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视角下,幼儿园区角活动存在的问题与改善策略
2021-07-14周娟
周娟
一、问题提出
伴随知识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開始关注幼儿教育。幼儿园区角活动是基于儿童生理与心理发展趋势,为了改变传统呆板的教室空间布局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活动组织形式。20世纪80年代,区域活动开始走进中国,对我国幼教改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在我国各地纷纷开展区角活动的过程中,也随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区角空间设置与材料投放不合理,区角设置的恒常性与稳定性较低,区角实施的规则过于呆板严格,教师指导与评价表面化,区角游戏任务难度把握不够合理,等等。
幼儿园区角活动开展过程中产生的这些问题,究其根本是没有从幼儿需要出发考虑并开展区角活动。但是就如何开展区角活动这一问题,学术界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人们研究幼儿园区角活动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范式。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去研究区角活动开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不仅可以很好地帮助人们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也可以为幼儿园区角活动的开展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二、幼儿园区角活动的概念
区角又称活动区,通过提供一定的材料以支持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操作、探索等活动。区域活动是参照幼儿发展阶段及其特征安排的一种渐进的学习途径,它能提供适当的环境刺激,让幼儿有机会在活动中通过自己的行动去发现新知识,巩固已有经验,并主动去学习。幼儿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运用各种感官在不断操作中积累经验,发展智力或某些能力,它与幼儿学习的自发性有密切的关系。开展区角活动正是从幼儿的学习特点出发所采取的一种活动形式,它将教师有目的的计划和安排与幼儿的自主参与相结合,帮助幼儿获得经验,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区角活动符合幼儿爱玩的天性,能够满足他们自己动手操作的需要,是幼儿园实施个别化教育、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视角下区角活动存在的问题分析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首创的。他将人们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等五个层次。前三种是低级需要,关系到个体的生存,通过外部条件即可满足;后两种属于高级需要,不是生存所绝对必需的,但与个体的健康成长密切相关。
1.区角空间设置与材料投放不合理——生理需要缺失
幼儿的年龄特征、认知特征、已有经验以及身心发展规律,决定了幼儿特有的学习方式,即幼儿的学习需要与周围环境进行互动。作为教师,我们需要遵从幼儿身体和心理的发展特点,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游戏空间与材料。《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教师应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的机会与条件。
区角活动材料是幼儿形成能力、积累经验的载体。关于区角的材料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提供材料与幼儿年龄发展特点不相符。对于大中小班的幼儿,教师提供的材料几乎没什么变化。比如有的幼儿园由于场地较小,集体共用一间建构功能室,所有的幼儿均使用相同的活动材料在这里参与活动。
第二,区角材料提供具有随意性,没有充分考虑材料的提供会给幼儿带来哪方面的发展和提升。比如,中班“娃娃家”的小厨房提供的是一套幼儿专用的工具(切切乐),供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做饭)。各种材料应有尽有,看似满足了幼儿对材料的需求,但是幼儿在运用这些材料的过程中更多也只是手部精细动作的锻炼,其替代象征能力却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第三,游戏场地过于狭小。场地作为幼儿游戏的空间,其空间密度和结构特征都会对幼儿游戏产生一定的影响。我在对幼儿园进行观察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幼儿园建构区的空间过于狭小,幼儿没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搭建,有一些幼儿园甚至直接将活动室中间的空地作为幼儿建构游戏的区域,虽然很好地利用了活动室的空间,但是对于幼儿的发展却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中班幼儿在搭建火车和火车道时,两名幼儿在合作中进行平铺、围合,可是在这期间却因想把火车道建得长一点、大一点而发生了争执。又或是活动结束音乐响起,幼儿开始整理自己所在区域的物品,建构区的幼儿也不例外,即使该建构作品尚未完成,也只能拆卸并把物品放好。
2.区角设置的恒常性与稳定性较低——安全需要缺失
安全的需要,表现为人们寻求稳定、安全、有秩序、受保护、免除恐惧和焦虑等。具体来说就是需要合理把握区角更新的度,保持一些区角的稳定性。有的幼儿园为了保持幼儿生活与学习环境的动态性,区角变换较为频繁,而有的幼儿园却出现一学期仅变换一次的现象。这两种做法是区角活动实施过程中的两个极端,究其原因是幼儿教师没有理解幼儿园区角存在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如果一个区角一会儿有,一会儿没有,材料一会儿出现,一会儿不见,这非但不利于幼儿经验的延续性和稳定性,也容易造成教师精力的极大浪费,导致一次区域活动时间和精力成本过高,从而失去日常开展的热情。但如果保持所有区角固定不变,则无法给幼儿提供一个动态的环境。因此,教师要考虑怎样利用区角游戏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怎样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提供适宜的区角活动材料,从而把握好区角设置的恒常性与稳定性,避免出现区角环境布置的极端,满足幼儿区角活动的安全需要。
3.区角实施的规则过于呆板严格——归属需要与爱的需要缺失
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一个人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如交朋友、参与集体组织并在其中获得某种地位等。但是在区角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过于注重规章制度。比如幼儿在阅读区看书,看到了一个比较好的故事,就想带着书到表演区去表演,但是在区角使用规则里,却是严禁将物品带出,造成幼儿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进行游戏的局面。这些规则的制定对于幼儿表演能力以及合作交往能力的发展是一种阻碍,或者说削减了幼儿的另一种锻炼机会。
