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监督检查的消防法治建设突出问题初探

2021-07-14陈曦

今日消防 2021年6期
关键词:消防监督

陈曦

摘要:当前,消防法治日趋完善,但在法治建设中仍存在消防监督执法人员配置不足、消防监督执法人员自身素质不过硬、企事业单位消防法治意识淡薄、相配套法律法规的不足等问题。通过日常消防监督检查中实践,提出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加强培训,提高监督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消防法治意识,改善执法环境,及时更新相关指南等措施,把消防执法水平提到一个更高层次。

关键词:消防监督;消防法治;消防法;消防培训

中图分类号:D6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227(2021)06-0085-02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消防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监督条例》是国务院于1957年颁布的,2019年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正式实施,2021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做了进一步完善修改并施行。消防执法在规范化程度和执法质量上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仍有短板。消防法治建设工作是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基础和保障,本文基于笔者参加消防监督工作以来的实践经验和深入思考,对消防执法规范化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进行探究,从而得出比较合理的措施和改进方向。

一、消防法治建设中现存问题分析

(一)消防监督执法人员配置不足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内的大型商业综合体、高层建筑等呈大量增加的趋势,同时,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带动家庭式作坊、小商店等场所随之增加,这种发展背景给消防监督检查带来了不小的压力。由于消防救援大队的干部数量普遍偏少,辖区面积大、各类场所杂、火灾隐患多等特点可能会带来消防监督检查时间不充分、内容不细致、结果不理想,给消防法治建设带来了挑战。

(二)消防监督执法人员自身素质不过硬

消防监督执法需要大量运用法律、规范,专业知识从掌握到熟练运用需要一定的积累和实践,而部分新进入执法领域的人员专业知識的培训与自主学习时间不足,业务水平不强,到社会单位监督检查时,可能存在“抬头看应急灯,低头看有烟头”,只能发现灭火器未年检、电气线路未按照规定敷设、疏散指示标志损坏等一些表面的火灾隐患,导致执法不规范,检查随意性大,不能及时排查消除火灾隐患。

(三)企业、事业单位消防法治意识淡薄

消防安全无人不涉、无事不涉、无时不涉。实际上,一些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于消防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存在侥幸心理[1]。部分经营者消防法治观念淡薄,认为单位职工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单位防火工作,是消防救援部门的职责,只要大火烧不到自家,根本不管单位消防安全制度的实施和职工消防安全素质如何。在检查中还发现,部分经营者错误地认为做好消防工作就是简单购买几具灭火器,安装几个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标志就足够了,开展消防安全培训不能见到短期效益,无关大局,导致消防安全意识不够。一旦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工作就处于消极被动局面,日常消防安全管理日渐减弱,更为甚者的是消防器材在第一次购买后从不维护更换,安全制度得不到落实,消防安全得不到保障。

(四)配套的消防法律法规不足

近年来,消防行政执法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执法过程中也会不可避免地发生行政诉讼案件,其中以行政处罚决定案卷和火灾事故调查结论类居多。通过理性分析工作所接触的案例,不难发现一些规律和存在的普遍问题。发生行政诉讼时,消防救援部门能熟悉参照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为主。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中国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法律效力并不太高,行政诉讼案件的受理范围和程序各地又有所不同,而各种诉讼情况是比较复杂的,所以会存在争议,给消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二、消防法治建设的路径探讨

(一)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

进一步完善消防法制,在立法中体现治理理念。2021年4月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顺应改革的潮流,很好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对深入做好消防“放管服”工作更加明确,对做好当前的消防监督执法工作的认识更加到位。在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中,加大推行指导性的法律法规的实施,建议推行“治理”这一概念[3]。执法人员要充分理解消防法律法规,加强法治观念,规范日常的消防监督检查工作。同时对执法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及时公开,执法程序透明公正,建立强大的公信力。

(二)加强培训,提高监督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

着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作风优良、业务水平高的消防执法队伍,提升消防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优化消防监督执法人员的配置,加大业务水平培训时间,并定期组织考核,检验培训效果。培训形式采取多样化,除视频授课外,举办全员参与的面对面培训班,详细点评执法案例等;尤为重要的是定期扎实开展监督检查业务实操训练,采取全员组队竞赛的方式提高积极性和参与率,从而提高每一位消防行政执法人员的专业素养,切实履行社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职责。

