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2021-07-14钟茂书

南方农业·中旬 2021年4期
关键词:绿色防控技术水稻病虫害

钟茂书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科学技术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其中在水稻种植中,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成为农业科学技术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基于此,分析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优势,探讨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5.115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1.028

病虫害是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是保证我国粮食产量的重要手段。在有效提高水稻的质量和产量、保障水稻的安全生产方面,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起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分析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优势,介绍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中的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生态防治和综合防治技术。

1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优势

相較于传统防治技术,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优势显而易见。这种水稻防控技术遵循现代化环境保护工作原则,不易造成环境被污染的现象,对农作物伤害也极小,既降低了防治成本、提高了种植效率,还增加了农户的经济收入。

1.1 社会效益

目前,水稻病虫害防控仍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首要关注目标。为了有效防控病虫害,又不对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应将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作为主要的任务。通过加大对田间水稻情况的检测,制定绿色防治方案,通过将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生态防治、综合防治等一系列防治技术结合,能保证水稻的栽种和生长效果[1]。同时,保证防控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并注重现代化绿色防控的可持续发展,将生态保护的工作列入防治范围,保证防治病虫害和保护环境,达到防治病虫害最理想的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农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1.2 经济效益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实施和推广,不仅降低了防控成本、保护了生态环境,还使农户的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升。根据调查显示,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效果比传统方式防控更加明显,平均产量也有显著提升。例如,应用稻鸭共育的绿色防治模式,不但使水稻种植农户的经济效益得到了有效提升,还为农户提供了售卖田鸭获得经济效益的渠道,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经济效益。不但如此,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用药的次数比传统喷洒农药的次数要少,有效降低了施药的人工成本和农药成本,再配合加强田间管理,施药的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

2 水稻常见病虫害

2.1 水稻常见病害

2.1.1 纹枯病

纹枯病是水稻生长过程中的常见病害,当水稻患病时,水稻的茎秆部位会出现水渍状的病斑,后期病斑会逐渐蔓延至上部茎秆和顶部叶片,患病的叶片会过早枯黄和死亡,最终会影响到水稻的品质和产量。

2.1.2 恶苗病

恶苗病也常见于水稻的生长过程中,当水稻患恶苗病时,水稻苗细细高高,叶子逐渐枯黄,水稻的根系无法发育完全,后期病苗会枯死,枯死病苗的叶面和茎秆上会呈现白色或淡红霉粉状物质[2]。

2.1.3 穗颈瘟

穗颈瘟也是水稻常见的病害,当水稻患穗颈瘟时,水稻的穗轴部位会出现灰黑色明显的病区,导致水稻根部的养分不能很好地向上运输。穗颈瘟对水稻产生的为害尤为严重,发病后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水稻将难以生长。

2.2 水稻常见的虫害

虫害也是导致水稻减产的重要原因。水稻种植时常见的虫害有很多,如稻纵卷叶螟、白背稻虱、褐稻虱、黏虫等,这些害虫会啃食水稻的叶子和吸食水稻的汁液,如果患虫害的水稻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之后水稻会逐渐枯黄死亡。

3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3.1 生物防控技术

生物防控技术是一种利用自然界害虫天敌来消灭害虫的重要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也对生态环境进行了保护,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平衡。以稻鸭共育为例,这种方式是指水稻栽种后10天开始放养鸭子,在种植水稻的同时养鸭,鸭子可以吃掉很多虫子,这样不仅能够消灭害虫,还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此外,可以使用枯草芽孢杆菌预防穗颈瘟。

3.2 化学防控技术

利用化学防控技术来对水稻病虫害进行防治是一种通过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的技术。例如,蝼蛄是水稻秧苗期主要的害虫,在对其进行防治时,可以将辛硫磷乳油做成毒饵或加工成毒土,然后再均匀撒播。

化学农药防治一般初期的效果比较明显,如果对农药长时间依赖使用,会使害虫具有抗药性,而且水稻质量也会显著降低。因此在使用化学防治时应注意一些问题。1)充分了解病虫害的具体特点后再选择使用相对应的化学农药;2)尽量使用毒性较低的农药;3)把握用量并确定科学的施用间隔期,保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3.3 物理防控技术

物理防控技术中,最常用的是灯光诱杀技术,特别是在对消除水稻二化螟这一类害虫时,利用灯光诱杀技术是不错的选择,如应用频振式杀虫灯对害虫进行诱杀[3]。在6—7月利用灯光诱杀法诱杀害虫最有效,开灯的时间一般在每天傍晚到次日的清晨。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将稻田中害虫的产卵数量进行有效降低。同时,也可以放置一些诱捕器,诱捕处在羽化盛期的害虫。需要注意的是,要在诱捕器内设置一个诱芯,并保证诱捕器要高于水稻一定距离。

3.4 生态防控技术

生态防控技术是降低水稻病虫害发生的重要防治措施,其主要的方法是栽种优良的水稻品种。选择优良的水稻品种进行栽种能使水稻布局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直接影响幼苗的生长和发育[4]。因此,在水稻种植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生态防控技术的使用应该被重视。通过这种方式,栽种过程中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也能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不断提升病虫害防治能力。

3.5 综合防控技术

利用综合防控技术对水稻病虫害进行防治是指选择多种防治手段相结合。只利用一种方法来防治病虫害总会出现各种的问题,而综合防控技术的应用恰好能有效解决这些弊端。例如,通过引诱剂进行病虫害的防控,在杀死虫害的同时杀死害虫天敌,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平衡。对此,需要结合病虫害的实际情况,选择能够发挥最大效力,但同时对环境影响最小的防治方法,達到绿色防控的目的。

4 水稻病虫害的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也是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的关键因素,也是对水稻病虫害治理的总结。其要求总结出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并对目前采取的治理措施进行分析,总结出如果再遇到相似的病虫害应如何选择更好的治理方式,或者是如何选择更有效的防治方法等假设,并进行预估。希望政府和农业相关部门能够将病虫害的防治重视起来,投入更多资金,也让更多技术人才参与研究病虫害防治,并向农户推广防治技术[5]。还应开设有关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咨询室,方便农户或种植人员遇到问题时能及时进行咨询并得到解答。通过事后控制,使水稻种植绿色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得到普及和有效提高,为广西农业发展提供更科学的治理技术。

5 结语

通过生物防控技术、化学防控技术、生态防控技术、综合防控技术这一系列的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与合理规划种植时间、采取高效的种植技术相配合,提升水稻的种植效益。同时,应高度重视水稻种植的绿色防控工作,在病虫害初露苗头时,用科学、绿色的防治方法对应,通过科学的防治方法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影响,让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得到保障,这对促进广西地区的农业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郭立炜.关于绿色防控技术在水稻种植上的应用研究[J].种子科技,2020,38(22):89-90.

[2] 朱颜光,程坚.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研究[J].农家参谋,2019(20):80.

[3] 韩军.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J].河南农业,2020(31):39.

[4] 杨霞.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与优势[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0(06):20.

[5] 陈璋.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农村科学实验,2018(02):61.

(责任编辑:刘 昀)

猜你喜欢

绿色防控技术水稻病虫害
水稻种子
探析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策略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南方甘蓝主要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表
林业的病虫害及生态防治研究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设施草莓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套袋梨常见病害发生特点与绿色防控技术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