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块链技术在高校智慧图书馆中的创新应用

2021-07-14王诚博

科技风 2021年18期
关键词:去中心化智慧图书馆区块链

摘 要:本文介绍分析了区块链的技术特征,其非对称数据加密、共识机制及去中心化等技术特点能助力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探讨了区块链技术在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馆藏资源建设和个性化阅读推广服务等方面的创新应用。

关键词:区块链;智慧图书馆;去中心化

区块链技术最先是作为比特币底层支撑的核心技术,源于2008年中本聪发表的文章《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1]。区块链技术最早仅仅应用于虚拟金融货币领域,随后因其技术独特的开放性和安全性而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受到整个社会的密切关注。根据2018年麦肯锡投资公司的研究表明[2],在经济、医疗、知识产权、数字虚拟产品等各个领域,区块链技术都将会成为颠覆性的技术,大放异彩。

一、区块链技术简介

(一)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技术也可称为分布式账本技术,利用分布式账本验证与储存数据,通过非对称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运行智能合约程序使得网络上的每个分布式节点不仅具备记账能力,而且记录的账目具有完整性和安全性。从根源上说,区块链是一种以嵌入式的计算机程序形式的开放式记账工具,对区块链中发生的所有交易都能独立记录,系统中的各个分布式节点在记账的同时,还会向其他节点公布自己的账本,实现点对点的数据传输功能,每个分布式节点都具备完整的数据库记录,这就体现了去中心化的特征,可以在第三方不参与的情況下,完成点对点之间的数据交流。现阶段区块链的技术和应用程序发展得还不够成熟,但其技术特点与高校图书馆的智慧化建设有着极高的契合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区块链技术的主要特征

1.去中心化

区块链系统区别于传统的强中心数据传输方式,通过全新的分布式计算方式,每个块链中的个体节点之间都可以进行点对点的信息交换,与传统数据传输系统不用,可以不依靠某个互联网中心服务器。区块链运行在分层结构的系统之下,每个区块之间都可以互相独立连接,即不通过任何中间服务器连接,也不受到任何组织控制。区块链中的每个分布式节点都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服务器,在整个系统中都具备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各个节点利用分布式存储技术,动态接受和更新数据,若出现断电、系统崩溃或黑客入侵等意外导致某个节点的数据部分或全部丢失,整个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安全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2.非对称数据加密

在区块链系统的基本架构模型中,最底层的数据层封装了数据加密和时间戳等基本算法,根据单向哈希算法的特征,任何被记录到区块链上的信息都无法被修改和删除。任何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都会被一对公钥和私钥加密和解密,通过对加密算法的设计,可以排除人为干预,使两个分布式节点之间只用遵循独立的非对称加密技术就可以传递任意信息,任何使用该节点的用户都可以不用暴露自己的隐私,这使区块链系统具有极高的使用安全性。

3.数据可回溯

区块链系统中具有独特的时间戳技术,该技术利用某一区块的哈希值来计算下一个区块的哈希值,通过时间顺序排列各个区块,在数据变化的时候,只有在对应时间内的区块才会获得对应的哈希值。区块链系统中的时间戳由该系统中的各个区块共同验证,不能篡改也不会丢失,任何数据的记录和修改都能追本溯源,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三)区块链技术对图书馆智慧化建设的影响

图书馆智慧化建设是目前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研究热点及重点,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图书馆也应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信息技术帮助图书馆实现智慧化管理和服务[4]。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为高校图书馆提供了一种创新式的解决办法,其非对称数据加密、共识机制及去中心化等技术特点,可为建立全面感知、立体互联、个性化和智慧化服务的高校图书馆打下基础。

二、区块链技术在智慧图书馆中的创新应用

(一)信息资源共享

传统高校图书馆受限于经费和技术等条件,在信息资源共享方面发展缓慢。各高校图书馆之间也没有一个合理、高效的平台来进行信息资源共享,这导致各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方面面临重复建设和建设不足等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的准确性、便利性和多元性等反面都要有所突破。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信息共享平台能给各高校图书馆带来新的曙光。在区块链技术构建的系统中,各高校图书馆都代表一个分布式账本存在于各网络节点中,每个节点都有一个图书馆负责承担单个区块的责任。各信息资源可通过点对点的传播,整个传播过程对区块链中的各个节点都是公开的,各个节点可以对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保障信息传递的公开透明。区块链技术本身具有去中心化的性质,通过高度冗余分布式存储机制,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有效防止数据被破坏,具有极高的存储安全性。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存储机制及时间戳,保证了信息资源在更改时可以有效地回溯,其非对称加密和链式结构技术能够确保信息资源的安全与完整。

