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论点在小论文类试题中的作用

2021-12-28江苏窦正虎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21年3期
关键词:论点观点材料

江苏 窦正虎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清江中学)

近年来,小论文类试题频繁出现在江苏、安徽、山东等省的高考试卷中,备受命题专家的青睐。该题型设计有利于落实《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以下简称为《考试说明》)中的考核目标和要求:理解和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辨别历史叙事和历史解释;正确解释历史事物,认识历史现象的本质;发现历史问题,论证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观点。同时还能考查学科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试题综合性强,能力覆盖面广,难度大,学生得分普遍较低。小论文类试题在解答时,其答案内容由论点(即标题)、论据和论证三个要素组成,其中论点非常重要,能否准确提炼概括出论点,决定该题的作答方向和得分层次。学生在概括论点时,经常出现偏题、照搬主题、不全面等问题,下面笔者列举一些在论点方面经常出错的题型,希望对广大同仁有所裨益。

一、两面性论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该类试题通过小论文形式,考查学生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很多学生只从一个方面概括论点,不能一分为二、辩证、全面地看待问题。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培养学生唯物辩证法思想和正确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例1.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灿烂文明。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综观国史,政体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此在秦、汉完成之。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成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此自西汉中叶以下,迄于东汉完成之。由士族门第而变为科举竞选,三也。此在隋、唐两代完成之。全国政事付之官吏,而官吏之选拔与任用,此二者,皆有客观之法规,为公开的准绳。有皇帝王室代表,所不能摇。宰相政府首领,所不能动者。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我们看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对此需要做具体分析。如果没有这样的体制,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则无从谈起。中国的君主集权制度曾经对包括皇帝在内的统治者形成过一定的制约,更加重要的是,这种体制有利于维护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安宁。其中的科举选官制度扩展了统治集团的社会基础,为中小地主和平民开辟了入仕途径,形成了由下层社会到上层社会的政治通道,特别是科举制度将教育制度与选官制度结合为一个整体,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上层官员队伍的知识水平,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作出了贡献。中国古代有法制,缺少法治。君主把法制作为治民治吏的一种手段,自己则凌驾于法制之上。正因为如此,同一个制度体系,在不同的君主手里,可以有不同的效果;一治一乱,有天壤之别,反映出人治的弊端。

——摘编自张岂之《从民族复兴的高度看中华文化前景》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与中华文明发展”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 字左右)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指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官僚政治、科举制度,根据材料二“我们看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对此需要做具体分析”可知,要客观、具体、全面的分析和评价这些政治体制。根据材料二“如果没有这样的体制,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则无从谈起”可知,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对中华文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根据材料二“缺少法治”“人治的弊端”“不同的效果”可知,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对中华文明发展具有消极作用。所以本题的论点为: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保证了中华文明的延续和传承,但明清时期延缓了向近代文明的转变。

参考答案:

论点: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保证了中华文明的延续和传承,但明清时期延缓了向近代文明的转变。

分论点1: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保证了中华文明的延续和传承。

论据: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安宁,保障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官僚政治冲破了贵族血缘世袭,扩大了统治集团的社会基础;科举制度保证了官员队伍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

分论点2:明清时期延缓了中华文明向近代文明的转变。

论据: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体制僵化,人治弊端更加明显;抑制工商业的发展,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钳制思想,摧残文化;未能主动融入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使近代中国逐步落后于西方。

二、双向性论点

双向指事物双方相互影响和作用,这种题型在主题中通常会包含“和或与、关系”等词。教师要指导学生抓住“和或与、关系”等关键词,首先确定该类试题属于关系类小论文,而关系通常包括单向和双向两种情况,绝大多数情况又是双向性论点,但是很多学生的论点是单向的,这样便会失分。如何辨析双向还是单向,主要取决于材料内容,教师平时要提醒学生关注引言内容,同时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家国情怀。

例2.一个国家(集团)的国际地位,受多种因素的制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尼克松中心国家安全计划主任彼得·罗德曼撰文指出:“看来美国人非常得意的单极阶段在其他地方并没有得到普遍的庆贺。世界其他多数大国,甚至包括美国的友邦,都把抗衡美国势力作为对外政策的主题。实际上,它们在这方面的努力成为当今国际政治的一个主要趋势。

——摘编自《参考消息》(2000 年7 月25 日)

