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及其提升对策

2021-07-12孙世会

理论学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工资收入市民化社会保障

孙世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政策与公共管理系,北京 102488)

城镇化是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业人口向城镇集中的历史过程。我国提出“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彻底解决城乡二元经济问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60%以上,但户籍城镇化率仍然较低,“半城镇化”和“不成熟”城镇化现象较为突出(1)郑云:《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新进展》,《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1期。。所以,如何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为我国推进“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城市需求和容量与农业转移人口能力和意愿相互推动的过程。这既需要社会和政府对农业转移人口进行外部“赋能”,比如改革劳动力市场和扩大职业技能培训等;也需要农业转移人口的自身“增能”,比如提高教育水平和跨地区流动等。由此,才能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不断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公平感和归属感,进而强化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意愿和能力,实现“真正”的市民化。所以,就业质量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前提,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基础,已然引起了社会和学界的普遍关注。

从学理上讲,就业质量是对充分就业和就业数量问题的有益反思。长期以来,为了保持经济增长和劳动就业稳定,各国纷纷将“充分就业”作为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片面强调降低失业率而忽视了劳动力发展、就业环境和就业保障等问题。就业质量反映整个就业过程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并取得相应劳动收入的具体状况(2)孔微巍等:《我国劳动力就业质量测度与地区差异分析——基于各省市2005—2014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它既包括工作条件、工作收入、工作保障、工作稳定性等工作特征,也包括社会对话、劳动关系、工作关系等社会因素,甚至涉及安全感、满意度、归属感等劳动者主观评价。

因此,目前很多学者借用西方已有研究的就业质量概念和理论,分析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的决定因素,并提出我国就业质量提升策略。这显然脱离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忽视了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的特殊含义,容易产生有关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理论和实践的认识偏误,很难符合我国“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需要。特别是,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进入实质性阶段,而2020年以来世界范围内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时间长、波及面广,都对我国就业产生了重要影响。那么,在新的历史时期,以新型城镇化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目标,考察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的内涵与现状,探讨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的决定因素,必然有利于推演出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提升策略,以服务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具体实践。

一、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现状

早在20世纪70年代,劳动就业对员工健康、福祉以及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开始受到国际社会重视,“工作生活质量”被用于工作就业环境研究。此后,欧盟委员会又提出“工作质量”概念,认为工作质量是一个相对的、多维的概念,既涉及与就业相关的客观特征、个体特征以及个体与工作的匹配,又包括就业者的主观评价。立足于城乡人口流动和城乡就业差别的现实,很多学者借鉴西方理论,开始关注于就业质量问题。

与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不同,受制于户籍制度、土地政策和历史文化等因素,我国二元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也表现出相对独立的特征。一方面,服务于我国“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和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从家庭生计的角度研究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是重中之重,主要内容是工资收入。另一方面,考虑到“半市民化”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的特殊性,工作条件和社会保障也应在考察范围之内。因此,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和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要求,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主要包括了三方面内容,即工资收入、工作条件和社会保障等。

(一)农业转移人口的工资收入

工资收入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家庭生计具有重要影响,是决定农业转移人口是否市民化的核心因素。农业转移人口必须获得与城镇居民基本一致的经济收入,才能建立稳定的城镇生计,并逐步缩小与城镇居民在生存、交往和价值观上的差距,最终实现市民化融合。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库,本文筛选出2012年、2014年、2016年和2018年农业转移人口样本,选取15—64岁的劳动力样本,其中收入变量局限于从就业中获得的工资性收入,由此可以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状况。

1.农业转移人口工资收入分布。本文根据农业转移人口工资收入的洛伦兹曲线,核算了农业转移人口工资收入的基尼系数,结果发现:2012年农业转移人口工资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325,2014年为0.312,2016年为0.339,2018年为0.369。从总体上看,农业转移人口工资收入的差距在增加。不过,四个时段农业转移人口的工资分布较为均匀,群体内部的差异并不明显。还有,四个时段洛伦兹曲线没有较大改变,说明农业转移人口在工资收入上的弱势地位并未得到缓解,仍然处于相对较低状态。

2.城乡劳动力的工资收入对比。对2012、2014、2016和2018年城乡劳动力工资收入进行分位数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在各个分位点上,农业转移人口工资水平都逐年提高。但是四个时段农业转移人口的工资水平均显著低于城镇劳动力,且工资差距并未随时间而缩小。还有,与城乡劳动力相比,农业转移人口的工资水平上涨速度相对较慢、增幅较小,相对集中在工资收入较低区域。这说明,农业转移人口的人力资本水平较低,或者有可能受到就业歧视,所以就业质量明显偏低。

