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数学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培养

2021-07-11马婷

文理导航 2021年15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马婷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当前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越来越重视培養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这既是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对教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数学学科与时俱进的具体表现。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如何在数学学科中培养学生的成长型思维。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成长型思维

《小学数学新课标》中特别强调了对小学生十大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也为今后数学学科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即应试教育理念下的“知识本位”应向核心素养理念下的“能力本位”教育方向过渡。因此,数学学科必须做到与时俱进,满足现阶段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其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思维方式的转变。因此,在立足数学核心素养理念的基础上,我想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成长型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成长型思维模式概念解析

作为全球含金量最高教育之一的“一丹奖”获得者,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卡罗尔·德韦克层明确提出:具备成长型思维的孩子,更容易克服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困难,也会在未来学习中大显身手。她撰写的《终身成长》一书中就是讲述成长型思维模式,具备成长型思维能力的孩子,更喜欢接受挑战,不惧怕难题;不怕失败,努力学习,完善自己;注重过程,积累经验,实现目标,获得成长。

研究表明,成长型思维模式能让孩子在未来的教育和人际关系方面大放异彩,取得常人无法做到的成就。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是在教育中,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更愿意向老师和家长请教问题,不断钻研,直至问题解决;其次,在人际关系中,孩子们会利用成长型思维,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友情、亲情,在社交中特别注意他人的感受,临危不乱,与人侃侃而谈。

二、成长型思维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学观念的创新

在我国人才选拔机制下,“分数至上论”仍旧是教师与家长评判学生的主要标准。但是在该指导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绝大部分学校和教师的教学始终无法摆脱“知识本位”的教学,而这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采取“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的方式学习知识并检验学习效果,显然,违背了数学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学生在这种思维模式下,也认为数学的学习是应付考试,无法真正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核心素养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在成长型思维模式下,数学教学要将关注点放在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上,打破教材教学的局限,创新教学模式,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出发,引发他们对数学知识深入学习和探究的好奇心和欲望,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学习潜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由于成长型思维更关注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从教学观念和方式的转变出发,构建出一个全新的数学教学体系,切实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提供帮助。

三、浅析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数学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培养

在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指导下,我们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以期在不同方面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数学、应用数学,达到培养、强化与深化成长型思维的效果。

(一)我喜欢:信息技术教学化抽象为具体,培养成长型思维

在大规模的线上教学中,信息化教学的优势早已显现。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做知识的传播者,更要成为时代的领跑者,面对教育教学的契机,要审时度势,将其优势应用在数学教学中,更好地促使学生成长型思维的形成和发展。显而易见,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搜索与教学相关的图片、视频,这些动态化的知识内容在辅助教师教学之余,一改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固有认知,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也会变得更强烈。

例如,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教学中,前期,我在网上下载了一系列与教学概念相关的图片和图形演变的视频,并对其进行了二次加工,使其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中期,在课堂教学时,我先为学生呈现图片,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然后导入视频,将教学推向一个高潮,让他们产生继续学下去的动力;后期,我带领学生在概念、图形与视频的学习和理解中总结本堂课的重点,出示图片让学生指出哪个是轴对称图形、哪些是通过旋转得来的。信息技术将概念化的数学知识借助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呈现,学生们对本节重点概念的掌握和应用也由抽象的概念上升到具体的实物,真正为学生的思维成长构建了平台。

(二)我感悟:案例教学模式增添生活气息,强化成长型思维

其实,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他们很难在课堂学习中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据此,我们可以适当为学生引入一些他们熟悉的话题,将其渗透在教学中,实践研究表明,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和环境下的学习效果更强。基于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依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增添一些生活化的案例,延伸数学知识学习和应用的空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丰富教学内容,这也是知识向能力过渡、真正强化学生成长型思维的必然之举。

例如,在“升和毫升”的教学后,为调动学生在课下学习数学、利用数学的意识,我为学生们布置了生活化的作业,让他们在家里或者超市观察饮料、洗衣液、桶装水、瓶装化妆水的含量,感受容量单位的大小。之后在课堂上我让学生们展示自己的记录,其实这一教学方式,真正让学生感悟到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潜移默化地加快了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强化了学生的成长型思维,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起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主动性。

(三)我竞争:创设竞争性学习环境造氛围,深化成长型思维

不难发现,我们在表扬某位学生的时候,其他学生的心里往往是羡慕的,同时也渴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基于小学生们的这一好胜心心理,将其与成长型思维的培养结合在一起,激发出学生们的学习潜力,这样他们才能有所进步,得到成长。

例如,我常常以小组PK的形式让学生们感受竞争的真正含义。如小组口算PK赛,还会引入游戏竞争机制“击鼓传花”,各小组互相传一本书,当我喊停的时候,看书落在谁的手上,谁就要回答问题,比如“长方体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成A.正比例B.反比例”,答对加分,答错扣分,最后累积得分高的小组获胜。在这样的竞争机制下,我发现学生们为了赢得最后的胜利全都铆足了劲。这既是学生查漏补缺的良好时机,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的有效措施,对提升数学教学效果,深化学生的成长型思维大有裨益。

综上所述,数学学科本就是一门逻辑思维的科学,在信息技术、生活化元素与竞争机制的引入中,让学生们意识到努力学习的意义,不要害怕失败、敢于挑战,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模式,这比让他们多刷1万道题更有意义。学霸与学渣的差距,有时候不是努力,而是思维。

【参考文献】

[1]黄爱云,李霓.成长型思维对改善学生数学焦虑的教学启示[J].教育观察,2020,9(13):139-141.

[2]黄爱云.基于成长型思维的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养成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20.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