(三)提高消防法治意识,改善执法环境

以往的火灾案例教训,常常都是由于社会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消防管理缺失造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和第二十八条,分别对社会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做出明确的要求。同时,《消防法》第六章对社会单位的法律责任也有详细规定。但其中对于造成火灾事故发生的责任追究只有第六十四条第一款第二项。任何规模火灾的发生,都有可能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个人认为相关法律中对火灾事故的主体责任追究应该再进一步进行细化,社会单位从切身经济利益等考虑出发,会进一步重视消防安全,防患于未然。

(四)推动部门,发动群众

近年来,“防火工作是消防救援机构一家之事”的观念稍有改变。权力有边界,民力无穷竭。消防救援队伍的防火职能,是作为主力军的力量,好钢用到刀刃上,不能把所有的隐患都交给消防救援机构去监督执法。监督执法要让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人民群众等都真正参与进来。

要强化消防宣传,让人民群众成为防火工作的主力军。“西城大妈”“朝阳群众”都是响当当的群防群治力量体系的标志,个人认为我们消防救援机构也可以借鉴。第一,培养一批精英志愿者。把他们培养成为半个专业力量,发现属实的火灾隐患,就可以举报到96119,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接到举报信息后,消防救援机构及时向主管部门移交相关火灾隐患信息,力求及时、顺利整改。第二,组建社区老年人防火宣传小分队。退休老人有其独特的优势,对社区里面诸如楼道堆放杂物、存放自行车、电动车,电动自行车上楼,楼道的常闭式防火门用杂物支开,住户窗户设置不能从内部开启的铁栅栏等行为,都有奇效。他们既能依靠自身力量整改火灾隐患,也能协助派出所、社区整改火灾隐患,机动灵活,效果显著。第三,培养社区、农村懂防火知识的“明白人”。社区、农村工作者是新时代的“里正”,有着较大的影响力,社区居民、村民十分信任他们,每个社区、行政村多培养几个消防“明白人”,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及时更新相关指南

要随时关注国际和国内消防工作各个领域新标准、新技术的开发和使用,消防法律法规的与时俱进才能持续完善我国消防事业的法治建设工作。同时,消防的法治建设需要根据我国的城市发展现状,及时编制消防专项规划,完善配套的公共消防设施,及时执行新的技术和标准规范,保障人员的安全疏散和逃生。通过近两年消防车通道专项整治的要求,为开展消防救援等工作留足、留够作业空间,使城市消防系统的构建更加地完善,也更好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六)合理借鉴世界其他国家的成熟经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英国法治化水平高,消防法治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走在了世界前沿。判例是指曾经的判决结果有着法律一般的效力,对同类案件有约束意义。英国消防执法按照以往的类似事故处理方式来处理,不断丰富的消防判例为英国消防法治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我国,每年都进行公布的一定数量的指导案例也为我们丰富日常执法依据提供了重要的素材。但是,鉴于典型监督执法案例的形象性,涉及消防行政执法领域的典型案例却很少。所以笔者认为,为供消防监督执法部门工作的实际使用,建议制定并公布完整的消防执法指导案例,这些也可为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提供佐证[4]。

三、结语

文章提出的消防监督执法人员配置不足、消防监督执法人员自身素质不过硬企业、事业单位消防法治意识淡薄和配套的消防法律法规不足都是不容忽视的消防法治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进一步修正为消防法治工作提供了进一步的指导,建议加大对应的宣传力度,以便于更好地贯彻和实施。

从“橄榄绿”到“火焰蓝”,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优化消防法治建设工作,我们才能站在新的起点,忠诚践行習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十六个字总要求,全力以赴投身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建设中,永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消防执法部门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使监督执法工作公开化,接受社会单位和辖区群众的监督,公平、公正、公开执法,把消防执法规范化水平提到一个更高层次[5]。

参考文献:

[1]王硕.我国消防法制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相应对策[J].消防界(电子版),2017(11):128+130

[2]孔涛.我国消防法制建设的理论探究[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04):90-92.

[3]高瑞祥.浅析消防治理理念[J].法制与经济,2018(05):18-19+28.

[4]佘小建.我国消防执法体制法制化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

[5]范杨.关于我国消防法制建设现状的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17(09):52-53.

作者简介:陈曦(1985-),女,硕士研究生,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主要研究方向火灾预防与控制。

猜你喜欢

消防监督
新形势下消防监督执法工作的强化与革新建议探索
浅析中小商业网点存在的火灾隐患及防火监督对策
在建建筑工地消防监督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谈消防监督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
消防监督工作中应用信息化、网络化的推动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