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井冈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021-07-14任伟

大飞机 2021年5期
关键词:工农兵湘南红四军

任伟

在中国革命史上,井冈山素以“中国革命的摇篮”著称,朱德称之为“天下第一山”,彭真称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在这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伟大实践;在这里,见证了党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血脉相连优良作风的养成;在这里,见证了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的孕育与形成。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从“三湾改编”到“引兵井冈”

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爆发,但因敌众我寡,很快遭遇重挫。9月19日,毛泽东主持召开文家市会议,决定放弃进攻长沙,向敌人力量薄弱的湘南一带转移。但行军过程非常艰难,部队在到达江西省萍乡县时遭遇强敌伏击,起义军总指挥卢德铭牺牲。当时,许多指战员情绪低落,思想混乱,甚至有些人擅自离队。

为了克服严峻形势,1927年9月29日,工农革命军到达永新境内的三湾村。在这里,毛泽东对部队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在组织上进行改编,将部队从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二是确定“支部建在连上”,实行党对军队的领导;三是设立士兵委员会,实行军队的民主制度。总体而言,这些措施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奠定了政治建军的基础。三湾改编之后,全军士气为之一振。

1927年10月3日晚至5日,前敌委员会在古城召开扩大会议,即“古城会议”。会议着重讨论了在罗霄山脉中段建立革命根据地的问题,除少数人外,与会者一致同意毛泽东的意见。对此,何长工回忆说:“从三湾改编到古城会议,解决了军队建设和建设根据地的一些重大问题。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和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点燃起‘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10月中旬,毛泽东在酃县水口看到国民党报纸,得知南昌起义主力在广东潮汕地区失败,并闻知长沙、湘南的工农运动没有起来,遂“放弃了准备退往湘南的想法,坚定了在罗霄山脉中段建立革命根据地的主张”。10月27日,起义部队到达茨坪。11月初,毛泽东率部回到茅坪,“开始创建以宁冈为大本营的井冈山根据地”。至此,湘赣边秋收起义部队完成了“引兵井冈”的转折,开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斗争,走上探索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之路。

1927年,粤桂战争爆发,湖南军阀部队外调,毛泽东抓住有利时机,率部攻占茶陵县城。同年11月28日,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这是湘赣边界第一个红色政权。政府人员由工、农、兵三方推选自己的代表组成,谭震林为工人代表,李炳荣为农民代表,陈士榘为士兵代表,谭震林为工农兵政府主席。这个政权虽然因强敌进攻,仅存在一个月,但它为以后的苏维埃政权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1928年1月,为了解决军需问题,毛泽东率部从砻市出发,攻占遂川县城,并于1月24日成立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毛泽东亲自指导颁布施政大纲,共有30条内容,涉及政治、军事、文化、土地、生产和人民生活等多方面政策,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的蓝图得到初次呈现。

工农革命军在湘赣边界燃起的革命星火,引起国民党的恐慌。1928年2月上旬,国民党江西省主席朱培德下令驻吉安的杨如轩部向井冈山发动第一次“进剿”。2月18日,工农革命军取得宁冈新城大捷,击破赣敌进犯。2月21日,宁冈县工农兵政府成立,主席文根宗。2月下旬,在毛泽东的指导下,经前委讨论决定,将永新、遂川交界的井冈山区茨坪、大小五井、白银湖等地划出,成立新遂边陲特别区工农兵政府。到1928年2月,毛泽东成功地创立了以井冈山为依托,以茶陵、遂川、宁冈3县苏维埃政府为政治中心的湘赣边界根据地。3县红色政权的建立,标志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初步形成。

创建井冈山根据地

1928年初,湖南省委指示毛泽东率部前往湘南,策应湘南暴动。所谓湘南暴动,主要是朱德带领南昌起义余部发起的。湘南暴动起初比较顺利,而且帮助地方武装快速发展了革命力量。为保存有生力量,1928年3月29日,朱德率部向井冈山转移。几乎同一时间,毛泽东在砻市集中工农革命军第一、第二团准备接应。3月30日毛泽东率第一团到达桂东县。31日下午,毛泽东在桂东县万寿宫主持召开桂东县工农兵代表会议,成立桂东县工农兵政府,主席陈奇。4月21日,何长工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第二团与朱德部队主力在沔渡会合。24日,毛泽东和朱德、陈毅、王尔琢等在宁冈砻市的“龙江书院”会见,随即召开会议,决定两部联合,建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5月4日,两军在砻市广场举行胜利大会师,正式宣布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第四军直辖4个团,即由南昌起义军余部组成的第二十八团,由湘南宜章農民军组成的第二十九团,由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组成的第三十一团,由袁、王部队组成的第三十二团。至此,井冈山的兵力从原来的1000多人增加到6000多人,其中的主力是第二十八团和第三十一团。井冈山会师和红四军的成立,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新局面。