4.教师指导与评价表面化——尊重需要缺失
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与他尊。尊重幼儿,就是我们能在活动中尊重幼儿的想象,尊重幼儿创作的点滴,以开放、宽容、接纳的心态与幼儿进行互动,能与幼儿建立平等、亲密、互相依赖的关系,让幼儿真切感受到教师是值得信赖的。但是在幼儿园,有的教师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幼儿创作的作品,以自己常规的思想去考虑。我在幼儿园观摩一节美术活动时,有位幼儿画了一颗黑色的心,这时候教师的评价是“不能画黑色的心,因为黑心代表黑心肠”,可是黑色的心就代表不好吗?幼儿创作时的想法是怎样的,教师却没有去了解、探究过,我们总是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却忘了聆听幼儿内心的想法。
5.区角游戏任务难度把握不够合理——自我实现的需要缺失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个体向上发展和充分运用自身才能、品质、能力倾向的需要。每位幼儿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目标,得到成人的认可。我在观察中发现,有些区角的设置并不能体现一定的挑战性。幼儿对于那些很容易就能完成的任务很快就会失去兴趣,对于偏难的任务由于多次失败也没有了自信。如此一来,这些区角的设置就毫无意义可言。区角设置的目的是根据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难度适宜的任务要求,以促进幼儿的发展。比如户外游戏区,我们为了锻炼幼儿的臂力设置攀爬区时,可根据不同幼儿的年龄特点,设置梯度式的攀爬高度及攀爬方式,既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又不打击其自信心,同时幼儿完成任务后得到教师的认可与表扬,还会生发出一种自豪感与成就感。
四、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视角下区角活动的改善策略
(一)理解区角活动的存在意义
活动区只是一个空间规划概念,之所以要设置活动区,是为了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作用于环境,通过游戏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获得有意义的经验。因此,区域的设置一定要体现幼儿自主学习和游戏的性质。早期的区角设计是为了创设一个心理学意义上的、有安全感的社会化场所,不仅整个校园的建筑要打破过去那种班级分隔、教师和管理者中心的制度化特征,而且教室环境也进行变革,从一个座位整齐排列、具有唯一中心的规训空间,变为“一系列壁龛似的空间,每一个都可以容纳一个或者两个小组,让幼儿在其中工作,去创造一种亲密感,容纳发生的各种活动”。
区角活动是为了创设一种具有亲密感,能给幼儿提供材料,供幼儿进行自主开放的学习环境。这种学习方式既侧重于动手操作和认知参与的探索性活动,也突出了嬉戏性活动的重要性。教师要充分理解区角活动的内涵与意义,并考虑幼儿的需要,而不是简单地设置区角、投放材料,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明确教育目标
区角活动相对于其他教育活动,结构化偏低,较自由散漫,难以控制。很多教师都认为区角活动做好计划,设置教学目标,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由于太多的不确定性,有些环节根本不能实现。然而,一切有目的的教育活动都始于教育计划,一个好的教育计划应当反映出教师对教育目标的理解、对本班幼儿的了解、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对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对教学效果的评估等几个方面。教师制订区角活动教学计划时也需考虑这些因素,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先制定大的教学目标,再确定本次活动的具体目标。比如,教育的大目标可以是促进幼儿手眼协调发展,在本次活动中的具体目标则是让幼儿通过穿珠游戏来做练习,而下次活动则可能是让幼儿通过编织达到同样的目的。
(三)根据幼儿发展特点提供适宜的材料
幼儿园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以传授系统的知识技能为目的,而是把培养健康、认知、情感、社会性等各方面和谐发展的“完整儿童”作为根本任务。
区角游戏是以材料为媒介,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自主地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活动伙伴,主动地进行操作、探索和交往的活动。教師作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在投放材料时需充分挖掘材料的教育价值,搭建促进幼儿学习不断深入的“鹰架”,能够让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都积累经验、获得成长。比如分类是幼儿阶段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可投放一套有红、黄、蓝等多种颜色,大、中、小等不同尺寸,还有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不同形状的积木块,幼儿各取所需,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分类。他们有的会根据形状分类,有的会根据大小分类,有的则根据颜色分类,这样就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发展幼儿的分类能力。除此之外,投放材料时应考虑材料的耐用性和安全性,能经得起反复使用。否则,在幼儿进行探索的过程中,教师总会不断提醒“当心一点”,让幼儿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不损坏教具上,使幼儿的学习效果受到影响。
(四)科学合理规划游戏场地
为了解决幼儿园空间不足的问题,我们可以依据幼儿年龄特点,充分利用游戏场地,分别给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设置相应的区角,做到一室多用,或是根据幼儿各类游戏的需要,在活动室的空间组织和运用方式上灵活地加以变化,使其既可开放又可私密。开放的空间能激发幼儿进行情绪性较高、活动量较大的游戏活动,私密空间则能够很好地帮助幼儿排解情绪、分享快乐、独自思考。
幼儿园区角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也是幼儿园的一种重要的活动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集体教学活动的不足,满足幼儿交往的需要,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帮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自我探索与学习。在区角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要真正理解区角活动实施的意义,明确教育目标,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科学合理地规划场地,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发展。
(责任编辑:郭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