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0年国内油菜籽市场回顾及前景展望

2021-07-11王辽卫

粮食问题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菜籽油油菜籽

王辽卫

摘要:油菜籽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是国产油料中压榨量最大的品种。近年来在相关政策扶持下,国内菜籽产量持续增加,但由于种植成本高,规模企业压榨亏损,国产菜籽主要流向小榨浓香菜油领域,菜籽商品率偏低,且产量无法满足消费需求。沿海地区多个油菜籽压榨项目先后投产,主要压榨进口油菜籽,同时贸易企业积极进口菜油、菜粕等下游产品来满足消费需求。2020年尽管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但菜油作为家庭小包装油脂销量大幅增加,部分抵消了餐饮用油需求,菜籽及其产品进口量持续增加,保障了国内消费需求。在临储菜油库存消化殆尽的背景下,预计2021年油菜籽、菜油、菜粕进口保持增长态势。

关键词:油菜籽 菜籽油 菜籽粕 菜籽产业

一、国内菜籽产量稳步增加

油菜籽作为我国主要油料作物,在保障国内油脂和蛋白粕供应中扮演重要角色,但近年来,由于种植收益不佳,播种面积增幅有限,产量一直在1300-1400万吨之间徘徊,难有大幅增长。2020年我国油菜籽播种面积预计为668万公顷,同比增长1.5%,湖北、湖南、四川等主产省均不同程度增加。油菜籽生长期天气状况良好、单产高于上年,预计油菜籽总产量为1395万吨,同比增长3.4%,连续第四年增加,累计增幅6.3%。其中四川省菜籽产量预计317万吨,同比增长7.0%,占全国产量的22.7%,稳居全国第一。其次为湖北的215万吨,湖南的210万吨。三省产量总和超过全国一半。传统产区江苏、安徽、浙江菜籽产量持续下滑,2020年预计三省总产量为166万吨,较2006年的289万吨减少42.6%,占全国比重从25.8%降至11.9%,油菜种植区域进一步向长江中上游地区集中。

2021年各地高度重视油料生产,鼓励长江流域开发利用冬闲田,增加轮作补贴规模,扩大油菜种植,加上油菜籽价格升至历史最高水平,预计菜籽种植面积超过1亿亩。其中四川省油菜播种面积首次突破2000万亩,达到2016万亩。湖北省油菜播种面积达到1850万亩,同比增加90万亩以上;安徽省油菜种植面积增加,适期播栽所占比例提高,当前长势好于常年;江苏省适度恢复油料面积,努力提升食用植物油自给率。预计2021年我国油菜籽产量将超过1400万吨。

二、我国菜籽及其产品进口情况

(一)油菜籽进口呈恢复性增长

国内油脂和蛋白粕消费需求强劲,菜籽产量难以满足需求,每年需要进口油菜籽、菜油、菜粕等产品弥补缺口,过去几年我国一直是全球主要的油菜籽及其产品进口国。2014年我国油菜籽进口量曾最高达到508万吨,之后由于进口利润变化和进口政策的调整,维持在300—500万吨之间,2019年由于加拿大菜籽中检出有害物质,部分企业停止进口加拿大菜籽,导致进口量降至270万吨,同比减少42.1%。2020年尽管主要的两家压榨集团仍停止进口加拿大菜籽,但民营企业进口积极,菜籽进口量逐渐恢复。

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进口油菜籽311万吨,同比增长13.8%。分国别看,2020年加拿大仍是我国菜籽进口主要来源国,进口量为231万吨,同比减少1.8%,占比达74.3%;澳大利亚菜籽进口量大幅增加至43.9万吨,同比增长228.8%;自俄罗斯进口33.1万吨,同比增长75.7%;自蒙古进口2.9万吨,同比减少50.1%。目前我国允许进口菜籽的国家只有上述四国。加拿大是全球主要菜籽出口国,进口能否增加,主要看加拿大菜籽供应情况。

(二)菜油进口量创历史最高纪录

菜籽油是我国第二大油脂品种,在西南、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有着良好的消费习惯,且消费需求持续增加,但由于国内菜油产量有限,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菜籽。2012-2013年由于临储菜籽收购量较大,市场菜油供应短期,2013年菜油进口量达到152万吨,之后国家通过拍卖菜油调控市场供需,年度进口量降至100万吨以下,2018年临储菜油投放完毕,市场供应再度减少,加上2019年进口菜籽受到冲击,菜油进口量连续两年增加,2020年我国进口菜籽油193.2万吨,比上年的161.5万吨增长19.6%,创历史最高纪录,较2000年的7.5万吨增长24.7倍,较2010年的98.6万吨增长95.9%。

