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天是血栓高发季节?别再被误导了

2021-07-14张博晴

保健与生活 2021年14期
关键词:网传征兆栓塞

张博晴

近日,网上有打着健康科普旗号的自媒体文章聲称,“夏天是血栓高发季节”“有四种征兆给你血栓提示”等,其实这些说法存在误导。

血栓是什么?什么情况下易形成血栓?

血栓是血液成分在血管内发生凝固,形成的病理性固体凝块。血栓形成的病因主要分为血管管壁损伤、血液成分异常和血流异常三大类。血栓的危害就像是一个塞子堵住了血管,使血管内的血流不顺畅或者没有血流,周围的肌肉、神经出现缺血、缺氧甚至坏死。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血管管壁光滑,而血液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能避免血栓形成。

那么,哪些情况下血栓容易形成呢?有以下三种:

血流淤滞状态 久病卧床、外伤或骨折、较大的手术、妊娠、分娩、长途乘车或乘飞机久坐不动、长时间静坐及下蹲等可使血流缓慢、淤滞,促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血液高凝状态 如创伤、手术后、大面积烧伤、妊娠、产后等均可使血小板增加,黏附性增强,易形成血栓。

血管管壁损伤 当血管管壁受到影响,如机械性损伤、感染性和化学性损伤时,容易形成血栓。

血栓分为白色血栓、混合血栓、红色血栓和透明血栓四种。白色血栓发生在血流较快的情况下,常在心瓣膜、发生粥样硬化的动脉内形成。混合血栓和红色血栓主要发生在血流缓慢的静脉内。透明血栓主要见于休克患者。

网传“夏天是血栓高发季节”是错误的

事实上,冬季才是血栓的高发季节,原因是冬季人体为了减少热量散失,血管收缩,同时代谢下降,血流速度下降,血液黏稠度增高,容易形成血栓。在夏季的白天,温度升高,人体为了散热,血管舒张,加上汗液的丢失,血压会降低;在夏季的夜晚,由于迷走神经兴奋,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因此血压波动较大。但血压波动与血栓形成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

血栓的来临没有征兆,网传“四种征兆判断法”不靠谱

网传文章提出了四种症状,并认为这些症状是血栓来临前的征兆。事实是,血栓形成是日积月累的过程,一般没有任何症状。当人们感到不适时,血栓已经形成了。因此,血栓的来临是没有征兆的。

血栓形成后,真正的症状有哪些?当栓子脱落,跟随血流引起某部位血管栓塞时,出现相应的症状。常见的血栓事件为心肌梗死、脑梗死、肺栓塞、下肢动脉栓塞、内脏栓塞。

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栓形成,堵塞冠状动脉,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主要症状为突然发作的剧烈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烦躁不安、神志淡漠等,少数表现为上腹部疼痛、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等)。

脑梗死 脑梗死的形成机制与心肌梗死类似,但症状与损害的部位、血管大小、缺血严重程度等相关。有的患者完全没有症状,有的表现为一过性或者反复的肢体瘫痪或眩晕,严重的表现为肢体瘫痪、癫痫发作、昏迷,甚至死亡。

肺栓塞 肺栓塞是常见的由血栓引起的急性病症。主要症状为发生不明原因的虚脱、面色苍白、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甚至发生抽搐、昏迷。

下肢动脉栓塞 由于血管管壁上脂质斑块沉淀堆积,而使血管变得僵硬和狭窄,甚至出现闭塞,引起下肢坏死。

内脏栓塞 肠栓塞、肾栓塞、脾栓塞的栓子主要来自于心脏,患者一般有冠心病或者房颤病史。肠栓塞主要症状为剧烈腹痛,伴随频繁呕吐等胃肠道症状。肾栓塞主要表现为腰痛、血尿、恶心等。脾栓塞则为脾区疼痛、发热等。

血栓的高危人群到底是哪些?

高龄者,肥胖者,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吸烟、饮酒者,妊娠者,有可逆性危险因素(手术、长途旅行或者外伤)者,心脏疾病(房颤、瓣膜病变)患者等。

如何预防血栓的形成?

网传文章提到保持适当运动为预防血栓的一种重要措施,能提高有氧代谢,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脂质堆积。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因剧烈运动会使血栓脱落,造成栓塞。

控制血压也是预防血栓的重要方式,因为高血压会引起血管管壁的改变,促进炎性反应,加快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每日饮水能增加血容量,减少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

除了上面提到的措施外,还需要做到:

1.合理的膳食: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油腻食物的摄取,提倡清淡饮食。

2.戒烟、戒酒。

3.定期体检:监测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指标,必要时需药物预防。

猜你喜欢

网传征兆栓塞
胫骨平台骨折并发肺脂肪栓塞综合征一例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Meta分析
动脉瘤栓塞手术液固两相流数值模拟分析
用思辨批判的眼光看待“网传”解答
地震征兆
地震征兆
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30例临床疗效分析
老人胆固醇低并非好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