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

2021-07-14黄龙陈学炜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6期
关键词:肺叶单孔胸腔镜

黄龙,陈学炜

[1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 心胸外科,广东 珠海 519100;2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胸外科,广东 广州 510230]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近年来随着医学诊疗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自身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临床中检出早期肺癌的病例数量也不断增加,这为肺癌的手术治疗提供了有利基础[1]。对诊断为早期肺癌的患者,常采取胸腔镜手术治疗,该手术方式可大大减少手术创伤,术后康复速度也较快,备受医师及患者的青睐[2]。常规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肺癌常需做3~4个切口,这使得操作复杂,手术时间延长,并引起应激反应,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近年来随着微创医学的发展,单孔胸腔镜手术的应用为医师行肺癌的治疗提供了更好的帮助,在确保疗效的同时还可降低手术操作难度[3]。本研究选取80例早期肺癌患者,探讨单孔胸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80例早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经影像与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早期肺癌,TNM分期在Ⅰ~Ⅱ期[4];②既往无胸部手术治疗史并且手术指征良好;③在手术前患者均签署知情书,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排除标准:①严重脏器功能不全;②中晚期肺癌或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疾病;③凝血功能或者免疫功能障碍。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45~72岁,平均 (60.2±1.5)岁;TNM分期:Ⅰ期30例,Ⅱ期10例。对照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46~74岁,平均(60.6±1.6)岁;TNM分期:Ⅰ期29例,Ⅱ期11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三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基本操作如下:患者取仰卧位,气管插管全麻,选择第4/5肋间隙做长度3~4 cm的切口,以该切口为主操作孔,腋后线第8/9肋间隙做长1 cm切口为副操作孔,腋第7肋间隙做长1.5 cm切口为观察孔,经观察孔置入胸腔镜对患者的胸腔状况进行观察,主操作孔与副操作孔置入相关器械并操作,游离患者肺组织,按动脉、静脉、支气管顺序对肺门进行清理,切除肺叶并做纵膈淋巴结清扫,术毕用生理盐水冲洗胸腔,确认无活动性出血后关闭胸腔。实验组采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全麻起效后选择腋前线第4/5肋间隙做长度约4 cm的切口,自该切口置入胸腔镜与手术器械,进行肺叶切除术、系统性纵膈淋巴结清扫,术毕关闭胸腔。两组患者术后均应用抗生素抗感染3 d,患者术后引流量≤100 mL/d即可将引流管拔除。

1.3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4 h疼痛评分及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指标,其中术后疼痛通过视觉模拟评分表进行评价,分值0~10分,分值越高则疼痛越明显。②比较两组的应激反应。于术前、术后2 h、术后24 h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液3 mL,经离心分离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③统计两组患者切口感染、肺栓塞、肺不张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预后。

1.4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围术期指标实验组的各项围术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围术期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的围术期指标比较(±s)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 (d)术后4h疼痛评分 (分)住院时间 (d)实验组40 84.15±4.56 71.12±8.25 2.56±0.51 2.51±0.35 7.56±1.24对照组40 102.23±6.25 142.26±11.25 3.41±0.66 4.02±0.54 9.23±1.54 t 14.780 32.251 6.445 14.840 5.342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 炎性因子术前,两组的hs-CRP、TNF-α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两组的hs-CRP、TNF-α水平均先升高后降低,但实验组术后2 h、24 h的hs-CRP、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的血清hs-CRP、TNF-α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手术前后的血清hs-CRP、TNF-α水平比较(±s)

注:与本组术前比较,*P<0.05。

指标 组别 n 术前 术后2h 术后24h hs-CRP 实验组 40 12.15±1.56 18.56±2.02*14.12±1.71*(mg/L) 对照组 40 12.23±1.52 25.12±2.51*18.75±2.13*t 0.232 12.877 10.720 P 0.817 0.000 0.000 TNF-α 实验组 40 22.41±3.15 34.42±4.16*26.65±3.35*(ng/L) 对照组 40 22.26±3.12 42.26±5.21*33.12±4.58*t 0.214 7.437 7.211 P 0.831 0.000 0.000

2.3 并发症实验组患者术后发生1例切口感染、1例肺不张,并发症发生率为5.00%(2/40);对照组术后发生3例切口感染、4例肺不张、1例肺栓塞,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8/40)。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114,P=0.043)。

3 讨论

肺癌属于发病率及致死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疾病,尽早检出并给予及时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5]。对早期检出肺癌的患者,外科手术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方式,其中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被认为是治疗早期肺癌的有效手段,该手术方式无需锯断前锯肌、背阔肌,可大大减少手术创伤,并且在胸腔镜的辅助下医师的局部视野清晰,便于精细化操作,减少手术创伤[6]。但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肺癌在操作上常常需要做3~4个切口,切口位于背阔肌、前锯肌、大圆肌等位置,这些部位的肌肉血供丰富,术中可出现较大出血,而大出血则容易引起机体应激反应,导致血清hs-CRP、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的升高[7]。炎性因子又是引起术后疼痛的关键,对术后患者拔管及康复不利,并导致多种并发症发生,影响预后。

随着微创医学的应用及推广,经手术操作的改进,目前推广应用单孔操作进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各项围术期指标上,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这表明单孔胸腔镜手术可以降低手术对早期肺癌患者造成的创伤,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并促进术后早日康复。两组术后的血清hs-CRP、TNF-α水平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但是在术后各时间点上实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两组手术操作均可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应激,使炎性因子水平提高,但单孔胸腔镜手术因造成的创伤更小,引起的应激反应也更小,对于患者术后早日康复有重要意义[8]。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肺癌的安全性及预后更好。

综上所述,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肺癌患者可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机体应激反应,缩短康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肺叶单孔胸腔镜
不同肺复张方法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胸腔镜亚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浸润性肺癌的疗效分析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单孔腹腔镜手术后脐窝创面的简单缝合术
经耻骨联合上单孔腹腔镜行直乙交界癌手术的应用效果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单孔腹腔镜与多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卵巢囊肿的对比研究
单孔腹腔镜手术切除左位胆囊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