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发展的梯度和路径
2021-07-12熊妹
熊妹
想象力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爱因斯坦就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培养想象力是语文教学的要求和目标,但怎么培养想象力,可以运用什么方法、经由怎样的路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和语文教材都没有明确具体的富于操作性的指导。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积极倡导培养想象力,但具体做起来,要么一头雾水,无从着手;要么提出一些做法,如提倡丰富学生的知识、营造良好氛围、创设教学情境等,隔靴搔痒,不得要领。怎么办?
首先,教师要对想象的相关概念及发展趋势了然于胸。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根据想象的目的性,可以将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而有意想象根据想象内容的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从无意想象向有意想象发展,从再造想象向创造想象发展。其次,《课标》是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教材是教学的依托,培养想象力的方法还得到《课标》和教材中去找。
一、教材中关于想象的编排
小学语文教材的单元提示、课文提示、课后习题或语文园地等助学系统都涉及想象这一语文要素,其中第一学段涉及想象的有6个单元,第二学段涉及想象的有16个单元,第三学段涉及想象的有9个单元。教材的编排凸显了想象力渐进发展的梯度,各阶段想象力发展的目标和要求表述较为明确、清晰,各阶段相互衔接,共同组成想象发展的有序网络。
1.第一学段:感受想象,尝试再造想象
一年级教材中没有关于想象的表述,但其中不乏大量充满想象的课文,如童话《小蜗牛》《小公鸡和小鸭子》《树和喜鹊》、童诗《影子》《小小的船》《青蛙写诗》等。编者的意图应是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感受想象,初步感知想象。一年级的学生尚不能切实区分想象和现实,他们常把想象世界当成现实生活,将各种动植物当成小伙伴与之对话、游戏等。这样编排符合学生这一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二年级教材对想象的要求主要是“读句子,想画面”(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七单元,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即能够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和阅读经验,让他们根据语言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与之对应的画面、情景、形象等。心理学中,将这种“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称为再造想象。至于学生能根据语言描述想象成什么样子,想象到什么程度,教材没有具体的要求。可见,第一学段对学生想象力的发展以感受想象、尝试再造想象为主,顺带要求学生能说一说想象到的画面、情景,且对于“说一说”的要求也是宽泛的,能说出来就可以了。
2.第二学段:有目的地想象,尝试把想象写下来
三、四年级教材对想象的要求主要是“读课文,想画面”,在童话和神话中感受想象的丰富、神奇、有趣,把想象写下来。从第一学段的读句子想象到这个阶段的读课文想象,想象的难度增加了,体现了想象力发展的梯度性。此外,读课文想象的目的更为明确,主题更为集中,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想象繁星满天的画面”等。“丰富”(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神奇”“有趣”(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看谁的想法更奇妙、更有趣”)等词也表明对想象的要求逐渐提高,“丰富”是要想得多,“神奇”是要想得独特,“有趣”是要想得有味道。
这一阶段还要尝试把想象写下来,如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根据提示,展开想象,尝试编童话故事”,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尽情玩耍的情景写下来”。这表明在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再造想象发展的情况下,学生的想象能力需要再升级,即向创造想象发展。心理学认为,创造想象是指“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过程”,神话、童话均是创造想象的成果。
综合起来,第二学段培养再造想象能力依然是重点,并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
3.第三学段:细致、有条理地想象
第三学段延续了前面两个学段对学生再造想象能力的发展,仍然着重培养学生根据语句、课文想象画面、景象的能力,同时对说和写想象提出了一些要求。如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发挥想象把情节说得更具体”,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把想象到的场景或者事件梳理一下”,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时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得详细一些”。这些表述表明,第三学段不仅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更要想得细致、有条理,同时有所侧重。
值得一提的是,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小说单元,单元提示中写道“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小说大多是虚构的,却又有生活的影子”。在第三学段引入小说,顺应了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和生活经验不断积累,想象趋于合理并能逐渐反映客观事物的特点。编者的意图应该是:丰富学生对不同的想象的感知,引导学生的想象趋向理性;渗透想象策略,使学生习得新的想象方法。小说的想象策略是对生活中多种人、事、环境等的融合和雜糅,不同于神话、童话多运用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的想象。
第二、三学段都出现了“读词语,想画面”的表述,如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画面”,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选择一个词语,把你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来”。字词确能引发人的想象。如“春天”除了表示季节外,它还可以让人想到繁花似锦、草长莺飞的景象,是美好的、值得珍惜的时光,等等。第一学段以字词学习为主,字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字词学习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在学生接触字词之初,若能指导他们理解字词的含义,想象画面,体会字词的温度和情感,不仅能加深理解,还能丰富表象,为学生进一步根据句子、课文想象奠定基础。
总的来说,小学语文教材对想象语文要素的编排遵循了想象力发展的趋势,教材编排凸显了想象力渐进发展的梯度;各阶段想象力发展的目标和要求表述较为明确清晰,各阶段相互衔接,共同组成想象发展的有序网络;强调要在神话、童话、民间故事中感受再造想象的丰富、奇特、有趣,在说、写想象故事中促进想象力发展。
二、想象教学的建议
想象是贯穿小学语文教材各阶段的语文元素,依托教材培养学生想象力时要注意些什么?
