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尔滨英语学习者朗读口语中否定句的调核特点研究

2021-07-12李嘉蓉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否定句义项例句

唐 颖,李嘉蓉

(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 130012)

一、引言

英语是语调语言,在英语语音教学中语调学习一直备受重视。调群是英语语调结构的基本单位,由调核和调核前音节构成(Halliday,1967)。其中,调核是指调群中的重音高峰——是调群中所有重读音节中最凸显的音节,是调群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一特点决定调核是调群的中心,承载着主要信息。调核位置发生变化,信息焦点也随之改变。可以说,调核的位置对于信息的传递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Halliday(1976)从信息论的角度出发,将句法、语调和信息这三者有机结合,提出了英语语调研究的三重系统:调群切分、调核位置、音调。其中,调核位置是指在语调组内确定调核重音的位置,根据Halliday 的理论,无标记调核一般都位于语调组中最后一个实义项上,而出现在其他位置的调核属于标记性调核。在Halliday 的理论基础上,Crystal(1975)进一步提出了调核约束理论,更加详细地归纳了英语标记性调核的位置。Halliday 和Crystal 的理论成为后续很多语调研究的基础。

近年来,随着我国学者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语调模式研究的深入,有关英语学习者调核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陈桦(2006)对于中国英语学习者调核位置的研究。研究发现,学习者使用无标记调核比例低于本族语者,有标记调核中语法项所占比例较高,学习者调核位置的偏误影响了信息的传递。另一位研究者毕冉(2010)则对学习者的调核位置进行了纵贯研究,探究了14 名英语专业学习者4 年间有标记调核和无标记调核的发展规律,研究发现,通过4 年的学习,学习者调核位置在虚词上的比例仍然很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的表达。

已有的研究表明,中国英语学习者并不十分了解调核在信息传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产出的过程中,存在调核位置不当、突显音节与信息的关系体现得不够明显等问题。但是以往的研究针对的都是大范围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并没有考虑到地区差异。根据语言迁移理论,学习者在习得英语语音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母语的影响。又由于我国方言种类丰富,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方言地区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体现不同的语音特点。

因此,本研究选择东北地区哈尔滨的英语学习者作为实验对象,以母语者为参照,分析和总结哈尔滨英语学习者朗读口语中否定句调核位置和数量的特点,希望研究结果能为东北方言地区英语语音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以Halliday 和Crystal 相关调核理论为基础,采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借助Praat 语音分析软件,通过分析相关声学特征,旨在回答如下问题:

1.与母语者相比,哈尔滨英语学习者否定句调核位置有什么特点?

2.与母语者相比,哈尔滨英语学习者否定句调核数量有什么特点?

3.造成哈尔滨英语学习者与母语者否定句调核位置和数量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实验对象包括由6名来自美国的母语者(3 男3 女)组成的母语组,以及由6 名哈尔滨地区的英语学习者(3 男3 女)组成的学习者组。6 名英语学习者是在哈尔滨长大并能熟练使用方言交流的大学生。

(三)实验材料

本实验对于否定句语料的选择是基于Tottie(1991)对于否定句的分类,主要关注否定句中出现不带词缀的否定词,包括Not-negation(not,-n’t)和No-negation(never,no+N,none,nothing,neither等),语义否定如hardly,scarcely 和带词缀的否定词(a-,dis-,in-,-less,-out 等)则不予考虑。因此选择以下6句否定句作为实验材料:

1.It’s not easy to create illuminating examples.

2.Nothing is as offensive as innocence.

3.I have no leisure time.

4.I don’t know him personally.

5.Movies never have enough villains.

6.None of your nonsense!