菜籽油进口量大幅增加主要因国内消费需求强劲,而国产菜籽增幅有限,进口菜籽多年来处于偏低水平,加上之前临储菜籽库存基本耗尽,国内菜籽油价格持续走高,进口转基因菜油利润丰厚,贸易商进口积极性较高。2020年我国自加拿大进口菜油103.4万吨,同比增加7.3%,占进口总量的53.5%,尽管中國需求强劲,但过去三年自加拿大菜油进口量一直维持在100万吨左右,主要因加拿大港口罐容不足,仅温哥华港能够装运菜籽油,每月装运量在10万吨左右,限制了向中国出口增加的空间。自阿联酋进口菜油36.2万吨,同比增长77.4%,远高于2018年的2.9万吨,占比18.7%,成为第二大进口来源国;自俄罗斯斯进口21.7万吨,同比增长42.2%,远高于2018年的8.1万吨,其他国家进口量均在10万吨以下,包括澳大利亚7.3万吨,法国6.8万吨,乌克兰6.2万吨等。

(三)菜粕进口量持续增加

我国蛋白粕供应主要以豆粕为主,菜粕作为主要替代品多用于水产饲料,由于菜粕价格相对豆粕便宜,消费需求良好,贸易企业积极采购全球菜粕供应国内需求。2020年我国进口菜籽粕188.8万吨,比上年的158.1万吨增长19.4%,创历史新高,2015年我国菜粕进口量仅12.3万吨,自2016年4月份我国恢复进口加拿大菜粕后,菜粕进口量持续增加,2020年因菜籽进口量低于正常水平,豆菜粕价差维持偏高水平,带动菜粕消费,进口利润较好,加拿大以外地区的菜粕也大量进口到中国。其中自加拿大进口菜粕150万吨,同比增长4.8%,占比79.3%,自阿联酋进口33.4万吨,同比增长232.3%,占比17.7%,2019年7月份之前我国没有进口阿联酋菜粕。另外,自哈萨克斯坦进口菜粕4.6万吨,同比减少7.6%,2018年没有进口过该国菜粕。

三、油菜籽压榨消费需求强劲

(一)国产菜籽商品率低,小榨消费为主

近年来,国内油菜籽价格远高于进口菜籽,压榨菜籽持续亏损,长江流域油菜籽压榨企业纷纷倒闭,规模企业转而压榨大豆,小型榨油作坊则因固定投资小,运行成本低而盛行。大部分国产油菜籽流向农村小作坊和用于农民兑换自家用油,油菜籽商品量大幅减少。截至2020年8月31日,油菜籽主产区各类企业累计收购油菜籽79.5万吨,同比减少8.3%,占全国菜籽总产量不足6%。由于国产菜籽主要用于浓香小榨生产,长江流域原有的上百家菜籽加工企业纷纷转型或停产。浓香菜油因其独特的风味,受到产区消费者喜爱,市场需求较好,但由于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且菜油掺兑现象较多,难以形成品牌优势,以区域品牌竞争为主。

(二)沿海进口菜籽压榨量逐渐恢复

2011年以来,由于国内菜籽需求强劲,广西、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陆续投资建设了十几条油菜籽压榨生产线,主要以压榨进口菜籽为主,也是影响菜籽进口数量的主要因素。近年来,由于菜籽进口政策调整,年度间变化幅度较大,油厂开机率也随之波动。2019年我国自加拿大进口的菜籽中多次检测出危险性有害生物,我国暂停了两家问题严重的加拿大菜籽企业对华出口资质;另外加拿大菜籽杂质率不符合检疫要求,国内大型油脂集团为规避检疫风险,暂停加工进口菜籽,转而压榨大豆,使得近两年国内油菜籽压榨产量大幅下滑,进口需求减少。

2020年东南沿海地区正常加工进口油菜籽的企业仅5家,包括广西防城港枫叶、广西防城港澳加、广东东莞沈恒、福建厦门银祥、福建厦门中禾,5家工厂合计日加工产能约1万吨。由于压榨利润丰厚,上述企业积极进口菜籽,开工率均在60%以上,部分企业开工率达到90%,有效保障国内菜油和菜粕供应。

四、菜油菜粕消费情况

(一)供应减少导致菜油消费小幅下滑

2015年至2018年,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向市场投放临储菜籽油约600万吨,国内菜油供应充足,使得菜油价格一度低于豆油,各地菜油小包装品牌不断涌现,部分非产区城市也培养出了很好的菜油消费习惯,年度消费量最高达到800万吨以上。随着近两年临储菜油库存的消化,加上菜籽进口量的减少,菜油市场供应快速下滑,豆菜油价差大幅走扩,进而抑制菜油消费需求,餐饮消费中菜油用量大幅减少,主要集中在小包装领域。2020年因为疫情影响,家庭油脂消费需求快速增加,使得豆菜油价格维持高位,随着疫情的控制,餐饮消费逐渐恢复,尽管豆菜油价格有所缩小,但仍不足以刺激菜油消费,预计2020/21年度我国菜油消费量730万吨,同比减少20万吨。目前菜油是我国第二大油脂品种,最大的国产油脂,在保障国家油脂安全,减少对外依存度中扮演重要角色,由于良好的消费习惯,预计未来菜油消费还将保持在当前水平。

