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性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

2021-07-14何秀丽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6期
关键词:延续性缺血性出院

何秀丽

(佛冈县人民医院,广东 清远 511600)

缺血性脑卒中属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该病患者经治疗后易并发言语不利、口歪眼斜、意识障碍、偏瘫等症状,故有效恢复期往往较长[1-2]。由于部分患者后期康复过程中缺乏有效护理,导致其预后较差,因此,为出院后患者提供必要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3]。延续性护理可将护理服务活动从医院延续到患者家中,重视解决患者出院后的保健需求和疾病问题[4],在临床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延续性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44~70岁,平均(52.83±6.91)岁;发病到就诊时间1~11小时,平均(5.72±2.31)小时;症状表现:左侧偏瘫17例,右侧偏瘫10例,感觉障碍3例。观察组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42~69岁,平均 (51.23±6.37)岁;发病到就诊时间1~10小时,平均 (5.63±2.08)小时;症状表现:左侧偏瘫16例,右侧偏瘫12例,感觉障碍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时间及症状表现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符合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5],并经MRI或头颅CT影像学检查确诊;首次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者;在我院实施有效治疗措施并得到控制者;患者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字同意。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心脑血管疾病、血液病、恶性肿瘤、严重消化或循环系统疾病者;混合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者;认知或精神功能障碍者。

1.3 方法两组患者均随访3个月。对照组患者给予包括健康教育、基础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等内容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措施如下:①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由医院专业人员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完成关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知识的专业培训。随后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人基本信息制成电子档案,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②出院前护理指导和评估:于患者出院前对其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结合患者治疗现状制定个体化指导手册,指导患者做好出院后的护理。③出院后护理规划:结合患者出院时具体情况制定包括运动功能康复、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内容的个体化护理规划,在出院前对患者出院后的康复进程进行指导与培训。④出院后护理随访:建立随访渠道,通过微信、QQ、电话及短信等方式与患者建立联系,定期向患者发布健康宣教知识,必要时远程视频指导训练。主动了解患者出院后康复情况,对于患者在出院后康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应积极主动给予解答。

1.4 观察指标①护理前后采用我院自制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该量表包括独立性功能、社会功能、生理功能及心理功能四个方面,各项满分均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②护理前后采用我院自制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及运动能力量表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能力进行评估,两项总分均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越强、运动能力越好。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aP<0.05。

组别 n 独立性功能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30 57.62±3.25 75.81±1.73a 53.76±2.45 75.17±1.54a 55.03±3.22 84.75±3.04a 56.26±1.42 83.27±1.54a对照组 30 57.14±3.36 70.52±2.04a 53.83±2.51 70.89±1.62a 55.25±3.27 79.16±3.15a 56.19±1.51 79.86±1.62a t值 0.562 10.832 0.109 10.488 0.263 6.994 0.185 8.356社会功能 生理功能 心理功能P值 0.576 0.000 0.913 0.000 0.794 0.000 0.854 0.000

2.2 日常生活能力、运动能力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能力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能力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能力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aP<0.05。

组别 n 日常生活能力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30 64.27±4.61 81.02±6.84a 59.68±4.53 82.45±6.47a对照组30 64.93±4.75 76.38±5.93a 60.17±4.81 73.98±5.84a t值 0.546 2.807 0.406 5.323运动能力P值 0.587 0.007 0.686 0.000

3 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临床需抓住黄金溶栓、抗凝时间,及时给予患者有效治疗。而对症治疗仅能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其死亡风险,多数患者因年龄较大,后遗症较多,加上家属对专业康复知识缺乏认知,患者缺乏专业护理,导致预后较差,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6-7]。因此,患者出院后给予其必要的护理指导临床意义重大。

研究[8-9]显示,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神经系统和肢体肌力的恢复。延续性护理是在患者出院后,由医院及社区医护人员等对患者进行病情康复指导的过程,具体包括饮食、运动、睡眠、心理及用药等方面进行护理,旨在促进患者不间断进行康复训练,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10]。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运动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表明延续性护理在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能力方面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

猜你喜欢

延续性缺血性出院
白芍-甘草药对及其主要成分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缺血性脑白质脱髓鞘病变的影响因素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第五回 痊愈出院
非延续性动词与延续性动词之间的转换
延续性动词与非延续性动词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