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结合为论述文添彩
2021-07-11陈尚余
陈尚余
可以通过排比增加推出观点的气势。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需要展开合理的想象,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虚实结合,使排比的内容丰富鲜活。
虚实结合是艺术创作中常用的手法。清代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得很精辟:“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故虚实常宜相济也。”论述文写作也不离此道,一篇好的论述文,在理性的思考、严谨的论述、丰富的论证材料等基础上,还应该有打动人的气势与文采,恰当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就可以达到这一效果。
何谓论述文的虚与实?总的说来:作文题指定的论题或隐含的中心观点为实,真实的人物和事件为实,客观存在的问题为实,已然和当前为实;作者的主观评论分析为虚,虚拟假托为虚,未来和未知的为虚,用作对比衬托的内容为虚。
论述文写作的虚实结合,可以从引出观点、论据使用、解决问题这三个方面入手。
引出观点:合理想象用修辞,形成排比气势足
不少同学的论述文,标题就是中心观点,在这种情况下,文章开篇再开门见山摆出观点固然实诚,但容易与标题重复,表达的韵致也少了些。这时候,可以通过排比增加推出观点的气势。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需要展开合理的想象,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虚实结合,使排比的内容丰富鲜活。
比如习作《站起来的美景》的开篇:
是什么让春蚕破蛹成蝶,绽放出永恒的美丽呢?是黑暗中努力站起来。是什么让江河汇入大海,让生命源远流长呢?是前进中坚持站起来。是什么让昙花悄悄怒放,散发出沁人的芳香呢?是黑夜中奋力站起来。人亦如此,只有站起来后,我们才能看到独一无二的风景。
这是常见的引论模式,由自然景象引出人文话题。春蚕成蝶、江河入海、昙花怒放都是自然景象,都是“实”的,可是作者通过拟人的手法,赋予了它们人的情感意志,认为是“站起来”的信念使然,这种“站起来”的信念就是“虚”的,以此衬托中心观点“只有站起来后,我们才能看到独一无二的风景”,充满诗意,增添文采。
又比如習作《稳中求胜》的开篇:
梁山智有吴用,道有公孙,武更是好汉如云、英雄如雨,却以宋江为首。蜀国谋赖孔明,勇恃关张,却以刘备为王。东木西金,南水北火,却以戊土居中。何也?
宋公明为人沉稳,刘备处事敦厚,戊土谦稳厚实,终脱颖而出,施展风采,各得其所。故曰:为人沉稳,稳中求胜,吉。
作者要论述“为人沉稳,稳中求胜”的观点,开篇除了引用宋江、刘备两个人物为例,还列举了五行中“土居中”的例子。宋江、刘备这两个人物是真实的,他们“为人沉稳”“处事敦厚”都是“实”的,而“戊土谦稳厚实”,是作者为了完成排比句式,通过合理想象赋予“土”人的特点,这是“虚”的,虚实相映,推出了观点。
论据使用:假设分析论证观点,增强感染力
常言道,事实胜于雄辩,论述的过程中难免要援引事实材料。不过,仅有材料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对材料加以分析,才能增强说服力。特别是材料不够新颖时,如果我们能够慧眼独具,提出别样的见解,就能更有力地突出观点。
我们可以大胆地从事实的因果关联、条件关系、正反对比等角度出发,提出假设,形成分析评论。
论述文写作要晓之以理,还得动之以情,而这“情味”往往来自合理假设。
对材料的评论分析相对于客观真实的事实材料来说是“虚”的。当然,“虚”不是指凭空捏造,应以事实为基础,以逻辑思维为依据,以论证观点为目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大胆地从事实的因果关联、条件关系、正反对比等角度出发,提出假设,形成分析评论。
几年前,江西南昌12岁男孩小新,因为擅长某款游戏获得游戏直播平台的青睐,月收入高达3万元人民币,引发“打游戏月入3万的少年该力挺吗”的讨论。《中国教育报》就此刊发《个别孩子的选择不具示范意义》一文,文章指出:
其一,如果小新打游戏没有高达每月3万元人民币的收入,家长还会这样心安理得、理直气壮地支持孩子吗?其二,当下游戏直播平台之所以青睐小新,看中的一个重要“卖点”,是孩子小小年纪而游戏“功夫”了得。但是,随着小新一年年长大,以及其他类似年纪的游戏玩家陆续加入,小新的这一重要“卖点”会逐渐丧失。
如果随着年纪渐长,小新的游戏“天分”未能实现良好延续,长大后不再有超出常人的表现,单纯靠打游戏不足以维持生活,到时该怎么办?如果小新成年后缺乏别的谋生技能,作为家长又该如何规划儿子彼时的生活和工作?
