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2021-07-11苏雅玲

文理导航 2021年15期
关键词:课后作业课前预习教学质量

苏雅玲

【摘 要】本文立足于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从“利用微课加强课前预习指导”“开展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活动”以及“布置与生活相关的课后作业”这三个方面切入,针对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这一主题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作业

提升教学质量是每一学科教师都致力于实现的教育教学目标。身为一名基层数学教育工作者,我在自身的数学教育实践中便积极探索显著提升本学科教学效益及其质量的策略及其途径,收获颇深。以下,我仅结合自身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针对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进行简单总结与阐述。望能带给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同仁以更多帮助,大家共同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推动小学生们数学素养的更好进步与发展。

一、利用微课加强课前预习指导,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正所谓“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学生们学习的重要一环,预习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们课堂上的学习质量。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不少教师高度重视预习工作。但在这一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即很多教师会向学生们布置“课下预习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数学内容”的预习任务,但是却很难给予学生们科学、有效的预习指引与引导。这便导致不少小学生们顶多只是草草浏览一遍教材,却不知道该预习什么,也不知道该如何预习。课前预习的质量也因此大打折扣。针对这一情况,我认为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在自身的教育实践中可以有意识地借助微课这一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的形式加强对学生们的课前预习指导,让我们的学生们在微课视频的引导下清晰地知道预习的内容以及预习的形式。这在提升小学生们课前预习质量的基础上,也能为我们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例如,在“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一课前预习中,我便精心为学生们制作了一份时长3分20秒的微课视频,首先,其以“182×24”为例子,一步步向学生们演示了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先用个位上的4去乘182,再用十位上的2去乘182,最后再把两项所得的积加起来。与此同时,该微课视频还特别提醒“注意积的末位要与十位对齐”。待到学生们以“182×24”为例子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式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该微课视频还邀请学生们充当“小老师”,看视频中所出现的几个三位数乘两位数数学式子是否计算正确,不对的又该如何改正。短短的3分20秒,却将“三位数乘两位数”这节知识的精华进行了集中的展示与呈现,让我们的学生們在预习中对该节知识有了初步的认知与理解。如此一来,我们的学生们在“三位数乘两位数”这节数学知识的课堂教学中便能更有针对性的聆听自己预习中未能掌握的重难点,显然,这也将使得我们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得到了充足保障。

二、开展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活动,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课堂是我们教师面向学生们集中讲解知识的重要场所,学生们课堂学习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便决定了实际学习的效率与质量。因此,想方设法做好课堂教学活动,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师提升本学科教学质量的重要切入点。而要想更好地突破上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认为我们小学数学教师不能局限于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及其手段,而应当在尊重小学生们实际认知水平与特点的基础上开展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活动,让我们的小学生们感知到数学学习的有趣与快乐,让小学生们能更加轻松、直观而形象地理解所要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这对于我们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来讲也将大有助益。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这节知识时,我们小学生们由于年龄较小,难以在短时间内建立起长方体和正方体各自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认知,这便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受到了极大的影响。针对这一情况,我便在自身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引用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利用其直观而生动地向学生们呈现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示意图,其中学生们能看到的一面是用直线的形式加以展示的,学生所不能看到的被隐藏的一面则以虚线的形式画出。如此一般,学生们便能在虚实结合的示意图中理解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各自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这一数学知识点。我们的数学教学重难点得以轻松突破,数学教学效率也得到了极大的优化。

三、布置与生活相关的课后作业,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我们的生活是所有知识的来源,同时也是其最终的归宿。这是早已被大量教育实践所印证了的客观教育规律。为此,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端正对数学学科的认识,意识到学生们学习数学不仅仅是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要将这些学到的数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社会生活之中,用学到的知识更好地服务实际生活。因此,深化小学生们的数学学习认知、锻炼小学生们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也是我们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应有之义,教学之追求。而为了更好地达成这一效果,我在自身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会有意识地面向学生们布置与生活相关的课后作业,扩充与丰富小学生们数学知识学习的外延,让我们的学生们依据生活经验学习数学知识、会用数学知识。这也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得到提升的有力体现。

例如,在学习了“四则运算”这节数学知识时,我便向学生们设置了一个个他们日常生活中能广泛接触到的实际情境:爸爸买了3千克苹果和4千克橘子,共花费156元。已知5千克苹果的价钱等于2千克橘子的价钱。你能帮助爸爸计算出每千克苹果和橘子各自多少钱吗?辰辰买了一本自己特别喜欢的漫画书,他原本计划每天看12页,结果越读越想读,每天实际阅读的页数比计划的多看8页,结果辰辰提前2天看完了这本喜欢的漫画书。你知道辰辰喜欢的这本漫画书共有多少页吗……这些情境都是小学生们日常生活中会有所接触的,因此,这些课后作业的布置便相当于为学生们创设了一个个实际应用的情境,督促着学生们运用所学到的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解答。学生们对四则运算知识的理解更深刻了,自身的实际应用能力也显著增强了,效果一举两得。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们小学数学学科教师一定要采用多样方式优化本学科教学效益及其质量,让教师们得以轻松地教,学生们轻松地、高效地学。这样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才是优质的,我们小学生们的数学素养及其能力也才能获得更显著的提升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付玉卿.浅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J].新课程(小学版),2018(02):51-51.

[2]张春园.浅析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J].新课程(中),2018(02):70-70.

[3]杨艳玲.优化教学方法,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J].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9(04):74-74.

猜你喜欢

课后作业课前预习教学质量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精心营造学习氛围 成就语文高效课堂
浅析新课标下学好数学的方法
探究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
做好课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