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块教学法
2021-07-15苗慧
摘要:本研究就语块教学法的定义、分类和功能,以及国内外对语块教学法的研究进行分类总结。研究总结发现国内对于语块教学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国学习者使用语块的特点和外语教学这两方面,主要关注于写作、听力和词汇这几方面,而对于语块在翻译、阅读、听力教学的作用这几方面也都有研究,但数量较少。
关键词:语块;教学
1.语块
1.1语块的定义
语块,又称为词块,多词单位,预制板块,本文采取的是语块这一术语来称呼。语块这一概念,最初源自心理学的概念--组块。Simon(1974)对不同心理学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语块是人类记忆的基本单位,从心理学角度证实语块的重要性。而提出语块教学法Lewis(1993)认为人们在交流时使用的是已经存在大脑中的预制板块。国内的研究者也有不同的观点,徐泉(2010)认为语块是被语言学习者和使用者作为一个整体辨识、使用、表达意义和实现句法或交际功能的词汇语法结合体, 是构成句子的一种基本语法单位。
综合国内外的定义,我们不难发现语块所体现出多词、整体、预制这三个特点,它是由多词构成,储存在大脑中,能够及时被说话者所提取出来的一个整体。语块同时也包含了语法的特征,正如Lewis(1993)在The Lexical Approach 中提出的一样,语言是语法化的词汇,而不是词汇化的语法。
1.2语块的分类
国内外对于语块有不同的分类。本文主要介绍语块教学法的创始人Lewis(1993)对语块的分类和国内学者对于语块的分类。首先是关于Lewis对于语块的分类,他将语块分为四类。
1.复合词和聚合词(complex words and polywords)
复合词通常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词合写在一起构成。例如:nevertheless; therefore; warm-hearted 等。聚合词指的是由两到三个单词组成的一个相对短的组合。例如:taxi rank; record player; look up; by the way; in his element.
2.搭配词(collocation)
搭配词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个单词与其他单词一起出现的方式。Lewis认为能同时出现的词对几乎是无限多的。例如:with one accord; on no account; in the morning; have a talk; take part in等。
3.惯用表达(institutionalized expressions)
惯用表达指的是形式固定或者半固定、具有固定语用功能的单词组合。如not yet; certainly not; just a moment等。
4.句子框架和引语(sentence frame and head)
句子框架和引语指的是用于篇章衔接的关联词。例如firstly; secondly; finally等。
综上所述,Lewis将语块分为四类,复合词和聚合词、搭配词、惯用表达、句子框架和引语。而国内的学者段士平(2008)认为可以从语块共现的频率性,语块储存和提取的整体性,语块可记忆的韵律性进行分类,和Lewis的分类标准有相似处也有不同处,这三个划分标准也体现出了上文所提到的语块的多词、整体和预制的特点。
1.3语块的功能
语言应用能力包括语言处理能力和语言生成能力(黎宏,2005)。Wary(2000)的语块功能观认为语块能够节省语言处理,除此之外语块还可以实现交互功能。根据对语料库的分析,发现大约70%的话语都是由预制语块组成的(周正钟,2014)。因此,已经存储在人们记忆中的语块能够及时被提取出来,节省对于语言的处理。Wary(2000)所提到的交互功能主要指语块能够帮助说话者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说合适的话语,因为语块所代表的是某一语言社团共有的社交知识 (周正钟,2014)。
国内的学者对于语块的功能也有不同的分类,例如赵飞(2011)认为语块首先可以降低认知负荷,语块作为一个整体储存在人们的记忆中,这样就减少的人们的认知负荷。其次,他认为语块可以培养语用能力,这一功能与上文提到的Wary(2000)的交互功能核心定义是一样的。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语块对于人们的交际、学习、生活有很重要的作用。
2.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学者关于语块教学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早。始于七十年代末期,其对语块的研究分为两类,一是从不同理论角度对语块研究,二是对语块教学的研究。
首先是从理论的角度,一是语言双重体系理论。语言界长期受到结构主义的影响,对语言进行系统的研究,认为语言是一个高度系统化、按语法词汇规则组合的独立体系。结构主义认为语法和词汇是两个范畴,语法是框架,而词汇仅仅是填充物,因此语法的作用要远远高于词汇。语言双重理论认为语言既包含以语法规则为基础的分析体系,也包括以记忆为基础的程序性体系。也就是说,语言不仅仅是由语法起主导作用,在实际交流中,存在着大量的预制语块,这些预制语块的作用更大。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语言双重体系认为语言具有两种发展模式,既包含语法的学习,也包含语块的习得。二是语料库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是一种着眼于语言运用的研究方法,是一种全新的语言研究思路。关于语料库语言学的定义,K. Aijmer & B. Altenberg(1991)认为语料库语言学是根据篇章材料对语言的研究,而隨着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研究者建立了一套概念体系,用来提取数据和分析数据。在语料库语言学中,词汇搭配被赋予新的理念。除了上述两个方面对语块的研究,国外研究者还有从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角度对语块进行研究。
