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冲突对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影响: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
2021-07-10韩梅李婷梁凤华
韩梅 ,李婷 ,梁凤华∗
(1.上饶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1;2.广州大学 教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毫不夸张地说,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存与发展的“第二空间”。互联网技术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一些负面效应。近年来,一些充斥敌意、偏激以及攻击性的不良事件在网络上频频发生,严重侵蚀着互联网的生态健康并损害着广大网民的身心健康。网络偏差行为意指个体在互联网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符合社会期望和道德规范的偏差行为,是偏差行为的线上表现形式[1-2]。雷雳等人将网络偏差行为的具体表现分为三类,包括网上过激行为、网上色情行为和网上欺诈行为[3]。近年来,社会各界开始关注到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这也引发很多学者开始思考并探究网络偏差行为的相关机制和因素。有研究发现,消极的家庭环境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的网络偏差行为[3-4]。同时,父母冲突显著正向预测中职生的网络欺负行为[5]。父母冲突意指夫妻之间由于分歧或其他原因而产生的争执甚至身体攻击,主要表现为言语冲突和身体冲突[6]。个体若是长期处于冲突的家庭环境中,更容易出现人格缺陷、问题行为及各种心理问题[7-8]。此外有研究表明,父母冲突对子女的攻击行为及信念都有着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9-10]。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个体的发展嵌套于由不同层次结构组成的生态环境,其中,家庭是青少年发展过程中接触最频繁的微系统。已有许多研究表明,个体既能影响微系统中的他人,也受系统中他人的影响。家庭系统理论提出,成员间的冲突常常会对家庭中其他成员造成消极影响,夫妻次系统作为家庭系统的基础,使得夫妻间冲突对子女的消极影响尤为显著[11]。此外,依据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倘若家庭成员常常使用攻击的行为方式解决问题,那么子女将通过观察学习学得这一行为模式,在与他人产生冲突时采取攻击行为[12]。基于上述梳理分析,本研究提出假设H1:父母冲突正向预测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
在雷雳等人提出的网络过激行为的多层次模型中,网络过激行为的影响机制包括现实因素、个体因素和与互联网有关的个体因素[3]。其中现实因素主要包括父母教养方式和社会支持等外在环境变量;个体因素包括人格、幸福感、自我调节等内在特质变量;与互联网有关的个体因素主要指在互联网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相关因素,如互联网使用动机。外部环境因素对个体网络偏差行为的影响固然重要,但更不可忽视的是个体自身的特质与能力。因此,本研究认为,个体自身特质应当作为一个重要变量纳入考察范畴。研究表明,心理韧性是外部环境因素对个体偏差行为影响的重要特质性内在缓冲变量,因此可以从心理韧性这一保护特质来阐释。心理韧性意指个体在遭遇困境时表现出较强的适应力以及积极应对困境的一种心理特质[13]。有研究表明,父母婚姻冲突程度越高,青少年的心理韧性水平越低[14]。情绪安全感理论认为,由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半成熟性特点,其情绪智力发展还不成熟,使得他们对由父母冲突所引发的家庭关系产生不安全的觉知[15],导致心理承受能力较低,进而出现社会适应困难等问题。研究也证实,父母冲突越显著,青少年心理韧性水平发展越低[16]。此外,作为保护因子的心理韧性可以有效减少不良的心理问题。有研究表明,个体心理韧性越强,其抑郁水平越低,且社会适应良好,也更少产生问题行为[17-18]。由此推测,察觉到父母冲突越多的个体,其心理韧性特质发展越缓慢且水平越低,进而越容易产生一系列问题行为。本研究认为个体自身特质应当作为一个重要变量纳入个体偏差行为的研究中,因此提出假设H2:心理韧性作为中介变量影响着父母冲突与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之间的关系。
