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从化区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面临的形势及对策
2021-07-13刘燕平
刘燕平
广州市从化区水利水电建设管理中心 广东 广州 510925
水系连通及水系综合治理作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重点工程,对改善居民水系大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广州市从化区水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从化区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治理面临的形势,提出几点针对性建议,以期推动广州市从化区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建设。
一、水系概况
广州市从化区水系地处广东省中部,广州市东北面,处于珠江三角洲到粤北山区的过渡带,从化区河流众多,境内川流纵横有大小河流199条,均属于山区性河流。以区域内流溪河为轴脉可以将该水系分为三个区域:中南部片区、北部片区、西部片区,三个片区紧紧围绕流溪河形成“绿水青山”的生态布局,具有“广州后花园”的美誉。
受区位因素及人为因素影响,从化区水系水土流失严重,市区大型开发项目及人们日常生活产生的废料淤堵河道,破坏水环境,严重影响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整治进度。图1为水土流失实际状况。
图1 水土流失实况
虽然区政府已经开始重视水源污染问题,也出台了相关水源污染治理办法,但在水源污染源头治理上依旧存在欠缺。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及城市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原有的污水处理厂已不足以支撑人们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亟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污染源治理力度,提高水环境质量。
二、从化区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治理面临的形势
广州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脱贫致富为抓手,努力推动实现乡村振兴。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就开始对广大乡镇的防洪、抗洪问题给予高度重视,组织开展了各种规模的大、中、小河流治理行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治水主要矛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跟随乡村振兴战略的步伐,将实施水系连通、河塘清淤整治、加强农村生态修复、建设美丽乡村纳入乡村振兴战略重点举措。由此可见,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治理工作是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和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的切入点。广州市从化区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导向,应以水系治理为基础,以农村水系为突破口,加强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提高水环境质量,着力营造洁净、安全、生态的农村水系,打造“水乡文化、秀美从化”的水美标志,进一步增强当地居民的幸福感。
基于从化区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治理近况,组织成立农村专业治水合作社,鼓励以社会资本为代表的新型社会主体参与治水工程项目管理,在保持水系健康、生态的基础上,借助当地强盛的旅游业,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围绕当地水系资源优势,拓展延伸乡村旅游业,进而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实现增产增收,为乡村振兴奠定良好基础。
三、从化区三大区域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治理对策——以吕田镇、鸭洞河流域为例
(一)水系连通方面
从化区位于广州北部,地理位置优越,森林覆盖率较高,拥有天然的生态环境优势,河流汇聚,河势稳固,几乎不存在河湖水系割裂等问题,但随着从化区经济发展及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特色小镇的建设需要进一步保障河湖水系生态安全,亟需采取相应措施加强从化区水系连通建设。以吕田镇流域和鸭洞河流域为例,吕田河、玉溪河、莲麻河贯穿吕田镇,关于吕田镇水系治理应从所贯穿的河流做起,莲麻河上游位置建有莲麻红色革命小镇,本次治理通过开挖连通渠方式连通莲麻河与小镇周围的景观湖,加强水循环,改善河湖水质,水系连通长度为1.2km。鸭洞河流域汇入河流数量与吕田镇流域相异,只有一条一级支流——流溪河汇入,鸭洞河流域下游建有生态设计小镇,为提升生态小镇周围河道水源质量,拟打通生态小镇周围河流与流溪河渠道,实现水系连通,连通长度为1.1km。
以上通过打通小镇周围河流与天然河道的连通方式,一方面有助于保证河湖水体交换顺畅,促进水循环,改善水质;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水体调蓄容积,提高河湖安全性。
(二)农村水系综合治理方面
1.吕田镇流域
清淤疏浚方面:
吕田镇流域范围内,诸多居民借助当地水源优势,侵占沿途河床,种植蔬果,加之吕田镇流域河道本身蜿蜒曲折,河道垃圾不易被水流冲散,致使河道垃圾存量较多,为有效清除吕田镇流域河道垃圾,根据吕田河、玉溪河、莲麻河具体区位,拟采取干挖清淤方式对全河段清淤疏浚,根据河道总长度和清淤疏浚深度,最终计算出清淤总工程量为1.85万m3。其中,吕田河清淤长度为2.50km,清淤深度为0.5m,总工程量为0.56万m3。莲麻河清淤长度为3.00km,清淤深度为0.5m,总工程量为0.77万m3。玉溪河清淤长度为2.323km,清淤深度为0.5m,总工程量为0.52万m3。清淤全过程使用挖掘机作业,将挖出的淤泥及垃圾直接堆放置岸边临时堆放点,或者由渣土车直接外运,如果挖掘机所在位置与河岸距离较远,可使用挤压式泥浆泵将挖出的淤泥输送至堆放点。采用干挖清淤方式易于保证清淤质量,对技术水平要求相对较低,且挖出的淤泥及河道垃圾含水量较低,便于后续处理。
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方面:
吕田镇流域堤身单薄,河堤垮塌现象严重,每年进入雨季易发生洪涝灾害,水土流失严重,因此,应加强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采用生态砼球护岸形式,缓解河岸水土流失状况,吕田河河岸具备向外拓展的余地,因此,设计采用坡式护岸形式,护岸底部设浆砌石,坡面采用生态混凝土球,沿河区域种植水土保持林,提高河岸绿化率,具体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工程量见表1所示。
表1 吕田镇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工程量统计表
2.鸭洞河流域
清淤疏浚方面:
鸭洞河位于良平村、良明村附近,该河段由于居民生活产生的垃圾导致河床堵塞,为保证清淤彻底,方便后续处理,采用干挖方式清淤疏浚,本流域疏浚长度为11.05km,清淤疏浚总工程量为13.81万m3。
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方面:
鸭洞河流域沿途植被覆盖率较低,多被当地村民用于种植蔬果,存在河床侵占现象,致使鸭洞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流域内泥沙含量增大,亟需采取合理措施,做好鸭洞河流域内水土保持及水源涵养工作。沿岸设置松木桩密排结构,松木桩间距以30cm为最佳,有效支护河岸土体稳定,防止沿岸土壤受水流冲击流失严重,沿坡种植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满足上部生态及景观要求,加强河道的景观效果,实现鸭洞河流域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还水源一片洁净。鸭洞河水土保持林与水源涵养林工程量如表2所示。
表2 鸭洞河流域水土保持林与水源涵养林工程量统计表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从化区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治理充分体现了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广州市从化区应积极响应中央政府关于水源治理的要求,优化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治理布局,恢复水生态,为建设新时代水乡旅游景区迈出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