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相碳改性磷酸铁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①

2021-07-12郑锋华文春海谭春雷王红强李庆余

矿冶工程 2021年3期
关键词:导电电化学石墨

吴 军,郑锋华,文春海,谭春雷,王红强,李庆余

(1.广西新能源船舶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 桂林 541004;2.桂林五洲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广西 桂林 541004;3.广西师范大学化学与药学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随着新能源行业快速兴起,锂离子电池得到广泛应用[1]。LiFePO4(LFP)不但具有高理论比容量(171 mAh/g),同时具备电压平台稳定、安全性高、循环寿命长、无污染等诸多优点[2-5],已广泛应用于基站储能、电动汽车、电动船舶等新能源行业[6]。然而,LFP较低的电子电导率和较小的Li+扩散速率限制了其进一步商业化应用[7]。因此,开发高导电性LFP正极材料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任务[8]。碳纳米管(CNTs)、石墨烯(G)都是非常优异的导电材料[9-12]。然而,仅用CNTs或G作为导电剂应用于锂离子电池,对LFP锂离子电池性能提升仍然十分有限[13]。为了提高LFP的导电性,文献[14]在合成的LFP正极材料中采用固相球磨法将CNTs和G组成三维导电网络,使LFP⁃CNTs⁃G的电化学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然而,由于在LFP⁃CNTs⁃G颗粒上没有原位包覆的无定形碳,磷酸铁锂纳米颗粒和CNTs或G之间的组合仍然不够完整和紧凑[15]。固相球磨法获得的LFP粒径接近微米级,导致电化学性能仅获得有限的改善[16-17]。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究无定形碳、CNTs和G复合导电材料对LFP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提升的协同效应[18-19]。本文通过砂磨法将无定形碳、氧化石墨烯(GO)、碳纳米管引入到LiFePO4前驱体中,然后在700℃下煅烧8 h,得到LFP/C/G/CNTs复合正极材料,并深入研究C、CNTs、G对LFP/C/G/CNTs复合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1 实 验

1.1 氧化石墨烯(GO)的制备

采用Hummers法制备GO。称取5 g 325目(48μm)天然鳞片石墨和5 g NaNO3,缓慢加入至1 L三口烧瓶中,边搅拌边缓慢加入115 mL浓硫酸,同时采用冰水浴和NH4Cl使反应温度始终低于5℃,其中NH4Cl作为减速剂;搅拌1 h后分批多次缓慢加入KMnO4,温度约为40℃,充分搅拌45 min。再缓慢加入150 mL去离子水,并将温度控制在90℃继续搅拌45 min,随后缓慢加入450 mL去离子水搅拌60 min后,待温度降至约40℃后,再加入40 mL H2O2,待溶液颜色变成亮黄色,搅拌10 min后,将其倒入烧杯静置过夜。将上层清液倒入废液桶,并配置5%的稀盐酸洗涤下层沉淀(氧化石墨烯)至中性,然后用去离子水充分洗涤,放置待用。

1.2 LFP复合材料的制备

通过砂磨和搅拌干燥法合成LFP/C/G/CNTs(其中C/G/CNTs质量比2∶2∶1)前驱体。将15.08 g FePO4(电池级,宁波晟腾新材料有限公司)、3.69 g Li2CO3(分析纯,阿拉丁试剂有限公司)、2.36 g葡萄糖、0.079 g酸化CNTs(上海巷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0.079 g GO、150 mL去离子水加入到砂磨机中,并将混合物在2 500 r/min下打磨6 h,以获得均匀分散的液体浆料。对得到的液体浆料在磁力搅拌器上进行干燥处理,得到LFP/C/G/CNTs前驱体。将前驱体粉末置于石英烧舟内,在管式炉中以5℃/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700℃,并在该温度下保温8 h。待其自然冷却至室温后获得碳包覆量为1.5%~1.8%的LFP/C/G/CNTs复合正极材料,同时进行GO还原。制备方法如图1所示。用类似方法制备LFP/C,LFP/C/G和LFP/C/CNTs。

