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应“现代学徒制”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运行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2021-07-11张宇驰陈义

职业·下旬 2021年4期
关键词:运行机制现代学徒制

张宇驰 陈义

摘 要:本文以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博世汽车部件(长沙)有限公司开展的“现代学徒制”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为案例,从机制改革和结构优化角度出发,通过构建人才培养与员工培训共同体、引入国际认证标准、健全现代学徒制教学体系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等举措,有效地解决了校企合作中学校和企业责、权、利三者的平衡问题,为推进和指导高职院校深入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国际化人才培养    运行机制

课   题:《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项目编号:XJK0168BZY010);2015年度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科学课题“依托高新产业园区实施‘现代学徒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GYKYJ2015006)。

进入“十三五”以来,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国外企业“引进来”和国内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快,对具有国际化视野、精通国际化标准的“国际化”高技能本土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另一方面,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用工荒”的问题并存,反映了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人才培养方式尚不适应企业的需求。

因此,主动适应产业升级的现实需求、开展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完善现代学徒制教学体系、形成国际化人才培养典型经验以及提高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力和水平,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职教育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

关于现代学徒制的研究,近年来已成为热点问题。如Thomas对德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内容做了详细介绍,提出通过以标准推进双元制教育发展。Dagmar在《考核领域的举措:中期评价和未来前景》详细分析了“双元制”考核模式及未来考试发展方向,特别强调了行业标准是指导考核模式设计的重点问题,既要慎重也要适应未来新需求。

国内学者在理论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叶东等指出现代学徒制是国际上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导模式。刘静慧、关晶通过对近十余年我国现代学徒制教育试点情况数据样本进行汇总、梳理分析发现:现代学徒制试点发展迅速,但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企业参与度不足,“工学结合”过程缺乏有效指导。陈保荣对各国职业教育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需要第三方评价组织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价。

总体上讲,能从机制改革和结构优化角度出发,以解决关键问题为出发点的相应研究还不多见。

本文以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博世汽车部件(长沙)有限公司开展的“现代学徒制”国际化人才培养为案例,提出在吸收和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学校与企业资源,实现校企成本分担和收益共享,建设完整的现代学徒制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有助于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缩短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实际需要的人才规格的差距。

一、依托“人才培养与员工培训共同体”,构建校企共生发展的长效合作机制

笔者学校与博世汽车部件(长沙)有限公司,联合德中工商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权威认证机构成立了“人才培养与员工培训共同体”(以下简称“共同体”),实现共生发展。

为确保共同体高效有序运行,制定了《共同体成员职责》《共同体会议制度》《共同体工作条例》《信息及时通报制度》等共同体运行管理制度,宏观调控校企合作的运行,合理配置校企资源。三方共同签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协议,明确各自职责权利。

学校承担学徒基本理论和基础实训教学、优先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员工培训等职责。企业负责反馈人才需求和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等信息,承担学徒的实习实训和学校教师顶岗实践工作,每学期派驻专门的技术人员赴学校指导学徒培养工作,与学校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国际认证机构提供国际职业资格认证标准、认证资源,组织AHK认证,作为第三方参与质量评价与监控。最终形成了共同培养、多方参与评价、培养成本分担的育人机制。

校企合作成果在2016年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发展推进会上进行了经验介绍,吸引了全国30多所职业院校到企业和学校参观学习,为高职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成功经验。

二、严把“三关”,实现招生-招工-就业一体化

一是解决好生源关。现代学徒制班组建前,由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统计各用人部门的用工需求,制订岗位用人需求计划。学校根据企业用人需求情况,制订相应的专业招生计划,确保有足够的生源参与学徒选拔。校企共同做好招生招工宣传相关工作,学校负责教学方面的宣传,如专业优势、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等;企业负责就业方面的宣传,如企业文化、企业发展史、学徒制介绍,岗位需求、企业工作环境及福利条件介绍等。通过合理规划,既有效解决学徒生源,又可确保学徒毕业时有足够的岗位。

二是把好學徒选拔关。在新生完成军训后,开始在对口专业的学生中开展现代学徒制招生工作。招收录取工作分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笔试由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根据岗位用人需求制定测试试卷进行考核。面试时各用人部门负责人全程参与,挑选心仪学徒。录取人员体检合格后,企业、学校与学生签订职业培训协议,明确学徒“学生”和“企业准员工”的双重身份。