3.不同类型企业中农业转移人口的工资收入比较。受人力资本和技能水平的限制,农业转移人口集中就业于特定行业和企业,比如民营和集体企业。受社会经济体制影响,这些企业的收入水平普遍较低,限制了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质量提升。不同类型企业中农业转移人口工资收入相比较可以发现:一是在农业转移人口内部,工资收入差距较小,主要集中于1.5—5万元之间,分布较为均匀。二是不同企业相比较,归属国有企业和外资合资企业的农业转移人口的工资水平相对较高,而民营和私营企业中农业转移人口工资水平相对较低。三是农业转移人口的工资水平逐年上涨,但涨幅不大。

总之,无论从总量上看,还是从城乡之间和不同类型企业之间来看,农业转移人口工资收入都有所增长,但仍处于较低水平,进一步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依旧是新型城镇化中的重要内容。

(二)农业转移人口的工作时长

工作时间长度反映了工作条件和劳动强度,是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的重要内容,也决定了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近年来,随着劳动力市场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农业转移人口工作时长也发生了重要变化。

1.农业转移人口工作时长的结构分布。本文选择周工作时长(小时)作为衡量指标,绘制了2012、2014、2016和2018年工作时长的洛伦兹曲线,如图1所示。首先,四条洛伦兹曲线的弯曲程度都很小,

图1 2012、2014、2016和2018年工作时长的洛伦兹曲线

说明农业转移人口的工作时长分布较为均匀。其次,洛伦兹曲线后10%的倾斜程度较大,说明工作时长较长的人群较少,前20%工作时间较短的人群呈连年递减趋势,大部分农业转移人口集中于中等工作时长的工作中。最后,2012年基尼系数为0.315,2014年为0.257,2016年为0.272,2018年为0.212,并没有明显的变化。这说明,农业转移人口工作时长的分布结构没有明显改变。因此,农业转移人口处于就业劣势,主要从事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作,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农业转移人口工作时间并没有明显缩短。

2.城乡劳动力的工作时长对比。如表2所示,城乡劳动力工作时长的差距明显,特别是前10%的农业转移人口工作时长与城镇劳动力差距明显,甚至达到1446.2小时。同时,在四个时段,农业转移人口的工作时长主要分布于2000—3800小时之间,相比之下城镇劳动力工作时长主要分布在1000—2500小时左右,仅有20%劳动力的工作时长超过2500小时。另外,四个时段相比,农业转移人口和城镇劳动力的工作时长都有变化,且农业转移人口工作时长缩小更为明显。因此,城乡劳动力的工作时长存在较大差距。与城镇劳动力相比,农业转移人口工作时长不仅更大,且长时间工作人群也更为集中。

表2 城乡劳动力工作时长的分位数比较(小时/年)

3.不同类型企业中农业转移人口的工作时长比较。首先,不同类型企业相比,农业转移人口工作时长差别较小,差距在100—300小时之间,分布较为平均;相较于国有和集体企业,民营和外资合资企业的工作时间较长。其次,在不同类型企业内部,国有企业中农业转移人口工作时长的分布更均匀,其他类型企业的内部差异较大。最后,在四个时段,不同类型企业中农业转移人口工作时长的极大与极小值差距较大,最高与最低群体差异明显。总之,农业转移人口密集就业于非国有企业,他们工作时长的变化更大,工作时间也较长。

(三)农业转移人口参加社会保障情况

如前文所述,社会保障情况也是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受制于经济收入、社会保障制度和文化观念等因素,农业转移人口参加社会保障的比率低,参加社会保障的项目较少。

1.农业转移人口的参保结构。按照参加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各类商业保险等)的数量多少,本文将农业转移人口样本分为6组,各类人群的人口占比如表3所示。首先,参加各种社会保障的农业转移人口占比都较低,而且参加1—3种社会保障的人群占到绝对多数。其次,四个时段相比,农业转移人口的参保比例有所增长,特别是参加3项以上社会保障的人群占比增长明显。最后,参加多种社会保险的人群占比很小,特别是6项以上社会保险参与率接近0。由此可知,农业转移人口的参保人员少,参保比例为40%左右,而且参加保险人员中参保项目少。另外,参保人员的数量增长缓慢,近六年来参保人员的占比基本维持稳定不变。

