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探究

2021-07-11刘忠超古玉芳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双师型

刘忠超 古玉芳

内容摘要:向应用型高校转型既是众多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难得的历史机遇。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无疑涉及到诸多领域,在这其中,教师队伍的转型发展实属重中之重。为保障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顺利进行,必须从“双师型”教师的招聘、培养、认定、激励等方面着手,有效构建成规模、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关键词:本科院校 转型发展 “双师型”教师

就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而言,在升格之后谋求再次转型是地方本科院校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1],能否顺利地实现办学理念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合理转型,直接决定了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前景。

2015年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2],对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做出了战略性的规划及指引。实际上,就高校的师资力量构成和人才培养目标而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队伍的转型是高校转型发展的核心所在,教师角色不转变,高校转型发展就是空话[3]。而要顺利实现大规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也绝非易事,必须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及使用的良性机制,尤其是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双师型”教师的招聘

就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而言,由于长期以来“重理论轻应用、重学术轻职业”的现象普遍存在[4],导致在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的时候,地方本科院校明显倾向于招募高学历、高职称的“双高型”人才,甚至不少地方本科院校为完善自身的评价性指标,提升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纷纷将“博士”、“教授”等头衔作为入职的硬性条件。

实际上,地方本科院校所承担的任务更多的应当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在师资结构领域更多的倾向于技能型教师的招募与甄选,一般而言,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来源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是专职性质的“双师型”教师。亦即地方本科院校在招聘专职教师的时候,应当同步考虑应聘者的学历学位与工作经验,将实际工作经验和论文发表、科研课题等因素并列作为选拔人才的必备条件,部分实践性质较强的专业甚至可以考虑将工作经验列为人才招募的首要条件。唯有如此,才能促使地方本科院校的传统型师资结构逐步向“双师型”师资结构转变,构建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人力资源基础。

其二,是兼职性质的“双师型”教师。也就是除传统的专职教师之外,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还需补充适当比例兼职性质的“双师型”教师。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实践型教师的数量一直较为稀少,结构性供给不足的现象显著,致使“双师型”教师在很长时间之内都将存在着较大的缺口。因此,适当引进一定数量的行业人士作为兼职性质的“双师型”教师,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弥补“双师型”教师的供给短板,加快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化转型的进程。其次,受知识结構体系及职业发展惯性的影响,实际上多数“双师型”教师的工作经验及实操技能都存在缺陷和不足,尤其是和行业人士比较起来差距明显,这种情况降低了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综合质量。为此,吸纳足够数量的优秀行业人士作为兼职性质的“双师型”教师,能够明显改善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提升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及规模,加快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化转型的进程。

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就总体来看,加快“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规模和速度,是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化转型进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一般而言,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人才的培养有以下两个途径。

其一,依赖于教师自身的转型来培养“双师型”教师,既地方本科院校通过多种途径鼓励传统型的专职教师向应用型的“双师型”教师转型。具体而言,就是除了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学术型的硕士、博士学位之外,还应当统筹安排专职教师申请专业型的硕士、博士学位。在学位和学历认定上,地方本科院校应当将学术型硕士、博士与专业型硕士、博士同等对待。此外,除了专业型学历、学位证书外,地方本科院校还应当督促专职教师获取各自所在领域的职业资格证书,主要是指人社部颁布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中的58类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证书和81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证书,以增强专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实践操作性。

其二,通过与企业联合的方式来培养“双师型”教师。就师资力量而言,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的转型其实就是教师知识结构的转型,而这也正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中的主要障碍之一。实际上,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中的大部分教师都属于“刚出校门,又进校门”,严重缺乏实践经验[5],知识成果的转化及应用能力偏低,这些都显著背离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初衷。因此,通过与企业联合培养的方式,定期邀请企业人士到高校访问交流,同时派遣高校专职教师到对口企业兼职锻炼,甚至可以考虑为高校教师提供专门的“实习假期”,这些措施都能够很好的弥补传统型专职教师在知识结构领域的缺陷和短板,增强专职教师的知识转化和实际操作能力,此举无疑将极大提升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过程中的成功机率。

