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淀粉酶样蛋白A水平变化在新生儿感染性休克中的临床意义

2021-07-14品,

临床荟萃 2021年6期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新生儿

王 品, 张 靖

(南阳市中心医院 新生儿科, 河南 南阳 473000)

新生儿感染性休克是指由病原菌感染引起的新生儿急性微循环功能不全的一组综合征,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有相关研究显示,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患儿中,大约1.3%的患儿为感染性休克,其主要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以及肠道病毒等,严重威胁着患儿的生命安全[2]。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1, HMGB1)是机体早期炎症因子释放后巨噬细胞释放的一种核蛋白,该物质水平与患者临床感染严重程度、休克病情程度以及预后均具有密切的关系,且对其临床干预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病死率[3-4]。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 protein, SAA)是一种临床诊断使用的急性时相蛋白,在机体受到感染后8 h血清水平可显著升高,且提供了比常用的急性时相蛋白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更好的鉴别能力[5-6]。本研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新生儿感染性休克患儿血清HMGB1和SAA水平进行测定,以探讨血清HMGB1和SAA水平与新生儿感染性休克之间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我院诊治的新生儿感染性休克患儿87例,记为新生儿感染性休克组,另外选取同期于我院出生并诊断为感染性肺炎的新生儿50例进行对照研究[7],记为普通感染组,所有患儿均征得其监护人的同意。普通感染组50例,男39例,女11例,胎龄(33.49±5.12)周,BMI(33.49±5.12) kg/m2,自然分娩者22例,剖腹产者28例;新生儿感染性休克组87例,男58例,女29例,胎龄(33.84±4.98)周,BMI(33.84±4.98) kg/m2,自然分娩者33例,剖腹产者44例。两组新生儿在性别、胎龄、BMI以及分娩方式等一般性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新生儿感染性休克诊断标准[8]:①患儿具有组织灌注不足的症状,如脉搏细弱、肢端湿冷、毛细管充盈时间延长>2 s、尿量<1 ml/(kg·h)、意识改变等;②患儿高热或者体温不升,怀疑或证实由感染引起。

1.3检测方法 所有患儿确诊后均抽取外周静脉血2 ml加入抗凝管中,静置15 min后于5 000 r/min离心5 min后取上清液测定白细胞计数(WBC)、肌酐(Cre)、总胆红素(TBil)、HMGB1、SAA、C反应蛋白(CRP)水平。白细胞计数采用BC5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检测;肌酐、总胆红素采用BS-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检测;血清HMGB1和SAA水平采用HMGB1检测试剂盒、SAA检测试剂盒,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每份样品测试2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数据。

2 结 果

2.1新生儿生化指标水平变化 新生儿感染性休克组与普通感染组血清WBC、Cre、TBi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感染性休克组血清HMGB1、SAA、CRP水平均要明显高于普通感染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生化指标水平比较

2.2HMGB1、SAA、CRP水平变化 本次入组的87例新生儿感染性休克患儿中,治疗后死亡21例,生存66例,其中生存组患者血清HMGB1和SAA水平均明显低于死亡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生存组与死亡组患儿血清CRP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HMGB1和SAA水平比较

2.3血清HMGB1水平与血清SAA水平的相关性 血清HMGB1水平与血清SA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08,P<0.05)。见图1。

图1 血清HMGB1水平与血清SAA水平的相关性

3 讨 论

新生儿感染性休克是临床新生儿常见急症之一,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由肺炎、败血症、宫内或生后病毒感染引起的心泵功能障碍、血容量降低,最终导致休克的发生[9-10]。新生儿感染性休克在重症监护室较为常见,其病死率、致残率均较高,给家庭和社会均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临床上对于新生儿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主要以呼吸支持、循环支持为主,同时辅以抗感染治疗,以维持正常CO和SVC作为治疗目标[11-12]。由于感染性休克是临床急症,因此如何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并动态监测疾病严重程度是治疗新生儿感染性休克的关键[13]。

机体在遭受病原菌感染时,可释放大量炎症介质,导致失控性炎性反应的发生,进而引起各种临床症状。HMGB1是机体早期炎症因子释放后巨噬细胞释放的一种核蛋白,是感染性休克最重要的晚期炎性反应递质,受损和坏死的细胞会释放大量促炎因子,促炎因子又可以促进HMGB1的主动分泌,进而导致机体的进一步损伤,且HMGB1多在疾病发生后16~24 h释放,其持续时间长,因此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了理想的评估指标[14]。本次研究结果发现新生儿感染性休克组血清HMGB1水平要明显高于普通感染组新生儿,且生存组患者血清HMGB1水平要明显低于死亡组患儿,表明HMGB1水平与患者临床感染严重程度、休克病情程度以及预后均具有密切的关系。另外,该研究结果还显示新生儿感染性休克患儿的SSA水平与血清HMGB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可见SSA与新生儿感染性休克的发生、发展存在有一定的关系,且其水平高低与该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SSA是一种临床用于诊断感染性疾病的急性时相蛋白,在疾病急性期可迅速升高,在疾病恢复期又可迅速下降,对细菌、病毒感染均具有很好的响应,且其敏感性要明显优于CRP,是一种极具临床价值的血清标志物[15-16]。本次研究结果可见SSA在新生儿感染性休克组的血清水平要明显高于普通感染组新生儿,且该指标水平越高,患儿的预后越差,由此可见SSA也可作为新生儿感染性休克病情严重程度的血清学标志物之一。

综合以上内容,新生儿感染性休克患儿血清HMGB1和SAA水平与患儿预后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且HMGB1和SAA水平越高,患儿预后越差,因此血清HMGB1和SAA水平可作为新生儿感染性休克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猜你喜欢

感染性休克新生儿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机械振动辅助排痰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新生儿需要睡枕头吗?
《思考心电图之177》
新生儿出生后该怎样进行护理?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细辨新生儿的“异常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