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文佛经写本校改体例研究
——以俄藏写本《大宝积经》为例
2021-07-14邓章应
邓章应 李 颖
写本文献因手写难免出现文字讹、脱、衍、倒的情况,书手或校订者发现后往往采取相应补救措施,我们将这种纠正书写错误的习惯做法称为校改体例。学者在研究汉文写本时对此已经有所总结,如张涌泉先生著作《敦煌写本文献学》中的“抄例”篇。(1)张涌泉:《敦煌写本文献学》,甘肃教育出版社,2013 年。过去西夏学者在校录西夏文献时,或直接按照修订后的正确内容进行录文,如张九玲《俄藏西夏文〈大宝积经〉卷九十三释读》;(2)张九玲:《俄藏西夏文〈大宝积经〉卷九十三释读》,《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9 第2 期,第61—74 页。或在随文注释中对一些校改符号进行说明,如王龙《西夏文献〈法则〉卷九释读与研究》在对法律文献《法则》西夏文进行译释时随文注出“有加字符号”“有删除符号”“此字涂黑”等信息。(3)王龙:《西夏文献〈法则〉卷九释读与研究》,宁夏大学2013 年硕士学位论文。另外王艳云《西夏文献版式设计中的小装饰》、(4)王艳云:《西夏文献版式设计中的小装饰》,《装饰》,2011 年第3 期,第70—71 页。马振颖、赵松山《西夏文写本、刻本文献中的小图案研究》(1)马振颖、赵松山:《西夏文写本、刻本文献中的小图案研究》,《西夏研究》,2018 第4 期,第57—71 页。在研究西夏文献中的图饰图案时提到其有覆盖错误的作用。但目前尚无对西夏文写本校改体例进行的专门总结,而全面系统了解西夏文写本的校改体例可以帮助读者熟悉西夏文写本的书写模式,避免误读误释,对西夏文献的整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俄藏黑水城文献》第21册(2)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俄藏黑水城文献》第21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年。和第22册(3)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俄藏黑水城文献》第22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年。所刊西夏文佛经写本《大宝积经》为材料,对其中的校改体例进行总结。
西夏文《大宝积经》根据唐代菩提流志等同名汉译本翻译,至迟在惠宗朝梁太后1085 年去世之前译成,在仁宗朝又重新校勘,汉文本共120卷,西夏文译本可拼配完整,(4)惠宏,段玉泉:《西夏文献解题目录》,阳光出版社,2015 年,第104 页。其翻译底本当为宋官刻开宝藏《大藏经》。(5)史金波:《西夏佛教史略》,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 年,第71 页。俄藏西夏文《大宝积经》1909 年出土于内蒙古额济纳旗黑水城遗址,现藏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刊布于《俄藏黑水城文献》第21、22 册中的西夏文《大宝积经》为写本,经折装,被收录各卷或保存完整或为残卷,未收录第38、46、67、78、81、82、86、89、90、105、107、117 卷。其余多数卷均见于Е.И.Кычанов(克恰诺夫)Каталогтангутскихбуддийхкихпамятников(《俄藏黑水城西夏文佛经文献目录》)著录,(6)Е.И.Кычанов, Каталог тангутских буддийхких памятников,Университет Киота,1999,p356-378.分属Nо.97 和Nо.98 两个著录号。(7)卷78、105 在Каталог тангутских буддийхких памятников 中有著录,但《俄藏黑水城文献》未刊出。《俄藏黑水城文献》刊出的俄Инв.No.364(卷1)、俄Инв.No.3106(卷5)、俄Инв.No.2721(卷96)、俄Инв.No.357(卷98)、俄Инв.No.5650(卷103)各卷在Каталог тангутских буддийхких памятников 中未见著录。
