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农村初中学生合唱能力的培养

2021-07-12

大众文艺 2021年8期
关键词:音准素养音乐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单集镇中心中学,江苏徐州 221000)

合唱在音乐教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合唱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并且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团结合作。由于我国应试教育的体制,音乐课本来就不被当成主要科目,很多时候都是其他主科课程占用,城市都是如此更何况是农村呢,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关注音乐课,学生也没有受到过专业的音乐训练。

一、如何提升合唱能力

(一)了解合唱基础知识,培养兴趣

在农村,想要开设一门合唱课程首先要先让学生了解合唱是什么?因为农村学生对合唱的了解很少,甚至没有接触过,所以这门课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所以课程的开展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他们对合唱感兴趣才能进行之后的教学。由于农村在音乐教学方面的缺失,首先需要让学生们接触和了解合唱。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意识地培养,在学习之初,可以选择著名的合唱作品让学生聆听。在学生的心中种下一颗音乐的种子。教学的初期,想要引入合唱团到农村中去,就是要先聆听和观摩,不要着急教学技巧。让学生在听和看的过程中进行学习,能够自己体会到合唱的魅力,体会到合唱给心灵带来的启迪,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合唱的兴趣。

(二)进行发声训练,练习基本功

具备一定的歌唱功底是合唱练习的基础,所以学生在学习合唱之前必须要先进行基础训练。在合唱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先将基础知识传授到位,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以便于接下来其他技巧的学习,教师在对学生引导的过程中要抓住音乐的内涵,由此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1.训练要从气息和发声开始,在音乐尤其是的合唱中必须要掌握稳定的气息,才能发出饱满的声音,这样在合唱中观众听上去声音才是整齐的、悦耳的,稳定的气息可为合唱提供基础动力。如果气息不稳定,学生们发生的位置和声音都不一样,那么整个合唱团听上去是散漫的,杂乱无章的,并不能带来美的享受。训练气息有很多种方式,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应该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比如跑步、呼吸训练、闭气甚至是静止不动都可以帮助我们练习呼吸。呼吸学完了之后,就可以开始进行发声训练了。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轻声”的发声练习,在合唱中并不是比谁的声音更大,合唱最重要的是“唱的齐”而不是“声音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尊重个体差异性,不要用统一的教学方式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的水平不一,有的接受能力较强可能学习得更快,而有些学生音乐基础薄弱,接受能力又比较弱可能学起来就慢一些,所以教师要从学生气息水平出发,进行针对性、差异性的发声训练。发声练习是一个漫长的过长,在学习初期很多同学可能难以准确掌握要领,教师需要从容应对,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耐心,教师可以亲自给学生做示范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不要急功近利,气息和发声的训练是合唱的“地基”,只有学生全部掌握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才能打下更坚固的基础。2.唱歌时的姿势对合唱的音质影响非常大,不好的唱姿不仅会使音乐的品质打折扣还会影响台下观众的观看感受。因此,教师一定要规范学生的唱姿,在平时的练习中就要严格约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唱歌的时候坐着或者是边跑边唱,东倒西歪地唱,那么传递出来的声音就非常不稳定,发声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所以,良好的仪态不仅能够让合唱队伍看起来更整齐还能够提高表演质量,让合唱团整体看起来更高雅端庄。3.帮助学生进行吐字发音的练习,咬文吐字是合唱练习中很重要的环节,在唱歌时要让观众能够听清唱的是什么才能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清晰的吐字发音可以让发声更加自然流畅。对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普通话的使用,纠正学生的口音方言等等,把合唱的歌曲中的歌词拿出来,让学生以朗诵的方式进行大声朗读,纠正学生的发声口型,让学生更为准确地掌握发声要领。4.唱歌好不好听,跑不跑调都是音准决定的,音准是唱好歌曲的必要条件,没有好的音准是无法进行歌唱演绎的。过去老话说一个人天生“五音不全”就是说这个人天生音准不好,但是其实音准也可通过学习与训练得到提升。在合唱中,需要分声部进行练习,合唱有男高音、男中低音、女高音、女中低音等等很多声部,练习一定要由浅入深,不要急躁冒进急于求成。

(三)培养团队精神,提升团队凝聚力

合唱不同于单人独唱,合唱需要这个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参与进来,每一个人的表现都能够影响团队的整体表现。所有身处在这个团队中的学生都是应该为了让团队更好而奉献自己的力量。合唱这种团队性极强的演出,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在合唱中,一定要以团体的利益最大化为准,不要急于表现自己的个人能力有多么突出,个体表现得再好,没有融进去整个合唱团就是一次失败的演出。所以教师要树立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学生之间的默契和协作能力,也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合唱演出,用这种直观的方法让学生进行观摩。