表3 农业转移人口参加社会保障数量及其人口占比

2.城乡劳动力的社会保障对比。本文对比城乡劳动力的参加社会保障情况,结果如表4所示。首先,城乡劳动力在参保比例方面存在显著差别,城市劳动力的参保率达到了80%左右,而农业转移人口参保率仅为40%,只占城镇劳动力的一半左右。其次,四个时段相比,城乡劳动力参保比例都有所增长,而且参加多项社会保障的人群占比在增加。最后,在多项参保人群中,城乡劳动力的参保差距有所减小,特别是农业转移人口参加商业保险的人群占比增长最为明显,增长率达到了7%左右。因此,相较于城镇劳动力,农业转移人口参加社会保障的比例仍然较低,但增长明显。

表4 城乡劳动力参加社会保障的人员占比

3.不同类型企业中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保障比较。在不同类型企业中,农业转移人口参加社会保障的情况差别很大。首先,国有企业中农业转移人口参保比例较高,明显高于其他类型企业;但是,这些参保人群中很多集中于单项参保或者参加少数保险。其次,在不同类型企业中农业转移人口的参保比例变化也有差别;国有企业中农业转移人口参加少量社会保险的人群占比下降明显,而参加多项社会保险的人群增长显著。最后,农业转移人口仍然不愿意参加商业保险,在国有和集体企业中参保比例接近于0,在民营企业中参保比例也很低,小于1%。

从总体上看,目前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虽有所提升,但是总体水平仍然较低。所以,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的决定因素,探寻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的提升策略,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的主要因素

就业质量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既包括劳动者的微观个体特征,比如年龄、性别、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从业年限等(3)肖小勇等:《教育能够提高农民工就业质量吗?——基于CHIP外来务工住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也包括国民经济的宏观因素,比如城市规模、产业结构、公共服务、组织参与、制度安排等(4)赵明霏、冯婧:《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微观影响因素分析》,《学术交流》2020年第9期。。服务于我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发展的要求,以及考虑到“半市民化”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的特殊性,本文认为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以及其他因素。

(一)人力资本的影响

人力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劳动者的就业机会、就业状况和工资收入。劳动者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知识、技能和体质等来增加人力资本进而提高工资水平,是提升就业质量的有效途径(5)肖小勇等:《教育能够提高农民工就业质量吗?——基于CHIP外来务工住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其中,年轻农业转移人口的收入水平受文化程度影响较明显,同时教育水平对农业转移人口职业声望和收入水平都有显著正向作用。而且,与老一代农业转移人口相比,教育水平是决定新一代农业转移人口高质量就业的关键,甚至技能培训的作用更加显著(6)肖小勇等:《教育能够提高农民工就业质量吗?——基于CHIP外来务工住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这主要是因为,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农业转移人口主要从事体力要求高、技能要求低、工作环境差、工资收入不高的工作(7)王建:《正规教育与技能培训:何种人力资本更有利于农民工正规就业?》,《中国农村观察》2017年第1期。。

那么,为什么农业转移人口的人力资本水平和就业质量较低?这就涉及我国农业转移人口的人力资本投资和城乡流动等问题。一方面,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社会保障等存在巨大差距,导致农业转移人口在文化素养、知识结构、生产技能等方面具有“先天不足”。再加上城镇户籍所造成的制度约束和身份歧视,农业转移人口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严重不足,只能在次级劳动力市场就业。他们主要是以低技能、低收入的非正规就业形式游离在城市的边缘,所以工资收入低、工作条件差、缺乏就业和社会保障(8)郑云:《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新进展》,《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1期。。另一方面,尽管农业转移人口的工资收入比城镇居民低,但仍然高于务农收入,而且农村生活质量差、更加缺乏发展机会,再考虑到他人的示范效应以及后代教育机会等因素,农业人口依然会选择向城镇转移,从而形成了大量“半市民化”农业转移人口(9)李强:《农民工与社会分层》,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50页。。这就造成了农业转移人口供给的相对充足,从而进一步压低了其工资收入,维持了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地区的低质量就业状态。总之,增加农业转移人口的人力资本,必将有利于提升其就业质量。

(二)社会资本的影响

社会资本是决定劳动力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一般认为,社会网络有利于扩大就业信息,消除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使农业转移人口匹配到工资收入高、工作条件好的就业岗位;同时,社会资本有利于人情沟通,可以形成与雇主的良好心理契约,从而能够在非制度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声望、工资福利、就业稳定性和工作满意度等。因此,社会资本对于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有着不容忽视的决定作用(10)刘一伟、刁力:《社会资本、非农就业与农村居民贫困》,《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能够帮助他们获取就业信息、缩短搜寻工作时间、增强谈判能力,进而能够增加其工资水平、改善其工作条件以及提高其社会保障水平,并最终大幅提升其就业质量。

