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模型的当代大学生超前信贷消费分析
2021-07-12熊时宇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熊时宇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一、研究背景
经济发展模式多样化的今天,信用经济发展模式在我国的地位日益突出。信用经济简单来说是建立在国家信用的基础上的一种债权债务关系。而当今信用消费方式受到大部分人的青睐,比如信用卡,花呗,蚂蚁借呗,京东白条等多种信贷产品,这不仅反映了我国购买力的增强,也反映了国人由保守型消费到超前消费观念的转变。然而,这种消费方式在大学生校园中屡见不鲜,也暂时地解决了大学生的消费需求与生活费的矛盾。但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多依赖于父母,经济不独立,这也造成了大学生常常无力支付超额的消费支出,陷入到校园贷的无底洞之中。因此,面对当今社会上的校园贷的惨痛教训,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意识,了解信贷产品的风险性,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二、当代大学生信贷消费的现状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兴起,大学生可以体验线上和线下的两种不同消费方式。在大学校园里,追求理性、经济性消费,应当成为消费的主流,而不理智型消费比比皆是。由于大学生还未步入社会,获取金钱的容易与付出劳动赚钱的来之不易,还没有特别清晰的概念,所以大手大脚在大学生消费中已习以为常,他们通常将生活费的用途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饮食开支:大学校园里的饭菜品种多样,而除了在校园里解决一日三餐问题之外,美团、饿了么等送餐平台的兴起,不仅让大学生扩大了消费的选择,同时也隐藏着加大饮食开支的可能性。
(二)购物开支:随着互联网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兴起,淘宝、唯品会、京东、拼多多等购物app成为现在消费的主要渠道。这些app省时、省力的特点,也是大学生日常生活必需品的主要获取方式。通常,大学生的消费支出多体现在着装、化妆品等方面,他们侧重于追求潮流、时尚、品牌,这些大多以“贵”字闻名。然而,大学生常常会因为别人买,自己也要买的随机型消费、不考虑经济实用的冲动型消费行为,使自己月底盈亏不支,常常把“吃土”挂在嘴边。
(三)人际交往支出:进入大学之后,大学生的朋友圈逐渐扩展,而“约饭”“请客”等成为大学生加强彼此之间熟悉度的手段。大学是学生迈入新阶段的地方,脱离了父母口中的18岁之前不许早恋的说法,在进入大学之后,怀着对恋爱的憧憬,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成为恋爱对象之后,送礼物约会等也是常事。在恋爱之后,常有一句这样的话成为情侣之间的口头禅:送完对象礼物之后,我就要每天“啃白馍”了。可见,恋爱消费支出也在每月消费支出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四)旅游消费支出:随着现代旅游观念的兴起,人们不仅追求物质上的消费,还追求精神上的消费,“世界这么大,我想去外面看一看”的欲望更加强烈,大学生也不例外,他们思想活跃,对外面的事物还保持着一定的好奇心,对事物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在寒暑假或周六日,大学生会叫上三五知己来一趟说走就走的短途旅行。大学生会在持有学生证的年数中增加旅游的次数,大学生是消费中的特殊群体,也日益成为旅游消费中一个特殊群体。
三、基于SWOT模型的当代大学生过度信用消费分析
(一)SWOT的概念和功能
SWOT分析是把环境分析结果分为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部分,通过内外部环境矩阵的分析,便于决策者全面客观的看待问题,做出最好的决策。
(二)当代大学生过度信用消费的SWOT模型分析
(1)优势(strength)
信用消费模式满足了消费者超前消费的欲望,以花呗为例,由于它操作简单,使用群体大众化,在一定时间内可以享受免息待遇,提高自己芝麻信用,不仅缓解了中老年每月房贷车贷等的资金压力,也满足了大学生的超前购物消费的体验感和满足感。
(2)劣势(weakness)
信用消费模式虽有优势,但也有不足之处,存在一定的风险性。由于目前我国个人征信系统不健全,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个人信用意识还未完全树立,以及信贷产品的风险性特征,导致在信用消费模式下,存在许多不好的现象。就大学生而言,在使用消费模式下,有时会因偿还不了所欠的账单,使自己的个人信用档案上有了失信行为,对自己未来的生活和就业有一定的影响。
(3)机会(opportunity)
信用消费模式是一把“双刃剑”,带来挑战的同时,同时也带来机遇。正如,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保障,在推广信用消费模式下,为了更好维护信用经济发展环境,国家和行业协会等不得不加快脚步完善信用体系。而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外在的约束,也需要社会舆论的宣传、引导,监督,社会舆论也是改善市场经济秩序,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支持力量。所以,从文化教育的角度来说,信用经济模式下,需要更多信用管理的专业人才,这就要求更多的高校大力发展专业的信用教育,同时社会上要加快发展信用管理的职业教育与岗位培训。
(4)威胁(threat)
