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铜鼓造型特点与音响表现研究*
2021-07-12
(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广西南宁 530022)
广西作为多民族聚居地区,各民族在地域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发展演变并具有各自的民族特点。其中民族乐器作为广西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在历史变迁和发展进程中作为实物符号代代流传,是设计实体和艺术美学的有力结合。民族乐器从造型特征、色彩构造、图案设计和音响设计等方面体现民族文化的美学思想和工艺水平。同时在功能表现上也从最初与农业生产、祭祀仪式、民俗活动中产生,并演变发展到当代乐器的改良和创新,将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得以传承和发扬。民族乐器在制作中考虑造型特征,并根据乐器材质、造型图案等方面的不同融入民族文化,例如加入图腾文化符号,从某种程度上似为一种工艺美术体现。
铜鼓作为广西壮族代表性乐器,具有悠久的历史。其造型特征和音响表现反映了壮族日常生活方式、图腾文化崇拜等文化信息。铜鼓作为壮族人民载歌载舞文化传承的载体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月三”作为壮族人民每年的节日庆典,铜鼓在此必然出现并作为一种节日庆典乐器,演奏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民间音乐风格。
一、铜鼓造型特征的独特性
壮族铜鼓根据造型风格、纹饰材料、制作工艺和出土区域等方面的不同,分为八种基本类型,即为石寨山型铜鼓、万家坝型铜鼓、冷水冲型铜鼓、麻江型铜鼓、遵义型铜鼓、灵山型铜鼓、北流型铜鼓和西盟型铜鼓。其中根据出土鼓的数量和铸造工艺的成熟度尤以石寨山型铜鼓、万家坝型铜鼓、冷水冲型铜鼓较为显著。主要分布于广西百色、东兰、南丹地区。其中东兰县铜鼓以保存和出土数量之最,被称为“世界铜鼓之乡”。
传统的铜鼓造型包含有鼓面、鼓足、鼓腰、鼓耳等部分组成,鼓面呈圆形,两端修平整,鼓面面径大于鼓腰,鼓腰呈凹型,鼓足短而径宽,铜鼓古代作为重要的器物在铸造设计中多采用失蜡法成型或泥模法铸造而出,铸铜工艺制作,材质坚硬。铜鼓造型的记载在唐朝文人刘恂地理杂记《岭表录异》中有相关撰写:“蛮夷之乐有铜鼓焉,形同腰鼓,一头有面,鼓圆二尺许,面与身连,全用铜铸,其身遍有虫鱼、花草之状,通体均匀,厚二公以外,炉铸之妙,实为奇巧,击之响亮,不下鸣鼍。”铜鼓纹饰呈太阳纹、云雷纹,其中以麻江型铜鼓纹饰为代表。铜鼓纹饰表现了壮族先民对太阳神的崇拜和对雨水的祈求。壮族多聚集于广西山岭地区,以农耕为主,因此壮族人民对于自然万物影响农作物的各种因素尤以敬畏,其中将太阳神作为壮族的敬畏之神,铜鼓制作将八道光芒的太阳纹铸造于铜鼓鼓面,通过叩击鼓面太阳神纹饰祈求太阳神带来的风调雨顺。太阳纹居于铜鼓鼓面中心,是铜鼓的基本纹饰。同时铜鼓纹饰在鼓面上铸造有云雷纹,云雷纹分布于鼓面太阳纹外围的晕圈之间,基本布满单线旋出的云纹和菱形套叠的云雷纹,刻画出壮族祖先对雷神的敬畏之心。广西北流出土至今发现的最大云雷纹铜鼓,鼓面直径165厘米,高67.5厘米,重达300公斤。这面铜鼓造型独特,鼓身造型精美,鼓身布满云雷纹,铸造精美绝伦,代表了壮族铜鼓文化的缩影。
壮族铜鼓随着历史的演变进程,造型特征趋于多样化。其造型设计从最初的铸铜工艺到如今造型的多变发展,鼓身纹饰,加入羽人舞蹈图案或十二生肖等图案。同时壮族图腾文化也在壮族铜鼓造型中加以运用,体现了壮族先民创造和信仰的思想观念。如铜鼓鼓身和鼓面铸造“蚂拐”图腾,即青蛙造型,反映了壮族特有的民俗和图腾文化。“蚂拐”即为壮语“青蛙”“蟾蜍”之意。蚂拐图腾代表壮族文化的缩影,壮族先民通过图腾蚂拐祈求上天佑护,风调雨顺。因此在蚂拐节通过击打铜鼓有规律的节奏和音乐,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二、铜鼓音响表现
乐器制作中根据造型工艺和材料的不同,产生影响乐器音色、音域、音量等因素,同时乐器所产生的声音又与乐器造型、构造等方面相互作用。乐器制作中对于造型部分既要考虑乐器本身所产生的声音振动效果,又要考虑振动频率的接受范围。铜鼓在构造工艺、铜质材料以及鼓槌材质等方面影响铜鼓共鸣振动声音,不同于传统打击乐器声音频率的表现。