《俄藏黑水城文献》第21、22 册中收录的西夏文写本《大宝积经》部分卷尾/首有小字所写“ ”(一遍校)、“ ”(二遍校)字样,有时在其后还写明校者。这些校改说明字样多出现在卷尾,标在卷首者仅见一例(卷第120 Инв.No.542),卷第56(Инв.No.465)同时存在“一遍校”和“二遍校”字样。俄藏西夏文《大宝积经》各卷保留状况不一,卷首或卷尾不存者则不见校改说明,但校改行为在各卷中普遍存在,是研究校改体例的合适样本。其校改类型可分为纠正讹文(将书写错误的讹文改为正确字句)、增补脱文(补写漏抄字句)、删除衍文(删除多余的字句)和乙正倒文(调整顺序颠倒的字句)四类。
一、纠正讹文
讹文是书写中写错的字句,改正的方法有6 种:在讹字基础上改书正字;在讹字残形剩余空间书写正字;使用文字修正纸条;直接旁书正字;涂抹讹字后旁书正字;施加“十”字形删除符号后旁书正字或使用文字修正纸条。
1.在讹字基础上改书正字
校改者(1)校改者包括发现抄写错误后即时改正的书手和专门的校订者,本文统称为校改者。直接在讹字基础上加重笔画改书正字,若错误的字与应写正字有相同构件,则保留此共同构件,在写错的构件上加重笔画重新书写正字构件。(2)本文引用例句的格式为:(1)采取三行标注法,分别为:原文、逐字对译、意译;对勘汉文本为大正藏,标音采用龚煌城先生的拟音方案,音译字以[ ]标识;复合词以 标识,文本换行处以/标识,讹脱衍倒的文字以着重号标明。(2)例句后以“俄藏编号卷号-原卷图片序号”标识出处,如“俄Инв.No.457 45-15-7”表示“编号为俄Инв.No.457,大宝积经卷第四五,第四五卷共15 张图片中的第7 张”。例句原卷图片(图片序号对应例句序号)在其所属校改体例类别末进行集中展示。(3)本文例句中出现的英文缩写意义如下:D1 已行体前缀 COP 系词 AGR 人称呼应助词 GEN 属格 OBJ 宾格 LOC 方位格 INSTR 工具格 CAUS 使动格
如图2 所示,“ ”字右部构件是在讹字构件上直接改写而成。
2.在讹字残形剩余空间书写正字
有时书手在一个字符未完全写完时即发现写错,便保留已书写的讹字残形,在字符剩余空间书写正字。因剩余空间有限,正字往往用较小字号书写,同时也可保证正字的相对独立性避免讹混。
四者何 D1 COP
四者为何。
世间出现
出现世间。
3.使用文字修正纸条
校改者发现书写错误时,用写有正确字句的纸条覆盖讹文,我们称此类写有修正文字的纸条为“文字修正纸条”。文字修正纸条的大小不一,有时不一定完全覆盖讹误字。
行所者何云三界处者愚痴民/凡众圣行所行无能因故
何等所行?谓在三界愚痴凡夫于众圣所行不能行故……
一一众毛绀青色
一一众毛绀青色。
如图6 所示,“ ”写于修正纸条之上,纸条略小,周围露出了原讹文残迹。值得注意的是,此处表示“绀”的“ ”字在原卷中字形作,该字形在《夏汉字典》中未见收录。
4.直接旁书正字
校改者直接在讹文的右侧书写正确的文字,讹字上不作任何标记。旁书的正字一般字号较小。
是如事皆兴时
如是事兴时。
此句为五言偈颂,对应汉文本“如是事兴时”。如图7 所示,与正字形近的为讹字,校改者直接在讹字右侧书写小号正字
是思议可不不信
信是不思议。
5.涂抹讹字后旁书正字
校改者在讹字上点墨涂黑表示删除,并在旁边书写正字,涂黑面积可大可小,不刻意追求覆盖讹字全形。
若我佛成AGR 时
若我成佛时。
如图9 所示,第四字误写作与“ ”形近的“ (道)”字,校改者在讹字上点墨涂黑以示删除错误,并旁书正字。
汝佛 见AGR 者
汝所见佛者。
如图10 所示,第二字上有涂抹痕迹,表示其为应删除的讹字,旁边所书为正字。
6.施加“十”字形删除符号后旁书正字/使用文字修正纸条
有时旁书正字和使用文字修正纸条会和“十”字形删除符号结合使用。
一种僧谁 D1 撒
今谁撒一种。
我世尊GEN 是如威德
我惟世尊,如是威德。
表1 纠正讹文例句原卷图片
二、增补脱文
脱文指书写时漏写的字句,改正方法大体有在原行补写和在原行右侧补写两大类别,具体有以下四种:补写于行内字间空隙、补写于行末/首、补写于脱文所在两字间右侧、以线型插入符号补写于原行右侧。
