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霞:把煎饼折成“花”,把日子过成蜜
2021-07-15俞佳铖
●文/俞佳铖
本文主人公
你能想象吗?她的煎饼“花”年销售额超500万元,一个订单能达上千斤,少的也有几百斤——
1
“老铁们,你们是不是都有这样的困扰?买花送心上人,怕被埋怨浪费;不买呢,又怕被说不够浪漫。来海霞姐这里,我的‘花’,既好看,又能吃。”只要有时间,今年51岁的山东大妈徐海霞就会在手机上直播带货。
徐海霞卖的“花”是用煎饼做成的,栩栩如生,足以和鲜花媲美。煎饼花不仅把山东煎饼文化带到世界各地,还带领了一批沂蒙山区的农村妇女脱贫致富。
“摊煎饼,在我们这里几乎人人都会,我必须有自己的特色才能吸引顾客。”
徐海霞和丈夫赵健住在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常路镇。早些年,夫妻俩在当地一家绣品厂工作,2005年,工厂倒闭,两人双双下岗。当时,他们上有70岁的老人要照顾,下有4岁的儿子要抚养,家里经济非常紧张。
机缘巧合,徐海霞正发愁以后的日子怎么过时,一个开煎饼店的亲戚另有发展,把店盘给了他们。
煎饼是山东当地的特色美食,可以蘸酱,也可以卷着各种蔬菜和肉类吃。徐海霞起早贪黑忙活,生活渐渐好了起来,一家人的温饱问题解决了。
但徐海霞并不满足于此,这个小小的煎饼店激起了她的创业斗志。摊煎饼之余,她经常琢磨:“摊煎饼,我们这里几乎人人都会,我必须有自己的特色才能吸引顾客。”
2018年的一个暴雨天,徐海霞看到一位老人扛着一箩筐紫薯沿街叫卖,衣服几乎全湿了。徐海霞太明白生活的不易了,询问得知老人家里一共有500斤紫薯,她当即表示全部买下。
看着满屋子的紫薯,徐海霞和丈夫犯了愁:这什么时候能吃完呀?这时,一旁的婆婆冷不丁来了一句:“咱家不是卖煎饼嘛,怎么改卖紫薯了?”徐海霞听了灵光一闪,为啥不把紫薯和煎饼做到一起呢?说干就干,她把紫薯蒸熟,捣成泥状,放到面粉里,做成了紫薯煎饼。没想到,那淡紫色的煎饼带着紫薯的香味,竟别具特色。
500斤紫薯开启了徐海霞的煎饼新世界,她举一反三,尝试用菠菜汁、火龙果汁、芒果汁来做煎饼,结果做出的煎饼不仅颜色艳丽、口感丰富,还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很快,徐海霞的彩色果蔬煎饼占据了绝对的市场优势,价格虽然比传统煎饼高不少,但买的人更多了。赵健干脆不再四处打零工,开始骑着小三轮,专门帮妻子打包送货。人手紧缺,徐海霞开始招兵买马,把目光投向了当地一些家境困难的农村妇女。她们没有多少文化,没有一技之长,也没办法出去打工,守着几亩山地,照顾老人孩子,日子过得十分清苦,徐海霞想帮这些姐妹们一把。
“你们过来和我一起干,有海霞姐一口吃的,就绝不会饿着你们。”徐海霞挨家挨户上门招工。大家虽然跃跃欲试,但心里还是有顾虑:摊煎饼能挣几个钱?