1.注意教学的整体性、连续性和阶段性
想象发展的过程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其中的任何一个节点都不是孤立、无序存在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整体观照想象发展的趋势,把握小学各阶段想象发展的要求和目标,避免教学脱离相应的阶段目标。教某个年级不能只了解某个年级想象发展的要求和目标,小学6年的想象发展目标及各阶段间的关联都要明确,教学时注意前后衔接,凸显教学的梯度。
如一年级教材各单元都没有涉及想象的表述,但其中不乏想象文本,这些文本怎么教?以《雪地里的小画家》的教学为例。教师一方面可带领学生多朗读,甚至熟读成诵,感知想象,享受想象的趣味;另一方面可将学生的视线引向生活,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尝试想象,降低想象的难度,避免为想象而想象,保持并激发想象的兴致。教师可问学生,还有谁来畫画啦?他们会画什么呢?即使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也很容易从课文里小鸡、小鸭、小狗“作画”迁移到生活中其他动物到雪地里“作画”。这时,如果要求学生想象出雪地里“小画家们”作画的场面,则是要求过高了,“读句子,想画面”是二年级学生想象发展的目标。这时,倒是可以提供“小画家们”“作画”的视频或图片。一年级学生还难以从脑海里提取表征建构想象,提供视频或图片相当于递给学生一根拐杖,让他们拄着拐杖“让想象往前走”。
2.明确从想象文本中习得什么
心理学认为,想象的内容是否新颖、想象发展的水平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头脑中原有的记忆表象是否丰富,而原有表象的丰富程度又取决于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多少。这似乎是众所周知的,因此,我们不遗余力地倡导阅读,丰富生活,体验生活。但笼统地一股脑儿地读还不够,教师还应发挥教材作为例子的作用,使学生明确应从想象文本中习得什么。
首先,突出想象的特色,在阅读中感知、品味想象的形象、情节、场景等,获得丰富的表象、鲜明的形象。
教材中有很多富于想象的文本,如神话、童话、民间故事。教学这些文本的一个问题就是没有突出其想象特色,其教学可适用于其他许多文本。这里以神话《普罗米修斯》的教学为例予以说明。一位教师把这篇神话的教学分为四个部分:话题引入,“火有多少种用途”;整体感知,取火、受难、自由;细部研讨,盗火还是取火;延伸拓展,为课文插图拟一个标题。在细部研讨部分,教师引入神话原文,让学生分析到底是“盗火”还是“取火”,最终,学生认为“盗”不适合英雄的形象,应是“取火”,并对英雄遭受惩罚产生怜悯,痛恨惩罚英雄的宙斯。且不说整体框架可以用于其他很多文体文本的教学,具体到每个部分的内容,也没有突出神话的特点,挖掘想象资源,丰富学生的想象。
《普罗米修斯》一文中有很多关于想象的教学资源,如人间没有火一片黑暗,普罗米修斯如何取火、如何送到人间,人间获得火种后的生活,普罗米修斯承受痛苦的心理,课文均一笔带过,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这些情景、画面,体会人间亟需火种、盗火的艰难、火种带给人类的好处及普罗米修斯面对惩罚的毅然和坚决,深化学生对普罗米修斯英雄形象的感知。普罗米修斯所遭受的惩罚,课文描述本身极富想象,学生可根据文字再造想象,体会神话想象的神奇,感受普罗米修斯身上闪耀的神勇、无畏的光芒。
其次,渗透想象思维,习得想象技巧。
想象天马行空,无拘无束,但绝不是漫无目的胡思乱想,它充满着逻辑性。《盘古开天地》是创世神话,其中想象了盘古身体各部分变成世间万物。盘古身体各部分和所变成的事物之间是存在关联的,或相似,或相关。世界各民族几乎都有创世神话,奇怪的是,这些创世神话都有相似或相同之处。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世界各民族具有相近的想象思维。
民间故事《文成公主进藏》写道:“公主心里难过,没有心思梳妆,右边的头发散了也不理会。因此,这个地方北岸的树木稀,南岸的树木密,两边长得不一样。”树林不正像长在地球上的头发吗?童话《我变成了一棵树》,作者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一是“我在树下玩得好好的”,二是变成一棵树“就没人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变成树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我变的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小动物住进鸟窝,妈妈也住进鸟窝……想象的目的很明确,想象进一步发展的逻辑就是人的思想情感和树的特性。
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琢磨想象里蕴含的逻辑关系,渗透想象思维,使学生的想象逐渐合乎理性,提升想象的品质。这绝不是对想象做某种绝对的、条分缕析的“解锁”,而是在大量的阅读、比较中熟悉并掌握想象思维进展的一般动向。
要提升学生想象的能力和品质,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想象技巧。想象技巧很多,小学阶段多是借助修辞手法想象。如童话《小真的长头发》使用了夸张的手法,想象长头发可以钓鱼、套牛等。传说故事《月光曲》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表现贝多芬琴声的美妙,听着琴声,兄妹俩仿佛看到了波涛汹涌的大海。此外,还可以将各种已有人、物的特点整合形成新的人或物。如童话《我变成了一棵树》,这棵奇特的“树”不仅具有树的特点,也具有“我”的思想和情感。神话《夸父追日》中,夸父具备神的超能力,如“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夸父伏下身子,去喝黄河、渭河里的水。咕嘟咕嘟,霎时间,两条大河都给他喝干了”等,也有人的弱点,他最终“闭上眼睛长眠了”。在教学中,教师可基于想象的丰富、神奇、有趣、审美的感知,让学生体验、掌握一定的想象技巧。
(作者单位:湖南教育报刊集团《湖南教育》编辑部)
投稿邮箱:7318364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