1.补写于行内字间空隙
校改者直接在行内字间缝隙增补脱文,有直接在两字间书写和以补贴文字修正纸条两种形式。
此句为咒语音译及序号,原卷的书写模式为:咒语用正常字号书写,序号紧跟其后用小号字书写。原卷脱一字,校改者直接在字间缝隙补写脱字(图13)。
因,恼害心生。
……心生恼害
2.补写于行末/首
有时漏抄内容正好处于换行处,校改者直接在行末/首补写。
此五百人皆恶心生恶心/生已此人恶OBJ 杀
此五百人皆生恶心,生恶心已杀此恶人。
第一行末(或第二行首)脱一“ ”字,校改者将脱字补写于行末(图15)。
十者诸过失LOC 不饶益作/因……
因十者于诸过失作不饶益。
第一行末(或第二行首)脱一后置表原因助词“ ”,校改者将脱字补写于第二行行首(图16)。
3.补写于脱文所在两字间右侧
校改者在脱文所在两字中间右侧补写脱文,补写字字号一般较小。
若此经典受持先
若受持此经至要。
众生类一切OBJ 守护
守护一切众生之类。
4.以线型插入符号补写于原行右侧
校改者在脱文处用线型插入符号标示补写位置,再在旁边补写出脱文。线型插入符号可长可短,短线条为短斜线,长线条为“乙”形,尾部拖得很长,延伸至脱文的最后一字之下。脱文字数少特别是仅脱一字时多采用短斜线,脱文字数多时多采用“乙”形线条。
烦恼行习气 一切 永断故
永断一切烦恼行习气故。
如来分别无/法LOC 安住遍计非 也。
如来安住无分别法,非遍计也。
如图20 所示,此句脱一“ ”字,校改者以短斜线标识脱字插入位置,并在原行右侧补出。
诸众生身众生假立
诸众生身众生假立
如来GEN 大悲志欲减无如来GEN 法说志欲减无
如来大悲志欲无减,如来说法志欲无减。
以上所述为以线型插入符号将脱文补写于原行右侧的主要情况,但也有少数例外,如仅脱一字使用“乙”形线条,脱文字数较多使用短斜线。
欲癤如观苦颠倒中乐想生也。
观欲如癤,于苦倒中生乐想故。
世尊惟愿如来诸大众OBJ 法要合演说诸众生如来与/D1 遇者空空不过
世尊,唯愿如来为诸大众演说于法要,令诸众生遇如来者,为不空过。如图24 所示,此处脱文字数达14 字之多,但使用短斜线。
表2 增补脱文例句原卷图片
三、删除衍文
衍文指多余的错误字句,改正的方法有三种:在衍文右侧画“十”字形符号表示删除;直接涂黑;使用图饰修正纸条覆盖衍文。
1.施加“十”字形删除符号
校改者直接在其右侧施加“十”字形符号以示删除。
恼害心害生
心害生恼害。
此句为音译咒语,对应汉文本“摩诃钵啰诃啰怒”,第二次出现的“ ”为衍文,校改者在三衍字右侧画“十”字形符号表示删除(图26)。
2.涂黑
校改者直接将衍文涂黑以示删除。单独用涂黑方式表示删除时,一般涂抹面积较大。
复/次天子道修习者清净性空善巧安住
复次天子,修习道者,善巧安住清净性空。
菩萨[菩][提]证而去实INSTR 法说而/来
菩萨证菩提而去,如实说法而来。
3.使用图饰修正纸条
校改者粘贴装饰有图案的纸条覆盖衍文。为与前文的“文字修正纸条”相区别,我们称之为“图饰修正纸条”。
佛[薄][伽][梵]虚 法不说智INSTR 导故
佛薄伽梵不说虚法故以智导。
复 十/法出离CAUS 能
复有十法能令出离。
表3 删除衍文例句原卷图片
图饰图案在西夏文献中出现颇多,写本和刻本中都有。过去王艳云(2011)称为“小装饰”,马振颖、赵松山(2018)称为“小图案”。俄藏西夏文《大宝积经》中用于覆盖衍文的图饰修正纸条,其上所绘图案较为随意:(1)图案类型众多,有花朵/枝条图形如、、几何图形如、及一些类属不明图形、等;有时需要删除的字数较多,纸条上则直接描画简单的曲线。(2)同一卷内装饰图案类型不同,有花朵、几何图形等同时出现的情况,如俄Инв.No.481卷第四十七共使用图饰修正纸条5 次,有、、、4种不同的图案。(3)同一类型的图案也未形成统一的形体标准(如梅花形装饰图案的花瓣数量有五瓣六瓣之别),且均采取随时手绘的方法,没有使用图案印章。另外图饰修正纸条上所绘图案数量不求与被删除字数吻合,观察例30 中纸条周边露出的原衍文残迹,并与左列对比,可知共删除6 字,但仅有5朵花形。
四、乙正倒文
倒文指顺序颠倒的字句,乙正的方法有两种:使用钩形乙正符号和S 形乙正符号。
1.使用钩形乙正符号
书写时若两字顺序颠倒,校改者在倒文两字间右侧画一小钩形符号以示乙正。
遍知永可断/可
可遍知,可永断。
如来诸异想无者此何云
云何如来无诸异想?