两处画线文字都是假设,第一处假设了“没有高达每月3万元人民币的收入”这一条件,第二处假设了小新“长大后不再有超出常人的表现,单纯靠打游戏不足以维持生活”这一结果,以发展的眼光、从事件的反面进行剖析,指出以打游戏为生可能存在的问题,以证明观点。
有这样一个故事:苏东坡年轻时读了一些书,颇为自负地在自家门前贴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后来,一位老者拿出一本书给他看,他却一字不识,于是把对联改成“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用以自勉。显然,苏东坡从老者无声的教诲中认识到学海无涯、学无止境的道理。从此,他孜孜不倦地读书、学习,最终成为一代文豪。
用这个故事来论证“学海无涯”的道理,自然合适,但是平铺直叙的感染力显然不足。而以下这段文字,画线部分是在故事的基础上补充了一些疑问和假设,可谓语重心长,相较于单纯地说故事,说服力、感染力无疑更强了。
学海无涯。苏东坡年轻时读了一些书,颇为自负地在自家门前贴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苏轼啊苏轼,天下的字知多少?人间的书有几何?中华上下数千年,多少个朝多少个代,有多少种古文字?纵横960万平方公里,56个民族,又有多少种语言、多少种文字?试问“识遍天下字”的人,还敢以“识遍天下字”自居吗?这太多太多的字所组成的太多太多的书,还有人敢说读尽了吗?后来,一位老者拿出一本书给他看,他却一字不识,窘得满脸通红,忙把对联改成“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用以自勉。显然,苏东坡从老者无声的教诲中认识到学海无涯、学无止境的道理。从此,他孜孜不倦地读书、学习,最终成为一代文豪。是啊,学海无涯,只有“苦作舟”,才能获得成功的希望。
论述文写作要晓之以理,还得动之以情,而这“情味”往往来自合理假设。当然,这些充满人情味的“虚笔”也还是要以说理为目的,切不可喧宾夺主。
解决问题:学会提出策略性建议
写作论述文往往是为了讨论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真实的问题,比如我们倡导勤俭节约,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浪费现象日趋严重的问题。
我们应该学会提出策略性的建议。这些策略性的建议当然都是“虚”的,它们不一定是具体的做法,有时候甚至只是一种理念,但是具备一定的指导性,能让人看到你解决问题的能力。
近几年浙江省的高考作文题,常让同学们在“两难”之间进行选择。比如2019年的作文题要求同学们以创造生活的“作家”身份,面对生活这一“作品”,在是否倾听“读者”的意见中做出选择;2020年的作文题提出对于人生坐标,“家庭”“社会”与“我”的预期之间存在落差或错位,要求同学们对此表明立场。面对这样的考题,非此即彼往往不是最佳的選择,两者兼顾应是理想的模式。但如何将看似矛盾对立的双方统一起来呢?有些同学只是笼统含糊地说要两者兼顾,却讲不出兼顾之道,这时候,我们应该学会提出策略性的建议。这些策略性的建议当然都是“虚”的,它们不一定是具体的做法,有时候甚至只是一种理念,但是具备一定的指导性,能让人看到你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2020年高考的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作者是这样解决个人与家庭、社会关于“我”的人生坐标的落差或错位问题的:
用在树上的生活方式体现个体的超越性,保持婞直却又不拘泥于所谓“遗世独立”的单向性形象。这便是卡尔维诺为我们提供的理想期望范式。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伸向天空。
所谓“生活在树上”,就是在“家庭的预期”“社会的角色”与“我的美好期望”之间找一个合适的位置,扎根大地而又伸向天空。作者用“生活在树上”这样一个比喻,提出了一种策略性的建议以解决现实问题。
又比如我们常在各种媒体上看到城管和小贩之间发生冲突的新闻,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社会问题,依法监管也会遭到误解和抨击。一篇题为“柔软地带”的文章这样论述化解冲突之道:
法律和法规是坚硬的东西。如果不够坚硬,人们可以自由触碰,久之则形同虚设。除此,生活还需要刚性之外的柔软地带。人的内心,也应该有软硬两个地带,硬的是原则,软的是良知。……在是与非之间,在权力与欲望之间,需要建立一个缓冲地带,这个缓冲地带能给后来的进与退留一点余地,给调整与纠偏留一点空间,而这,需要人们的内心有一块可以松动的柔软部分。
在原则与良知、是与非之间“建立一个缓冲地带”,这是作者提出的解决之道。此道也不是什么具体做法,只是策略性的建议。
从以上两例可以看出,恰当提出策略性建议也如同“生活在树上”,既需扎根“大地”,针对真实的问题,又能伸向“天空”,给出的意见和建议要有一定的指导性。这种思考力和表达力只有通过平时的阅读积累和扎实的练习,才能培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