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教材“学思之窗”栏目教学价值探析
2021-07-14安徽
安徽 盛 刚
(作者单位:安徽省六安中学)
部编版教材包含“学思之窗”栏目,即配合课文,提供一段阅读材料并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读懂材料后回答问题。其目的在于将课文、材料、问题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综合提升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充分发掘“学思之窗”的教学价值,凸显其窗口作用,并在有效提升学生学科能力的基础上,科学培育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呢?笔者以《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中国古代史”部分内容为例,从栏目设置情况、教学取舍依据与教学思考及示例三个部分进行讨论,以期能对广大同行有所裨益。
一、栏目设置情况分析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中国古代史”部分共四个单元15 课,其中“学思之窗”栏目每课1 条,共15 条,涉及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现将基本情况进行汇总(见下表)。
表《中外历史纲要》“中国古代史”部分“学思之窗”栏目设置情况汇总表
纵观上表可以发现:教材中“中国古代史”部分“学思之窗”栏目设置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一)选材经典,凸显价值导向
上表材料均出自古代史籍,属于第一手史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其中,出自正史的有1、2、3、5、10 这5 条,约占总出处的26%;栏目14 的材料为雍正帝朱批奏折图片,可以视为实物史料,突出了清朝“奏折制度”在加强君主专制方面的作用。这些史料既为教师日常教学中科学选取教学素材指明了方向,又有利于规避当下史料教学中“二手材料”充斥于课堂的教学乱象。
(二)设问精巧,指向素养培育
上表所列15 个栏目所设问题深度切合学生“起点低,落点高”的认知水平,让学生能够快速探寻到有效解答的切入口,若想“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地形成文字表达,则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困难,只有持续深入地思考、合理有效地关联相关知识,方能科学地化解问题。其中,“评价类”问题为9 条,占总问题数的60%。何为“评价”?简言之,就是学生依据材料对该问题所作的“解释”。《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指出,“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引导学生按照时间次序搜集并辨析史料的证史效力,又要指导学生合理运用多维度的有效史料,根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进行科学的表达,词语的选定与感情色彩的流露则隐含着学生的情感参与和价值取向,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书面表达了解其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度。可见,素养培育是该栏目设置的题中之义,有待教师充分发掘。
(三)聚焦主题,突出政治变迁
表中属于“政治史”层面的问题有10 个,约占总数的66.67%,突出了中国古代史部分以政治变迁为叙述主题,“文化史”与“经济史”所占比重较小。这一聚焦性也体现在课文标题的陈述之中,15 个标题多以朝代更迭为叙述对象,仅有第三单元的第11 课和第四单元的第15 课明确提及“经济”,其余课文经济史部分则以子标题形式呈现,如第2 课第2 子目标题为“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等。这一特点意在从时空观念视角关照新教材编年史的编纂体例,引导学生在唯物史观指导下探寻历史真相,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启发学生思考历史学的重要社会功能。
总之,“学思之窗”作为教材有机组成部分的辅助栏目,科学地关联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合理地支撑了课文正文的文本叙述,深度地契合了学生的学习与认知情况,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利器,值得教师深入研究并认真地落实于课堂教学之中。
二、教学取舍依据概述
通过对比,笔者发现部编版教材必修部分《中外历史纲要》分为上、下两册,共计19 单元54 课(含活动课),正文加辅助系统共计352 页,需2 学期完成;人教版必修模块分为3 册,共计24 单元78 课(含探究活动课),正文加辅助系统共计380 页,需3 学期完成。
由此观之,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内容明显增多,在周课时数不变的情况下,顺利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这里的“多”集中体现在部编版教材丰富多彩的辅助系统上,那教师该如何科学取舍“学思之窗”这一教材辅助栏目的内容呢?笔者以为可以尝试用“五看法”:
(一)看栏目与《课程标准》的关联度
即是否与《课程标准》要求呈正相关,若是即“取”,若非可“舍”。如问题2 取材于《史记·商君列传》,要求学生“阅读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商鞅变法思想的认识”,与《课程标准》要求“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密切相关,需要重点讲解;再如问题7 和问题12 均涉及科举制度的评价问题,依据其与《课程标准》的相关度,教师可以基于课时教学安排,结合第12 课教学实际,引导学生对问题12 进行自主学习。
(二)看栏目与“教材”的关联度
这里的关联度有两个维度:其一,教材叙述着力较多处,如前文表格中的评价类问题;其二,教材叙述留白处,如问题8 要求学生从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序》的材料中提炼出“重农抑商”的思想观点,该经济政策教材文本并未触及,但要透彻理解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史就必须要深入理解这一关键概念,教师需要就此展开讲述以合理补教材之缺,完善学生学科知识体系。
(三)看栏目与“学情”的关联度
即是否能激发学生学习激情,若能则“取”,若非可“舍”。如前文表格中问题6 和9 涉及对学生们熟知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且学生们也知晓所引材料的作者,这类问题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是为可选之列。
(四)看栏目与“教情”的关联度
即与教师的知识储备与认知水平是否相匹配,教师能否从容驾驭,若能则“取”,若非则可稍作调整。如前文表格中的问题11,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及栏目选取文字均为教师的弱项,且“宋朝历史地位”虽为学术热点,但教师知识储备往往不足,仅凭借教师用书的解析不足以引领学生明晰该问题,需要教师加强与此问题相关的史学阅读,待后期补充解答。
(五)看栏目与“其他栏目”的相关度
部编版教材辅助栏目图文并茂,种类齐全,包括“课文引言”“教学插图”“学习聚焦”“思考点”“历史纵横”“学思之窗”“史料阅读”“问题探究”“学习拓展”等9 个种类,各栏目自成一体,栏目间相辅相成,构成辅助课文正文的系统化知识网络,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思之窗”与其他栏目间的互补性功能,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用最精炼的辅助栏目内容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益。
辅助栏目是教材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宏观层面上讲,不存在游离教材、偏离学情与教情的情况,所有辅助栏目都在可教与应教之列;但从微观的操作层面上看,基于课堂教学的容量与课时进度等客观因素,势必要结合学情进行精选与精讲。历史教师在面对丰富多彩的辅助栏目时,万万不可贪多求全,一定要秉承着“少而精”的撷取原则,充分发掘辅助栏目的助学功能,授之以渔,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切实落实“用教材学”的学习观。
三、教学思考及示例
基于前文分析,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思考与实践,拟选取第8 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学思之窗”栏目,从“看近景”“思背景”“观远景”“拓前景”四个视角诠释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掘“学思之窗”栏目的“窗口”作用的操作要领,原题如下:
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齐民要术·序》
贾思勰的这段话,反映了他怎样的思想?