朱毛红军会师后,极大地增强了井冈山根据地的军事实力,却也引起湘赣两省敌军的仇视。1928年4月下旬,赣敌第二十七师师长杨如轩率全师兵力扑向井冈山,发动第二次“进剿”。毛泽东、朱德召集红四军军委会议,商议作战方针。最后讨论决定:避敌主力,攻击侧翼,声东击西,集中兵力歼敌一路。会后,朱德、陈毅、王尔琢率二十八、二十九团担任主攻,迎击敌八十一团;毛泽东、何挺颖率三十一团到宁冈、永新交界的七溪岭阻击敌七十九团。

4月底,敌八十一团团长周体仁自恃装备精良,加上求胜心切,派出一个营从拿山赶往黄坳,自己则率大队人马向五斗江推进。此时,王尔琢率二十八团正巧与敌人在黄坳遭遇。二十八团系南昌起义部队,身经百战,打敌人一个营原本不在话下,但朱德却让二十八团虚晃一枪,退守小行洲,继而派二十九团悄悄地向黄坳疾进,将敌人团团围住。在二十九团的凌厉攻势下,敌人军心大乱,最后溃散而逃。红四军第一次占领永新城。

5月20日,中共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茅坪的谢氏慎公祠召开,选举产生湘赣边界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湘赣边界特委,毛泽东任书记。为了统一边界各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的领导,5月底,毛泽东又在宁冈茅坪召集了湘赣边界各县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湘赣边界工农兵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成立湘赣边界工农兵苏维埃政府。边界政府下辖茶陵、遂川、宁冈、永新和随后成立的酃县、莲花等6个县政府。至此,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正式确立。

湘赣边界的斗争经验

井冈山上的斗争与建设几乎是同步展开,即武装斗争与根据地建设相结合。1928年4月,工农红军第一次占领永新县城,毛泽东就派出军中得力干部,分别到小江区、东南特区、西北特区指导工作。

1928年7月4日,毛泽东给湖南省委的报告中,进一步阐述了巩固根据地的意义。他指出:建立并巩固根据地,绝非保守观念。毛泽东不仅提出了革命斗争的长期性,而且强调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密切结合。在这个结合的过程中,就建设方面而言,毛泽东最注重的就是农民。因为只有唤醒农民,革命才可能成功,而农民最关注的就是土地问题。因此,井冈山时期的建设,集中体现在对土地问题的探索上。

毛泽东对土地问题的探索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1927年10月至1928年2月是准备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打土豪、分浮财,把群众发动起来。同时,开展调查研究,把农村土地情况摸清楚。当时,毛泽东亲自作宁冈、永新两县的调查,正是要搞清楚农村状况。第二,1928年3月至1928年7月是掀起土地革命高潮的阶段。1928年3月,工农红军到桂东沙田一带插牌分田,进行试点工作。接着,宁冈也开始进行分田。5月20日,湘赣边界第一次党代会召开,全面总结土地斗争经验。

1928年10月,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并颁布《井冈山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农民的土地权利,广大贫苦农民从分得土地这个活生生的事实中,看清了红军确实是为他们的利益奋斗,就从各方面全力支持红军和根据地发展。这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

发动农民分土地的同时,红四军还一次又一次抗击着敌人的进攻。1928年6月中旬,江西省政府主席朱培德以第九师师长杨池生为总指挥,率第九师3个团,加上惨败的杨如轩二十七师的2个团,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进剿”。6月23日,红军取得龙源口大捷,歼敌1个团,击溃2个团,缴枪千余支,第三次占领永新县城。

龙源口大捷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扩大到宁冈、永新、莲花3个全县,吉安、安福县各一小部分,遂川县北部,酃县东南部,割据区域的面积达7200多平方公里,共有50多万人。用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里的话来说“是为边界全盛时期”。

6月30日,毛泽东在永新县城主持召开中共边界特委、红四军军委和中共永新县委联席会议,会议决定“四军仍应继续在湘赣边界各县作深入群众工作,建设巩固的根据地”。

7月上旬,湘赣敌军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一次“会剿”。经研究决定,毛泽东率三十一团去永新阻击赣敌,朱德率二十八、二十九团进击湘敌。7月17日,红军攻克酃县。二十九团士兵的乡土观念严重,借口省委有去湘南的指示,要求去湘南。朱德、陈毅多次劝阻无效。24日,部队到达郴州,战斗先胜后败,二十九团主力几乎溃散。此次冒进湘南,不但使红军在数量上损失一半,而且使边界各县亦相继失败,造成惨痛的“八月失敗”。