(二)豆菜粕价差偏高,提振菜粕消费需求

菜粕作为重要的蛋白原料,主要用于水产饲料中,是部分鱼料必须添加的蛋白来源。当豆菜粕价差合适的时候,也普遍应用于禽料中,猪料中使用相对较少。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和长江流域洪涝灾害的影响,水产饲料产量2123.6万吨,同比下滑3.6%,是唯一减产的饲料品种,水产饲料中菜粕消费需求也随之下滑,使得豆菜粕价差全年维持在偏高的水平。2021年2月底,华南地区豆菜粕现货价差600元/吨,华东地区豆菜粕价差630元/吨。华东进口颗粒粕大量到港,且库存水平较高,供应充足,华南沿海油厂菜籽集中到港,开机率保持较高水平,库存逐渐增加,供应能力有所提升,使得豆菜粕价差维持偏高水平,禽料中加大菜粕添加比例,成为菜粕消费主力。2021年由于水产养殖收益较好,市场预期水产养殖将呈现恢复性增加,预计菜粕需求将好转,3月份以后,跟随全球菜籽价格上涨,国内菜粕价格走势偏强,豆菜粕价差将逐渐缩小。预计2020/21年度我国菜粕饲用消费量为1060万吨,同比增加25万吨。

五、全球油菜籽供需持续趋紧

(一)全球油菜产量连续四年下滑,市场供应趋紧

美国农业部预计,2020/21年度全球菜籽产量6890万吨,同比减少33万吨,连续第四年下滑。其中加拿大菜籽产量1900万吨,同比减少61万吨;欧盟产量1680万吨,同比减少8万吨;乌克兰产量250万吨,同比减少96万吨;澳大利亚产量360万吨,同比增加127万吨。预计2020/21年度全球油菜籽进口量为1544万吨,同比减少9万吨,其中欧盟进口580万吨,同比减少45万吨;预计全球出口量为1545万吨,其中加拿大出口1000万吨,同比减少30万吨,占全球出口量的64.7%;预计2020/21年度全球菜籽期末库存508万吨,同比减少193万吨,全球油菜籽供应进一步趋紧。

(二)国际市场菜籽价格创纪录,新年度种植面积预期增加

全球油菜籽消费需求强劲,加拿大菜籽供应量减少,出口价格持续走高,加拿大温尼伯ICE油菜籽期价创历史新高。2021年5月船期加拿大油菜籽对我国港口CNF报价845美元/吨,折合完税成本7045元/吨,同比增長123.9%,也超过了国内菜籽价格。由于农户种植收益大幅增加,新季加拿大菜籽播种面积将增加。加拿大农业暨食品部预计,2021年加拿大油菜籽播种面积为875万公顷,同比增长3.9%,创近3年来新高,为历史第三高水平,按照这个趋势测算,新季加拿大菜籽产量将达到2100万吨,同比增加200万吨,下半年全球油菜籽供应量将逐渐增加。

六、油菜籽市场供需展望

2021年,在国内油菜籽价格大幅走高,种植收益好转,并且在政策引导下,夏收菜籽播种面积预计超过1亿亩。当前菜籽生长状况良好,如果后期没有大的自然灾害,预计菜籽总产量将超过1400万吨。尽管菜籽产量增加,但进口菜籽压榨亏损,进口量难以大幅增加,而菜籽油价格高企,预计新季菜籽收购价格将延续上年高价。

国内菜籽连年增产,但增幅有限,仍不能满足菜油菜粕消费需求,在进口菜籽成本高企,压榨亏损的情况下,预计油菜籽进口量降至270万吨,同比减少41万吨。为满足国内消费需求,预计菜油菜粕进口量将维持在高位。预计2021年我国菜籽油进口量将达到200万吨,菜粕进口量也将接近200万吨,上年分别为193万吨和189万吨。我国油脂度外依存度超过70%,2020年进口油脂油料,按照国内单产水平,需要10亿亩耕地,因此仅仅依靠国内生产难以满足油脂油料消费需求,通过进口保障国内油脂油料供应的现状还将持续。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稳定油脂油料供应链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油菜籽及其产品的进口也将有效保障国内供应,对提高供给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猜你喜欢

菜籽油油菜籽
菜籽油价格存在支撑宽幅振荡是主旋律
新菜籽收购价高开 菜籽油价格高位震荡
油菜籽价格有望继续上涨
欧洲关注中国采购菜籽油
菜籽油为何没有那么香了
美国农业部:油菜籽需求旺盛 将造成库存紧张
菜籽:投资价值日益凸显
4
菜籽油小档案
中国油菜籽进口量有望创新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