二、基于合唱能力提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创新教学模式

对于合唱来讲,首先要先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因为此前农村初中的合唱教育缺失,学生对合唱接触的太少,要想快速地让学生接受一个新的教学科目,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置身于那个环境当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营造学习氛围作为重中之重。在环境中学习更容易掌握知识的重点和合唱的技巧,学生的合唱水平的提高也是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想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一定要从学生感兴趣的部分入手,教师可以先找一些同学喜爱的流行歌曲让学生身处于放松的环境之中,让学生以更轻松的姿态进行学习。以《美丽的祖国》合唱作品为例,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以分组的形式进行练习,先不要让大家一起合唱,两两一组或者三个三个人一组,以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唱同一首歌曲,然后再慢慢地从一组变成两组两组变四组,最终实现全体学生的合唱。因为在教学中增加了比赛的机制,所以可以很快地活跃课堂氛围,增加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更可以在学习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及自己和他人的差距。不仅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的意识,又增加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以创新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二)体察音乐内涵

音乐作品被创作的本意就是传递思想内涵。音乐在创作的过程中一定是体现了时代特色、思想观念和情感寄托的,所以在进行合唱表演时,音乐作品的主要内涵是会通过不同的音乐要素传递出来的,所以要牢牢把握音乐要素所表达的情感,通过自己的理解和解读来展示合唱的艺术魅力。所以音乐作品不仅是唱歌技巧的体现,也需要学生提升文化理解能力,文化理解能力的提升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传递情感。我们所学习的知识都是想通的,合唱虽然是属于音乐这门学科但是也要用到文化知识,无论是理解一首歌曲的内行还是想了解一首歌曲的创作背景都需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作为支撑。《黄河大合唱》是我国著名的合唱曲目,歌曲的背景是抗日战争时期,以黄河为背景,作者表达了对于中华儿女抗击倭寇而做出的牺牲的尊敬之情,从而塑造中华民族如巨人般的英雄形象。学生如果能深刻体会到作品的创作背景,就会激起内心的爱国的热血,血脉里涌动着豪迈大气,歌声中会自然地流露出豪迈之气,很容易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歌曲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形式,歌曲通过歌曲曲调所传递的情感和内容不一定都是学生们见过或者是接触过的,作者在创作的歌曲的时候也是进行了大胆的假设和想象,所以学生在演唱时必须要融入自身的想象力,能够真情实感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展开大胆想象不要拘泥于一间教室,一个舞台,要放飞想象。在演唱一个作品的时候,学生应该根据演唱的内容展开想象,仿佛置身于歌曲中的世界,而自己正是歌曲中的主角,引领者台下的观众遨游在曼妙的音乐世界中。观众一定会感受到表演者的情绪和情感,会随着舞台上的表演者的快乐而感到快乐,随着节奏的悲伤而感到悲伤,这就是合唱所传递出的情感共鸣。

(三)采用多元化的表演方式

不同的音乐作品一定要采取不同的演绎方式,歌曲不管是从节奏、旋律、题材来讲都是完全不同的,即使是相同的一首歌曲在不同的场合也可以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展示出来。通过不同方式的演绎实现在合唱过程中升华歌曲所传达的意义,有效提升学生音乐核心素养。首先是在作品的选择上,教师在学生初中阶段所选择的作品一定是要符合他们这个阶段的价值观的,要起到正向的引导作用。

合唱虽然是音乐教学的一部分,但是合唱也需要融入表演,学生在台上不仅要唱得好、唱得齐,也要用自己的情绪进行表演修饰,伴奏是合唱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是烘托气氛的主要手段,没有和场表演是不需要伴奏的,没有伴奏的舞台是不完美的舞台,也是不完整的表演。通过提前分析伴奏音乐,能够更好地使伴奏音乐为合唱进行服务,可以使合唱的舞台更具有感染力,增强表演的艺术性。比如《大海啊,故乡》这首合唱曲目,它一直是舒缓优美的旋律平铺直叙的讲述家乡的美景,就像是一个游子在缓缓地回忆着童年悠闲快乐的时光,用轻柔的音乐起伏传递了作者对母亲和大海的爱恋。随着歌曲来到高潮部分,舒缓的音乐戛然而止,由舒缓优美的音调转换成节奏较为强烈的音调,整首歌曲的气氛突然变得大气磅礴,节奏变得慷慨激昂,这就能够立刻让观众感受到演唱者情绪的转换。学生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合唱技巧才能够灵活的运用伴奏调节演出氛围,这也是学生核心素养得到提高的具体表现。

三、结语

提高农村初生的合唱能力就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在初中合唱的教学中,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协作,培养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可以通过对歌曲内涵的了解,提升文化素质,践行素质教育相关要求,从而实现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音准素养音乐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合唱中的音准问题和训练方法解析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论影响合唱作品音准的因素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