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车辆基地总平面设计研究

2021-07-10

智能城市 2021年11期
关键词:全自动分区布局

柳 明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10)

1 研究背景

全自动运行系统(fully automatic operation,FAO)基于现代计算机、通信、控制和系统集成等技术,实现列车运行全过程自动化,是新一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截至2018年12月,全球共有64条地铁线路采用全自动运行系统[1-2]。未来全球城市轨道交通75%新线将采用全自动运行,40%既有线路将改建为全自动运行线路[3-4]。全自动运行系统在车辆基地中的应用,对提高车辆基地自动化程度、运营安全与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相比常规车辆基地,全自动驾驶车辆基地对总平面布局原则,包括功能分区划分、信号转换区段设置、人工及自动驾驶区围蔽隔离设施等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总结了全自动驾驶模式对车辆基地总平面布局的主要影响,并结合全自动驾驶车辆基地设计案例,研究两种典型总平面布置形式下的全自动驾驶车辆基地布局特点,最后分析全自动驾驶对车辆基地工艺设计带来的其他影响。

2 全自动驾驶对车辆基地总平面布局的影响

2.1 人工及自动驾驶区划分

为了保障车辆运行及人员作业安全、方便生产及运营管理,全自动驾驶车辆基地需进行人工驾驶和自动驾驶区域划分。人工驾驶区作业内容较为复杂,规律性弱,人工干预程度高,如架修线、定修线、临修线、静调线、吹扫线、镟轮线、调机及工程车线、材料装卸线等;自动驾驶区作业内容相对简单、规律性强、人工干预程度低,如停车列检线、洗车线、牵出线、出入段线等[5]。各地对周月检线和试车线的区域划分原则尚未完全统一,可综合考虑场区条件及运营需求进行区域划分,避免人工及自动驾驶区被分割。

2.2 驾驶区之间增设转换轨

相比常规段场,全自动驾驶模式下列车从自动驾驶区进入人工驾驶区,需在转换轨及常规人工驾驶模式下牵出线功能,进行驾驶模式转换。为了方便司机上下车,需设置通往信号转换轨的段内道路,并在转换轨旁增设司机登车平台,同时应满足限界要求。

2.3 分区增设围蔽隔离设施

(1)段场红线围蔽(或围墙),实现段场内部与外部的分隔。(2)轨行区物理隔离,实现对轨行区的严格分隔,确保段内行车及作业安全。全自动驾驶车辆基地除设置上述隔离设施外,需增设分区围蔽,包括人工驾驶区与自动驾驶区之间、各自动驾驶分区之间、咽喉区上行与下行之间、人工及自动驾驶区信号转换区域等,并在道路等需要中断的地方,增设开门和门禁系统,与信号系统联锁。

3 全自动驾驶车辆基地典型布局方案研究

根据段场与接轨站的关系,车辆基地总平面布置主要分为贯通式、尽端式,贯通式布置受到较多的限制因素,国内车辆基地基本以尽端式布置为主,主要包括顺向横列式、反向纵列式。以国内某全自动驾驶车辆基地为例,基于全自动驾驶模式对车辆基地布局新要求,针对顺向横列式、反向纵列式两种典型布局形式及工艺流线进行探讨。

3.1 顺向横列式

运用库与检修库顺向横列布置。全自动驾驶区包括运用库、洗车机库、出入段线等;人工驾驶区包括检修库、镟轮库、调机及工程车库、材料装卸线等;周月检线位于运用库内,划分为自动驾驶区,转换轨设置于出段线东侧。

顺向横列式车辆基地如图1所示。

图1 顺向横列式车辆基地示意图

3.2 反向纵列式

运用库与检修库纵列布置,驾驶区划分与顺向横列式保持一致,转换轨设置于运用库东侧,两种总平面布局方式均满足生产功能需要。反向纵列式车辆基地示意图如图2所示。两种典型车辆基地总平面布局对比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两种典型车辆基地总平面布局对比分析

图2 反向纵列式车辆基地示意图

4 全自动驾驶车辆基地其他特点

相较于常规车辆基地,全自动驾驶模式会对总平面布局、列车作业流程、自动驾驶区库房尺寸及工艺设计原则等产生影响。

4.1 停车列检库增加库房长度

采用全自动驾驶模式后,为了提高检修效率,停车列检库设置100%检查坑,根据信号要求,应充分考虑自动驾驶信号防护距离,两列位之间的距离≥20 m,后一列位车尾与车挡距离≥15 m,库房长度需增加约12 m。

停车列检库库房长度如图3所示。

图3 停车列检库库房长度示意图

4.2 停车列检库划分防护分区

采用全自动驾驶模式后,为了保证检修人员及车辆安全,停车列检库一般按2~3股道划分若干个防护分区,并采用隔离网进行隔离。

停车列检库防护分区如图4所示。

图4 停车列检库防护分区(单位:mm)

4.3 停车列检库增设地下通道及库中门禁

采用全自动驾驶模式后,检修作业人员主要通过地下通道连通各防护分区,库中平交道各防护分区之间增设门禁,并与信号系统联锁。

停车列检库地下通道及库中门禁如图5所示。

图5 停车列检库地下通道及库中门禁示意图

5 结语

全自动运行系统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对常规车辆基地的设计原则产生了较大影响。针对两种模式下车辆基地设计原则的差异进行研究,相关单位应不断积累自动驾驶段场设计经验,优化设计方案,拓宽轨道设计思路,提高自动驾驶模式下车辆基地生产检修作业效率,不断提升自动化运行的水平,为后续全自动驾驶模式下车辆基地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全自动分区布局
上海实施“分区封控”
咔吱兔的全自动生活
全自动发明机
全自动洗衣机
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兴起与未来之路
浪莎 分区而治
BP的可再生能源布局
VR布局
2015 我们这样布局在探索中寻找突破
基于SAGA聚类分析的无功电压控制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