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资本也可以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其中,“强关系”有利于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阶层和工资收入,借此实现就业质量改善,增强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满意度;与此不同,通过“弱关系”实现就业,农业转移人口在收入、就业正规程度等方面会表现得更好,即可以获得更高的正规就业机会和就业收入。所以,有学者从网络规模、网络密度和网络质量三个维度衡量社会资本,已经验证了社会资本在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中的重要作用(11)沈诗杰:《东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影响因素探析——以“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为中心》,《江海学刊》2018年第2期。不过,也有学者从不同角度衡量社会资本,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对工资收入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工作稳定性、劳动合同签订以及社会保障等就业质量维度的影响不显著(12)邓睿:《身份的就业效应——“城市人”身份认同影响农民工就业质量的经验考察》,《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9年第5期。。这就是说,社会资本的衡量方法较为繁杂,而就业质量又包括了众多维度,从不同角度、使用不同方法、基于不同数据资料等可以得出有关两者关系的不同认识。不过,增加社会资本在整体上可以改善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状况,对此学界并无异议。

(三)其他因素的影响

除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很多因素也影响着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提升。一是工作转换对农业转移人口工资收入会产生负向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工作转换会造成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损失,有碍于收入的提升、保险缴纳和劳动合同签订等,甚至还会导致工作时间的延长,从而对就业质量提升造成障碍(13)明娟、曾湘泉:《工作转换与受雇农民工就业质量:影响效应及传导机制》,《经济学动态》2015年第12期。。二是子女随迁造成家庭生产时间延长,会影响女性的就业选择(14)Meng,L.,Zhao,M.Q.,& Liwu,D.S.(2016) “Joint Migration ecisions of Married Couples in Rural China”.China Economic Review,(38),285-305.。根据家庭经济理论,家庭成员需要在家务劳动、市场劳动和闲暇之间作出选择,以最大化家庭总效用水平。那么,子女随迁导致家务劳动增长,显然会降低市场劳动和闲暇时间,从而不利于就业质量提升。三是城市规模对农业转移人口工作质量有显著正向影响。这是因为,在规模较大的城市中,劳动力市场的供需规模较大,这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就业选择,可以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工作匹配程度。同时,城市规模越大、劳动需求越大,这会改变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

另外,务工距离也会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一般认为,务工距离较近,意味着就业机会较少,劳动者与就业岗位达到最佳匹配的可能性就会降低;相反,务工距离越远,劳动者找到“好工作”的概率就会大得多。所以,务工距离与就业质量很可能呈现“正U型”,而且县内就业时务工距离对就业质量是负向影响,县外就业则会带来就业质量的提升(15)李中建、袁璐璐:《务工距离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17年第6期。。还有,身份认同提高了个体对劳动力市场表现成功的期望,降低工作冲突的发生率可以改善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受限于城乡二元体制,农业转移人口很难顺利实现市民化,由此在城镇地区形成了以农村居所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群体,并逐步塑造形成了亚文化现象。在这个社会文化群体中,农业转移人口可以形成身份认同,提高自身就业地位认知,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扩展就业选择范围,从而都有助于提升就业质量。

三、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的对策建议

如前文分析,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是促进其市民化进而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关键。针对农业转移人口工资收入低、工作条件差和社会保障不足等问题,基于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的决定因素,本文提出以下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提升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人力资本水平

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长期以来,在户籍制度限制下,我国的新型城镇化面临着两个不平等问题:本地户籍人口和农业转移人口之间的“新二元体制”以及城乡差距的“旧二元体制”。这不仅限制了农村人口流动的速度,而且固化了农民的教育资源投入和较低的人力资本水平。为改善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可以逐步弱化户籍管理,同时配套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以促进农村居民对人力资本的积累。近期随着户籍制度改革,城镇户籍限制逐步放宽,但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仍有一些困难,包括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大城市的意愿明显高于中小城市,而大城市依然适用严格的户籍控制;各地虽然针对高端人才放宽了户籍限制,但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市渠道依然不畅。

2.强化政府的教育投入责任。要增加对以农业转移人口为重点的普通劳动力的培训,加大对农业转移人口人力资本的投资,以提高劳动者的劳动产出能力以及教育水平等综合素质(16)刘延平、周开让:《加快技术进步是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根本出路》,《经济纵横》2013年第9期。。以中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为重点,孕育出符合当今时代发展的专业人才,从根本上将农业转移人口转化成全方位、多技能的高级专业性技术人才,使劳动力生产率增长等于或者高于工资水平增长。同时,要从社区层面不断完善对农业转移人口及其家庭的医疗、教育、就业等公共服务,推动农业转移人口与城市市民的共享融合,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社会资本水平和社会认同感,增强其在城镇地区劳动供给以及融入城镇市民的意愿和能力。

