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交通“织网者”

2021-07-14冯驿驭冉开梅

当代党员 2021年7期
关键词:罗本铜元公交

冯驿驭 冉开梅

一头干练的发型,戴着方框眼镜,面露慈祥的笑容,谈起公共交通运输事业时滔滔不绝、如数家珍……这是重庆城市交通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管理部(运营管理部)部长、经理,2020年度“重庆市担当作为好干部”称号获得者罗本祥给人的第一印象。

在同事眼里,罗本祥是一位热心的老大哥,富有干劲的老同志;在安全岗位上,他踏实肯干,勇于担当,多年来始终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投身公共交通运输事业,他善于作为,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编织起一张便民高效的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网。

与公共交通事业结下不解之缘

“同志,麻烦您帮我把孩子递进去一下……”

在上世纪80年代,重庆南坪回龙湾的一个公交车站前,一群急切的乘客挤在一辆刚刚驶来的公交车车门前。为了让孩子上车去读书,一名妇女只好把孩子托起,交给前面的乘客,请他通过车窗,把孩子递到车厢里面去。

彼时恰逢夏天,公交车内没有空调,乘客们汗如雨下,苦不堪言。

当时刚刚大学毕业,来到重庆交通系统工作的罗本祥,每天也需要乘坐这样拥挤的公交车上下班。就这样,上世纪80年代重庆市民出行困难的问题,成为罗本祥的一个心结。

“我大学所学专业和毕业后选择的工作都与交通运输行业相关。于我而言,投身公共交通运输行业,也是一份情怀。”罗本祥说。

多年过去,重庆市公共交通运输状况早已大为改观:公交站点星罗棋布,轨道交通四通八达,各类公共交通工具穿梭在山城的大街小巷,让乘车出行变得十分便捷。

自就任重庆交通开投集团安全管理部(运营管理部)经理后,罗本祥积极推动建成了100余个公交停靠站,配套新增、调整公交线路200多条。

在建设、调整公交停靠站的过程中,由于需要临时调整部分公交线路,所以周边居民出行有时会遭遇不便。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罗本祥都带领同事,一方面认真给居民做好解释工作,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则主动争取城市道路、交通等行业主管部门的支持与配合,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如期完成。

除此之外,针对重庆特殊的山城地形,罗本祥还创新性地推动了小巷公交、社区巴士等新型公交形式的落地。其中的小巷公交,是一种专门在重庆中心城区背街小巷运营、解决居民短距离出行问题的灵活小型公交。目前,这种具有鲜明山城特色的公交形式已在渝中区大坪等地开行。

每每谈及重庆公共交通运输状况的改善,罗本祥总显得既欣慰又自豪。在他眼里,值得欣慰的是,经优化后的公交线路的确为居民出行带来了便利;值得自豪的是,他用实干作为践行了自己忠于公共交通运输事业的初心,解开了数十年来的心结。

“未来,我们还将开行更多的社区巴士、小巷公交,不断提高乘客的出行满意度!”罗本祥说。

时时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

近年来,随着重庆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公共交通运输压力也日益增大。运力强、效率高的轨道交通大幅度分担了公交车运输的压力,却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

“早些时候,轨道交通和公交是两个系统,都以自身需求为导向规划站點,形成了各自为政的局面。这样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从一个公交站点去往一个同名的轨道站点,所需时间较长,给市民出行增加了困难。”罗本祥介绍道。

在南岸区的轨道交通3 号线铜元局站,这里既有着山城交通特有的“立体景观”,也存在着轨道交通与公交站点相距甚远的突出问题。如果驾车从铜元局上方的立交桥驶过,会发现两侧是树木,眼前是江对岸的幢幢楼房,脚下离地面数十米,宛若在一座过山车轨道上行走;如果从桥下穿过,则会发现头顶弧度巨大的立交桥上,各种车辆宛若在天空中开行。

2019年8月的一天,罗本祥到轨道铜元局站周边调研,发现这“立体景观”只能远观,细看有不少“混乱”问题——站点门口停满了三轮车,管理无序;道路状况差,没有相关设施及标志标识,不具备开行公交线路的条件;居民想要从这里步行前往最近的公交站,需要耗费很长时间……调研结束回到集团,罗本祥立刻着手推动轨道铜元局站一体化接驳项目的实施。

一方面,罗本祥多次找市交通局及辖区道路、交通、城市管理等行业主管部门协调,恳请相关部门给予支持;另一方面,他积极督促公交集团做好公交开行的前期准备工作。

罗本祥的实干使铜元局轨道站周边的交通状况有了明显改善。2020年8月,铜元支路临时公交首末站建成并投用,社区巴士324路正式开行。“这样一来从铜元局轨道站到附近交通站的通行就不再依赖那些三轮车啦。”罗本祥笑着说。

为了让老百姓便捷换乘,重庆交通开投集团大力推动公交轨道一体化提档升级,在一体化换乘项目实施后,中心城区已基本实现轨道出入口100米内公交换乘全覆盖,70%的轨道站点公交换乘距离小于50米,部分站点更是实现“零距离换乘”。

“我时常站在方便市民出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平时工作中也始终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希望用自己有限的力量让老百姓出行更安全、更便捷、更舒适。”罗本祥说。

本着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的精神,罗本祥提出了大量实实在在解决居民出行问题的措施。据粗略统计,依托公交轨道一体化提档升级,在重庆中心城区,每天约有50 万人次的居民出行因此受益。

深深爱着公共交通运输事业

身在安全岗位,肩负着重庆交通开投集团安全服务与运营工作的重任,罗本祥始终把“安全无小事”这句话铭记于心。

“安全工作有着特殊的性质,其中一条就是‘ 有事情就要在岗位上。我觉得这是我应该做的,我坚守岗位是为了让广大居民的出行更加安全舒适。”罗本祥说。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此时,公共交通运输系统不仅要肩负起维持城市运行的职责,还面临着防控疫情风险的重大压力。

“为了保障公共交通平稳运行,我们结合实际情况,在不同阶段制订不同的运输保障方案。在疫情发生之初,我们科学、合理地进行车辆调度,延长发车间隔时间,并临时关闭部分商圈轨道站点以及部分站点出入口,引导市民减少出行。在复产复工后,我们着力恢复公交、轨道正常开收班时间和发车间隔时间,保持最大运力上线,保障高峰疏运能力,合理控制满载率,提升现场服务水平和疏运效率,确保市民安全出行。”罗本祥介绍。

在这期间,罗本祥每天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工作强度。每天一早来到办公室,他就要带领部门同事收集资料、分析数据、调研一线,制定疫情防控和运输保障预案、方案;到了晚上10点,他又要赶往交通局开会,散会时往往已是第二天凌晨。

2020年10月,罗本祥被评为“ 全国交通运输系统抗疫先进个人”。每当谈及这份荣誉,他总是谦虚地表示:“我们的这点辛苦不算什么,一线的医护人员才是最辛苦的!在我们部门,很多年轻同事的工作压力都比我大。”

在罗本祥的带领下,2020年初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罗本祥所在的部门实现全员在岗。

罗本祥有着30多年的党龄,这比部门许多年轻同事的年龄都大。工作期间,他一方面以严格的安全规章制度要求同事,一方面也以一位“老大哥”特有的亲和力关怀着部门里的晚辈。

在安全运营部其他同事看来,罗本祥就是一位朝气蓬勃的老同志,仍持续在公共交通运输事业里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这也正如罗本祥常说:“我热爱公共交通运输事业,就像热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猜你喜欢

罗本铜元公交
一元公交开进太行深处
等公交
清末铜元余利及其影响
如何收藏清末和民国铜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