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制度建设深入推进应从四个方面发力
2021-07-11宋清辉
文=宋清辉
国有企业改革制度建设,不仅要从成功经验中提炼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合理应用,也需要吸取教训,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发展为抓手,突破企业建设上的痛点和难点。
我们每年都能听到政府关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声音,国有企业为什么要改革,为什么要持续改革,简单来说有三方面原因,一是要持续提高国企质量,二是要持续提升国企效率,三是要持续优化国企规范。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在市场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整体来看,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抓住发展机遇、协调社会供需是国有企业在当前阶段实施改革的要求。
国有企业改革要改什么?简单来说就是进一步市场化,同时降低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不同,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党的领导下,国有企业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攻坚克难、承担使命、服务群众等重要角色,国有企业属全民所有,其产生的效益、利润最终也将归全民所有,最终将通过另一种形式作用在人民群众当中,因此国有企业的改革不是西方那一套市场化,而是探索具备我国特色的市场化模式。
探索必须有度,这个度便是制度,逾越就容易变为乱象。40多年前改革开放拉开序幕,经济特区“杀出一条血路”的先行先试敢为天下先的创新,都是在制度的允许范围内进行的,也为我国后期的高速发展以及今天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以史为鉴,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制度建设,就是要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的各个环节,如同“三湾改编”将党组织、党员合理分布、安排到公司各环节、部门当中,明确党管企业、党管队伍,通过党建促经营,通过经营强党建。
国有企业改革制度建设,不仅要从成功经验中提炼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合理应用,也需要吸取教训,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发展为抓手,突破企业建设上的痛点和难点。推进改革制度建设,必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站在顶层设计高度,关键要围绕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即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对今后国企改革制度建设,建议从四个方面发力。
第一,要保证国有企业市场化的绝对控股地位,严谨防范被其他股东所排挤。国有企业市场化的有效路径之一,就是股份制改革,如引入战略投资人、证券市场IPO等方式,积极引入各方资源、拓宽融资路径、实施资源整合的同时,保证国有企业的绝对控股地位,保证国有企业的一票否决权永久有效。确保在引入民间甚至境外投资者后,企业依然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发展方向、战略定位、实施策略始终保持不变。
第二,要进一步规范企业的治理,严防国有资产流失。国有企业改革制度首先要摸清企业实际,要因发展而改革,切不能为了改革而改革,该遵循的规定动作不得突破、必须遵守。如通过规范党委会、董事会、股东大会、领导班子会议等讨论,形成有效决策机制,下属单位通过基层党组织的党委会或总支或支部会议、董事会、股东大会、领导班子会议讨论形成决策,通过既定渠道报上级单位审阅、审批、审查或备案,完备手续后予以实施,形成完整的“讨论—决策—落实”链条,规范公司治理。
第三,要进一步培养人、用好人、管好人,谨防别有用心之人损害公司利益。国有企业要厘清企业法人、实际控制人、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确定不同结构、岗位人员的责任和权利,在用人制度、绩效考核上下功夫,创新晋升机制,确保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制度的落实,激发人才尤其是高素质人才获利,推动国有企业的创新发展,使改革有实效。
第四,要进一步强化纪检监督,维护国有企业应有的风清气正好作风。近年来,国有企业负面消息,如企业管理混乱、关联交易和利益输送等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完善企业管理制度、鼓励员工或员工代表有序参与公司治理,既保证党管队伍,又做到民主参与,既可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又能够强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这也是市场化、现代化、全球化当前演变的新形势。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