图1 LFP/C/G/CNTs正极材料的制备示意

1.3 2025扣式电池的制备及组装

将正极材料、PVDF和导电剂(SP)以质量比8∶1∶1在适量的NMP溶剂中混合搅拌8 h,得到均匀混合的浆料。用100 mm的制备器将浆料均匀涂在铝箔上,然后将涂布好的极片放入80℃烘箱中烘干。将烘干的极片进行辊压(压实密度为2.4 kg/m3),用模具制出直径12 mm的正极片,并将所得正极片置于80℃恒温烘箱中干燥5 h,最后对烘干的正极片称重。

将制备好的正极片、锂片、磷酸铁锂电解液、隔膜组装成R2025型扣式电池。电池的组装在充满氩气的手套箱(氧含量和水含量均低于0.1×10-6)中进行。装配好电池后,将电池在25℃放置12 h以上,然后对电池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

1.4 样品的表征和分析

采用Rigaku D/max 2500v/pc X射线衍射仪(XRD)对样品进行物相分析,扫描范围10°~80°,扫速5°/min。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FEI Quanta 200 FEG)对样品微观形貌进行分析,场电压20 kV,分辨率2.5 nm。使用Jobin Ybon,T6400激光拉曼光谱仪分析正极材料的导电性,扫描范围500~3 000 cm-1。分别使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制备的LFP/C、LFP/C/G、LFP/C/CNTs和LFP/C/G/CNTs复合正极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

2 结果与讨论

2.1 复合材料形貌及结构分析

为了揭示一系列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对LFP/C,LFP/C/CNTs,LFP/C/G和LFP/C/G/CNTs样品进行了XRD分析及拉曼光谱分析,结果见图2。

图2 复合材料XRD图谱及拉曼光谱

从图2(a)可以看出,所有样品的衍射峰与LFP的标准晶格参数位置一一对应,没有观察到其他杂质峰,并且特征峰的形状较为尖锐突出,表明所制备的LFP复合正极材料属于橄榄石结构并且具有较好的结晶度。此外,所有样品都没有出现碳的特征峰,这可能由于经过高温烧结后,碳以无定形形式存在,又或者碳的含量低于仪器检测限所致。

由图2(b)可见,在1 360 cm-1和1 580 cm-1处有2个不同的特征峰,分别对应于碳材料的D峰和G峰。D峰和G峰分别代表缺陷碳和有序石墨碳。D峰与G峰的强度比(ID/IG)表示材料石墨碳的有序程度。越小的ID/IG值显示出更高程度的石墨化以及更好的导电性。所制备复合材料的ID/IG值大小顺序为:LFP/C<LFP/C/CNTs<LFP/C/G<LFP/C/G/CNTs,表 明CNTs和G的加入显著提高了材料的导电性。

各样品的SEM图见图3。由图3可见,LFP/C,LFP/C/CNTs,LFP/C/G,LFP/C/G/CNTs材料为均匀分散的颗粒,颗粒尺寸在400~800 nm之间,这有利于锂离子的扩散和电解液的浸润。此外,材料不一致的颗粒尺寸有助于促进LiFePO4在空隙中的填充,使材料能够更密集地结合,从而增加材料的振实密度和压实密度。从图3(a)可见,LiFePO4颗粒表面明显包覆了无定形碳层,使其可以将相邻的颗粒连接在一起。由图3(b)可见,CNTs与碳包覆的LiFePO4颗粒连接在一起,形成导电网络。而从图3(c)可以观察到LiFePO4颗粒表面上有一层薄而软的石墨片,与无定型碳构成连续的导电网络。从图3(d)看出,LiFePO4颗粒同时与CNTs和半透明G连接,形成了三维导电网络,通过葡萄糖热解形成的无定形碳,均匀包覆在LiFePO4材料表面,使CNTs和G与LiFePO4颗粒之间形成了良好连接。该三维导电网络结构可以提供高速电子传输路径,并且能够有效降低电池的电阻。另外,互连的通道有助于液体电解质更容易地渗透到LFP/C/G/CNTs复合材料中,从而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图3 样品SEM图

