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临床观察
2021-07-13刘珊
刘 珊
(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广东 惠州 516000)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导致的糖代谢紊乱的综合征。目前临床对于糖尿病的分型主要分为1型和2型。2型糖尿病(T2DM)是以胰岛素抵抗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的慢性代谢性疾病[1]。T2DM属中医“消渴病”范畴。长期的高血糖状态对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严重的伤害,尤其是会引起眼、肾脏、心血管系统的严重障碍[2]。本研究用消渴丸治疗T2DM气阴两虚证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300例,均为2016年12月至2019年6月我院就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男76例,女74例;年龄46~63岁,平均(53.29±2.41)岁;病程4~13年,平均(8.36±1.74)年;病情轻度60例,中度62例,重度28例;BMI(25.36±3.74)。观察组男70例,女80例;年龄45~69岁,平均(53.68±2.52)岁;病程5~11年,平均(8.27±1.63)年;病情轻度59例,中度66例,重度25例;BMI(26.15±2.85)。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3]的标准,空腹(至少8h未进食热量)血糖大于等于7.0mmol/L,餐后2h血糖大于等于11.1 mmol/L,有糖尿病症状,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符合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相对胰岛素不足;或胰岛素明显缺乏伴胰岛素抵抗。
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气阴两虚证[4]的标准。主症为倦怠乏力,口渴喜饮,易饥多食,尿多而甜;次症为五心烦热,自汗或盗汗,气短懒言,心悸少眠,便秘,舌红少津,脉弦细。
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②年龄18~80岁;③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甲亢或肝炎引起的高血糖;②近个月出现酮症酸中毒;③不属于气阴两虚证,④依从性差。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二甲双胍片(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371)0.25g,口服,1日3次,持续治疗30天,共治疗2个疗程。
观察组:消渴丸(广州白云山中一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Z44020045,主要药物为葛根、地黄、黄芪、格列本脲等)口服。轻度每次5 粒,每日2次;中度每次10粒,每日2次,重度每次15例,每日2次,均餐前0.5h服。治疗过程中如血糖稳定,应逐渐减少为维持量服用。持续治疗30天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两组患者保持心情舒畅,严格限制烟酒,适量运动,生活规律。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低血糖的发生,如发生低血糖应立即停药。
3 观察指标
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
中医证候积分:主症(倦怠乏力,口渴喜饮),次症(心悸失眠、五心烦热),采用4 级评分法,主症0、2、4、6分,次症为0、1、2、3分,分为无、轻、中、重等。
4 疗效标准
显效: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下降至正常范围,或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下降超过40%,糖化血红蛋白值下降至6.2%以下,或下降超过30%。有效: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下降超过治疗前20%~39%,糖化血红蛋白值下降10%~19%。无效: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无下降,或下降未到“有效”标准,糖化血红蛋白值无下降,或下降未到“有效”标准。
中医证候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显效:中医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大于等于70%。有效:中医临床症状有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69%。无效:中医临床无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小于30%。
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5 治疗效果
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s)
表1 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时间 空腹血糖(mmol/L)餐后2h血糖(mmol/L)糖化血红蛋白(%)观察组 150治疗前 10.12±2.36 13.54±5.42 8.93±2.34治疗后 7.64±1.39*△ 8.13±3.29*△ 6.71±1.38*△对照组 150治疗前 10.43±2.49 13.09±5.37 8.86±2.49治疗后 8.96±1.57* 10.16±4.29* 7.94±1.63*
两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 (mmol/L,±s)
表2 两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 (mmol/L,±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时间 总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观察组 150治疗前5.25±0.73 1.19±0.26 3.56±0.49治疗后 4.03±0.27*△1.60±0.53*△ 2.03±0.15*△对照组 150治疗前5.56±0.81 1.34±0.36 3.59±0.51治疗后 4.98±0.39* 1.58±0.57* 2.64±0.27*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疗效比较 例(%)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例(%)
6 讨 论
T2DM属中医”消渴病”范畴。先天禀赋不足引起脏腑虚弱,津液化生、输布失常,是消渴病的主要成因[5]。《灵枢·五变》记载“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揮”,提出先天禀赋不足,脏腑虚弱是引起消渴病重要的发病原因。饮食不节损脾伤胃,使脾胃运化失常,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水液代谢运行失常引发消渴病。孙思邀《备急千金要方》记载“凡积久饮酒”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引起消渴病的发生。这一分型理论认为其发病过程中阴虚病机贯穿糖尿病始终,起始阶段阴虚热盛为主。中期阶段以气阴两虚为主,晚期阶段以阴阳两虚为主。气阴两虚型占糖尿病80%,是最常见的证型,病程较长[6]。
消渴丸中格列本脲为西药成分,起主要降糖作用,通过抑制A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导致细胞去极化,促进膜岛素的分泌。黄芪补气,生地黄清热凉血,天花粉、玉米须、南五味子降低血糖。全方有生津益气之功效[7]。药理研究显示黄芪可促进血浆胰岛素和C肽的分泌控制血糖,改善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的水平,改善胰岛的抵抗作用。葛根可增加平滑肌弹性,减少血管内物质沉淀,改善血液循环,降低高血糖引起血管病变的发生率,葛根素可改善胰岛素抵抗、通过抗氧化应激等多种途径控制血糖,防治糖尿病并发症。地黄可调节β受体,增强前脂肪细胞摄取葡萄糖降低血糖。天花粉有确切降低血糖作用,可改善口渴、尿频和烦躁等症状。玉米须利尿,改善血液循环,多糖修复胰腺细胞,恢复生物活性。南五味子可改善心肌功能。山药调节机体糖脂代谢,清除自由基,抑制氧化产生的神经毒性。消渴丸的中药成分可降低血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8]。
研究表明消渴丸可降低自发型糖尿病大鼠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降低总甘油三脂的水平,但是格列苯脲对上述指标无明显影响[9]。
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疗效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