徐海霞看出了她们的心思,专门抽一天时间,带她们来自家店里参观。看着五颜六色、薄如纸张的煎饼,大家都特别新奇。“海霞姐,你有想法,我跟着你干。”小青第一个站了出来。
小青当时30岁出头,小时候因家里穷没读过几天书,丈夫有点残疾,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一家三口生活清贫。徐海霞的店离她家不远,她来这里干活,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里。
有了小青带头,很多姐妹陆续加入。徐海霞的团队逐渐壮大,除了大婶大妈,也有大姑娘小媳妇,大家都抱着一颗脱贫致富的心,干起活来既勤快又麻利。
不久,徐海霞租下一个小厂房,添加了五六盘鏊子,开始扩大经营。2019年,她的煎饼加工厂被临沂市妇联确定为“沂蒙大姐巾帼居家创业就业示范基地”,很多想改变命运的姐妹慕名而来。
她用火龙果煎饼做玫瑰花,用黄桃煎饼做月季花,用蓝莓煎饼做蓝色妖姬,还能做牡丹花、茶花、郁金香和樱花等。
看着姐妹们的收入逐渐增加,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徐海霞高兴之余,感觉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她要带领大家彻底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
2
时代在前进,人们对美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徐海霞又开始琢磨,怎样才能给古老的煎饼增添新活力呢?
逢年过节,徐海霞常常会给当地一些贫困人家送煎饼。2020年初,徐海霞送了一大包口味各异的煎饼给邻居阿婆,阿婆开心得直夸:“海霞,你这手真巧,把煎饼都做出花来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徐海霞突发奇想:能不能真把煎饼摊成一朵花的样子?之后的很多个晚上,她都在厂房里潜心研究。煎饼不是布也不是纸,很容易干,必须在干之前折叠成花的形状,这很考验工艺。为了找到各类配料的合适比例,她试了无数遍,一张张摊、一次次叠、一口口尝。
夜深人静,徐海霞试了一次又一次,赵健陪着妻子一起熬夜,儿子也在网上找各种花型,供妈妈参考。
一家三口齐心协力,徐海霞终于做出了一朵朵煎饼花,花瓣柔韧有光泽,口感清甜细腻,色香味俱全。她用火龙果煎饼做玫瑰花、用黄桃煎饼做月季花、用蓝莓煎饼做蓝色妖姬,还能做牡丹花、茶花、郁金香和樱花等花的造型。
徐海霞说,这些果蔬煎饼中最难做的要数黄桃煎饼,想要完美融合水果的香气和煎饼的味道,水果的用量、软硬、成熟度都要拿捏好。她经过反复试验,总结出一套经验,摊出的煎饼不仅口感更好,做成花型的成功率也高。
另外,做芝麻煎饼难度也很高。芝麻用多了发滑、油腻,用少了没口感,而且芝麻还得炒到一定熟度,才能达到预期的口感和香味。
为了让花色更丰富,徐海霞的煎饼原料除了传统的玉米、面粉、高粱,还加入了芹菜、胡萝卜、地瓜叶、甜菜根、香蕉、樱桃等,并根据季节变化,推出当季煎饼花。
徐海霞把做煎饼花的手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姐妹们,开始大规模生产。工厂一时间成了花园,一朵朵煎饼花争奇斗艳。
罗钱云比徐海霞大两岁,一辈子没走出过大山。养大了孩子,送走了老人,她来到煎饼工厂干活,每月有两三千元收入,如今翻新了家里的房屋,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孙小美是跟着罗钱云一起进的厂,她个性内向,沉默寡言。起初,婆婆怕她一干活就不照顾自己了,非常反对她进厂。无奈,孙小美干了不到1个星期就辞职了。徐海霞了解情况后,专门用煎饼花做成一个小花篮,送到孙小美家,对她婆婆说:“小美来厂里干活,既能挣钱贴补家用,又不耽误给您烧一日三餐。您看您家里这条件也不好,小美才40岁出头,正是能干的时候,为什么不让她来试试呢?她用劳动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您难道不高兴?”
好说歹说,老人终于同意孙小美出门。和姐妹们一起干活,一起说笑,孙小美觉得日子有了色彩,人也开朗了不少。
在蒙阴县一家学校当外教的南非老师拉曼是徐海霞店里的常客。她说:“煎饼和我们南非的挞饼一样好吃。我的朋友们看到煎饼花,都不相信这是可以吃的。山东大妈的‘中国功夫’真神奇!”
