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的通货膨胀与政权崩溃

2021-07-14苏露锋

华声 2021年6期
关键词:物物币值罗马帝国

苏露锋

在古代汉语中,货与币本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货是货物,币是钱。货币一词首次出现在《后汉书》中,当时的人们就已经发现,货与币如同天平的两侧,必须保持平衡。用现代的话说,货币的发行,必须与经济发展相匹配。

但古代一些统治者似乎不明此理,把通货膨胀当作摆脱财政困境、掠夺百姓的惯用手段。历代政府贬值货币的花样百出。在金属货币时代,官府先用减重的方法铸小钱,再用变相的方法铸大钱。宋代以后出现了纸币,由于纸币的面值可任由官府规定,伸缩无限,其膨胀程度较之金属铸币,有过之而无不及。纸币实行通货膨胀有两种形式:一是不停地发钞,一直膨胀下去,如明代的大明宝钞;二是一面膨胀,一面改发新钞,如宋代的会子和元代的宝钞。

通货膨胀的结果是民不聊生,引发内乱外患,政权走向崩溃。新朝创立者一般能够吸取前朝教训,采取措施促生产、稳物价。然而,随着王朝机制疆化,官僚机构臃肿,统治集团腐化,税费已无法满足开支需求,滥发货币成为必然選项。中国古代在两汉和元朝表现尤甚。

因秦朝苛政后遗症影响,西汉初期币值跌落,物价飞涨。文帝时着手稳定币值和物价。他从奖励农耕和收缩通货两个方面来进行。到景帝时,币值已趋向稳定,物价呈下降趋势。西汉末年,王莽专政,乱改币制,不断铸行大面额货币,又一次出现通货贬值、物价暴涨的局面。东汉光武帝30多年间,又是稳定币值和物价的时期,主要是从紧缩政府财政支出和发展农业生产两个方面入手,到明帝时已见成效。东汉末年,再次出现了严重的货币减重行为,即董卓的更铸小钱,因而又出现了物价狂涨的局面。东汉重蹈西汉灭亡之覆辙。

元初期发行中统钞以统一各地的货币。由于政府充实准备金,控制纸币流通量,注意管制物价,使纸币价值不变,物价曾一度保持稳定,甚至下降。不过20年时间,由于政府改变纸币政策,纸币价值逐步下降,物价逐步升高。到了世祖末叶,物价比以前上涨了许多倍,其根本原因是收支不能平衡。海外战争用费的激增,加以诸王赏赐,皇室支用等费用的庞大,财政连年入不敷出。到元末顺帝时,更是费用大增,政府无限制地发行没有准备金的纸币,导致物价暴涨。纸币贬值成为废纸,人民拒绝使用,而至物物交易。元至正十九年,在京师1000贯钞还买不到1斗粟,较之元初涨了1000倍以上。就这样,元朝由经济上的崩溃引发政治上的崩溃。

货币贬值导致物物交易的,还有古罗马帝国。罗马帝国的君主没能成功地増加税收,就利用铜铁等掺假造币,降低银币中白银的分量。用同样重量的白银,制造出更多的银币,满足皇室的开支。公元150年,罗马帝国银币中的含银量相当于恺撒时代的千分之二;到了公元350年,这一比例只有六千万分之一了。掺假的银币越来越不值钱,便没有了公信力。商品交换几乎退回到以物易物的状态,经济一片萧条。曾经的繁荣宛如过眼云烟,昔日的强盛帝国走向消亡。

通货膨胀就像罂粟花,一些统治者迷恋于它的美丽,却忘记了诱惑背后的毒性;或者根本没人在乎其毒性的大小;或者知道它的毒性,却自信能够免疫,不惜饮鸩止渴,最终陷入绝境。

猜你喜欢

物物币值罗马帝国
拉丁语在东罗马帝国消退缘于实际使用需求的减少
罗马帝国时期埃及地方审判管辖浅析
对人民币币值扭曲的研究与我国进行币值追赶的必要性
对人民币币值扭曲的研究与我国进行币值追赶的必要性
物物交换
用“物物”进行交换的餐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