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思路

2021-07-11李炯中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计算能力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李炯中

[摘 要]教师要运用合适的教学手段,让枯燥乏味的计算学习过程变得富有情趣,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指出提升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必要性,并给出提升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几点思路。

[关键词]计算能力;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4-0094-02

目前,有不少学生在计算时为减轻计算负担而使用计算器或者手机计算。对此,教师有必要让学生认识到,计算能力之强弱取决于小学时期的训练与积累,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计算学习。在日常教學中,教师应当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而提升其数学综合素养。

一、提升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必要性

计算是现代人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数学方法。小学阶段的计算主要有整数计算、小数计算、分数四则运算和混合运算等。而学习计算的过程,实际上是培养与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数和计算的概念、法则和公式间均有联系,数学概念、法则与公式的引入,是一个抽象、概括、判断以及推理的思维过程。数学知识具有非常强的系统性,比如,整数计算方法都未能学好,那么小数的计算就难以学好。因此,计算教学应以新旧结合为基础进行讲授,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提升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几点思路

1.提高基础运算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实际运算能力情况进行全面而彻底的分析,依据学生的具体需求采取相关措施,从而帮助学生实现从直观到抽象的转化。值得关注的是,不可单纯地“一刀切”,而是应当根据学生相互间的差异开展因材施教式教学,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不足进行指导,对于突出的方面加以优化,这样一来,通过积极和消极因素的彼此融合,推动学生运算能力的提升。比如,教学“除法”之前,就要求学生掌握乘法口诀,这样就可为后续的乘、除法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为连乘法口诀都没掌握,就谈不上学习除法了。因此,提高学生的基础运算能力至关重要。

2.从浅入深实施训练

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要从简单逐步过渡到复杂来实施的。例如,学生在一年级学习了加减法计算,到了二年级就要学习乘除法计算,从一位数到两位数,从基本的算法到有各类括号的算法,从自然数计算到分数、小数以及负数计算等。可见,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绝不可能一蹴而就,随着对数的认识的变化,学生需要不断增强计算能力。如果缺少足够的计算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也就无法得到快速而有效的提升。比如,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数目较大,很多学生易出现错误。这时教师就可运用直观的办法,帮助学生理解两位数相乘的技巧,以确保计算没有差错。就以14×10为例,教师可准备一捆捆的十个一组的木棒,分别发给班上的14位学生,让全体学生计算这14位学生一共有多少根木棒,并列出算式。从整十数相乘发展至任意两位数相乘,通过这一从易到难的过程,学生逐步掌握了两位数相乘的计算手段,逐步提升了计算能力。又如,教学“小数加减法”时,教师一开始不要直接给出整数位与整数位、小数位与小数位相加的原理,而是结合学生在生活中能够遇到的情景来帮助学生进行运算。对于算式“1.5+3.5=?” ,可转换为计算买一支价格为1.5元的铅笔与一本价格为3.5元的笔记本一共要花多少钱。学生运用日常生活中购置文具的体验,就能较为容易地联想到小数计算的规则,解题就会更为顺畅。再如,对于算式“5-3.6=?”,可转换成称重的情景:袋子里有橘子和葡萄两种水果,一共重5千克,其中橘子重3.6千克,葡萄重多少千克?通过将小数加减法算式转换成为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即可破除学生在理解题意过程中产生的疑问。

3.创新计算教学方法

兴趣是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的重要来源,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以及效率的理想催化剂。计算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应注重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创新计算训练形式,努力让学生体会到计算的有趣,从而实现提高其数学计算能力之目标。比如,灵活应用算珠、计算器和木棒等辅助性工具,指导学生全面完成计算任务。对于“9+3=?”,可尝试让学生运用“数一数”木棒数量的形式来计算,提高学生计算的积极性。又如,利用学生喜欢表现和要强的特点,灵活运用竞赛式口算来提升学生参与计算的主动性,并及时给出相应的解题技巧和思路,必要时还可直接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进行竞赛。运用这一方式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并增强其合作意识。

4.引导运用好算理和算法

对学生而言,计算能力肯定是数学学习中必须具备的能力,而对数学计算来说,对算法和算理是否能灵活运用将直接影响计算的结果。鉴于此,教师在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时应当突出算法和算理的教学,循序渐进,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坚持平等的原则,不能将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指标,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保证计算教学富有实效。对于题目“一根长度为3.5分米的铁丝,要将其分割为数小段,每一段为0.4分米,那么可以做成多少段?最后还能剩下多少分米的铁丝?”,大部分学生都能算出“一共能够分为8段”,但在剩余长度的计算中却有很多学生弄错。分析错误的原因,主要是未掌握好算理和算法,只知计算出整数和余数,却未注意到数位的变化。因此,教师应当注重算法和算理的指导,让学生掌握好数位的用法。

总之,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不是短期内就能培养起来的,需要教师的悉心指导。教师应当指导学生掌握各类计算概念与方法,为学生学好运算夯实基础,并通过富有趣味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 参 考 文 献 ]

[1] 陈娇.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探析[J]. 考试周刊,2019(36).

[2] 张毅.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7).

[3] 朱燕芳. 试论数学计算教学“五步曲”[J]. 成才之路,2020(12).

(责编 童 夏)

猜你喜欢

计算能力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