材料二20 世纪90 年代美国的克林顿政府明确将“经济安全”列为美国对外政策的三大支柱之首,在美国历史上首次把经济外交提到美国全球战略的高度,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强化美国的经济外交力度。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明确提出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在大国关系中积极拓宽和深化经济交流与合作。

——摘编自李长久《经济外交:中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三俄著名历史学博士阿列克谢·阿尔巴托夫在1998 年撰文说“俄在21 世纪不会起重大作用”,他分析五极的经济实力,认为五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是:美占21%,欧盟占21%,日本占8%,中国占7%,俄只占1.7%。

——摘编自张中云《政治多极化发展的若干问题》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二战后的相关史实,就“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关系”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 字左右)

解题思路:本题主题为“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关系”,属于典型的关系类小论文。材料中提到美国、欧盟、日本、中国、俄国等国家和区域集团,国际地位是由国家的综合国力以及世界贡献决定的,弱国无外交;同时良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环境,能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提供更多机会,赢得更多的信任。可见两者相互影响和作用,是双向的关系,所以本题的论点为:国家的国际地位取决于经济实力,同时国际地位的提高有利于经济发展。

参考答案:

论点:国家的国际地位取决于经济实力,国际地位的提高有利于经济发展,两者相互推动。

分论点1:国家的国际地位取决于经济实力(综合国力)。

论据:二战后,美苏经济、军事实力膨胀,成为两极(分别成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霸主);1967 年,欧共体成立后,欧洲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对外用一个声音说话,加强在政治上的联合);20 世纪80 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1993 年,欧盟成立后,欧洲国家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国内经济不断改善,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提高。

分论点2:国际地位的提高有利于经济发展。

论据: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建立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美国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期;改革开放后,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加入世贸组织,在大国关系中积极拓宽和深化经济交流与合作,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三、多样性论点

材料中,作者的观点不唯一,具有多样性,试题也会要求学生选择任意一点或整体进行概括和评述。平时阅卷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喜欢从整体进行概括和评述,论证较为空泛,缺少史实论据。解答这类题目,教师需引导学生从一个局部的点入手确立论点,这样容易找到论据进行论证,有的论据在材料中呈现,有的来源于学生的所学知识,即小切口、深挖掘,这样既能观点明确,又能史论结合。

例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钱穆《国史大纲》(1940)

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 字左右)

解题思路:本题有四段内容,分别可以得出四个观点:国民应该对国史有所了解、国民应对国史充满敬意、国民应正确分析和认识国史、国民正确认识国史有利于国家的进步。从整体来看,强调国史对国民成长、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在这几个观点中,容易突破的是“国民应正确分析和认识国史”,因为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这是平时复习的热点,也是高频考点。

参考答案:

论点:国民对本国历史存有敬意,会减少偏激的虚无主义和自大心态。

论据:中华文化曾长期领先世界,必然使国民对中华历史文化具有温情与敬意。如汉代丝绸之路开通,中国的丝织、冶铁技术传入中亚、欧洲,中华文化开始走向世界,促进了世界的进步;唐代丝绸之路海陆并举,茶叶、瓷器、纸张等传播到世界,丰富了世界文化生活,并形成了中华文化圈的格局;宋元时期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传播到欧洲,促进欧洲社会的进步;明代郑和下西洋后,华侨下南洋,带去了中华先进文化,促进了东南亚的开发。同时中国历史中也存在一些落后观念,应予以摒弃,如“三纲五常”、男尊女卑,天朝上国的自大心态,对外闭关自守。新文化运动时期,又出现了“打倒孔家店”这样全盘西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心态。国民只有深入了解本国历史,在存有温情和敬意的同时,又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会减少偏激的虚无主义和自大心态。

四、渐进性论点

渐进性是指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具有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该类试题主题中会有过程、历程等提示词,是典型的渐进性、发展性类型的试题,要善于抓住和依据这些提示词,确定好试题类型和论点。论点中不能缺少主题中的关键词,即主语,同时要有不断深入、不断完善、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等辅助词,而很多学生往往将论点(标题)与主题混为一谈,照搬主题原话,有的学生变换了主题中的主语,出现偏题现象。

例4.倡导女性解放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从“保国、保种、保教”出发,注意到了国家积弱同妇女的关系,他们认为妇女缠足,便不能生育健壮的后代。羸弱流传,何以为兵乎?梁启超认为,国家积弱,是由于“分利”的人太多,妇女由于没有学识,以致没有职业,都成了分利的人。因此要使国家强盛,就必须兴办女学。