从社会的角度来说,一环扣一环的消费模式下,容易形成债务链,形成债务危机,正如美国的次贷危机。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在未能够完全承担信用消费的风险与后果,盲目的采用这种消费模式,容易引起“债务风波”,也有可能陷入到“校园贷”,难以脱离,这也加大了信用消费模式的风险。
四、当代大学生过度信用消费的原因
(一)生活费有限
大学生生活费来源主要有父母供给、助学金、贷款、奖学金以及兼职等等,且每月大致在1000-2000之内。虽然大学生向往自由,想要尽快脱离父母的庇护,但是经济不独立,依赖父母,而有时生活费用完之后,大学生常常难以启齿向父母要钱,他们会向同学们借钱,或者用花呗、京东白条、信用卡等方式维持月底的正常消费,更有甚者,会相信“校园贷”来暂时渡过危机。
(二)攀比、虚荣心理
攀比虚荣心在大学生中非常普遍,看到别人穿得比自己好看,自己也想买比他更好更贵的衣服,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满足。但是当自己拥有一件好看的衣服时,自己就会有动力买一些其他的衣服和饰品去搭配,这就是墨菲定律中的配套效应。在社会上,大学生借高利贷而无能力还款跳楼自杀的现象,引起了广大关注,谁会想到在一个学生阶段,会欠款如此多,而我们纷纷把矛头指向了这些不法校园贷行为,但是没有买卖就没有市场,没有攀比虚荣消费心理就没有这些惨痛事件的发生。
(三)自主赚钱、理财意识淡薄
大学生经济来源主要是依靠父母,每月之后所剩无几,不够再向父母要,他们认为手中资金有限,他们认为现在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好好学习,理财与自己无关,更别提靠自己赚钱了。所以,每月大学生局靠着等、靠、要的思想,等着父母每月打生活费。但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应该培养自己理财意识,大致将每月资金划分为消费、理财、储蓄等几部分,将每月资金合理规划,远向“月光族”发展。
(四)创业需求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提出,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使得大学生毕业之后很难找到工作而投身于自主创业,而开启创业之路需要一大笔资金,对于普通家庭而言,简直泰山压顶,所以他们不得不采取其他渠道筹到资金。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大学生创业的案例有许多,但是成功地很少,大多以失败告终。最后创业不成,还欠了一身债。
五、引导大学生正确消费的对策
(一)国家应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目前来说,我国正处在向信用消费的过渡阶段,征信体系还不发达,还没有关于信用的专门法律法规,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建立信用体系,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有关部门要评估信贷产品以及取缔网络空间上不法分子欺诈消费行为,也要对消费金融机构进行全面监管,规范其的操作行为,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信用消费环境。
(二)学校应重视学生的信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
校园里频频发生的校园贷事件,我们在对其进行哀痛的同时,也应该对其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深思。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在注重学生的学业教育方面之外,也应该注重学生的其它方面的教育。在进入大学之后,学生处在一种懵懂的状态,不清楚社会上的险恶,很容易掉入圈套。所以,学生在脱离了父母的庇护之后,学校在某种程度上承担着“监护人”的角色,在有余力之外聘请专家普及信用教育,开展知识讲座,帮助大学生了解校园贷诈骗途径方法以及校园贷的危害,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以及防范能力。同时,每年大学生不能承受压力而跳楼自杀的事件增多,学校也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聘请心理学专家,对学生进行疏导,此外,加大对学校内部的检查力度,排除学校内部存在校园贷的可能性,做到“无一死角,无一遗漏”,从而塑造一个健康、积极的校园环境。
(三)大学生应该树立理性的消费意识,杜绝成为“伪消费”人
经济学中有一个效应叫做“棘轮效应”,指的是消费上去容易下来难。叔本华也曾说过:“一个人的欲望满足之后,接踵而至的将是另一个更大的欲望”,每个人都想要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这并没有什么错,但欲望要与能力成正比。2020年的双11狂欢比往年更早,优惠力度更大,引发了“剁手潮”,“狂欢”前后的几天,常常为不够满减而发愁,而狂欢之后又出现了“退货潮—”我们发现有些东西并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而是当时“凌晨的夜晚”,气氛到了,不买点什么有愧于自己,而冷静之后又常常为这些头脑发热的消费产物感到自责。心理学中有一个效应,叫做“羊群效应”,我们很容易看到别人买什么,自己也要买,其实有时候根本是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所以在消费时,还是应该理性消费,杜绝盲目、从众等消费行为,不要成为一只“任商家宰割的羔羊”。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固然想体会到冲动型消费的快感,但理性的消费才是有价值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