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深化的认识和思考
2021-07-12蒋雯婷重庆市公安局
蒋雯婷 重庆市公安局
严佳宁 海盐县公安局
在党的十九大会议报告中,提出了以改革为发展的道路,基于问题导向,全面落实改革措施。十九大会议着重强调了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独立阐述财税体制深化改革,优化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以此形成完整的市场体系。在改革发展进程中,财税金融领域出现金融体制无法解决矛盾,多是由于前期财税体制改革不到位,没有完成改革目标所致。所以必须做好进一步的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以此维护财税金融问题处理效果。
一、财税金融体制深化改革思路与内容
(一)增值税改革
财税金融体制深化改革中,必须高度重视增值税改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将税收中性作为依据,形成新型增值税收制度。第二,注重营改增改革,扩大延伸改革制度,将其落实到生活服务业、房地产行业、建筑行业,全面扩大营改增影响范围。第三,注重优惠政策的调整,将不动产项目添加到抵扣范围内,简化原有增值税税率。第四,落实和执行税收法定原则,注重增值税立法,全面提升法律等级。
(二)资源税改革
实行资源税改革时,应遵循以下思路:第一,实行煤炭资源税征收政策,调整现有资源税收政策,包括天然气、原油等。第二,注重其他资源税收政策的执行,取消矿产资源补偿机制,对不同资源税费关系进行整理。第三,资源税扩展至开发、占用的生态空间。第四,中央部门掌握石油资源税收收入,其他收入纳入到地方政府,同时制定资源税法。
(三)建立环境保护税
在建立环境保护税时,遵循以下思路:第一,将排污费用,改造为环境保护税。第二,通过现行排污费征收项目,征收环境保护税。第三,将污染物排放量作为计税征收依据,按照污染物治理成本、经济损失,作为税率设计依据。第四,针对以征收环境保护税,无需再次征收排污费用。
(四)房地产税改革
改革房地产税时,首先建立房地产税法律,同时考虑税收和收费因素,合理设置房地产建设、交易、维护的税负。在房地产税收中,包含工业厂房、商业厂房、个人住房。计税依据为房地产评估价值。其次,通过幅度比例税收,征收个人住房税费,省级政府应当优化调整税率,纳税人申报、税务部门核实申报信息,作为主要的征管模式。最后,对于工业厂房、商业厂房的征税,必须遵循厂房价值,确保税率统一性,同时实行集约化原则。改革房地产税之后,可将其作为地方政府收入。
(五)调整地方和中央财政关系
在调整二者财政关系时,可采用以下措施:第一,实行营改增政策,优化调整中央增值税分享比例。第二,进口消费税征收纳入到中央,其余消费税收入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第三,天然气与原油资源征收,纳入到中央,其余归地方政府。第四,证券交易印花税税收归入中央,调低地方承担出口退税率。
二、财税金融体制的问题与矛盾
(一)财税体制层
在以往财政包干体制下,财政收入比重持续降低,导致财经秩序混乱。建立分税制财税体制后,提升中央宏观调控能力,充分调动地方与个人的积极性,形成新型财税体制框架。通过长期发展可知,财税体制存在的问题矛盾如下:
第一,预算管理制度。预算控制方式,以收支平衡为主,从而产生财政顺周期问题。预算审批涉及的收入、支出、收支平衡等内容,收支平衡为重点。收入预算的约束性特点显著,随着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加,财政部门为完成税收任务,会导致企业与居民税负增加。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财税部门提早完成任务,此时会出现应收不收问题,对依法治税影响非常大。此外,预算机制缺乏透明度和公开性,导致预算编制差距较大,缺乏完善的转移支付制度。注重增量调整与存量优化,可以降低专项转移支付的比重。然而专项转移支付复杂,涉及较多配套内容,会持续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需要调整和完善增长机制。
第二,税收制度。在政府收入中,税收属于重要组成。因流转税占比较高、财产税与所得税占比较低,税收调节能力、收入分配能力均不足。我国现行产业结构、征管水平,对流转税比重的影响较大,无法发挥出税收制度的稳定性作用。在环境保护领域,税收调节能力不足,无法有效处理收入分配调节、产能过剩、生态保护等问题。由于存在较多税收优惠政策,对市场秩序影响非常大,还会危害市场发展。
第三,中央与地方收入与职责。在早期发展中,地方承担较多支出和事务责任,中央利用转移支付安排,干预地方事权,与国家治理要求不相符。由于财权集中于中央,导致省级分税制改革力度不足,需要由地方配套并分级承担,相应加大地方支出压力。在发展过程中,对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影响较大,无法提升服务水平,还会增加基层财政困难。
第四,财政中长期发展。财政中长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问题比较大,主要表现为收支矛盾与债务风险。基于收支矛盾分析,尽管经济发展面貌无变化,然而却改变了经济发展环境与条件。税收结构主体为流转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财政收入也相应增加,二者具备正相关性。实行营改增政策后,减缓了财政收入增速。然而分析财政支出可知,社会转型发展速度快,呈现人口老龄化结构,相应加强财政支出刚性,扩大了政府支出责任。除过支出自然增长外,社会各项事务都与国内生产总值挂钩相关联。当相关法律作出承诺,将会加大财政增资压力。基于政府债务风险分析,债务处于可控制范围,然而部分地区的债务风险较高,存在严重的政府举债行为失范问题。