三是多方参与,共助学员渡过岗位职业能力关。在学员培养过程中,引入德国教育部(BMBF)职业教育大纲和德国工商会国际职业资格认证标准(AHK),由企业、学校共同制订与国际职业教育接轨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认证机构全程监控,企业用人部门全程参与,多方共同努力,培养学员岗位职业能力以达到用人部门岗位需求。近三年校企联合招收了79名学徒,共有72名学徒获取了德国工商会颁发的AHK职业资格认证,受到企业各级各部门负责人的高度评价。有6位优秀学徒被公司作为海外人才派驻到德国、巴西工作。

三、引入国际认证标准,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校、企业、国际认证机构三方共同制訂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形成了三方共同培养、多元参与评价的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体系。

引入德国教育部(BMBF)和德国工商会(DIHK)颁布的职业教育大纲,构建了适应企业人才需求的企校“分段育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联合组建由企业培训专家、学校骨干教师组成的项目式课程开发团队。依据德国工商联合会AHK认证标准和学生发展需要,结合学徒的知识基础和技能水平,重构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块化课程体系。根据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把AHK认证考试项目、企业生产项目、专业教学项目进行整合,开发课程教学项目载体。

校企联合编写了适应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岗位标准、企业师傅标准、质量监控标准。收集整理了AHK技能认证考核标准(中德文对照),共建优质核心课程5门,形成了配套课程标准、课程考核标准等教学文件,共同开发了工学结合教材5本,确保学徒的技能水平达到国际认证标准。

四、强化“双导师”团队建设机制,优化教学团队结构

为加强现代学徒制师资力量,采取重点培养与整体提升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高了团队整体素质。制订《学徒制双导师选拔与培训管理考核制度》,明确了导师的职责和待遇。校企加强双边联系,实施师资互派和双向挂职制度。丰富导师业务能力提升的途径,通过组织校方教师赴德国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进行培训和赴合作企业顶岗实践等方式全面提升教学科研能力。邀请国际知名职业教育专家为学校教师开展双元制教师培训,内容包括博世生产管理体系培训、德国双元制培训师培训、生产线顶岗培训等内容。

近年来校企团队联合申报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承担省级教研科研项目12项,申报专利18项。学徒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5个生产部门的20多条生产线的改造和安装调试等工作,锻炼了学徒实践技能的同时,也为企业节约了生产成本。

五、完善校企联合培养质量管理体系,开展科学性的评价与反馈

校企双方进一步完善了学分制实施办法,健全了《学分制实施细则》《校企学分互认管理细则》等制度,制订了《学徒学分奖励办法》,促进了学徒个性化发展,健全了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和反馈机制,建立了德中工商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参与的第三方评价机制,构建了现代学徒制教学体系质量监控与评价分析模型。

收集学徒评价、学徒满意度、企业满意度、家长满意度等信息,把采集到的学徒评价、学徒满意度、企业满意度、家长满意度等信息按照重要度公式进行计算后,利用三维图等形式,对现代学徒制教学体系质量与评价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探索性数据分析以及验证性数据分析。校企团队根据分析结果动态调整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以及相关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对教学方法和手段适时改进。

六、打造校企一体实训基地,服务教学、培训、生产的多功能需求

以互惠互利作为驱动力,按照现代企业车间建设标准,企校共建实训基地。引入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方法,校企专家共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开发生产性实训项目,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实训基地的作用。既满足了学徒教学、培训的要求,又为企业提供产品开发和产品生产服务,同时还满足了AHK国际认证的需求。

企业自主投入资金300万建立了TGA培训中心,为学徒企业实践提供“厂中校”。为适应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分段育人”的需要,企业与合作院校开展了“校中厂”建设项目,与学校共建了“博世气动实训室”。

随着智能制造发展的需要,由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自主投入200余万元与企业共建了“工业机器人技术中心”,引入企业文化、安全生产、品质管理等企业标准,按照企业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开展对“校中厂”的运行与管理。

近年来,校企共同开发实践项目60余个,开展企业新进员工培训、学生职业资格证培训、高职“双师型”国家级培训等,完成技术服务项目8项。

七、小结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博世汽车部件(长沙)有限公司携手开展的适应“现代学徒制”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引入了德国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探索了高职学徒制国际化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改革及管理机制创新方法,将国际化行业标准、国际化培养方案、国际化课程体系及国际化质量评价体系作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有效推进了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深入开展,为解决外向型先进装备制造业企业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问题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模式。

参考文献:

[1]陈保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国际比较研究[J].职教论坛,2018(5).

[2]刘静慧,关晶.我国“现代学徒制”实践的现状研究——基于2004-2014年公开文献的数据分析[J].职教论坛,2015(25).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运行机制现代学徒制
网上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机制评析
农村医养结合运行机制构建研究
减刑、假释工作运行机制之重构
检察机关业务运行机制面临的难题及解决之道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检察权透明运行机制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