(四)数据收集与处理

上述实验材料来源于AESOP-CASS(Asian English Speech Corpus Project-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语料库。本文选用的是此语料库中哈尔滨方言区语料中的6个学习者朗读上述句子的语料和美国英语母语者语料中与之相对应的语料。

本研究使用语音标注及分析软件Praat4.6 对收集到的语音数据进行了处理,一共包括12名研究对象共72 个语音文件,参照IVie 标注系统共标注了5个层级,包括:

1.正则层,其中包含两层——单词层和音素层;

2.间断指数层:用数字1、3、4 分别对词边界、实现域边界和语调短语边界进行标注;

3.突显层:用“P”标注韵律重音,即调核;

4.目标层;

5.音系层。

本文研究重点为调核位置,因此主要关注正则层、间断指数层及突显层。标注时,所依据的调核定义参考陈桦(2006):“一个单词或音节在被说出时与周围的单词或音节相比出现音高(pitch)的突升或突降,或音强(intensity)的升高,即被看作具有突显性。”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围绕上述研究问题,本部分主要从调核位置及数量两个方面对所收集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讨论。

(一)调核位置特征

经过数据提取和统计,我们分别得到了母语者和学习者朗读的6 个否定句的调核位置,见表1和表2:

表1 母语者6个否定句调核位置统计表

表2 学习者6个否定句调核位置统计表

从表1 中,我们可以发现,母语者朗读的否定句中调核位置大多都在调群中的实义项上,也有少数在语法项上,且调核的位置一致性很高。从表2中,我们可以发现,学习者朗读的否定句中调核位置也大多在调群中的实义项上,也有部分位于语法项上,但与母语者相比,学习者朗读的否定句中调核的位置一致性不高。图1、2 分别为一母语者和学习者朗读例句(1)的基频数据图。在朗读例句(1)时,母语者将整个句子划分为“It’s not easy”,“to create”,“illuminating examples”这 3 个调群,3 个调群中的调核分别为语法项“not”,实义项“create”和实义项“illuminating”,其中否定词“not”传递了新信息,重读百分比高达100%,同时重读“create”和“illuminating”强调“创作有启发性的……是不简单的”。学习者在朗读句(1)时,由于调群划分的不同,调核位置与母语者也有一定差异。100%的学习者重读了“not”,“create”和“illuminating”,有17%的学习者在朗读的过程中将“It’s not easy”划分为“It’s not”和“easy”两个调群并且重读了“easy”,也有83%的学习者将“illuminating examples”划分为两个调群,并且调核位置分别落在“illuminating”和“examples”上。

图1 母语者例句1基频数据图

图2 学习者例句1基频数据图

在朗读例句(2)时,母语者将整句切分为3个调群,调核位置分别在实义项“Nothing”,“offensive”和“innocence”上,重读百分比均为100%,其中,否定词“Nothing”表示强调,而“offensive”和“innocence”两者构成对比。而学习者在朗读例句(2)时,调核位置除了位于“Nothing”、“offensive”和“innocence”上以外,还有部分学习者在朗读的过程中重读了语法项“as”。根据Crystal(1975)对母语者口语语料库的研究,他发现母语者80%的调核均位于调群最后一个实义项上,即为无标记调核,但当调群中其他词项具有对比特征、新信息特征或强调特征时也会被重读,即为有标记调核。例句(2)中的语法项“as”既不与句中其他词项构成对比,又不传达新信息或具有强调特征的信息,部分学习者却将其重读,这不符合英语语调规则。

在朗读例句(3)时,母语者将整句划分为两个调群,第一个调群的调核位置在否定词“no”上,传达新信息“没有”,第二个调群的调核位置在调群末实义项“time”上,强调没有的是“时间”。学习者也将句(3)分为两个调群,但调核位置与母语者有一定差异。否定词“no”的重读百分比为33%,调群末实义项“time”重读百分比为100%,而重读人称代词“I”的学习者占比高达67%。代词只有在与句中其他代词相区别成为对比重音时才能被重读成为调核(陈桦,2006)。例句(3)中的“I”显然没有与句中其他词项形成对比,也不是句中需要强调的新信息,因此不需要被重读成为调核。

