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新模式研究
——淄川文化云
2021-07-12霍梦露
霍梦露
(淄川区文化和旅游局,山东淄博 255000)
“淄川文化云”的建设和实施目的在于能够切实地解决淄川区公共文化覆盖不全面以及文化资源分配不均匀等问题,通过对全区内文化资源的整合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实际上通过“淄川文化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不仅可以有效地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有效整合和统筹利用,还能够提高基层文化活动场所的社会化、专业化管理和服务水平。“淄川文化云”平台,是以百姓需求为导向,转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帮助政府实现“百姓点单、专业制单、政府买单”的运作模式,从文化惠民培训工程作为入手点,在全区范围内建立一个完备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平台,形成一套科学的公益性培训系统,建立一支文体业务骨干,带领全社会参与到志愿文体培训中,丰富全区群众文化生活,扩大文化活动的受益人群,提升人民群众的整体文化素质和幸福指数。
一、构建淄川文化云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必要性
一方面,该平台是突破传统公共文化服务瓶颈的迫切需求。现如今,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当中“信息不对称”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公共文化服务朝着标准化、均等化、数字化、社会化的方向发展,不仅造成了公共文化资源的大量闲置浪费,还导致很大一部分群众无法享受到方便、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基于这样的问题之下,淄川区如何实现公共文化资源与群众文化需求的有效对接,突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最后一公里”,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个发展难点。
另一方面,是促进淄川区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的现实需要。由于淄川区的山区面积相对较大,同时具有村居小、人数多、距离分散、差异大等特点,导致全区范围内的传统公共文化服务仍然存在着覆盖不全面、文化资源分布不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不足以及部分文化设施闲置浪费等问题。基于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发展淄川文化云成了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和现实需求。
二、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新模式的路径
1.构建“互联网+文化”平台,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云端”
在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期间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群众无法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当中,为了能够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淄川区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了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淄川文化云”,将原本为旁观者的群众转变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参与者。通过“淄川文化云”将线上线下进行结合,将全区内的所有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以数字化形式展现出来,为社会大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便利的窗口。这样一来群众只要登录“文化云”平台就能够访问所有的文化资源,真正地实现“一站式”服务。“淄川文化云”平台具有四大特点:第一,文化资源供给精准。通过“淄川文化云”平台人们可以查找任何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源,还可以通过“提需求、点菜单”的方式来让政府提供有针对性的文化服务。第二,使用便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微信公众号、APP以及网页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第三,有效的互动。“淄川文化云”是一个网络社区,能够有效地促进文化部门、城乡群众以及社会组织之间进行交流互动。第四,高效率管理。“淄川文化云”可以借助大数据来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群众的需求,并以此作为文化管理部门的考核依据,强化淄川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
2.创立“百姓点单、专业制单、政府买单”运行机制
由于一直以来政府所主导的文化活动都无法吸引群众的兴趣,导致群众的文化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所以淄川地区通过构建“淄川文化云”作为载体,为群众提供精准的文化服务,妥善地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与供需结构之间的矛盾。想要很好地完成定制化服务,可以利用云计算平台对群众文化需求和爱好进行大数据分析,同时在平台上开设“我要点单”栏目,及时了解群众文化生活需求;成立专业队伍,对平台采用项目化管理方式,根据群众需要,设置培训课程,安排场地,选派教师,满足群众的培训需求,实现对文化服务的精准投放;政府设立专项资金,确保培训活动的质量和水平。
3.形成城乡15分钟服务圈实现“接地气”的公共文化服务阵地
公共文化服务阵地的建设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基本前提,而近几年来,淄川地区形成了以“文化云”为基础,遵循着“全面覆盖”“均衡发展”的思路促进着城乡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将重点逐渐转移到“15分钟服务圈”构建当中,让更多的社会群众能够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所带来的便捷。首先,要重视人才保障。以整合或者是撤销事业单位的方式来空出编制,建立淄川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以该中心为核心负责“淄川文化云”的运行及发展。在每一个村委都设置一名文化管理人员,其任务就是建立和管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通过日常的管理与维护保证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正常运行。同时招募更多的民间艺术家和老艺人组成社会志愿组织;其次,重视对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保障。为了更好地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新建了多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体育公园等,还利用闲置的小学以及农村场院等设置了很多简单的文化活动场所,并将淄川女子书画院直接纳入社会文化资源当中,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最后,重视资金保障。目前“淄川文化云”建设已经被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当中,淄川区财政部门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文化云”建设,并先后组织了多次广场艺术节以及老年艺术节等活动,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三、“淄川文化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模式的运行启示
实际上“淄川文化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模式是淄川区委区政府发展文化服务理念的一种具体实践,不仅有效地强化了政府的职责,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改革,为社会群众的文化需求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1.开展公共服务需要履行好政府职责
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开展是淄川地区委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淄川文化云”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区委及区政府召开了多次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和安排“文化云”工作的开展。同时也针对此制定了完善的运行机制,明确具体的责任分工与运行方式,促进社会文化资源的整合与人员配备,最终形成以区委宣传部为主导、文化部门为辅助来重视和推动村镇、街道的组织与实施,通过多个部门的配合促进“淄川文化云”的发展。
2.开展公共服务需要强化供给侧管理
其实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能够直接决定群众的满意度,所以淄川地区在展开“文化云”建设期间需要重视供给侧的管理。一方面,促进区域文化的整合。就机构方面而言需要将村镇的三级文化馆、综合文化站以及图书馆、文体广场以及学校等场所作为互动的培训活动场地;而就人员的整合方面来说需要由职能部门进行推荐、教体系统提供教师资源、招募社会志愿者等方式形成一个全面且完善的教师资源库。另一方面,需要重视多层次、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以此来满足社会群众不尽相同的文化需求。另外,还要将培训课程分为两种:一是面向社会大众的“基础课程”;二是面向部分群体的“百姓点单课程”。利用有效的文化资源来满足社会大众的不同需求,有效地缓解公共文化服务供需不均衡的问题。
3.开展公共文化服务需要加强需求侧管理
众所周知,公共文化服务的群体就是社会大众,所以提供的文化服务必须要以符合社会群众的需求为重点,以需求管理促进供需对接。首先,在展开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要清楚地了解和掌握群众各不相同的文化需求,将原本的“政府端菜”模式转变为“百姓点单”模式,以百姓的实际需求来展开公共文化服务采购与建设,以此来准确地为百姓提供文化服务。其次,要及时发布相关的文化活动信息,让群众能够第一时间看到并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进行选择,认真做好登记工作,让群众都能够认真地对待文化活动。最后,培训教师需要对群众最终的参与情况进行评价和打分,对于不认真或者旷课的群众进行记录,强化对学员的管理。另外,还要定期组织学员进行汇报演出,提高其成就感。
四、结论
总而言之,“淄川文化云”从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上创新发展思路,将重点放在了解决制约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当中,并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因为公共文化服务的目的在于满足群众需求,所以必须要将公共文化服务精准地对接社会群众的实际需求,并将公益性放在首位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而在未来的发展当中仍然需要不断地强化场馆、师资以及制度等方面的建设,让“淄川文化云”成为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