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特征及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要求*

2021-07-12寿

观察与思考 2021年1期
关键词:发展

王 寿 林

提 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社会主要矛盾是一个国家的本质特征,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是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奋斗,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性质和特征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说过去我们面对的主要问题是总量不足,那么现在我们面对的主要问题则是结构优化。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的特征,着力解决在动力结构、产业结构、供给结构、发展布局、发展状况、开放层次、共享程度等方面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对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提出了更高要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综合考虑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审议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奋斗,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性质和特征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说过去我们面对的主要问题是总量不足,那么现在我们面对的主要问题则是结构优化。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的特征,着力解决在动力结构、产业结构、供给结构、发展布局、发展状况、开放层次、共享程度等方面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对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特征

社会主要矛盾是一个国家的本质特征,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是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对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党的八大提出了符合当时我国实际的论断:“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九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341页。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对八大的提法进行了归纳和提炼,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39页。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性质和特征有了很大变化。我国社会生产力实现了历史性飞跃,在很多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不仅能够生产丰富多样的商品、基本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而且产品大量出口,中国制造享誉世界。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22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居世界第一位,高速铁路总里程、高速公路总里程和港口吞吐量居世界第一位。按年平均汇率折算,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4万亿美元,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升,与排名第三至第六位的日本、德国、英国、法国4个主要发达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之和大体相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超过美国、欧洲和日本的总和,成为拉动全球经济的第一引擎。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19年为1.03万美元,首次超过10000美元,已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降至30%以下。这说明,我国社会生产今非昔比,长期存在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的状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落后的社会生产”的表述已经不符合实际。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不再仅限于物质文化需要,而是有着更加广泛的要求,并呈现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人们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这说明,人民群众的需要在领域和品位上已经超出物质文化的范畴和层次,只讲“物质文化需要”已经不能全面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相形之下,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加突显出来。部分中低端产品过剩和中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并存,公共服务还存在不少短板,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等等。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社会需求和社会生产这两个方面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③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1页。的重大政治判断。这是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的结合上进行思考得出的正确结论,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反映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点要求。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把握发展规律,树立底线思维,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④《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人民日报》2020年11月4日。

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看,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充分肯定成就的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人民日报》2020年11月4日。如果说过去面对的主要问题是总量不足,那么现在面对的主要问题则是结构优化。在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其中发展不平衡,主要是就发展的领域和范围而言的;发展不充分,主要是就发展的质量和层次而言的。如今面对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主要集中在动力结构、产业结构、供给结构、发展布局、发展状况、开放层次、共享程度的差异上。从动力结构看,表现为要素投入与创新驱动不平衡,创新驱动发展不充分。从产业结构看,表现为制造业与服务业不平衡,服务业发展不充分。从供给结构看,表现为低端产品供给与高端产品供给不平衡,高端产品供给不充分。从发展布局看,表现为城市与乡村、东部与西部、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乡村、西部和社会发展不充分。从发展状况看,表现为速度规模与质量效益发展不平衡,质量效益发展不充分。从开放层次看,表现为开放领域扩大与开放质量提升不平衡,开放质量提升不充分。从共享程度看,表现为先富群体共享与未富群体共享不平衡,未富群体共享不充分。

