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到文学与影像的世界里,邂逅“乡土中国”

2021-07-11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乡土中国乡土中学

“这种学术类的书,我很难提起阅读兴趣。”

“我的生活远离乡村,我也没有关于乡土的记忆。”

余姚中学程载国老师说

2018年以来,我在浙江省多个地区不同层次的学校执教过《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课程。在与各地中学生深入接触之后,我发现同学们在阅读这本书时会出现很多知识上的盲点和理解上的误区。而正如费孝通先生在《文字下乡》中所言,同学们读不懂《乡土中国》绝不是因为“愚”,而是因为不熟悉。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所描绘的“乡土社会”,是20世纪中叶以前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在该书诞生之后,中国基层社会经历了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外出务工潮等变革,社会结构和人伦关系都发生了较大的转变,所以大家对《乡土中国》一书所描绘的现象产生隔膜是完全在情理之中的。

我们无法回到原来的“乡土社会”全面感知“差序格局”“礼治秩序”的文化氛围,而只能借助一些间接的手段。因此,这些与乡土社会有关的图书与影视作品,是帮助同学们感知和理解《乡土中国》的绝佳助手,如能在课外有所涉猎,相信同学们定能有所收获。

小说 陈忠实《白鹿原》

《白鹿原》是作家陈忠实创作的长篇小说,通过讲述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表现了从清朝末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社会变迁。

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的白鹿村,是中国千千万万乡土村落中的一个,其间上演的“耕田纺织”“饥馑瘟疫”“娶妻生子”“兄弟相煎”“祭祀宗祠”等事件,全面展现了中国乡土社会的隐秘历史。从中我们可以窥见乡土社会中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礼法之间的关系。

(海寧中学 张 洋)

由于社会学理论对同学们来说有一定的“接受障碍”,我尝试在《乡土中国》的课堂教学中配以《白鹿原》里的典型故事详加解说,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颔首点头,偶尔还若有所思,大谈其个人对乡土中国的认识。因此,我非常推荐《白鹿原》这本书,它不仅用“史”的笔调忠实地记录着中华“民族的秘史”,还用“文”的笔调生动地记载着远去的“乡土中国”。可以说,《白鹿原》是乡土中国的文学重现。

(桐庐中学 郑 杰)

小说体学术著作 林耀华《金翼》

《金翼》是著名社会学家林耀华先生以小说形式撰写的社会学研究著作,其写作时代与《乡土中国》相仿,兼具专业性、思想性与可读性。通过对福建玉田张、黄两家在社会生活与经济变迁中兴衰沉浮的描写,刻画了从清末到民国末年近五十年的中国南方乡村生活全景。

在记述张、黄两家生活场景的同时,作者对地方社会的信仰、习俗等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对个人在人际关系中的调适与制衡进行了分析与评述,为我们解读中国传统社会提供了社会学领域的绝佳读本。

(余姚中学 程载国)

《金翼》在不同时期的版本,曾经先后使用过“一个中国家族的史记”和“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两种副标题,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其介于小说和学术著作之间的文体特质。书中出现的故事和人物,以及林林总总的资料,都是作者以科学严谨的方式进行社会学调查研究的结果。

(海宁中学 张 洋)

纪实文本 梁鸿《中国在梁庄》

北京师范大学梁鸿博士坚信:每一个村庄都是一部历史,每个家庭都是一个独特的人生类型。因此,梁鸿多年深入农村,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家乡的每一寸土地,用自己的笔记录下那些惊人的故事。她试图用一个个小故事呈现乡村生活的多个方面。书中的“梁庄”有一定的代表性,不熟悉乡村的人读了这本书,当至少对处于剧烈变化中的中国乡村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余姚中学  程载国)

小说 韩少功《马桥词典》

作者以写词典的形式写小说,用115个词条构建了一个乡土社会,追踪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的根源,为我们认识农村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台州中学 屈伟忠)