——李桂梅《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特点》

材料二1907 年,全国有女子学堂428 所,女学生15498 人……该时期还有百余人的留日女学生,这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力量……怀着寻求救国救民和解放妇女愿望的青年妇女到了日本,受到明治遗风的刺激,迫切要求把这种新风移植到灾难沉重的祖国。于是回国后,办报刊,组团体,积极从事各种活动,探求妇女解放与革命救国的道路,成为提倡女权、推动妇女解放的新兴力量。

——陈文联《从依附走向自主:近代中国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历史轨迹》

材料三 中产阶级妇人的利害,不能说是妇人全体的利害;中产阶级妇人的权力伸张,不能说是妇人全体的解放。我以为妇人问题彻底解决的方法,一方面要合妇人的全体的力量,去打破那男子专断的社会制度;一方面还要联合世界无产阶级妇人的力量,去打破有产阶级专断的社会制度。

——李大钊《战后之妇人问题》(1919 年2 月)

综合上述材料,以“近代中国女性解放的发展历程”为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 字左右)

解题思路:材料分为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新文化运动三个阶段,从移风易俗、教育、民主民族意识、教育范围、认识水平等视角,阐述近代中国女性解放不断深入、不断发展的历程。该题主题是近代中国女性解放的发展历程,强调过程的渐进性,而很多学生照搬主题:近代中国女性解放的发展历程,或照搬材料引言:倡导女性解放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重要内容,出现离题、偏题的现象。

参考答案:

论点:近代中国女性解放发展不断深入,其内涵不断丰富。

论据:维新派立足救亡图存,提倡废止缠足;女性接受教育,其社会地位得到一定提高。辛亥革命前,留日女学生受日本女权运动影响;妇女解放与民主革命救国相结合,给女权运动注入新的内涵。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倡导全体女性的解放,并提出女性解放应该与无产阶级运动相结合。

五、评析性论点

评析题的特点在于评价的对象是历史观点,而不是具体的历史事物或历史现象。历史观点是人们对客观对象的主观评价,可能正确,也有可能错误,因此需要分析和评论。该类试题不同于主题类和论证类试题,前者只需提炼和概括论点后进行论证,而后者需先对论点分析评价,再进行论证。试题论点由作者观点和读者评价两部分组成,如“作者观点+我认为作者观点是正确的或我赞同或我同意”“作者观点+我认为作者观点是错误的或我不赞同或我不同意”,作者观点被否定的原因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不符合史实或认识片面。

例5.农村与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从整个中共革命的进程来看,无论是革命的起源、革命的动力还是革命的领袖、革命的空间、革命的道路等,都与乡村、农民之间存在特别密切的关系,并由此铸造出一种“乡土性格”,而正是这种乡土性格影响了中共革命的路向及其结果,也决定了中共革命与以往辛亥革命、国民革命的区别。

——摘编自李金铮《中共革命的“乡土性格”刍议》

完成下列要求:

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革命的环境、道路和动力等视角评析材料的观点。(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280 字左右)

解题思路:这是一道观点评析性小论文,该类题型答题模式为:观点+评(表明态度)+析(论证)+结论(理论升华),具体包含四个步骤:一是概括作者的观点;二是评论作者的观点,阐述自己的认识和态度;三是深度分析,用史实论证这个观点是否符合历史事实,同时认真审题,紧扣时间、地点、领域、范围等要求,该题要求从中国革命的环境、道路和动力等视角进行作答;四是通过分析得出结论,与论点首尾呼应,但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要进行总结提升。

参考答案:

论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具有鲜明的“乡土性格”,作者的观点是正确的。

论据:从革命的环境看,中国是农业社会,农民阶级占总人口比例最高。从革命的道路看,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领导开展土地革命,赢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农村成为革命的主要阵地。从革命的动力看,中共革命的领导者与参与者具有鲜明的乡土属性,中共革命的领导者主要出身于农村家庭,农民是中共革命的主要参与者。

结论:中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符合国情,得到广大农民的大力支持,农民阶级是革命的同盟军,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做出较大贡献。

猜你喜欢

论点观点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论点:议论文的灵魂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观点
最美材料人
高考议论文需细分分论点
材料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业内观点
新锐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