(一)“看近景”:就题论题,突破关键概念
所谓“看近景”,就是从解决栏目设置问题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案,以深入浅出的方式突破关键概念,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后续的学习。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著的《教师教学用书》指出,本题考查史料实证素养和唯物史观,通过分析史料,提取信息,分析贾思勰的思想,认识到中国古代以小农经济为主的经济基础决定着“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重视农业发展、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那么,什么是“重农抑商”政策呢?教师如何深入浅出地讲清这一关键概念呢?
【教学示例】重农抑商政策
师:如果我们用数学公式表述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多媒体展示数学公式:经济结构=A+B+C),图片中的“A”“B”“C”分别代表什么?
生1:农业;手工业;商业。
师:很好。(多媒体荧光笔标注箭头并强调重“农”抑“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可见,“抑商”是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你能用数学公式表述“手工业”和“商业”的主要经营形态吗?
生2:手工业=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
生3:商业=官商+私商
师:(多媒体展示公式)“抑商”是限制所有类型的“工商业”吗?(学生沉思,教师提示,古代官营手工业的优势,朝贡贸易的发展)
生4:不是。可能是限制“私商”和“民营手工业”。
师:对。(随即用荧光笔在相应位置标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数学公式”配合“箭头”表述“经济结构”“手工业”“商业”及“重农抑商”的内涵,既体现了学科间融通的思想,又简化了烦琐的文本叙述,便于学生理解并掌握核心概念。
(二)“思背景”:透物见史,透视时代特征
所谓“思背景”,就是要透过栏目内容反观其所反映的时代特征,领悟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备的农业科学著作,作者贾思勰生活在北魏时期,在此之前,我国北方处于长期的分裂割据之中,之后鲜卑族的拓跋部建立了北魏政权并逐步统一了北方地区,社会秩序渐趋稳定,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尤其是孝文帝改革,更是刺激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步。可以说,该书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推动了时代的发展,且凸显了北方的民族交融与江南经济发展的时代“亮点”。
(三)“观远景”:放长时段,明晰制度影响
所谓“观远景”,就是要突破辅助栏目所涉及的时空限制,以相关概念为切入口,从长时段视角明晰其深远影响。“重农抑商”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可以关联的内容有:第2 课商鞅变法首倡此举,第4 课汉武帝“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等措施,第11 课两宋时期商业繁荣景象的制度因素,第15课“课文引言”栏目中常熟地主谭晓的致富之路与康熙帝命人绘制《耕织图》以重申农本政策的时代冲突及“学思之窗”中徐光启为《几何原本》发出“此书为用至广……而习者盖寡”的哀叹等。如果从长时段视角审视这一经济政策的发展演变及历史影响,定能加深学生对政治史和思想史的理解与领悟,寓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等素养的培育于知识体系的构建之中,可谓“一箭双雕”。
(四)“拓前景”:拓宽视野,力求古为今用
所谓“拓前景”,就是指历史教师要善于以栏目关键信息点为切入口,展开有针对性的文献阅读,更多地了解相关学术研究成果,并进行适当的教学转化,以期更好地服务于现实社会。如胡寄窗指出,学者一向仅将《齐民要术》看作是一部伟大的古代农书,忽略了它所涉及的范围不止于农业生产技术,对于指导地主阶级如何经营他们的田庄也具有重要作用。将其看作是封建地主经济的经营指南,远比将它看作农书要恰当得多。在科学尚不分化的古代,许多学科及其知识是交织为一体的,《齐民要术》正是如此。
再如,颜玉怀、惠富平提出了该书为现代农业经济管理提供了较多的历史借鉴,如“用力少而得谷多”的管理目标,“顺天时,量地利”的方针,“量己力”与“少好”的原则,“发展商品农业”的理念及“生产管理与货殖管理并重”的经营模式等。王玲则从饮食文化融合的视角透析了当时黄河流域民族交融的盛况,在浓郁的生活气息中凸显了时代特征,是史学研习中见微知著的典范。张五钢以儒家“重农”思想研究为突破口,提出该书所隐含的“食为政首”“教民致富”“家理移官”理念,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借鉴儒家思想,去启发农民自觉,切实提高农民素质,培育社会主义的新农民。这些“古为今用”的思想与理念,与《课程标准》“劳育”要求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耦合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部编版教材“学思之窗”栏目选材经典、设问精巧、指向明确,是配合课文正文系统以综合提升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的优质脚手架,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对该栏目中“学”与“思”的深度发掘,又要兼顾“师”与“生”的交互联动,还要用足其“窗口”作用,在厘清核心概念历时性的“线”与编制主干知识共时性的“网”的过程中,将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