壮族铜鼓根据声音源不同分为节奏铜鼓和乐音铜鼓。节奏铜鼓根据锤击膜鸣叩击鼓面形成规律的节奏性。铜鼓声音在声音表现中,通过自身音响更多是对自然音响的模拟,即通过自身音频变化表现天、地、雷等自然音响。而自然音响作为一种客观音响,包含自然界所存在的既定声音,如山川河流声、雷雨轰鸣声、电闪雷鸣声、虫鸣鸟叫声等自然存在的声音。这些声音多与自然界共性存在,而人类作为自然界的载体,从最初的敬畏自然、敬畏神灵等祭祀活动中吸取自然声音,并通过一系列的肢体语言、乐器之声所表现。壮族铜鼓通过叩击鼓点来模仿雷声、虫鸣,进而模仿壮族图腾文化“蚂拐”即蟾蜍声,形成节奏铜鼓的声音源。
乐音铜鼓则是后人在早期铜鼓只有1532四种音高的基础上通过铸造工艺改良加入基本音高,并可以演奏乐曲,现多在婚丧庆典等民间仪式场合进行演奏,表现出强烈的节日气息和生活场景。铜鼓发展至今,创作出一系列具有音乐性的作品,并同时加入其他壮族乐器,形成具有壮族音乐风格作品。乐音铜鼓具有模拟音响的同时,又具有声音的音乐功能,即通过规律性的音乐符号,表达民族文化和情感表达。
1.铜鼓造型与音调
音调即为声音的音高,是人耳捕捉声波频率的基本表现。声音通过振动产生,而振动即产生声音的频率,单位为Hz赫兹。人耳能接受的频率范围在20Hz-20kHz之间。低于20Hz被称为次声波,而高于20kHz被称为超声波。有些动物的耳朵非常灵敏,能捕捉到人耳接受不到的声音频率。如犬类能听到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因此在类似地震等救援中犬类通过听觉确认伤员位置进行营救。
乐器作为音调的固有频率,在制作之初根据人耳的听觉应用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发出音调,通过乐器所演奏的音乐音调进行频率变化。声音根据听觉范围频率分为低频、中低频、中频、中高频以及高频五个频段。如小提琴的频率根据其乐器造型形似人体躯干,腔体构造等方面决定其频率在中低频。铜鼓作为锤击膜鸣的打击乐器,最初作为祭祀等场合应用,铜鼓的声音频率在中低频以下的范围内,而铜鼓造型圆大,其乐器腔体空,通过鼓槌敲击声音振动发出较强产生范围广的泛音,而这种低音频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在最初的祭祀等大型民俗活动中起到很好的震慑、激奋的氛围作用。因此铜鼓造型与声音音调有着紧密的联系。
2.铜鼓造型特点与响度
响度即为声音的强弱,在人耳接受的强弱范围,由声音声波的振幅决定,单位为分贝dB,人耳对声音强度的接受范围即听力范围从0dB至120dB以上,基本超过120dB-140dB以上,人耳结构会对声音产生疼痛感,因此乐器所产生的响度关系也基本遵循人耳能接受的强弱范围。当演奏一首乐曲时,人耳能清晰的捕捉到乐器演奏的强弱对比关系。
乐器的响度多体现在音的长短、强弱对比关系中。不同乐器演奏相同音符,音的延续时长不同,所发的响度也不同;当乐曲中音符时长相同时,根据强弱对比乐曲的力度不同。音的强弱变化对音乐形象的塑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铜鼓早期以炊器之用,后作为重器、礼器并通过敲击达到声音洪亮而悠远,铜鼓的声音响度也成为铜鼓发展演变的重要因素,最终作为打击乐,敲击规律的节奏,声音响度需要鲜明的强弱对比。
3.铜鼓造型特点与音色
音色即为音频,由发声源产生波形的频率和包络决定。声音波形的基频产生人耳听到的最清晰的声音,即为基音,而次频波形所产生的微小声音,即为泛音。每个发声源有各自的声音属性。而乐器作为重要的发声源,当不同的乐器演奏相同的一个乐音时,各自发出的音色是不同的。这就与乐器本身的造型构造有重要的关系。乐器自身造型构造决定着声音振动产生的声波波形不同,这些波形的不同就决定了乐器独有的音色。由于乐器独特的造型结构,可以创造出不同听觉感知的音色变化。例如相同的音符小提琴和大提琴所发出的音色是不同的,这时由于发声体的形状造型、声音的泛音关系等方面决定的声音特性。铜鼓作为铜铸造乐器,本身的材质决定着其独特的声音音色。铜鼓声音作为重要的信息源,在表演形式上,多以模仿自然音响即雷雨声等崇拜自然的音响为主,铸造工艺独特铜鼓通过一系列的鼓点声响,壮族祖先可以感知雨的来临,铜鼓鼓点强弱感知雨的大小,并通过鼓点音量感知情绪的变化。因此铜鼓所造就的模拟音响不仅传达壮族文化信息的重要手段,同时具有情绪功能。
三、结语
壮族先民对太阳起落、雷雨崇拜、昼夜交替以及自然的未知等看作神秘的力量而加以崇拜和敬畏。同时作为生活在南方地区的壮族先民,面临着洪水的泛滥、稻田的收获、雷神的敬畏等,因此将联系着雨水和粮食的动物青蛙作为民族的图腾,并将其刻画表现在各种器物中。综上,铜鼓融合了上述的民族符号之中,体现着祭祀宗教思想和民俗仪式的铜鼓应运而生。我们认为铜鼓的诞生发展和演变有助于探寻乐器造型和声音特点的融合研究。将壮族铜鼓造型与音响表现两者进行关联研究是一项尚待进一步探寻的领域,在此,本文希望开启一扇探索的窗户,将铜鼓这一民族瑰宝中的造型和声音进行研究,从而促进民族文化领域的发展,实际上这也是壮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