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湾区西岸城市国土空间规划产业专题研究
——以鹤山市产业发展策略及布局为例

2021-07-10何政康

智能城市 2021年11期
关键词:建设发展

何政康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 510090)

1 概述

鹤山市产业经济逐步崛起阶段为1978~1985年,初步建成了以纺织业为支柱,服装、制鞋、建材、五金、机械、电子、化工、食品迅速发展的工业格局。经济以轻纺占据较高地位的产业结构,逐步转变为以纺织服装、制鞋、印刷、五金、电器等多种主导产业并存的结构。目前,全力打造“珠西制造中心”,主导产业以电器机械与器材制造、纺织、金属制品、皮革及其制品、化学原料及其制品为主。工业主要沿325国道、江肇高速公路、江沙公路等骨干路网,分布在东北部、中部、南部。

2 产业发展

2.1 产业发展现状

(1)农业。

区域特色逐渐凸显,鹤山市各乡镇积极凭借自然资源条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设立各种专业化、产业化组织,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目前已明显形成较大规模和具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如古劳水产养殖、岭南水乡特色旅游产业、共和蔬菜、龙口花卉苗木、址山优质稻、云乡荔枝龙眼、宅梧西瓜等。

(2)工业。

形成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具有多个十亿以上的产业集群。

(3)服务业。

以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仓储、邮政、金融保险、住宿和餐饮等行业为主要代表的传统服务业,在服务业中仍占据主导地位,是服务业的基础和支柱。在消费不断升级的影响下和逐渐扩大内需政策的作用下,现代服务业呈现加快发展的局势,包括信息服务业、房地产业、居民服务、商务服务。

2.2 产业发展定位

(1)湾区综合物流枢纽。

依托江肇高速、佛开高速、广珠铁路、南沙疏港铁路,打造多式联运、物流综合服务的物流枢纽。重点发展商贸物流、临空会展、总部经济、跨境电商、临空金融等现代服务,形成商贸中心和现代服务业高地。

(2)湾区一体化生产制造产业示范区。

重点发展新一代高端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智能电子设备制造、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建设特色鲜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

(3)湾区休闲旅游中心。

依托鹤山特色资源、珠三角的区位优势,围绕鹤山岭南水乡、侨乡文化、广府文化、客家文化、鲜卑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旅游资源,培育特色旅游品牌,推动旅游经济发展,建设面向珠三角1 h生活圈的休闲旅游中心。

2.3 产业发展策略

(1)农业发展。

①特色种养业大力发展优质稻生产,引进推广优质新品种和机械化种植技术。大力发展绿色蔬菜生产工艺,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扩展荔枝、龙眼、火龙果、番石榴等名优、稀特水果产业。积极发展特色化、多元化、个性化花卉苗木生产,有效增加茶叶等特色产品品牌价值。大力推广生态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发展水乡区域特色产品养殖和休闲生态渔业。②坚持农旅融合,加快推进双合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龙口花卉示范区等“六大农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实施乡村旅游创客行动计划,推进建设一批乡村旅游创客基地,以乡情教育为特色,建设一批研学旅行示范基地,推动乡村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发展“乡村+节庆”“乡村+文创”“乡村+美食”“乡村+民宿”等特色乡村旅游业态。

(2)工业发展。

①加强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建设新能源商用车和专用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引入先进的汽车制造技术,大力推进广东省国际重型商用车工程技术研发中心。②以鹤山工业新城和同方(广东)科技园为重要载体,依托得润电子、世安电子等龙头企业,引进光通信元器件、显示器件、激光器、发光二极管制造为主的国内外知名企业,不断发展高水平集成电路、新型光学传感器、高端激光设备,推动LED汽车照明产业发展,打造半导体照明产业链,壮大高端电子信息产品集群。③积极推动交通装备行业、电子信息行业融合发展,针对新型商用车、专用车、乘用车发展需求,发展新一代安全控制系统、动力控制系统、中控屏系统、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等新型汽车电子信息系统、相关零部件。结合商用车、专用车产业发展需求,发展焊接、喷涂、抛光、装配等工业用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等工业设备。