在朗读例句(4)时,母语者将整句划分为两个调群“I don’t know him”,“personally”,第一个调群的调核为否定词“don’t”强调表达否定的信息,第二个调群的调核“personally”为位于句末的“强化副词”,在句中做状语,“由于强化副词带有强调潜质,因此常被重读”(陈桦,2008),在这里是对前面的宾语“him”的强调,表示不认识“他本人”。在朗读此句时,有的学习者将整个句子划分为两个调群,也有小部分学习者划分为3 个调群,调核位置在“I”,“don’t”,“know”,“him”,“personally”上,重读百分比分别为17%,50%,17%,33%,100%。可见学习者在朗读过程中调群划分随意,并且对于句子中信息焦点位置的处理不是十分恰当,有时可能忽略了调核位置与所传达信息之间的关系。

在朗读例句(5)时,母语者将整句切分为三个调群“Movies”,“never have”,“enough villains”,调核分别为“Movies”,“never”,“villains”,其中,“never”是有很强否定意义的否定副词,“Movies”和“villains”强调是“电影中”没有足够“敌人”。而学习者在朗读例句(5)时,由于调群划分的不同,调核位置也比较分散,“movies”和“villains”的重读比率均为100%,“never”重读百分比为67%,“have”为17%,还有50%的学习者重读了“enough”。

例句(6)“None of your nonsense!”为具有较强强调语气的省略句,母语者在朗读的过程中,将整个小句划为一个调群,调核位置均在否定词“None”上。而学习者在朗读例句(6)时,有67%的学习者将整句划分为两个调群,且调核位置分别在“None”和“nonsense”上,图3 为母语者与学习者朗读例句(6)时的基频数据对比图。

图3 母语者与学习者例句6基频数据对比图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学习者在朗读否定句时多停顿和重读,与母语者相比,学习者调核位置呈现多、散、乱的特点。虽然学习者调核位置也和母语者一样,大多在调群中的实义项上,但是在朗读同一句话时,学习者划分的调群较多,除了重读与母语者一致的实义项外,还会重读句内其他实义项,导致焦点信息突出不够明显,有可能会影响理解。除实义项外,学习者调核位置还会落在一些语法项上,包括not,as,no,I,don’t和him,对比母语者重读的语法项not,no,don’t,我们发现,母语者重读的语法项都为句子中的否定词,是强调重音或新信息重音,而学习者重读的语法项还包括既不需要强调也没有与句子中其他词形成对比信息的人称代词和介词。此外,由于否定词通常作为句子中新信息的标志或者是句中需要强调的信息,因此母语者在朗读时会重读句中的否定词not(100%),nothing(100%),no(100%),don’t(100%),never(100%),none(100%),而学习者对句中否定词所传达的重要信息并不十分敏感,有时不会对否定词not(100%),nothing(100%),no(33%),don’t(50%),never(67%),none(100%))加以强调。

(二)调核数量特征

我们还对母语者和学习者朗读否定句中的调核数量进行了统计,包括无标记调核数量和有标记调核数量,具体数据见表3。

表3 母语者与学习者调核数量统计表

表3 的数据显示,母语者的调核总数为84,而学习者的调核总数为100,多于母语者的调核数量。学习者和母语者有标记调核和无标记调核数量也有一定的差异,母语者有标记调核数量为42,占其总量的50%,学习者有标记调核数量为38,占比38%,母语者无标记调核占比50%,学习者无标记调核占比62%。否定句中的否定词因其具有传达新信息的特质,就算不是调群末实义项也会被强调,而学习者在朗读的过程中常忽略这一点,因此其有标记调核数量略低于母语者,并且在朗读同一句话时,与母语者相比,学习者多停顿和重读,所以其调核总数和无标记调核比例多于母语者。