小说 金庸《天龙八部》《神雕侠侣》等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中所表现的长者伦理——对师要尊、对父母要孝,就是教化权力的体现;武林宗派,即是拟血缘团体组织,人际关系是差序格局的;宗派组织犹如村落,宗派之内,熟悉又亲密;宗派之间,则互相孤立,存在隔膜。

(台州中学 屈伟忠)

电影 《被告山杠爷》

根据李一清的小说《山杠爷》改编的电影《被告山杠爷》,讲述了发生在偏远乡村堆堆坪的“传统经验”与“现代观念”的冲突。村里的当家人山杠爷全心全意为村民办好事,威望极高,深得村民的拥戴,但是在处理村民强英、明喜、王禄、腊正以及二利等人相关问题的过程中却触犯了法律。

可以说,堆堆坪就是《乡土中国》中所描述的那种乡土社会。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更愿意信奉传统的经验,因为用前人的方法完全可以解决现实中的大部分问题。维持村里的秩序,靠的是“仁义礼智信”这些传统的信念。山杠爷木讷的儿子和贤惠的儿媳尽孝道、守本分,是千百年教化的结果,是“礼治秩序”在现实乡土社会中的体现。

(海宁中学 张 洋)

电影  《秋菊打官司》《十二公民》

这两部电影反映了处在社会转型期不同阶段的中国城乡基层的状况,生动演绎了《乡土中国》中的许多观点。

《秋菊打官司》是张艺谋执导的农村题材电影,于1992年上映,改编自陈源斌的小说《万家诉讼》,讲述了农村妇女秋菊为了向踢伤丈夫的村长讨说法,挺着孕肚坚持上告的故事。影片主要表现了情与法、传统观念与现代法治的碰撞,反映了中国农民法律意识的觉醒。

《十二公民》改编自1957年的美国影片《十二怒汉》,讲述了当代中国一个由“‘富二代杀人案”引发的法庭智斗的故事。12名来自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公民组成陪审团,审理社会上饱受争议的“20岁‘富二代弑父案”,由他们对案件做出最终判决。在审理过程中展现出的人情与法律、公平与偏见冲击下的复杂人性,折射出中国社会的现状。

(杭州余杭第二高级中学 应 健)

电影  《刮痧》

电影《刮痧》以华人电脑游戏设计师许大同一家在美国的遭遇为主线,展示了中美文化的冲突。许大同一家移民美国达八年之久,可他们的思维方式乃至生活模式依然是乡土中国的延续。许大同在儿子丹尼斯与同学打架之后,当着同学家长的面打自己的儿子,彰显严父的教化权力。医生发现了丹尼斯背后由于刮痧导致的“伤痕”,以为许大同在家里虐待丹尼斯,于是把这一情况告知了医院的社工,许大同一家被剥夺了对孩子的监护权。

《乡土中国》一书在中西文化对比中揭示乡土中国的文化特质,但当时中国处于积贫积弱之时,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会相对悲观一些。如今,我们能以更加平和的心态去看待中西文化差异。观看《刮痧》有益于我们反省传统文化,形成文化自觉。

(余姚中学 程载国)

电视节目  《钱塘老娘舅》

浙江卫视的电视节目《钱塘老娘舅》多年来一直深受中老年观众喜爱。该节目邀请社会阅历丰富的老人担任调解人,带着伴手礼上门调解家庭纠纷。“老娘舅”总是先多方访谈,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再把当事人喊到一起指出他们各自的偏颇,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处,最后争取让他们放弃争执,达成和解。“老娘舅”上门调解纠纷的程序和说辞与《乡土中国·无讼》里所描述的调解场景非常相似。透过这一节目,我们可对乡土中国中的“无讼”文化传统有较深入的了解。

(余姚中学 程载国)

猜你喜欢

乡土中国乡土中学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再思20世纪上半叶的乡村建设与改造
“乡土中国”的审视一种
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
芬芳乡土行
“后乡土”视域下农村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