(3)服务业。

①充分发挥省级制鞋专业镇的传统特色优势,提升运动物品的生产力度,完善从制鞋原材料到各种配辅料的产业链,扩大再生产规模。②加强产业集聚性,完善产业链,加强与开平水口、新会司前等周边地区的合作,打造产业金三角,成为国际性五金及卫浴产业集群基地。③推动现代先进加工技术装备应用,扶持东古、华悦等食品企业增强产品研发与设计能力,引导食品企业进行差异化、高档化、品牌化发展,并逐步拓展新型保健食品领域。④不断推进沙坪大雁山-古劳茶山水乡旅游长廊的建设,以大雁山风景区为龙头,以梁赞咏春文化为主基调,整合古劳水乡湿地、茶山仙鹤湖山水资源,建设梁赞故居新旧“八座”、胡蝶故居、东坡亭等景点,完善梁赞咏春文化广场,举办鹤山首届梁赞咏春文化节系列活动,打造水乡文化旅游项目,创建古劳“岭南第一水乡”旅游品牌。⑤深化与万达、绿地、龙湖、华侨城等商贸龙头企业合作,积极引进一批现代商贸综合体、高端影城、大型主题公园等商贸娱乐项目,提升消费服务质量。根据珠三角高端旅游方面的需求,引进知名酒店,提升商贸服务业的服务质量、水平。古劳华侨城意向如图1所示,鹤山谷埠新区意向如图2所示。

图1 古劳华侨城意向图

图2 鹤山谷埠新区意向图

3 产业布局

3.1 产业空间布局

(1)集群引导。

根据当前我国行业发展需求,合理规划园区产业,并对园区产业进行整合,以推动优势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

(2)园区整合。

根据整体规模管理需求,结合空间与产业之间的关系,对工业园区进行整合,建设园区配套设施,改善工业用地布局无序的现状,实现工业土地的高效利用目标。

(3)空间储备。

在城市产业空间规划过程中,应引入节约发展理念,为未来产业预留更多发展空间。

(4)存量优化。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对产业进行升级,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旧工业区的升级改造,优化工业用地,重点工业功能区内应严格控制工业用地的非工业化转变。

3.2 案例分析

(1)佛山市顺德区村镇工业园改造。

建立落后产能、危旧厂房淘汰机制,截至2022年底,累计关停、搬迁、提升落后企业大于6 000家;对土地集约利用管理机制进行创新,提高产业效能;对利益分配机制进行创新,制定村居的收益保障方案、平衡分配措施;采用激励政策,吸引更多企业投入更多资金参与改造;对产业园区建设管理机制进行创新,建设高质量的工业园发展平台。

(2)北京市大兴区集体用地入市试点。

①确定全区“可入市指标”总量;校核大兴区“两规合一”层面工作,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进行统计。②开展入市工作,采用“以镇为基本实施单元”模式,合理编制全镇实施规划、收益分配方案,提升实施操作水平,确保农民收益均衡。③针对存量较多的乡镇,应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进行拆除,并将20%的拆除用地用于发展集体产业,不断升级集体产业的承载,将80%拆除用地用于绿地建造;对于存量较少乡镇,在农民回迁时,按人数的50 m2建筑面积建设村民住宅楼,并按照农村劳动力,将另外的50 m2的集体产业用房,以发展集体产业。④针对选择入市空间,可优先适宜地区入市;通过集体产业聚集模式引导区入市;在集中建设区规划时,应将外围贴边划定特定入市区。⑤建设区级统筹措施,将“可入市指标”中划出一部分由区政府支配,建立形成“区级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指标统筹储备库”,储备对象为土地指标,非土地实物。建立大兴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资金调节池,按照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征收土地增值收益,收益为20%~50%。在国有入市地块时,通过“先供先摊”的成本政策,保障集体经营性建设资金的平衡性。

4 结语

空间规划是推动城市产业区开发建设的关键环节,实际上建设过程中,部分规划仍停留在传统的城市规划层面上,对于产业园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策略、空间功能等缺少深度研究,因此,做好产业空间策划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基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领域探讨了鹤山市的产业发展策略,提出了产业空间布局的关键策略,包括集群引导、园区整合、空间储备、存量优化等,结合工程实践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引入先进的规划理念、正确的规划理念指导下,规划人员可迅速掌握城市产业发展的策略,推动我国城市产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建设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