8月下旬,湘赣敌军趁井冈山兵力空虚,再次发动“会剿”。留守部队在黄洋界,以少胜多,成功阻击敌人。9月,毛泽东返回井冈山,得知黄洋界战斗胜利。作词一首表达喜悦之情。即《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朱毛主力红军回师井冈山后,立即展开反攻,夺回失地。1928年9月13日,攻克遂川县城;10月,在茅坪附近的坳头垅伏击成功,歼敌1个营,并收复宁冈县城;紧接着,又在龙源口歼敌1个营,第四次占领永新县城。至此,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恢复到“南自遂川井冈山南麓,北至莲花边界,包括宁冈全县,遂川、酃县、永新各一部,成一南北狭长之整块”。

1928年11月,毛泽东收到中央来信,根据中央指示,成立中共中央红四军前敌委员会,毛泽东为书记。前委统辖边界特委和红四军军委。12月初,彭德怀、滕代远等率领红五军约1000人来到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合。至此,毛泽东、朱德、彭德怀最终汇集到一处。

一年多的井冈山斗争,为中国革命积累下丰富经验。毛泽东在此先后写下《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重要著作。这不仅从理论和实践上回答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问题;而且指明了赢得革命胜利的总方针。那就是在战略上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在军事上坚持“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方针;在建设上把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结合起来。正如毛泽东所言: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没有革命的武装斗争,就不能进行有效的土地革命和发展革命根据地;没有土地革命,红军战争就得不到群众的支持,革命根据地也就不能巩固和发展;不建设革命根据地,武装斗争就没有后方的依托,土地革命成果就无法保持。这是湘赣边界斗争的主要经验,实际上就是整个中国革命的启明灯,照亮了中国革命未来的方向。

茨坪毛主席旧居

茨坪是井冈山革命遗址最为集中的地方,1927年10月下旬,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国工农革命军到达茨坪,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茨坪成为整个党、政、军领导机关和后方根据地,毛泽东同志就是在这里写下了《井冈山的斗争》一文。目前这里的革命遗址均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外开放。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是中国遗址性革命史类博物馆。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而建立。位于江西省井冈山上的茨坪,1959年建成开放,该馆馆藏文物近3000件,其中原件860件,复制品2000多件。珍贵文物有当年毛泽东撰写《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时用过的油灯、砚台和朱德在井冈山挑粮用过的扁担等,基本陈列反映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历史。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是为了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丰功伟绩,弘扬井冈山精神而兴建的。陵园于1987年始建,同年10月建成并开放参观游览。1997年10月,由邓小平题字的“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落成剪彩。陵园整体建筑包括陵园门庭、纪念堂、碑林、雕像园、纪念碑五大部分。

小井红四军医院旧址

红四军医院旧址位于江西省井冈山市茨坪北4公里小井村。1928年夏,红四军医务所由宁冈茅坪迁到了井冈山的大小井。第四管理组就设在小井。当时,全村的四十多户农民家里住了二百多名伤病员。1928年10月开始兴建小井红军医院。红军和群众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建起了这栋两层木质结构、共32间、可容纳二百多名伤病员的病房,名为“红光医院”。这是中国红军的第一所正规医院,院长曹荣。当时医院的医疗设备很差,经常缺少药,医院的医务人员自力更生,自制医疗器械,自己上山采挖中草药,同时,利用从敌人手里缴获来的药品,采取中西治疗法。1929年1月医院被国民党反动派烧毁,当时一百三十多名伤病员被枪杀于附近稻田中。1957年按原貌重建。木柱板墙,杉皮屋顶,双层楼房,2厅32间,建筑面积920平方米。1979年建烈士墓和纪念碑。

黄洋界

1928年8月30日,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至今保留着当年的哨口工事、红军营房以及毛泽东、朱德和红军战士从宁冈挑粮走过的小路及路边的荷树。黄洋界,十里横排,高山迭影,雄伟险峻,一望无际,1965年5月,毛泽东在诗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写道“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在这里还可以观看到日出、峰峦、云海、杜鹃等自然景观。

猜你喜欢

工农兵湘南红四军
历史上的三支“红四军”
《研学之旅》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生湘南写生作品选
可亲可敬的工农兵
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旧址
从建设“工农兵”文化到大众文化的崛起
“分兵”与“集中”:中央与前委关于红四军早期斗争方式的思考
新泉整训与红军早期的党和军队建设
揭开王洪文“工农兵”的伪装面目
谢湘南(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