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学习策略、自我效能与学习倦怠之关系研究

2021-07-11刘佳富

西部学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学习倦怠自我效能学习策略

摘要:“学习倦怠”是反映学生个体学习状态的重要指标,大学生学习倦怠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学习策略、自我效能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以420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及方便抽样的方法,通过量表统计分析,深入探讨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发展现状得出结论:大学生学习策略对学习倦怠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大学生学习策略与自我效能对学习倦怠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大学生自我效能在大学生学习策略与学习倦怠之间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学习策略;学习倦怠;自我效能

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916(2021)08-0024-03

前言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已基本实现大众化,开始向高等教育普及化迈进,而在反映学生个体学习状态的各个指标中,“学习倦怠”被视为一个重要指标[1]。现今高校中逃课的现象屡见不鲜,而重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对课程产生倦怠感[2],有12.3%的中国大学生存在学习倦怠情况[3],而另一项针对中国西部6所高校进行的大学生学习倦怠情况的调查表明,西部大学生倦怠率高达37.8%[4],可见,大学生学习倦怠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研究内容

(一)学习倦怠

“倦怠”的英文意思为“燃尽”,由Freudenberger于1974在一篇文章中引入心理学领域中,并针对工作中的情绪衰竭及动力缺乏做出了研究。事实上,本科生、研究生等全日制学生也会在学习中产生倦怠感。本研究对学习倦怠的定义为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类压力的影响或作用,从而对学习产生疲劳的一种消极的心理表现。

(二)学习策略

要想提高学习成就感就需要进一步提升学习策略,这也是降低学习倦怠感的方法之一。因为,要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不能只从行为表现上去加以矫正,而必须着手设法改变他们的直觉或信念,学生是否采用积极的学习策略是外显的行为[5]。学习者不再只是被动行为接受者,而是转化成为主动讯息处理者,将学习技巧改变为“学习策略”[6]。因此,学习策略是各专家学者们所研究并视为学习者用来获得知识的重要方法。

(三)自我效能

Bandura认为自我效能是一种信念,将其定义为个体相信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能做到的一种思维,并藉由自我行动来达成目标。一个人对于自己是否能达成目标的信念,会影响其后续的行动策略,因此個人信念对于身处困境的个体来说扮演着重要角色。自我效能的概念提出后,相关研究蓬勃发展。研究显示,自我效能使人们更容易克服逆境,负向影响学习倦怠。本研究中自我效能指的是大学生参与学习后,主观认定自己能够坚定持续地投入学习,达成预期目标并增强自信心。从自我效能的相关研究来看,自我效能程度的不同,使得学生的倦怠情形有所差异[7]。面对同样的课程,高自我效能者,其压力较小,倦怠感低;低自我效能者对自身能力信心较低,有较多担忧。因此,自我效能低的大学生,更需要他人给予支持及协助,否则倦怠感强烈;相对地,高自我效能的大学生,对自身能力已具有相当的信心,认为自己可以解决学习问题,学习倦怠感较低。

鉴于此,本研究将引入学习策略、自我效能以及学习倦怠三个变量,进一步分析大学生学习策略对学习倦怠的影响,探讨自我效能在学习策略与学习倦怠之间的调节作用;寻找影响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因素,并探讨如何抑制学习倦怠的状况,以期提升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西部地区4所高校在校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420份,有效回收问卷42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其中,男生108人,占25.7%;女生312人,占74.3%。师范类学生172人,占41%;非师范类学生248人,占59%。

(二)研究工具

学习策略量表采用McKeachie所编制的学习策略量表修改编制而成。学习倦怠量表采用连榕等人于2005年编制的量表,自我效能量表采用由Chen,Gully & Eden发展的自我效能量表。通过信度分析,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30、0.885、0.934,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对量表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如表1),证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收敛效度。依据表模型拟合的结果可知,该模型χ2/df<5,RMSEA<0.08,其他拟合度指标数值均处于0.7~0.9之间,说明学习策略量表、自我效能量表、学习倦怠量表模型拟合度可以接受,结构效度良好。量表均采取Likert 5点记分制。

(三)统计方法

本研究采用Microsoft Of?e Excel、SPSS 23.0、AMOS 24.0等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及分析。研究所使用的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t(test)检定、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

三、研究结果

(一)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受客观条件限制,本研究采取的是方便抽样的方法,为排除共同方法偏差的影响,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强调数据的匿名性和保密性以及对所得数据仅限于学术研究等。在数据回收后,采用Harman单因子检验对量表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总计三个量表,第一个因子解释力均小于40%的临界标准,表明本研究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的问题。

(二)大学生学习策略、学习倦怠、自我效能描述性统计分析及相关分析

学习策略与学习倦怠存在显著相关,同时自我效能与学习倦怠存在显著的相关(p<0.01),学习策略与自我效能存在着显著的相关(p<0.01)。综上所述,学习策略与学习倦怠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自我效能与学习倦怠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学习策略与自我效能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