三.“双师型”教师的认定

“双师型“教师资格的认定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前提及关键,从我国官方政策文本对”双师型“教师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双师型“教师的能力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既具有理论教学能力,又具有专业实践能力[6]。也就是说,”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包含两大领域:相关证书及工作经验。

“双师型”教师的证书认定,除去传统的学历、学位证书之外,便是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值得一提的是,现阶段国内地方本科院校在职业资格证书认定方面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现象,那便是倾向于认可有官方背景的证书,而不具备官方背景的职业资格证书则被认为是含金量不高。鉴于职业资格的广泛性,国家人社部公布的职业资格目录虽然具备较高的权威性,但覆盖面和及时性都不够高,难免有失偏颇。因此,为扩大“双师型”教师的来源渠道,除官方背景的职业资格证书之外,地方本科院校还应当更多的接受认可度较高的非官方背景的行业资格证书,借此在短期内提升“双师型”教师的供给量,并丰富地方本科院校课程设置中实践内容的深度及广度。

鉴于专职教师的工作性质,以及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安排的计划性,地方本科院校可依据实际情况安排专职教师的实习实践活动。具体而言,除常规性的派遣专职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轮岗实习外,还应当开创性地为专职教师提供更多形式的实践机会,譬如可以考虑将专职教师与他人的联合创业、个人兼职创业、个人脱产创业同步视为工作经验的积累,以增强专职教师的知识应用能力,提升专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实操比例。

四.“双师型”教师的激励

专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核心因素,地方本科院校的应用化转型发展,还应当构建合理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就“双师型”教师的激励而言,主要是侧重于以下两点。

其一,在职称评定方面,应当对“双师型”教师给予适当的倾斜。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高校在职称评审方面基本考量的是科研水平,鉴于此,高校专职教师自然而然地会将精力放在科研项目的申报和论文写作上面,而对课程实践环节则是明显的选择性忽视。因此,地方本科院校的应用化转型发展,就必须改革传统的职称评审观念及标准,将专职教师的实践水平与科研能力同等对待,将实践能力及经历作为职称评审必不可少的核心指标,部分实践性强的专业甚至可以考虑将实践创新能力作为职称评审的第一要务。果真如此实施的话,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定将大规模的促使专职教师想方设法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从而高效率地构建一支既有水平又有规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其二,在收入分配领域,应当给予“双师型”教师合理的回报。基于“经济人”的假设,个人只会选择有利于自己的行为,为保障“双师型”教師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必须在收入分配方面给予足量的倾斜。这就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在制定收入分配方案的时候,改变以往片面侧重于科研绩效的考核误区,充分肯定专职教师的实习及实训工作,将专职教师的实习实训工作量与科研工作量、教学工作量同等对待,使得“双师型”教师能够从实践工作中获得较高的物质保障,此举必将扭转以往专职教师队伍中奉行的“万般皆下品、唯有科研高”的不当理念,将工作重心极大地转移到实习及实训领域中来,从而有效提升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涛: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师资队伍建设[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8):103

[2]董秀红: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凯里学院学报,2019(12):86

[3]张建芳,虞晓君,韩文强:转型发展视角下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转型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2):30

[4]薛婷婷,王娟:TAFE模式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启示[J].营销界,2019(3):119

[5]刘勇,范新会:转型发展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刍议[J].商洛学院学报,2017(4):59

[6]单文周:“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解读及培养政策[J].职业教育,2021(1):20

基金项目:湖北工程学院2017年教学研究项目《职业化教育转型趋势下湖北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7016);湖北工程学院2018年教学研究项目《互联网+高校实验室管理体系构建》(项目编号:2018C12)。

(作者单位:湖北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双师型
浅析河南高等本科院校智力服务型旅游人才的培养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探究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