基于上述网络过激行为的多层次模型及实证研究结果,本研究拟构建一个中介模型,深入探究父母冲突与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之间的心理机制。由于在校大学生是网民群体的主力军,因此以在校大学生作为本研究的考察对象,探究父母冲突对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影响和心理韧性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用方便取样法,在江西省某高校随机抽取633名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剔除不认真作答和不完整作答的无效问卷后,有效回收问卷560 份,回收率为88.47%。其中,男生152 人(27.14%),女生408 人(72.86%);独生子女127人(22.70%),非独生子女433人(77.30%);来自农村334人(59.64%),来自城镇226人(40.36%)。被试年龄为17-25岁,平均年龄20.74岁(标准差1.44岁)。
1.2 研究工具
1.2.1 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量表[19]
量表共35个题目,由网络过激行为、网络色情行为、网络欺骗行为三个维度构成。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方式,评分从1代表“从未如此”到5代表“一直如此”,分数越高表示网络偏差行为越多。本研究中,总量表的Cronbachα 系数为0.95,各分量表的Cronbachα 系数分别为0.92、0.92和0.78。
1.2.2 父母冲突知觉量表[20-21]
以往研究常用冲突频率、冲突强度和冲突解决这三维度来考察父母冲突,且信效度良好[14,16]。本研究也选用上述三个维度,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方式,评分从1代表“完全不符合”到5代表“完全符合”,分数越高表示感知到的父母冲突越强烈。本研究中,总量表的Cronbachα 系数为0.92,各分量表的Cronbachα 系数分别为0.84、0.85和0.72。
1.2.3 心理韧性量表[22]
量表共27 个题目,由情绪控制、目标专注、人际协助、积极认知和家庭支持五个维度构成。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方式,评分从1代表“完全不符合”到5代表“完全符合”。分数越高表示心理韧性越强。本研究中,总量表的Cronbachα 系数为0.88,各分量表的Cronbachα 系数范围为0.75~0.87。
1.3 统计处理
采用SPSS22.0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统计分析,并采用Hayes提出的SPSS宏process程序进行中介效应检验。
1.4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由于本研究全部采用自我报告方式收集数据,因此,为避免所得数据受到共同方法偏差的影响,本研究采取Harman单因子检验法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有14个,第一个因子解释的变异量为20.31%,小于40%临界值,表明本研究不存在明显的共同方法偏差问题[23]。
2 研究结果
2.1 父母冲突、心理韧性与网络偏差行为在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
将父母冲突、心理韧性、网络偏差行为分别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户口性质这三个人口学变量上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1。父母冲突与心理韧性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和户口性质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性别和是否独生子女变量上,网络偏差行为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男生显著高于女生(P<0.001),独生子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P<0.05),不存在户口性质的差异。
表1 各变量在人口学上的差异分析(n=560,M ±SD)
2.2 父母冲突、心理韧性与网络偏差行为的相关关系
将父母冲突、网络偏差行为与心理韧性三者的总均分做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见表2):网络偏差行为与父母冲突呈显著正相关(r=0.20,P<0.01);网络偏差行为与心理韧性呈显著负相关(r=-0.30,P <0.01);心理韧性与父母冲突呈显著负相关(r=-0.40,P<0.01)。
表2 各变量的描述统计和相关系数(n=560)
2.3 心理韧性在父母冲突和网络偏差行为间的中介作用
使用Hayes编制的SPSS宏程序中的model 4,检验心理韧性在父母冲突与网络偏差行为间的中介效应。结果显示(见表3):父母冲突直接正向预测网络偏差行为(β=0.25,P<0.001);父母冲突直接负向预测心理韧性(β=-0.40,P<0.001);父母冲突和心理韧性同时进入方程,父母冲突显著正向预测网络偏差行为(β=0.12,P<0.05),心理韧性显著负向预测网络偏差行为(β=-0.32,P<0.001)。偏差校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检验表明,心理韧性在父母冲突与网络偏差行为之间的部分中介作用显著,中介效应值0.13,Boot标准误为0.02,95%置信区间为[0.08,0.18],中介效应占总效应(0.25)的52%。中介效应分析结果见图1。