(二)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

馆藏资源建设是高校图书馆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如何在受限于经费及图书采访人员的专业素养条件下提高馆藏质量、健全馆藏体系、充分满足用户的需求,表现出馆藏资源建设中的个性化和专业化的特点,是高校图书馆面临的一个难题。现有的高校图书馆资源荐购的渠道较少,用户荐购后到最终获取到资源的时间较长,同时图书馆员也不能及时的收到用户的反馈,这会对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建设造成一定的困扰。

区块链技术可以充分利用用户在使用馆藏资源时的行为数据,例如通过分析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检索、浏览及借阅的数据,对图书馆馆藏资源采购起一定的指导作用。信息资源供应商也可进入区块链系统中,充分利用用户的行为数据,在符合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的要求下,及时精准地满足用户的需求。目前,数字资源的建设将逐渐成为馆藏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数字资源而言,区块链技术可以充分发挥有文献资源建设能力的职工或专业素养较高的用户的主观能动性,切身参与到馆藏资源的建设和维护中来,这能极大地丰富数字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对提高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建设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三)个性化阅读推广服务

目前,全国各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都在火热地开展,从每年的四月份世界阅读日开始,各种阅读推广活动形式多样,精彩纷呈。虽然表面上有各种阅读推广活动,但基本上很少有高校图书馆重视阅读推广活动的成效考察,各高校在活动设计方面也互相模仿,过分在意活动的形式,只希望阅读推广活动能够热闹开展,却忽略了对活动内容及活动效果的评价,也没有一个成熟的机制,能够评测读者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及收获。

在这一方面,区块链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首先区块链技术可以将用户和图书馆连接起来,保证这两者之间的信息能高效和安全的传递,同时也能保证用户的信息不被泄露,充分保护用户的隐私。通过区块链分布式记账技术,高校图书馆可以轻松地调取读者参与活动的次数、阅读推广图书的频次、阅读时间、阅读量等变化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高校图书馆可以精准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对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进行更有深度的利用,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通过这种方式来展现阅读推广活动的高效性和有效性。通用户行为数据分析可以知道阅读推广活动的成效,在活动结束后出具相应的评价报告,可以为下一次阅读推广活动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参考。其次,运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建立一套阅读积分系统,用户的检索、借阅、阅读时长、阅读评价等行为都能获得一定的阅读积分。阅读积分可以作为阅读推广活动中用户排名的依据,这样可以极大地促进用户参与阅读推广活动的积极性;同时用户可以积攒一定的阅读积分,购买图书馆推出的阅读服务或小礼品等。

三、结语

区块链技术作为一个全新的技术,虽然在各行各業都有不少应用,但在图书馆应用领域还是一片空白。智慧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从长远发展来看,区块链技术中的去中心化、非对称数据加密、可回溯性等特点可作为图书馆的智慧化发展的技术支撑,为未来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建设提供创新动力。

参考文献:

[1]华劼.区块链技术与智能合约在知识产权确权和交易中的运用及其法律规制[J].知识产权,2018,(2):1319.

[2]刘红.区块链技术在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安全存储中的应用[J].图书馆学刊,2018,(5):104107.

[3]王发明,朱美娟.国内区块链研究热点的文献计量分析[J].情报杂志,2017,36(12):6974,28.

[4]王燕.新时代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建设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30):339340.

作者简介:王诚博(1990— ),男,回族,湖北黄冈人,硕士,助理馆员,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智慧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

猜你喜欢

去中心化智慧图书馆区块链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区块链”的苟且、诗和远方
Beacon技术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移动互联语境下中小成本电影去中心化的创作趋向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与传统货币辨析
“去中心化”电子商务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创业前景分析
浅析新媒体视阈下的新闻失实报道
论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
RFID技术在我馆的应用及其局限性探讨
用“区块链”助推中企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