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成功学”在学校育人管理中的借鉴与运用
2021-07-11周芳
周芳
摘 要:“为‘做不到找100条理由,不如为‘做得到找一种可能”。企业与学校最大的区别在于创造价值的类型。班主任工作确实是一个复杂而又繁琐的工作,在多年的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需要进行不断的反思和改善,问题是如何克服倦怠和惯性思维,以什么样的态度,看待新“员工”,运用什么方法促成这些新“员工”的发展,以求得双赢的结果,才是未来成就自我,成就他人的双赢局面。
关键词:管理;培育;以人为本;员工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9.017
“为‘做不到找100条理由,不如为‘做得到找一种可能。”这是《谁都能成为一流员工——“丰田成功学”》中学习到的颇有感触的一段。谁都想成为一流的员工,不仅是在企业里还是在学校里。哪里都需要超一流的员工。企业与学校最大的区别在于创造价值的类型。作为学校的一分子,笔者在工作岗位上确实不能创造出商品的价值,这是由工作对象决定的。
作为老师,笔者工作对象是学生,是一群正直青春期的朝气蓬勃的学生。面对这个群体,在班级的管理工作中,遇到了很多“做不到”的事情。工作的无力感处处存在,需要极大的工作热情和信心。连续担任十几年班主任的工作,工作已经进入倦怠期,以前的热情都随之渐渐消散,加上社会的发展,外在环境的变化,使人变得比较浮躁,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好好研究今后的工作方向和发展。
这次偶然的机会,拿到了这本书,有了眼前一亮的感觉。因为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管理与培育”。学校承担的是育人的工作,与之不谋而合。而且其中的细化的管理活动,与学校开展的“7S”等活动也比较匹配。因此,花了一些时间稍加研究。
1 对丰田的重新认识
无论是过去的顶礼膜拜还是现在的言辞抨击,可能都在业绩光环的影响下过了头。或许现在正是应该冷静地审视一下这家企业的时候了。重新认识丰田,认识丰田精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何借鉴学习,这是我们应该要思考的。
一个企业、一个学校、一个班级都是一个集体、一个小小的社会形态。有社会就有人的存在,那么如何管理带领这群人前进,就需要一定的工作方式方法。阅读过程中,从开始的不屑到后期的慎重恭谨,比较研究,带入工作生活,颇有感触。
2 “丰田成功学”的分析
一个企业中,什么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人才的培养,这才是最最宝贵的。那么一个学校呢,人又何尝不是最重要的呢?那么不管是在企业或者学校、班级、课堂相关过程中,人都是对象。人的智慧和创造,有了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人的智慧和能力是不可估量的。面对这样一群朝气蓬勃的学生,他们的未来当然也是无可估量的。所以,如何塑造和培育这些学生,培养到能适应今后社会化的生存及生活,培养成才,都关系到学校自身的发展,同样也适用于自我的发展,是自我发展的要求,也是人生的发展需要。
首先,对于一个班级来讲,每一位学生都是相同又不同的,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意识,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从这一层面上来说,存在个体差异的前提下,在共同的班集体中,实现各自的分工,拥有各自的岗位,就像在企业内部一样,都有每一个人的岗位。这时,他们就像企业中的员工。员工需要成长,需要培养和塑造,根据不同的基点而采取不同的措施,也就是所说的因材施教。对于一般的员工,对整个班级、学校的认同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个人的发展。近的说影响在校的规划与发展,往远处说就影响其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来讲,班级学生个体的塑造和培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整个班集体或者说是整个学校的氛围的影响。著名的马洛斯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就有关于“自我实现需求”的描述。当一个班集体能够满足学生个人的需求或者有使之满足的希望时,学生个体就会主动的实现自我的塑造和培育。更进一步说,那么在整个学校中,教师和学生应该都是“员工”,都有自我实现需求,而且这种需求还是相辅相成的,学生“员工”的需求实现了,教师“员工”的需求也应该是实现的。双方是应该是有相互的“认同感”的。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却很难同时满足双方的价值归属。因此出现双发都疲惫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对于个体学生来讲,每一个人都有对环境的要求和体验。自身素质的提高所求也会逼迫自我的塑造与提升,并主动改变周遭环境,完成环境的提升。在企业中,自我提升和周边提升已经被提高到一定的高度,不进则退,是由所迫也好,还是积极主动也好,所有的提升与前进都是被提倡和鼓励的。学校、班级环境更是如此。
3 丰田成功学的运用
在丰田生产模式中,描述的方法管理,也是笔者十分看重并信服的。但是这样的方法在企业中运用自如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经历了万千的变革的。是否真的能够被我所运用,也还需一定的时间。“万法同路,万人不同”。或许,一个很好的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如果不经过任何改善以贴切实际,全面照搬过来,那么再好的方法也无济于事。不仅不能解决问题,有时候还会出现各种各样新的问题。不管是对企业、学校、班级还是个人,学会独立判断事务的好坏,都成为必要的课题。扬长避短,改善改善再改善,保持并反思,再改善,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一点在学校现行的德育发展中,也是有一定實践基础的。目前学校实行的德育措施,如班级、实训车间的“7S”管理,就源自于丰田模式,来源于丰田企业的管理理念。实践证明,自从进行了这样的管理,经过几年的努力,教室、实训车间、整个学校的环境确实有所改善,无论是外在的表现还是内化的表达,由内而外的转化经历几轮的实施初见成效。实践出真知,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理论,认同并努力,才能有利于发展。
班主任工作确实是一个复杂而又繁琐的工作,在多年的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也迫使进行不断的反思和改善,问题是如何克服倦怠和惯性思维,以什么样的态度,看待新“员工”,运用什么方法促成这些新“员工”的发展,以求得双赢的结果,才是未来成就自我,成就他人的双赢局面,也是共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