LFP/C/G/CNTs样品的EDS面扫描图见图4。由图4可知,材料中含有Fe、P、O、C 4种元素,没有出现其他杂元素,说明制备的LFP/C/G/CNTs复合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纯度。此外,各种元素都均匀分布在材料当中,说明通过砂磨工艺可以让材料具有较好的分散性。

图4 LFP/C/G/CNTs的EDS元素面扫描图

2.2 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测试

各样品电化学性能见图5。从图5(a)可以看出,在0.1C电流密度下,每个样品都有完整充电和放电平台,表明都具有良好的可逆性。LFP/C/G/CNTs与其他3个样品相比,具有更长的充放电平台和更高的充放电比容量。这主要是因为形成的导电网络结构能减少内部电阻,促进锂离子的迁移,CNTs和G的协同效应有效改善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图5 各样品的电化学性能

从图5(b)可以看出,LFP/C/G/CNTs在不同放电倍率下都表现出最高的放电比容量,即使在5C的高倍率下,材料也具有接近120 mAh/g的放电比容量,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这是由于CNTs和G的协同作用构建了三维导电网络,可以增强电子传导,促进锂离子的嵌入和迁出,从而使其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LFP/C/CNTs在小倍率下(0.1~0.2C)表现出较小的放电比容量,这可能是电池在测试时没有被电解液充分浸润,导致电池没有彻底活化。

从图5(c)看出,所有样品都具有一对氧化还原峰,对应于LFP电池的充电/放电过程。所有氧化还原峰都具有良好的对称性,表明电池在氧化还原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可逆性。此外,LFP/C,LFP/C/CNTs,LFP/C/G和LFP/C/G/CNTs的极化电压分别是0.38 V,0.35 V,0.47 V和0.28 V,其中LFP/C/G/CNTs的循环伏安曲线具有最佳的对称性、最小的极化电压和最大的峰强度,说明LFP/C/G/CNTs具有最好的可逆性和最小的极化,进一步证实了CNTs和G能够有效提高LiFePO4电化学性能。

由图5(d)可见,在2C电流密度下,所有正极材料在初始时都具有120 mAh/g以上的放电比容量,表现出较好的循环性能。此外,LFP/C/G/CNTs在充放电过程中显示出最高的放电比容量、最优异的循环性能,即使在20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仍然达153.1 mAh/g,容量保持率为99.6%。LFP/C/G/CNTs优异的循环性能得益于CNTs和G所构建的导电网络,该网络不仅降低材料内阻,而且促进电子传输和锂离子迁移,并提高了材料内部结构稳定性。

图6为各正极材料的交流阻抗图及等效电路模型。图形包括低频区域的截距、中频区域的压缩半圆和高频区域的直线,分别对应于电池的欧姆电阻(Rs)、电荷转移阻抗(Rct)和浓差极化引起的锂离子扩散电阻(Rw)。从EIS图可以看出,测试样品的电荷转移阻抗(Rct)按照LFP/C>LFP/C/CNTs>LFP/C/G>LFP/C/G/CNTs的顺序降低,对应于电池内阻的减少及电子电导率的增加。表明CNTs和G的引入可以减少复合材料的内阻,有利于LIBs电池电化学性能的改善。

图6 各正极材料交流阻抗图及等效电路模型

3 结 论

1)在LFP/C的合成过程中加入石墨烯和碳纳米管,能够制备出具有高速电子传递网络结构的LFP/C/G/CNTs复合正极材料。该复合材料具有橄榄石结构且结晶度较高,在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协同作用下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2)在5C电流密度下,LFP/C/G/CNTs复合正极材料放电比容量仍达120 mAh/g,在2C电流密度下循环2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9.6%。

3)碳纳米管、石墨烯、无定形碳改性磷酸铁锂的方法,为探索高性能LIBs正极材料提供了新思路。

猜你喜欢

导电电化学石墨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石墨系升温球的实践与应用
修饰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味觉传感器的制备应用
石墨烯桑蚕丝变身传感器
电化学中的防护墙——离子交换膜
导电的风筝
“电力杀手”——石墨炸弹
电化学基础测试题
关于量子电化学
2018年高考中的电化学试题大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