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各种矛盾中,要素投入与创新驱动不平衡,创新驱动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关乎全局,影响长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迅速提升,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一些重要领域跻身国际并跑行列,部分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应当清醒看到,与科技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还有不小差距,主要是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科技大师和领军人才缺乏,许多重大领域仍然受制于人。②参见王志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民日报》2017年12月7日。在世界科技大国的方阵中,如今美国依然全面领先,德国、日本、英国和法国处于第二方阵,我国仍排在20位左右。同时,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一位,但科技人才队伍数量庞大而质量不高,享誉国际的一流学者和科技大师很少。事实上,科技发展水平以质量而不是以数量为标准,一个领域只要有少数几位顶尖的科技人才,就标志着这个国家处于这个领域的领先地位。如果没有世界级高水平的科技人才,我国科技就无法走到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也将从根本上抑制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和我国发展动力加速转换的新形势下,只有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才能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实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特征对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要求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矛盾是前进的动力。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性质和特征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贯彻落实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新发展理念提出了更高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人民日报》2020年11月4日。新发展理念五个方面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在实践中只有作为统一的任务来把握、统一的工作来部署、统一的取向来规划,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才能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一)对创新发展的要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②《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人民日报》2020年11月4日。创新是指创造出不同于过去的新事物,包括提出新理论、发明新技术、采用新方法、建立新制度、制定新政策、完善新机制、获得新材料、改进新工艺、开发新产品等方面。创新发展,就是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坚持创新发展,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聚焦用力。一是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强基础研究,坚持前沿导向,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创新,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突破新一代信息通信、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核心技术。二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优化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基础设施、网络经济、蓝色经济等领域创新发展,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拓展发展新空间,增强发展新动能。三是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建设现代产业新体系。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发展,构建新型制造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四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不断加大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造就大批领军人物和创新人才。五是加大政府对基础研究投入,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强化基础性、前沿性技术研究平台建设,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评价制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力度。增强科研院所创新动力,鼓励大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发挥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科技创新的深入发展,作为经济发展先导产业的新兴产业不断涌现。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紧密相联,代表未来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方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对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结构转换具有重大促进和引领作用,是经济社会发展新的突破口和增长点。发展新兴产业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要,也是补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短板弱项的重要途径。鉴此,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在持续推进创新的基础上,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立足我国产业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和部分领域先发优势,打造新兴产业链,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服务供给,加快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法律服务等服务业。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人民日报》2020年11月4日。这一系列重大举措,对于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对协调发展的要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高度重视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强调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②《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人民日报》2020年11月4日。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区域协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融合。只有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才能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正确处理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市民和农民的关系,统筹城乡基础建设、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社会管理,使城乡在协调互动中实现共同繁荣。鉴于我国农村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发展,统筹城乡建设的重点是把乡村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乡村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平等交换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美丽、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是基础产业,又是弱势产业,要承担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需要加强国家扶持和保护。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源条件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加快补齐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信息流通等方面的短板,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努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③参见韩长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民日报》2017年12月11日。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和规范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④《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人民日报》2020年11月4日。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办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统筹区域发展,就是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实现各地区共同发展。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很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由于原有基础、客观条件以及改革开放步伐和力度的不同,地区发展的差距仍然较大。根据区域发展的实际和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我国统筹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是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鼓励东部地区率先优化发展。在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同时,大力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对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生态严重退化等困难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和产业合理布局,逐步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中,东部地区率先优化发展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带动作用,有利于增强国家财力物力和科技实力,更好地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通过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战略统筹机制、区域市场联动机制、区域互助合作机制等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充分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以便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不断适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实现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有机统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显著成就,但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因此,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是加快社会发展。加快社会发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是贯穿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一条红线,其内容主要体现在发展教育、促进就业、调节分配、完善社保等几个方面。教育是民生之基。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合理配置各级各类教育资源,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健全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就业是民生之本。把就业放在优先位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统筹人力资源市场,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打破城乡、地区、行业分割和身份、性别歧视,维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帮助就业困难者就业。①参见李培林:《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社会建设迈上新台阶》,《人民日报》2019年1月8日。分配是民生之源。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加大政策、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实现经济增长最大化与财富分配公平化的统一。②《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人民日报》2020年11月4日。社保是民生之依。以劳动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减震器、社会公平的调节器、社会稳定的平衡器,是民生保障的托底工程。根据我国实际,按照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持续性为准则,完善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保障水平,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让全体人民都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

(三)对绿色发展的要求

绿色发展,就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相协调,使人民在优美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保证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能源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国家,发展的资源约束和环境约束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瓶颈。同时,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洁水源、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期盼日益强烈,要求我们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切的环境问题,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让人民喝上清洁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为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发展条件和充裕的发展空间。鉴此,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加快推动绿色发展,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重要内容提上议事日程。

人类与生态环境之间有一条永远割不断的脐带,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无不依赖于生态环境。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所做出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是自然生态系统文明化和社会文明系统生态化的总和。①参见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4期。具体说来,生态文明是以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自然资源利用规律、生态环境保护规律为准则,以环境资源承载能力为基础,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共生、永续发展为宗旨,以建立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内涵,以自然再生产、社会再生产和人类再生产良性循环为取向的一种人类文明形态。坚持绿色发展,必须统筹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在重塑发展标准的基础上,建立包括经济指标、社会指标、生态指标在内的发展指标评价体系,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形成先进的生态文化、完善的生态制度、发达的生态经济、适度的生态生活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促进一方经济、一方人口、一方水土协调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应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河山美丽。一是有度有序利用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调整优化空间结构,划定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保护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建设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和自然岸线格局。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严格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发展。二是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对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实行总量控制,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减少单位产出物质消耗。推进从产品设计、产品开发到产品包装、产品销售整个产业链的绿色化,实现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循环发展。三是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推进污染物综合防治,实行联防联控和区域共治,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四是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推进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系统整治江河流域,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五是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快能源技术创新,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大力发展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开展能源节约、资源循环利用、新能源开发、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在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方面取得突破。六是健全法律法规,规范约束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行为。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生态空间进行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建立能够充分反映稀缺程度和供求关系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完善有利于节约资源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完善责任追究制度,严禁过度性放牧、掠夺性采矿、毁灭性砍伐等破坏自然、竭泽而渔的做法,对于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者,实行终身责任追究制。①参见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176页。

