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涯辅导中故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2021-07-11邓庆民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14期
关键词:问题情境

邓庆民

〔摘要〕好的故事让学生终身受益。在生涯辅导中,好的故事要有意思、有意外、有意义。本文提出,生涯辅导需要对故事进行收集、评估、筛选、整理,使其变成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资源。对不同类型的故事,资源收集的渠道也有所差异。收集来的故事资源需要进一步整理,除了故事中的价值导向需要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外,还需要注意个人隐私处理、关注点设计、呈现方式以及问题设计。经过整理的故事可以作为问题情境或知识载体,用在課程编制、课堂教学以及个别会谈中。

〔关键词〕生涯辅导;故事资源;问题情境;知识载体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14-0032-03

听故事是学生喜欢的教育形式。美国临床心理学家乔治·彭斯认为:“从无法追忆的古老年代起,故事、传说和寓言就已经成为传递信息、教授价值观念和分享人生重要教训的、有效的和首选的方法。”[1]借助故事对学生进行生涯辅导,需要明确以下问题:什么样的故事是有价值的?如何通过故事让学生逐渐认识“我是谁”“我要到哪儿去”“我能到哪儿去”“我如何到那儿”等问题?怎样以学生的成长需要和问题为关注点,开发和选择故事?这些故事用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并发挥育人价值?生涯辅导需要对这些故事进行收集、评估、筛选、整理,使其变成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资源。

一、故事资源的收集

一个完整的故事包括主题、人物、时间、地点以及事件等要素。其中,主题是故事的中心思想,要符合教学要求,传递正确的价值导向;故事中的人物要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可以多选择一些学生同龄人及他们喜欢的人物的故事;故事发生的时间最好是当下,具有时代感,贴近学生生活体验;事件则需要围绕自我认知、交往、学习以及梦想等话题。

在生涯辅导中,作为学习资源的故事,有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有意思,也就是有趣,能吸引学生,贴合学生生活实际;二是有意外,故事要有意料之外的情节,能够激发学生思维和价值方面的冲突;三是有意义,故事要具有强大的教育意义,唤起学生心中的善和向上的欲望。

从故事的呈现方式看,可以包括媒体故事、文本故事以及口头故事。对不同类型的故事,其资源收集的渠道也有所差异。

一是媒体故事资源。这类故事主要包括有关生涯思考的优秀影片、热点新闻、短视频以及电视专题节目等。优秀影片主要是主题鲜明且能引发学生人生思考的经典电影,如《肖申克的救赎》《美丽心灵》《了不起的菲丽西》《当幸福来敲门》《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叫我第一名》等;电视栏目中的生涯故事资源,可以从《开讲啦》青年电视公开课,或是《非你莫属》《你好!面试官》等求职类节目中选取;新闻故事资源主要从央视的热点新闻中选择,对这些新闻事件的分析要有鲜明的价值导向。

二是文本故事资源。这类故事资源除了包括书籍、杂志中以及网络上的故事外,还可以采集学生的生涯故事,重点从学生撰写的周记或其他文字材料中选取。如学生撰写的个人成长生涯故事,可以从性格完善、职业探索、健康生活、学业进步、梦想追求等方面进行归类整理,这些故事是最贴近学生的教学资源。

三是口述故事资源。校园里每天都会发生很多故事,这些“日常故事”在师生之间口耳相传,反映了学生最真实的生活,如某位优秀学生的“周末和假期时间安排”,可以作为指导学生时间管理的范例。此外,教师亲身经历的故事更能吸引学生。在一次关于“生涯角色”的教学中,教师口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我在校园中遇到一位妈妈正在哭泣,忍不住上前询问,这位妈妈说,在去儿子宿舍准备帮孩子洗衣服的时候,被儿子阻止了。儿子说:“妈妈,我自己来洗吧。你涂着漂亮的指甲油,洗衣粉会弄花的;你穿着高跟鞋,这样长时间站着会累着的……”看到儿子这么懂得体贴自己,这位母亲忍不住留下了泪水,那是幸福的泪水。

二、生涯故事的整理

收集来的故事资源需要进一步整理,才能运用于生涯辅导中。除了故事中的价值导向需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外,还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个人隐私处理、关注点设计。学生同伴的故事对学生更有吸引力,但却需要进行个人隐私的处理,如隐去相关的身份信息,对一些故事细节进行调整、改编。对故事的关注点也需要进行设计,引导学生聚焦在教学主题上。如在学业指导中,教师呈现了这样一个故事:“我卸载了用了几年的聊天软件,告别了那些在网上聊天的同学,手机里干净得只剩下一个音乐软件。”结果学生非常兴奋,有的学生问“是什么听歌软件”,马上有学生说“肯定是网易云”,然后一群学生纷纷附和……教师本来想引导学生关注这位“手机成瘾”的学生是如何改变的,结果学生的关注点是“音乐软件”。

