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课程思政于药理学教育教学改革初探

2021-07-12王桐生

科技视界 2021年6期
关键词:药理学专业课思政

吴 倩 王桐生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全面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大学生学习、生活,多方面多层次发挥着积极作用[1]。“课程思政”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各类课程教学内容有机融合,使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同向同行,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对于医学生来说,他们未来的职业是治病救人,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敬畏生命,以人为本是一名合格的医学生必须要有的职业素养,直接关系到他们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药理学作为医学院校的专业基础课程,开课早,课时量大,适合率先实施课程思政。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

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2]。“课程思政”的提出正是对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一种积极响应,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探索[3],将思政内涵要素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与价值引领的统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提高职业操守及道德水准,对于高校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以及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1 课程思政融入药理学教育教学的可行性

“课程思政” 是上海市教育主管部门在推进德育综合改革进程中率先提出的教育理念,主旨在于以专业课教学为突破口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隐形渗透,润物细无声,达到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的德育目标[4-5]。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以及作用机制的一门学科,不仅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药学与医学诊断与治疗的桥梁学科。 药理学作为医学院校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蕴含丰富的思政素材和典型案例,有利于课程思政的有效渗入。同时,药理学课程除了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在理论和实践双层面领会思想政治教育精髓,为后续临床专业课程提供知识储备和理论基础,也为医学生养成现代医药高素质人才的职业道德、专业价值观奠定了基础。因此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引入“课程思政”也是形势所趋。

2 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开展所面临的困境

2.1 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意识相对薄弱

“树人先立德、育人先育己”。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关键。中医药院校专业课体系庞大,专业课教师普遍存在人文素质教育理念不够到位和意识不强的现象,部分教师甚至认为学生道德素质、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是思政课程教师和辅导员的责任,从而使专业课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弱化[6]。因此,专业课教师需要增强开展课程思政的意识,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有效地开展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专业课教育全过程[7]。

2.2 缺乏有效的教学创新手段和方法

医学专业课程中“课程思政”的设计与规划必须遵循课程自身的运行规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8]。但提到思想政治教育,很多学生还停留在枯燥乏味,死记硬背的印象之中,加之医学院校专业课学习压力较大,脱离专业课单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难免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因此专业课教师若不能敏锐地挖掘思政元素,将其有效融入专业课教育教学全过程,很难提升课程思政的品质和育人效能。另一方面,缺乏对思政教学资源的开发,缺少与专业相关的相对统一的教学案例、资源和教材。这些都为课程思政的有效开展带来巨大挑战[9]。

3 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实施途径

3.1 加强师德建设,提升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

“树人先立德、育人先育己”。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提升思政教育质量的关键[10-11]。首先,从教师个人层面,应对药理学课程内容进行研究分析, 挖掘思政素材并灵活运用,完善教学大纲、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抓住学生成长规律和人才培养目标,有的放矢地设计教学内容,以达到立德树人、全程育人的教学效果。其次,从教研室层面,定期召开研讨会,讨论怎样将课程思政融入药理学的教学过程,分享好的教学经验,交流存在的困难和不足,使教师充分意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巩固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学校层面上,可以通过开展“课程思政经验交流”为主题的系列讲座、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等活动,让专业课教师广泛参与到课程思政的经验交流中,汲取好的案例和体会。同时,对于学生思政教育效果的考察,根据学生评价结果和学生反馈情况,对课程实施方案进行分析和跟进,使得药理学课程思政顺利有效实施。

3.2 挖掘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药理学课程教学

3.2.1 理论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隐形渗透,润物细无声

在绪论部分介绍药理学发展史的教学环节,针对性开展药理学背景的专业导入。可以以屠呦呦教授获得诺贝尔奖项为例,讲述其受《肘后备急方》的启发,带领团队在研发过程中攻克艰难,并以身试药,最终为人类健康做出了突出贡献[12],从而激发广大学生的民族自信、科学自信、文化自信,也引导学生在科研工作中要秉持科学信念不断尝试与探索。在讲解镇静剂章节引出“反应停”事件,20 世纪规模最大的、世界性的、最悲惨的药物灾难,它给世人敲响了必须重视药品安全性的警钟, 也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历史教训,以此教育学生新药研究及开发部门要认真对待药品不良反应。在内分泌系统药理章节,讲述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案例,如介绍因其具有抗炎,抗过敏和免疫抑制这三个核心特性可以抢救危重疾病,帮助学生消除“谈激素色变”的误解,尤其是结合今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让学生了解糖皮质激素在重型、微重型病例的治疗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同时介绍我国医务人员在抗疫一线冒着生命危险治病救人,使学生感受到他们不畏困难、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和科学素养。 在抗病原微生物章节的介绍时,讲述青霉素的发现和广泛应用,拯救了数以千万人的生命,提升学生的职业自豪感,同时强调抗生素的滥用会使得毒副作用增加,引发二重感染,使细菌病毒产生耐药性,甚至催生超级细菌,从医生职业操守角度杜绝因回扣诱惑滥用抗生素,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

3.2.2 实验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敬畏生命,关爱实验动物

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保护人民健康是医生的神圣职责和使命。只有心怀对生命最起码的敬畏,才能真正推动医学进步,守护生命健康[13]。实验动物是人类的“替身”,生命科学领域的科研、教学、生产等都离不开实验动物。 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融入伦理教育,使学生发自内心敬畏实验动物是加强医学生“敬畏生命”伦理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14]。以“善待实验动物,关爱尊重生命”为关注点,通过默哀礼、动物实验规范操作培训、制作宣传海报、虚拟实验、网上动物伦理教育平台等多个维度相结合融入思政教育,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科学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通过药理学实验动物伦理教育的“课程思政”探索,有效帮助学生深刻领悟实验动物为医学事业献身的崇高与伟大,减少实验动物不必要的痛苦和折磨,增强对实验动物的尊重与关爱。

3.3 丰富第二课堂,深化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目的[15]。课堂理论授课学时毕竟是有限的, 医学高等学校要发挥自身优势,组建多层次各级各类的实践类活动,使学生有组织地参加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 如大学生创新创业、挑战杯、全国生命科学大赛、临床技能大赛、社会公益服务等活动,积极融入思政要素,把教学活动延续到第二课堂,将课堂上的专业知识与课堂外的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巩固专业思想,使他们将课堂上学习的专业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并灵活运用,使社区百姓了解高发疾病的特点及预防小知识,宣传合理用药的大健康意识,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学有所获,学有所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自信、科学精神、社会责任和国家情怀,也是实施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之一。

4 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尤其对中医院校来说,医学教育不仅仅要教会学生专业的医疗知识与技能、严谨的医疗作风,更重要的是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医风,先立德、后做事。 药理学作为医学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和桥梁课程,同时具备交叉性和社会实用性,具被课程思政实施的可塑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课程思政”是形势所趋。专业教师通过自身师德师风建设,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将奉献精神、爱国主义、科研创新、救死扶伤的职业素养、生命教育、人文关怀、诚信守法、辩证思维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合理融入药理学理论与实验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加强育人功能,为社会培养有理想、有信念、有道德的高素质医学人才,为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中医药人才做出巨大贡献。

猜你喜欢

药理学专业课思政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艺术药理学
药理学原则在抗微生物药给药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