根据Crystal 的理论,有标记调核的位置可以分为3种:1.调群中最后一个语法项;2.调群中某一非句末语法项;3.调群中某一非句末实义项(Crystal,1975)。因此,我们进一步统计了母语者和学习者有标记调核中语法项和实义项的数量和所占比例,见表4。

表4 母语者和学习者有标记调核使用情况分布表

表4 的数据显示,母语者有标记调核多为实义项(57%),而学习者的有标记调核中语法项(57%)则占多数。结合前面对调核位置的分析,学习者在朗读的过程中会重读既不是强调信息、也不是新信息、并且也没有与句子中其他词形成对比信息的人称代词和介词上,这就导致学习者有标记调核中语法项占比偏高。陈桦(2006)在对中国英语学习者朗读口语中调核位置研究中也发现,学习者在朗读时会重读既不是强调重音也不构成对比重音的语法项,尤其是使用人称代词充当调核的情况比较明显,这不合英语语调规范,在交流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影响信息的准确传递。

(三)造成学习者与母语者调核位置和数量差异的原因

以上结果显示,哈尔滨学习者在朗读否定句时,无论是调核位置还是调核数量与母语者相比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可能是由以下几点原因造成的:

首先,英汉两种语言之间本身存在着很大差异,英语属于重音语言系统(stress language system),在节律层级上表现为重轻的交替与往复,是对比性的组合关系,而汉语则属声调语言系统(tone language system),声调原型具有区别性功能,几乎每一个音节都有声调,加之一字一音节,其间的轻重强弱关系并不明显(许希明,2019)。另外,汉语中虽然有节拍群、节律重音等现象,却没有像英语一样的调群和调核系统(田朝霞,2005)。哈尔滨方言属于东北次方言,其语音特征与普通话十分接近,因此在母语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习者在朗读英语的过程中有时会像读汉语一样逐字逐句的朗读,造成调群划分过于随意、多停顿、调核数量过多的问题。

此外,虽然哈尔滨方言也和普通话一样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个调类,但调值却和普通话有一定差异。冯青青(2008)在对哈尔滨方言声调调值的实验研究中发现,哈尔滨方言阴平、阳平、上升、去声的调值分别为44、24、212、52,与普通话调值55、35、214、51 相比,显然哈尔滨方言声调的高低变化不如普通话明显,缺乏起伏变化。学习者受母语语音特点的影响,在朗读英语时,可能会无意识地按照其母语语音模式进行朗读,造成调核位置的误用,并且调核突显程度不够,使得句中该强调的焦点信息突出得不够明显。

另外,英语语调知识的缺乏也会使得学习者在朗读的过程中忽略调核位置和信息焦点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学习者调核位置散乱,出现将本不需要强调的人称代词和介词重读成调核等不符合英语语调习惯的情况。

四、总结

通过对母语者和哈尔滨英语学习者朗读口语中否定句调核位置和数量特征进行研究,我们发现,学习者在朗读否定句时多停顿和重读,因此与母语者相比,学习者调核数量较多,调核位置呈现多、散、乱的特点,对于句中需要强调的信息或新信息并不十分敏感,有时对调核重音的处理并不符合英语语调习惯,尤其体现在部分学习者会将调群中既不需要强调,也没有与句子中其他词项形成对比信息的人称代词和介词处理成为调核,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信息的准确传递。

研究发现哈尔滨英语学习者的英语语音面貌存在一定问题,因此,在英语语音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适当的方法教授学生相关英语语调知识,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英语调核位置特点以及其在信息传递中的重要作用,可以借助Praat软件将声音可视化,让学生更加清楚、直观地感知英语母语者语调的特点,并且要鼓励学生多听英文音频,多模仿,勤练习,将英语语调特征逐步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逐渐减少母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影响。希望本文的研究结果能为英语语音教学提供有效的帮助。

猜你喜欢

否定句义项例句
can have done用法小结
好词好句
学写双重否定句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高考英语短语分类展播
Units 1—2句型转换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