(二)金融体系层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相应凸显出金融市场化改革特点,债券市场、货币市场,基本实现市场化。我国取消人民币贷款利率下限之后,相应提升了市场利率水平对资金供求变化的敏感度。落实和执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深化制度改革,将市场需求作为依据,统一调节货币。实行汇改之后,提升了人民币对国际货币的升值幅度,相应增加直接融资比重。由于金融资源以银行信贷为主,并且分配与效率低下部门,高效益的企业缺乏金融支持。由于金融资源的扭曲和错配,导致传统部门产能过剩,对市场化企业发展的影响非常大。因此金融体系层存在的矛盾问题如下:
第一,金融服务能力不适应。我国金融体系功能与结构、主要围绕制造业和固定资产投资。经济体系无法获得金融服务,也不能满足金融需求,因此导致金融体系无法推动经济发展。由于国内金融服务需求较高,行业竞争不平衡,大型商业银行为金融机构主体。商业银行在客户选择、收费标准、金融服务等方面,具备较强议价能力。对于投融资、支付结算、金融服务需求,则处于金融市场的弱势地位。通过利率和汇率,有助于引导金融资源配置,并且形成有效市场信号,然而利率未实现市场化,需要进一步加强利率定价机制建设,发展基准利率体系。不完全市场化利率体系、市场化金融市场同时存在,极易造成资源错配。
第二,金融市场结构不适应。通过分析发达经济体的经济转型过程,资本市场在金融资金动员、创新动员等方面,明显优于银行体系。然而我国金融体系主要为间接融资,直接融资发展缓慢。基于融资结构分析,社会融资总量中,股票和债券占比较小。基于资产规模分析,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占比高于90%。商业银行逐渐积累系统性风险,银行无法将信贷资源倾斜到科技型企业中。对于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企业,金融支持的限制比较大。此外,在现行发展中,应当持续调整资本市场结构,股票市场层次单一,长效机制投资发展速度较慢,主要表现在保险和养老金。A股市场专业投资者的市值持有率较低,明显不及发达市场占比。一级市场价格和二级市场差距大,新股平均发行市盈率高达50倍,二级市场平均市盈率不足20倍。
第三,金融监管能力不适应。我国金融监管手段具备浓重的行政化色彩,金融机构无法充分开展商业化、市场化经营。银行存贷比监管要求高,并且实行严苛的考核机制,商业银行出现抢时点、抢存款等现象,致使信贷资金供求相互脱节。中央与地方金融监管职责不明确,地方金融管理比较看重准入审批,然而风险监管与行为监管不足。基于此种现状,应全面发挥出中央金融监管部门的协调性及指导性作用,下放政策制定权、金融监管权,明确中央与地方的金融监管职责,以此确保金融体系稳定性、提升金融市场活力,实现平衡发展。
三、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深化措施
(一)注重预算管理制度改进
对于预算管理制度,必须注重支出、强公开、清挂钩,只有确保预算制度的公开化,才可以建设责任型、阳光型政府,为依法行政提供必要条件。所以,扩大预算公开范围,确保公开内容的详细化,优化完善预算公开机制,同时加大管理制度的监督管理力度,促进财税体制深化改革。将原有平衡状态、赤字规模预算审核重点,逐渐转向支出预算方向。在特定时期下,支出挂钩具备经济促进价值,然而却会造成财政支出结构僵化,所以在实行深化改革时,必须彻底清理挂钩事项。
(二)优化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优化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必须扩展金融业开放范围,涉及到对外开放、对内开放。扩大开放范围,是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内容,可以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金融市场体系的要点在于,始终为实体经济提供服务,以此确保经济科技的稳定发展,提供重要性保障。将国内经济纳入到全球范围内,国家金融业借助国际化优势,促使中国经济逐渐向外扩展,以此奠定基础财政条件,同时丰富金融市场产品,提升需求层次。在具体实施中,遵循差异化、动态化竞争,落实业务不交叉原则,以此促进政策性金融机构内部改革。优化完善多层次资本主义市场,增加直接融资在总融资中的比重,优化完善保险经济补偿功能。
(三)注重企业证券、股权与投资
首先,针对行政审批制度,应当实行持续深化改革,优化完善责任机制,对不同地区预审工作水平进行抽查,全面提升工作效率与公开性。注重转变政府职能和工作作风,科学调控和监督企业证券工作。其次,注重扩大中小型企业债券覆盖范围,全面支持中小微型企业实行合债政策。最后,注重扩大可续期债券发行规模,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适当加大社会资金参与力度,以此维护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需求。
(四)科学建设社会信用体系
第一,提升社会信用部门地位,同时以地区省级信用部门,作为附属联合机构,以此形成整体社会信用体系,全面发挥出不同部门的职责与义务,优化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领导体系,以此促进信用体系的发展。第二,审批建设规划方案后,注重不同部门工作的部署,注重法律建设。全面促进国家守信激励失信惩处机制、信用服务机制、信用记录机制,注重建设与深化发展。第三,将司法诚信、社会诚信、商务、政务作为重点工作。第四,在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时,应当将示范点建设、重点领域信用建设作为关键环节,全面促进信息体系建设,促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财税金融体制改革,能够确保经济收入、社会公共资源分配的合理性,全面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在新政策背景下,政府财政工作任务紫玉,促进财税金融体制深化改革,深入分析和研究改革不足与缺陷,制定标准化改善措施,建设财税金融体制,以此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巩固财政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