3.鼓励企业和劳动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企业可以通过“干中学”“学中干”为农业转移人口积累专业性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提高农业转移人口人力资本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就业岗位、提高工资收入以及增加就业满意度。同时,农业转移人口应主动接受正规和非正规教育,通过接受普通教育、技能培训来增强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能力,而且能够通过个人素质提升扩展社会网络,从而借助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同步积累来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质量。

(二)加强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由于成本、制度、能力、文化以及社会承载力等方面的限制,进入城市的大量农业转移人口无法真正融入城市,这使得他们难以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获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针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政策改革,农业转移人口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农业转移人口缴费率过高、保险待遇给付水平过低、参保率低、退保率高、保障体系衔接性差等社会保障问题依旧存在。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受阻,根源是隐藏的农业转移人口与城镇户籍市民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从本质上看,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必然涉及相应的财政成本问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公平配置公共资源,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然而,从价值创造的角度来看,这部分财政支出也来源于农业转移人口自身的劳动创造。也就是说,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镇工作,会创造出一定的财政收益,由此可以换取自己享受基本公共服务(17)孙永正:《“农民工市民化”成本与收益的辨析》,《经济问题》2016年第3期。。一些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成本和市民化收益都是规模递增的(18)陈广桂、孟令杰:《农民市民化成本收益率与城市规模关系的实证研究》,《江西农业学报》2008年第9期。,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地方政府带来的财政收入远大于财政成本,两者相抵后仍有盈余(19)胡桂兰、邓朝晖、蒋雪清:《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效益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13年第5期。。所以,从整体上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有经济效益的,而且市民化还会产生许多非经济收益,如增强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归属感、促进社会融合等。考虑到这些因素,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改革的正面效应可能更大。

(三)改善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环境

根据已有研究,建设更加公平合理的竞争性市场环境,使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可以在市场力量作用下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提升。为此,政府要完善企业和市场制度建设,增强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能力。

1.完善企业制度。近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急剧下降,再加上农业转移人口的人力资本增加、生活资料价格上涨以及《最低工资规定》《劳动合同法》颁布等因素,使得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工资水平持续提高。这一方面提升了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有助于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融合,但另一方面也会形成企业负担,带来企业用工成本上升。一般认为,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提升会对企业生产正反双重效应:收益效应和成本效应。成本效应是直接的和必然的,而收益效应则是有条件的。企业需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企业生产附加值和利润率,进而对冲工资上涨的影响。在此过程中,政府一方面要保障劳动力的合法就业权益,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工资收入的合理增长;另一方面也要出台税收减免和融资帮扶等政策,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生产升级提供必要的支持。

2.完善劳动力市场。不可否认,城乡居民之间以及一些行业和部门内部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就业歧视。这不仅限制了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机会和工资收入,而且也降低了农业转移人口的身份认同和就业满意度,是阻碍其就业质量提升的重要方面。所以,要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制度,杜绝和缓解针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歧视,同时引导企业改革用工制度,实现城乡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公平和“同工同酬”。另外,要尽快建立健全劳动法律体系,依法保障农业转移人口休息权和休假权;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避免劳资冲突,降低非自愿工作转换的频率。同时,未来政策设计应理性认识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的异质性问题,积极回应不同特征农业转移人口的差异化意愿和诉求,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身份认同和归属感,逐步提升其就业质量。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于发达国家历史经验,我国二元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有明显的内容差别。这要求首先从工资收入的角度研究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以服务于我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和市民化融合,同时也要考虑到“半市民化”农业转移人口的工作状况,将工作条件和社会保障纳入分析。近年来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包括工资水平、工作条件和社会保障等都有所改善,但是在农业转移人口内部、城乡劳动力之间以及不同类型企业的劳动力之间,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都存在较大差距,其整体水平仍然相对较低。立足于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现状以及二元经济发展的特殊阶段,考虑到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的内涵及决定因素,政府应该提高农业转移人口人力资本水平、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以及改善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环境,以进一步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基于前文分析,怎样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新型城镇化和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为目标,进一步提炼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的独立特征,仍然是相关研究的重要任务。同时,如何将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的决定因素纳入综合分析框架,考察它们之间的重要程度差别,从而推演出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提升策略,并系统化探讨各项政策的有效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课题。

猜你喜欢

工资收入市民化社会保障
河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召开
农民工市民化精准转化的大数据分析
农民工市民化精准转化的大数据分析
山东省社会保障水平适度性分析
山东省奖励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出新招
陆铭:不能高估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
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增长原因分析
经济增长与社会保障关系浅析
陇南市武都区特岗教师收入来源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