表3 中介模型中变量关系的回归分析
图1 心理韧性在父母冲突和网络偏差行为之间的中介模型
3 讨论
在当前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下,一系列过激性、攻击性事件在网络上频频发生,严重损害了互联网生态环境以及网民的身心健康,本研究考察并分析了父母冲突与网络偏差行为之间关系及其内部机制。一方面阐明了父母冲突对网络偏差行为的预测作用;另一方面剖析了个体特质即心理韧性在父母冲突对网络偏差影响中的作用。调查结果对网络偏差行为的预防和干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3.1 大学生父母冲突、心理韧性及网络偏差行为的特点
本研究中网络偏差行为的均值为1.54(5点计分),低于中值3,说明大学生的网络偏差行为总体表现较少。比较网络偏差行为在性别上的差异发现,男生的网络偏差行为多于女生,这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一致[17,24]。原因可能是相对女生,男生接触网络的频率更高,也希望寻求更多的感官刺激和控制欲,从而产生更多的网络偏差行为[17]。此外,独生子女的网络偏差行为显著多于非独生子女,这与张婷的研究结果一致[25]。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相对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具有明显的敌对和偏执的表现,情绪更易激动,更具攻击性,对事情的理解更偏离实际情况[26],进而表现出更多的偏差行为。大学生父母冲突的均值为2.75(5点计分),略低于中值3,说明大学生感知到的父母冲突水平较低平。心理韧性的均值为3.43(5点计分),高于中值3,说明大学生心理韧性较强,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27]。
3.2 父母冲突与网络偏差行为的关系
本研究发现,父母冲突正向预测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即大学生对于父母冲突的感受性越强,其在上网过程中就更有可能产生偏差行为,这与本研究假设一致。家庭是个体早期成长最重要的环境,对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影响巨大。父母冲突模式,影响着子女的心理发展和行为模式[9]。尤其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青少年在观点表达、情绪发泄时更倾向于选择线上的方式,父母冲突感知对其行为的影响也表现在互联网使用行为上,对父母间冲突感知越强,其表现出的网络偏差行为越多。
3.3 心理韧性在父母冲突与网络偏差行为间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还考察了父母冲突与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之间的中介机制。结果发现,心理韧性在父母冲突与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即父母冲突一方面可以直接影响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另一方面还通过心理韧性间接影响网络偏差行为,这与本研究假设一致。
根据溢出理论的观点,父母之间的冲突会“溢出”到亲子关系中,进而影响子女的身心发展[28]。以往研究结果也发现,消极、冲突的家庭氛围使个体更易产生不良的情绪体验、攻击行为和社会适应等问题[9,15,29-30]。父母之间的冲突可能会使个体难以体验到来自家人的关心和支持,使得个体在面临困难的问题的时候很难以积极良好的心态去应对问题,更多是采用消极的方式来面对[14]。
研究结果还揭示了父母冲突可以通过影响心理韧性,进而影响个体的网络偏差行为。父母冲突会令子女对夫妻关系形成不安全的消极觉知,从而削弱心理承受能力,出现适应困难等问题[16]。消极的家庭氛围削弱了心理韧性的保护功能,进而导致个体在面临各种冲突环境的时候很难采取积极的方式去应对,而是采取更为对抗的、消极的应对方式。这也就导致了个体在网络使用的过程中产生更多的偏差行为[14]。以往研究表明,心理韧性会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问题[18,31]。本研究结果也再次说明这一现象。
总之,本研究从心理韧性的视角探讨了父母冲突与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关系,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揭示了父母冲突对网络偏差行为影响中个体特质的作用。提示教育工作者在解决青少年互联网使用问题时,要格外注意他们家庭环境和心理韧性的状况。一方面,警示家长要为子女树立榜样,言传身教,创设一个和谐、低冲突的环境。另一方面,学校和家庭要为青少年提供锻炼心理韧性的平台和机会,鼓励青少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其抗挫能力,从而减少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规避其消极情绪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