二是故事的呈现方式。生涯辅导中,故事可以通过媒体、文本以及口述等方式进行呈现。通过媒体呈现的故事主要是视频的形式,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最好能控制在十分钟之内,可以一次性呈现,也可以分成若干个部分,通过系列的问题将这些片段串起来。视频故事可以整体呈现,也可以只选取某个片段,如在关于应对方式的教学中,可以选取电影《美丽心灵》中纳什领悟到应对幻觉问题的片段,“我仍然看得见那些不存在的东西,我只是选择了不去理睬他们,就好像一顿心灵快餐,我选择不去纵容某些食欲。”文本故事则需要简练,往往通过案例的方式呈现;口头讲述的故事,则要注重故事的生动性。

三是故事中的问题设计。好的故事固然引人入胜,但好的问题更能引发学生的深层思考。问题的设计,可以从“故事本身的问题”和“学生代入故事情境的问题”两方面进行:“故事本身的问题”,如“故事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主人公的情感冲突及思维方式是什么”“主人公为什么这样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等;“学生代入故事情境的问题”,如“你有没有和主人公类似的经历”“如果你是他,你会如何选择”“故事中最能打动你的是什么”等。

三、故事在生涯辅导中的应用

故事是生活的缩影,是问题情境,是知识的载体,可以用在课程编制、课堂教学以及个别会谈中。

一是课程的编制。以故事为中心的生涯辅导课程设计可以采用“问题+故事”或“主题+故事”的线索。“问题+故事”的线索是以学生成长的节点问题为重点,以某位学生的成长经历贯穿整个课程,如以“小明”在高中遇到的学业、生活、生涯等方面的问题或困惑编制课程。小明遇到的问题和情境也可能会发生在每个学生身上,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和分析,使得生涯辅导真正成为对每个学生有价值的课程。“主题+故事”的线索是通过生涯辅导的主题设计生涯辅导课程,如围绕“自我发展”“生涯觉醒”“社会探索”“生涯决策”“生涯管理”等主题,借助影视作品、电视专题节目、新闻事件、校友故事、名人传记以及身边人的案例等资源,改编成结构化的故事,以此为话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从“别人走过的路”中去感受、领悟生涯的意义。

二是教学的应用。在某些概念的教学中,可以借助故事的隐喻性,通过解构与建构,提升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如《黄金床》的故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价值观的含义,童话故事《丑小鸭》可以帮助学生辨别别人的评价与自我认知。在涉及某些生活方式的体验中,可以借助故事的生活性,通过筛选和提炼,提升学生的心理体验能力。如电影《美丽心灵》可以帮助学生学会与问题相处,指导学生的应对方式。在学生生涯管理中,可以借助故事的叙事性,通过想象与創作,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如通过影片《当幸福来敲门》中“上帝派来的船”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会在困境中抓住机遇;再如《开讲啦》电视专题片中蔡志忠的故事,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兴趣与职业的关系等。

三是个别会谈。个别会谈中的故事运用,包括“学生叙事”和“教师叙事”。“学生叙事”主要是学生讲述自己的故事,重点在于和学生一起分析故事,将“问题外化”,帮助学生获得新的认知和感悟。如一位学生在会谈中讲述了自己的中考焦虑,借助萨提亚的“冰山理论”进行分析后,这位学生有了更深的感悟:“我感到有了这次的经历之后,我渐渐成熟了一些,也慢慢地正在放下失败的恐惧,更加注重如何平衡得失,而不是一味要得到,一味去避免失败。”“教师叙事”则是教师讲述与学生遇到的问题情境相类似的故事,重点在于方向和方法的指导,通过与学生一起分析别人的故事,让学生获得启发。如一个学生遇到未来职业选择的问题,可以讲讲学长的成长故事,通过对这些故事的分析,引导学生去探索并发现自己擅长和喜欢的领域。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坎坷曾说过:“人类生来并不能很好地理解逻辑,但是却能很好地理解故事。”[2]说故事胜于讲道理,好的故事让学生终身受益。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重点课题“故事中心:中学生生涯辅导叙事研究”(课题编号:B-b/2016/02/179)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乔治·彭斯.101个抵达孩子心灵的故事[M].张娓莹,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

[2] 丹尼尔·平克.全新思维[M].高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江苏省天一中学,无锡,214101)

编辑/张国宪 终校/卫 虹

猜你喜欢

问题情境
多元化创设问题情境,激活生物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对策
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思考
高中生解决情境性化学问题的初步研究
情境教学法提升化学实验课程价值的探讨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