(四)对开放发展的要求

开放发展,就是以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建立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资、生产、服务网络,形成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制。坚持开放发展,就是把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继承中华文明优秀成果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结合起来,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从中获取更多推动发展所必需的资金、技术、资源、市场、人才和机遇,实现发展的内外联动。坚持开放发展是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有效应对国内国际环境变化的根本途径,有利于把国内经济和国际市场联系起来,充分参与国际分工,在国际分工中发挥本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当今时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日益加深,任何国家的发展都不可能离开整个世界的发展孤立地进行,而整个世界的发展必然会对一个国家产生深刻的影响。只有把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起来,妥善处理我国同国际社会的关系,才能有效驾驭各种复杂局面,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立足国内大循环,发挥比较优势,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②《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人民日报》2020年11月4日。。其实质是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充分考虑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既立足于国内发展,又善于从外部环境变化中用好发展机遇、创造发展条件,努力把我国开放型经济提升到新水平。从世界历史看,一些大国崛起的共同特征,就是善于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扩大生产边界和消费边界。我国文化资源厚重,自然资源丰富,人力资源充足,市场资源潜力巨大。但我国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一些战略资源比较缺乏,技术资源处于劣势,人力资源层次不高,市场资源有待拓展。因此,不仅要充分发挥国内资源的优势,而且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创新开放模式,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充分借助国际资源的力量,在国际国内资源的相互流动中实现优势互补。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科学应对国内国际环境变化,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是实现我国经济从体内循环走向体内与体外双循环的内在要求。一是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创新开放模式,促进沿海沿边内陆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各有侧重的对外开放基地。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支持企业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推动优势产业开展技术合作,努力提高对外投资质量效益,增强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二是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统一内外资法律法规,保持外资政策公正、透明、可预期,稳定外商投资规模,提高外资引进质量,保护外资合法权益,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三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实行市场化运作,构建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深化与沿线国家多层次经贸合作,带动我国沿边、内陆地区发展,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四是建立外贸持续发展新机制,拓展国际经济合作新空间。加强多边贸易体制,完善进出口促进体系,健全贸易摩擦应对机制,促进外贸提质增效升级。五是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自觉履行国际责任和义务。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积极参与网络、深海、极地、空天等新领域国际规则制定,推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

(五)对共享发展的要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人民日报》2020年11月4日。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的。共享是在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尽力和受益,共同享有社会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生活水平、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高,但仍存在收入差距较大、社会矛盾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本着共享发展的理念,以推进社会公平正义为前提,以推进扶贫脱贫、缩小收入差距为重点,以推进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保障,以推进共同富裕为目标,做出更加有效的制度安排,切实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平等享有的权利,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

共享发展是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重要体现,是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重要基础,是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重要保障。共享发展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全民共享,即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全民共享意味着所要满足的不是少数人的需要,而是每个人的需要;不是一代人的需要,而是世代人的需要。二是全面共享,即共享发展是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方面的建设成果,有效保障人民各方面的合法权益。全面共享意味着所要满足的不是人的部分需要,而是人的各种需要,通过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使人民物质生活更加丰富;通过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使人民政治生活更加祥和;通过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供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使人民精神生活更加充实;通过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关系和谐和社会秩序稳定,使人民社会生活更加幸福安康;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使人民生活环境更加优美宜人。三是共建共享,即共享需要共建,共建为了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共建共享内在地要求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使一切创造愿望都得到尊重、创造活动都得到支持、创造才能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都得到肯定。四是渐进共享,即共享发展需要经历一个从部分共享到全面共享的演进过程。换言之,中国14亿人口排成横队,迈着整齐的步伐,不可能通过共享的隘口;只有排成纵队,有先有后,才能达到共享的目标。

作为坚持共享发展的具体体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提出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同时,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作为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把“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作为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重要内容。所谓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指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为补充的供给主体为公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而形成的有关服务内容、服务形式、服务政策等制度安排。公共服务的属性在于它的公共性和普及性。公共服务的范围比较广,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高低和政府建设的能力大小而定,基本上包括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等社会事业,也包括公共交通、公共通信等公共产品和公用设施建设,还包括解决人的生存、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所必需的社会就业、社会分配、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秩序等公共制度建设。这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是政府调控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社会安定有序的制度性手段和机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目的所在,指政府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能够体现公平正义原则的、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是人们生存和发展基本条件的均等化。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民生性服务,如社会救助、养老保险等;公共事业性服务,如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等;公益基础性服务,如公共设施、环境保护等;公共安全性服务,如生产安全、社会安全、国防安全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内容,都已明确列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所描绘的五年规划和远景目标之中,有利于确保共享发展落地落实。

综上所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强调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从而对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时代新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我国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在变局中开新局的战略抉择。新发展理念体现了我们党对新时代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内含的要求是全方位、多层面的,其中创新是第一动力、协调是内生特点、绿色是普遍形态、开放是必由之路、共享是根本目的。面对新时代新阶段艰巨的发展任务,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着力提高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猜你喜欢

发展
张丽敏:传承路上求新求变求发展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2021首都圈发展高层论坛在京举办
印刷术的发展
习近平的可持续发展之“策”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