其次是对语块教学的研究。首次提出语块教学法的是Lewis(1997),语块教学法的中心是不经过分析的学习,提倡学习者把输入当作整体来接收,存储在自己的语库里面,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及时提取出来,Lewis认为语块教学法应该遵循这几个原则。一,语言是语法化的词汇构成的,而不是词汇话化的语法;二是传统的语法和词汇二分体系是站不住脚的,很多语言都是由多词组成的语块所构成的;三是教学大纲的组织原则必须是搭配(collocation);四是教学的重心从语法向词汇转移;五是学习的过程是观察—假设—验证,而不是讲解—操作—复用。这几点原则基本上概括的Lewis的语块教学法的内容。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语块教学法把语言习得看作一种认知的过程。
纵观国外对于语块教学法的研究,可以看出国外研究者主要从理论来论证语块,并且从教學的角度将语块运用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注意哪些原则。
2.2 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研究者对于语块的研究起步较为晚一些,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国内研究者开始关注由国外引进来的语块这一概念,虽然相比较英语语言其他方面较晚,但是理论方面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国内研究者对于语块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中国学习者使用语块的特点,二是语块与外语教学。
2.2.1中国学习者使用语块的特点
对于中国二语学习者来说,英语是第二外语,因此研究中国学习者使用语块的特点也是国内学者所关注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国内学者对于学习者语块学习的深度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王娟和杨跃(2014)认为学生学习词汇普遍停留在表面,没有进行深度的学习。这一观点与段士平(2007)所提出的一样,他认为在学生学习英语使,如果缺乏词块意识,词块知识掌握不足,那么在词汇知识深度习得中就会出现僵化或者高原现象,就会导致学生用词不当,理解出错,提取语块的速度变慢等等问题。因此学生对于语块的深度学习是很有必要的。
随着语料库的发展,语料库对于语块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卫乃兴(2007)研究了COLSEC语料库,并将其与LLC词块对比,对中国学习者的口语短语学特征进行的研究,发现学习者用于表达命题内容的复现词块多于本族语者,而用于实施语用功能的复现词块则严重少于本族语者甚至完全缺失他根据研究的结果提出教学应该更注重话语的交互性、礼貌性、合作性、适切性等语用品质。
总的来说,通过国内研究者对于中国学习者使用语块特点的研究,这对二语教学实践提供了更为具体的启示。
2.2.2 外语教学
国内学者大多认为语块对于外语教学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众多学者对于语块在外语教学中所起的作用纷纷进行了研究,有从实证角度进行研究,有从理论角度进行论述的,这些研究对外语教学实践都有很重要的价值。国内研究者对于语块与外语教学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在写作教学方面,语块被认为是篇章组织的手段,学生掌握的语块越多越准确,语言运用的就越灵活。陈伟平(2008)认为语言教学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固定搭配、词组、句子框架等方面,他从理论角度论述了语块在学生写作中的重要性。他认为为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习惯思维非常重要,而增强学生的语块意识能够培养这种思维。
在口语教学方面,语块通同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丁言仁和戚焱(2005)对于专业四、八级的口试部分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学生能够借用听力中的语块,而能力高的学生往往能够借用更多的语块,因此他们认为语块对于口语的成绩同样具有较强的预测力。
在词汇教学方面,由于语块兼具语法和词汇的特征,是一种语言使用惯例,作为整体被学习、使用,并保留在记忆中(周正钟,2014),因此语块对于词汇习得有重要的作用。随着语料库的发展,王家义(2012)从不同的理论的角度分析了基于语料库的词汇教学的应用价值,他认为根据语料库,学生可以直观的学习词语的典型搭配,这能够帮助学生记忆更多的词汇,掌握更多的词汇。
3.展望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语块对于外语教学的作用很重要,国内外研究者主要关注于写作、听力和词汇这几方面,除了这几方面,对于语块在翻译、阅读、听力教学的作用这几方面也都有研究,但数量较少。因此,我们可以将研究的方向放在这几方面上。
参考文献
[1]Ellis, 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2]Lewis, M. The Lexical Approach: The State of ELT and a Way Forward[M]. Hove:Teacher Training Publications,1993.
[3]王家义.基于语料库的英语词汇教学:理据与应用[J].外语学刊,2012(04):127-130.
[4]王娟,杨跃.多模态教学干预语块学习与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J].中国外语,2014,11(06):43-52.
[5]卫乃兴.中国学生英语口语的短语学特征研究——COLSEC语料库的词块证据分析[J].现代外语,2007(03):280-291+329-330.
作者简介:
苗慧,1998.04,女,汉族,河南焦作人,河南大学 外语学院 2020级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英语)。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