断演化开发。乡村民宿如何让消费者产生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以品牌带动流量,通过直营、加盟等方式扩张,输出品牌,进行标准化管理、连锁化经营、体系化运作,将成为乡村民宿在竞争中胜出的关键。
产业融合和个性服务将成为乡村民宿发展的新路径。“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一宿一品”的差异化发展策略将成为乡村民宿避免同质化和单一化的明智选择。推动“民宿+”发展,实现业态创新和产业融合,将节庆、农耕、亲子、户外运动以及动漫、艺术、实体书店等融入乡村民宿当中,是民宿精品化、特色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北京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智慧化的技术将支撑民宿管理手段的创新,包括在线直播、VR看房、一码通行、实时支付等一系列的手段和方式将极大提高乡村民宿的吸引力,赋能精品民宿发展。
构建京郊乡村民宿新发展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快发展乡村产业,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今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公布,明确提出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完善配套设施。这些都为乡村旅游和乡村民宿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条件下,要促进相关指导意见的落实落地,从政策、规划、机制、管理、服务多角度入手,推出乡村民宿的首善标准,打造民宿的北京样本,塑造民宿的首都形象,构建具有时代特征、首都特色、北京乡村特点的民宿新发展格局。
以政策为导向,保障发展。做好配套政策衔接。围绕贯彻落实《关于促进北京市乡村民宿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各区应当加快出台落实《指导意见》的实施细则,确保各项政策落地有依据、有标准、有明确的办理流程。加大政策创新。比如乡村民宿发展土地供给、旅游产业转移支付专项资金使用、乡村民宿专项奖励等,都可以进行创新探索。
以规划为统领,有序发展。发展乡村民宿要对接好总体规划,做好与城市总体规划、各区分区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国土空间规划、村镇总体规划衔接,确保乡村民宿发展的协调性与可持续性。要编好专项规划,结合区域文化旅游和生态资源优势,明确乡村民宿发展的总体定位、空间布局、发展路径、开发重点、品牌特色等。
以机制为支撑,统筹发展。乡村民宿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属地主责、部门推动,齐抓共管、上下联动,最终形成共同推动的合力。横向上,需要全市各相关部门加强协作,推动乡村民宿政策的出台;在落实政策的过程中,更需要各部门的联动、合作。纵向上,北京市初步架构了市、区、乡镇三级联动的框架体系,区级、乡镇层面应当建立乡村民宿发展的工作机构和工作机制,做好促进乡村民宿发展的工作。
以管理为抓手,规范发展。各区按照“综合监管、部门联动、属地落实”的思路,建立健全乡村民宿监管机制,加强对乡村民宿环境、卫生、消防、治安等方面的事中、事后监管。同时,在发展民宿过程中,应当注重保护生态资源,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严把生态红线。
以服务为宗旨,促进发展。加大金融服务力度,继续用好已有的三大金融平台。同时,进一步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对接合作,鼓励出台像北京银行“文旅贷”、工商银行“民宿逸贷”这样针对民宿行业的金融创新产品。做好人才培养服务工作。市、区合作,开展系列民宿业务培训,通过网络直播、实地参观等多种形式进行行业交流。做好宣传推广服务,把乡村民宿纳入本地区文化和旅游宣传推广体系,加强对民宿的宣介。继续举办“畅游京郊”系列活动,推出乡村民宿游、民宿精品线路等,为乡村振兴、乡村旅游注入新活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作者簡介:陈冬,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
责任编辑 / 金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