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鹊声声 母爱浓浓
2021-07-12李志芬
李志芬
2020年,在江苏省第十四届“五星工程奖”评奖活动中,我们建湖淮剧团演出的小淮剧《喜鹊》力克群雄,摘得“五星工程奖”“网络最佳人气作品”等各项殊荣。在这部戏中,我有幸扮演了女儿玲玲这一角色,通过这个简单的故事和质朴的人物塑造,让我对母爱、对老年群体、对艺术创作如何反映社会现实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时至今日,我的耳边还常常回响起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我想,这一定是因为我们塑造的角色打动了观众,走进了觀众的心灵深处。《喜鹊》这个戏的情节大致如下:女儿玲玲抱着自己几个月大的孩子在院中与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母亲相遇。患病的母亲看到孩子欣喜若狂并趁女儿不备抢过就跑,二人追逐中母亲差点将孩子摔落;被女儿埋怨后,母亲又开始对树上的鸟儿产生了兴趣,一遍遍地问女儿那是什么鸟?女儿的怨气终于爆发。待母亲清醒之后,老人家一番语重心长的话,深深震撼了女儿,让她感到无地自容,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我在扮演玲玲这个角色时,常常感到她就像自己,就是自己。玲玲作为母亲的爱子之情和作为女儿的怨母之情好像就发生在自己的生活当中,好像就是我对自己母亲的真情实感。作为演员,可以说我对这样的角色并不感到陌生。但越是熟悉的角色要感动观众越不容易,要让这样的人物走进观众心中,必须深刻体会玲玲这个人物在不同身份、不同状态下的感受,同时在表演时,更要恰到好处地把握人物的心理层次与外在行为的变化,让玲玲这个角色在“母亲”与“女儿”的双重身份转换中做到自然流畅、亲切感人。比如:在母女俩抢夺孩子的过程中,我在表演时,就细细揣摩此时人物的心态,我觉得这时作为母亲的玲玲最担心的就是患病的母亲会摔碰到孩子,此刻的她,一定是又害怕又紧张,她在语气上一定不敢太大声音惊吓到母亲,在行动上也是“想追不敢追,想跑不敢跑”的状态,只有当孩子回到自己手中,她才大声喊道:“妈!你想吓死我呀!”可以说作为母亲和女儿的玲玲这一角色的情感此刻是非常复杂的;当母亲又开始对树上的喜鹊产生兴趣并一遍遍询问那是什么鸟时,玲玲的情感世界最终走向爆发。此时,她既有对刚刚母亲抢夺孩子的怨气,又有对母亲不断忘记的厌烦,更有对母亲患上老年痴呆病的无奈与绝望。只有深刻领会玲玲这个人物丰富矛盾的内心世界,才能将这个艺术形象准确、鲜活地树立在舞台之上。通过认真的分析与体会,我在表演时力争做到对人物心理的准确刻画,用真情感染观众、打动观众,从而使我塑造的这一角色给大家带来美好的艺术享受。
《喜鹊》的成功,给我留下深刻感悟的还有这部作品所体现的社会意义。当今时代,我们国家逐渐进入老龄化时期,如何对待老人以及老年人所面临的疾病、孤独、抚养等诸多问题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紧迫、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喜鹊》这个作品获得成功,我想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揭示的问题直面社会矛盾,反映老百姓的心声,体现大众关注的视角,将现实生活中最常见且经常发生的事展现在舞台上。而作为演员,我觉得我们最熟悉的人物更加考验表演者的功力,也更能让演员回归到最自然的生活之中去实现表演的升华。同时,作品对这些社会问题的揭示,又要求演员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修养,要求表演者的情感要更加丰富,对作品的理解要进入到更广阔、更深刻的社会层面去思考。的确,《喜鹊》的排练创作过程,既是我对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重新思考的过程,也是我对现实世界存在的诸多问题学习探索的过程,尤其在如何对待老年人、理解老年群体的体会中,不断深化自己的认识与理解,最终让我表演的人物得到观众的喜爱与认可,让我们这个小淮剧取得了圆满成功。
《喜鹊》得到广大观众的掌声,作为演员我感到无比幸福与自豪。站在舞台之上,让自己化作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走进千家万户,给百姓带来美的艺术感受,这是我最快乐的生活,也是我作为演员毕生的追求与艺术梦想。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县淮剧团)
责任编辑 岳莹 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