(三)大学生学习策略、学习倦怠、自我效能回归异分析

模型一结果显示(如表3),在控制了背景变相性别、专业类型的基础上,学习策略与学习倦怠关系回归分析中,整体达到显著水平(F=9.328,p<0.001),标准化回归系数β值为-0.270(p<0.001)达到显著水准,调整后的R2为0.107,显示学习策略对学习倦怠有显著抑制作用,即大学生学习策略对学习倦怠有显著负向影响。模型二结果显示(如表3),加入了自我效能变项后,学习策略对职业倦怠仍达显著水平(F=8.370,p<0.001),表示学习策略与自我效能对职业倦怠有直接影响,且调整后的R2为0.150,比模型一增加了0.043,显示变数间仍成显著负向影响关系。即大学生学习策略与自我效能对学习倦怠有负向影响。模型三结果显示(如表3),将学习策略与自我效能的交互作用项投入分层回归分析中,得出标准化回归系数β值为-0.173(p<0.001),调整后的R2为0.158,比模型二增加了0.008,显示自我效能在大学生学习倦怠关系中具有显著负向调节作用。

(四)自我效能在大学生学习策略与学习倦怠的调节作用

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自我效能在学习策略与学习倦怠关系中的调节作用,首先以学习策略作为预测变量,学习倦怠为因变量,对自我效能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将自我效能进行高地分组,绘制两条回归线。由图1发现,自我效能在学习策略中对学习倦怠有调节作用,自我效能较高,其学习策略对学习倦怠的预测作用便更为显著。

四、结果讨论

本研究考察了大学生学习策略与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以及自我效能在学习策略与学习倦怠之间的调节作用。通过独立样本t检定,发现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学习策略上有显著差异,男生在学习策略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表明男生有更多的学习策略;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自我学习倦怠上差异明显,男生的学习倦怠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表明男生更易产生学习倦怠;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自我效能维度的得分,男生显著高于女生;不同专业类型的大学生在学习策略、学习倦怠、自我效能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本研究发现,大学生学习策略对学习倦怠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早在1960年认知心理学家便强调学习者的内在心理学习历程,学习者不再只是被动行为接受者,而是转化成为主动讯息处理者,将学习技巧改变为“学习策略”。因此,应用学习策略,可以抑制大学生学习倦怠感。本研究证实,大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越高可以促使他们在学术上获得优异的表现,而优异的学术表现又会对大学生的学习产生刺激,从而降低对学习的倦怠感。大学生学习策略、自我效能与学习倦怠有显著的负相关,且自我效能对学习倦怠有着显著的负向预测效果,这说明自我效能水平越高,大学生学习倦怠就会越低。因此,本研究的结果得到证实,大学生学习策略、自我效能对学习倦怠有负向影响,大学生自我效能水平越高可促使他們在学习策略上得到优异的表现,而优异的表现又会对学习倦怠有抑制作用,从而降低大学生学习倦怠感。本研究结果证明大学生个体的学习策略除了对学习倦怠存在直接的影响外,还可以通过自我效能调节学习策略对学习倦怠进行抑制。自我效能是一种决定大学生个体积极心态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水平较高,那么个体就会相应地积极提高对学习的投入,而学习的投入就会对学习倦怠产生抑制作用。因此,这对提升当今教育质量这一议题具有积极的意义,为促使大学生克服学习倦怠,应当通过采取适当而高效的措施、制定可行计划等方式以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效能与学习策略,从而更好地遏制学习倦怠。

结论

大学生学习策略对学习倦怠有显著抑制作用;大学生学习策略与自我效能对学习倦怠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大学生自我效能在大学生学习策略与学习倦怠之间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1]于格,任文静,李海君,等.学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6(3).

[2]姚利民,朱黎旻,胡杰丽.大学生到课率的调研与分析[J].江苏高教,2015(3).

[3]李抗,唐丽.大学生学习倦怠现况调查[J].卫生职业教育,2018(15).

[4]尹子臣,胡韬.西部大学生学习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

[5]罗敏月.浅论本科生学习策略的影响因素——基于江苏省高校的实证分析[J].科教文汇,2016(1).

[6]黄欣如.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与学习满意度之研究[D].新竹:中华大学,2011.

[7]杨年瑛,张高宾.国中生自我效能、压力因应策略与忧郁之相关研究[J].家庭教育与咨商学刊,2012(12).

作者简介:刘佳富(1984—),男,汉族,辽宁凤城人,单位为贵州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教育学。

(责任编辑:易衡)

猜你喜欢

学习倦怠自我效能学习策略
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策略探讨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倦怠原因分析及对策探究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分析
延续护理干预对出院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健美操比赛中运动心理之自我效能
大学生网络学习拖延与自我效能和自我调节
大学生学习倦怠与专业承诺的关系研究
自我效能感在职业学校学生科技创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一种使用反向学习策略的改进花粉授粉算法
基于微博的移动学习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