2.使用S 形乙正符号
校改者在倒文间画S 形乙正符号以示调换字序。
大宝积经典卷百八十第
大宝积经卷第一百八十
“ 一百一十八”在西夏语中当写作“ ”,此句“ ”和“ ”二字顺序颠倒,校改者以S 形乙正符号标示调换两字顺序(图33)。
尔时边无世尊慧[菩][萨][摩][诃][萨]OBJ 言曰
尔时世尊告无边慧菩萨摩诃萨言。
表4 乙正倒文例句原卷图(1)原卷图中的横线为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在收藏时所盖空格印,用于填写相关信息。
五、余论
1.西夏佛经写本校改体例特点
对于写本文献中常见的纠正讹文、增补脱文、删除衍文和乙正倒文四种修改,俄藏西夏文《大宝积经》形成一定习惯体例,其中在讹字残形剩余空间书写正字、使用“十”字形删除符号和粘贴文字/图饰修正纸条等形式在其他文字写本文献的校改中少见,具有一定特点。
校改体例整体存在较为明显的追求美观的特点,各种校改都尽量保持卷面整洁,力求改动最小化:(1)针对讹字,如果讹字有与正字相同构件可利用,则仅加重笔画,只修改误写的构件;如讹字未写完,则保留讹字残形,在剩余空间以小号字写出正字。(2)校改符号以小型符号为主。如“十”形校改符号,一般写得较小且紧贴被删除的字符;乙正倒文中S 形符号的使用在俄藏西夏文《大宝积经》中仅出现约5 例,其他均使用视觉冲击较小的钩形符号。(3)修正纸条的使用既实现了在原行内修改,又可避免涂黑和留白,保持页面相对整洁美观。
2.原行右侧所书字的区别
原行右侧的所书字可能是未加删除标志的正讹字,也可能是补脱字。由于讹字没有删除标志,所补字属于正讹字还是补脱字容易产生混淆。但从俄藏西夏文《大宝积经》的校改来看,校改者将正讹字写在讹字右侧平行处,脱字写在两字间右侧,以微妙的位置差异将两者区别开来,在阅读和翻译中可注意这一差别。
3.修正纸条及其脱落
(1)修正纸条类别
修正纸条分为文字修正纸条和图饰修正纸条两种,文字修正纸条主要用于纠正讹文,而图饰修正纸条用于删除衍文。从功能上看,图饰修正纸条上的图案除了装饰功能外,也起着提示作用:此处是已经删除掉的衍文,而不是没有书写正字的文字修正纸条。
(2)修正纸条的脱落——行文间的空白位置
文字/图饰修正纸条在西夏佛经写本文献的校改中使用十分广泛,而在俄藏西夏文《大宝积经》中或有行文中呈空白的字位,这常常是文字或图饰修正纸条脱落而残留粘剂覆盖了初始讹字所致。
他毁者沙门 垢COP
毁他是沙门垢。
此清净漏无戒 /闻
闻是清净无漏戒。
此句对应汉文本“闻是清净无漏戒相”,可知此处“ ”字后缺一“ ”字。如图35 所示,“ ”后该位置留白,依稀可见有粘剂痕迹及旁边文字残形,当为原来粘贴的文字修正纸条脱落所致。
如果图饰修正纸条脱落,原衍文已被覆盖,则不影响释读。而文字修正纸条脱落,如果原讹文已被覆盖,则新产生脱文现象,释读时需要特别注意。
表5 修正纸条脱落例句原卷图片
本文仅以俄藏西夏文《大宝积经》作为封闭性材料对西夏文佛经写本的校改体例进行初步探索,且黑白影印文本与文献原始面貌始终有一定差距,故难免疏漏。未来还可对更多西夏文佛经写本乃至更广范围的西夏文写本进行校改体例探析,以充实范例,完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