花开热闹,煎饼添香,徐海霞的煎饼花越来越受欢迎了,她又适时推出新的业务——根据顾客的不同需求,用煎饼花做成各种样式的产品,以符合人们不同场合的需求,比如过生日、谢恩师、送爱人等。后来,不少餐厅也来徐海霞这里购买煎饼花,代替鲜花点缀菜肴。
2021年2月13日,住在四五十公里外的小伙陈晓杰来徐海霞店里订购煎饼花,说第二天是母亲的生日,他要给母亲祝贺六十大寿。康乃馨代表母爱,徐海霞用煎饼做成一朵朵康乃馨,考虑到当天是情人节,她还特意增加了几朵玫瑰花,费心思地摆成心形。
陈晓杰的母亲特别喜欢花,但因为生日在情人节,这天买花特别贵,她心疼钱,不让家人买。陈晓杰说,在他的印象中,母亲生日从没收过花。
果然,当陈晓杰把花送到母亲面前时,母亲一脸不高兴:“你这孩子真不懂事,只知道浪费钱。”他笑着把花放到母亲鼻子底下:“您闻闻,这是什么味儿?”母亲觉得有一股煎饼香,但左看右看,也不像煎饼。
陈晓杰揭开谜底:“这是用煎饼做的花,您尝尝看。”说着,他摘下一朵玫瑰花,塞进母亲嘴里。吃出了煎饼的味道,母亲一脸惊奇:“真是煎饼呢,这是怎么弄出来的?太有意思了!”
那天,陈晓杰特别高兴,因为他终于完成了送花给母亲祝寿的心愿。徐海霞也替他开心,觉得自己做的煎饼花承载了更多意义。
3
煎饼花不仅受到当地人追捧,还搭乘电商快车,远销美国、韩国、南非等国家。在蒙阴县一所学校当外教的南非老师拉曼是徐海霞店里的常客,她说:“煎饼和我们南非的挞饼一样好吃。我的朋友们看到煎饼花,都不相信这是可以吃的。山东大妈的‘中国功夫’真神奇!”
徐海霞在当地是出了名的热心肠,逢年过节,她常常提着煎饼礼盒,带上水果、营养品去探望周边高都、黄沟等社区的困难家庭、孤寡老人、贫困学生。十多年来,她捐出的善款累计十多万元,还获得了“临沂好人”“山东好人”等荣誉称号。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徐海霞带领姐妹们加班加点,加工了1000多斤煎饼送到当地一线防疫人员手中。她还承诺,凡是购买煎饼作为防疫物资捐赠的,一律只收成本价。
2020年8月6日,徐海霞的婆婆过85岁生日,老人让徐海霞亲手给她折一束煎饼花。徐海霞笑着说:“婆婆是煎饼花最忠实的老粉丝。”
也许是受了“花儿事业”的影响,赵健这个大老粗也变得浪漫起来。2020年5月4日,是他和徐海霞结婚22周年纪念日,他用煎饼做了8朵红玫瑰送给妻子,还不忘在朋友圈秀了一把恩爱:“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都是你。”
眼下,儿子赵财政正在读大三,寒暑假回家,他会帮父母干活,对于煎饼的一套制作流程早已驾轻就熟。夫妻俩盼着儿子能回来帮忙,毕竟儿子有文化,对煎饼事业会有很大益处。
靠着摊煎饼,徐海霞不仅自己过上了好日子,还带领沂蒙山区的姐妹们过上了好日子。在她们手里,老煎饼正焕发着年轻光彩。以往,购买煎饼的群体以中老年人为主,而现在,年轻人逐渐成了主流。你能想象吗?如今,徐海霞的煎饼年销售额已突破500万元,一个订单能达上千斤,少的也有几百斤。
2021年1月,徐海霞被蒙阴县评为“岗位创优”优秀个人。她说,她要继续开发新产品,让带着“沂蒙红色革命基因”的煎饼走得更远。她坚信,煎饼花有多艳,日子就会有多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