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示范区旅游合作困境及破解路径研究

2021-07-10齐天锋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四市金三角三门峡

◎齐天锋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豫西智慧旅游研究所,河南 三门峡 472000)

旅游业是拉动地区经济的一支主力军,而区域间的旅游合作则会扬长补短,增强整体竞争力,实现互惠共赢的良好效益。因此,对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来说,其区域内的四个地级市(山西省的运城市和临汾市、陕西省的渭南市、河南省的三门峡市),应该加强旅游合作,补齐远离本省经济中心的短板,提升示范区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同时实现区域内的无障碍旅游。

一、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示范区区域旅游合作的可行性分析

(一)政府的大力支持

要达成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旅游合作,政府的主导和支持至关重要。三门峡、运城以及渭南三地政府,早在1986年就已开始区域合作,并且成立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经济协作区”,而以旅游为主题的合作则始于2004年,陕西省渭南市、山西省运城市和河南省三门峡市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在旅游共生上大胆尝试,《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旅游合作协议书》的签署标志着旅游协同发展开始。2009年山西省临汾市也加入进来,四市签署《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旅游合作协议》[1],正式提出要打造一个在资源、营销等方面共享互通的无障碍旅游区。2014年三省政府联合申报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得到国务院的批准支持,从国家层面为其注入了新动能。其后,2015年、2016年三省四市旅游局连续两年在西安联合举办“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旅游推介会”等。以上说明,从国家到省市各级政府都是大力支持的,这为区域旅游合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二)地缘相近,交通便捷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示范区的四个城市地缘相近,几乎相互毗邻,尤其是运城市、渭南市、三门峡市呈品字状分布,紧密相连。在交通基础建设方面,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示范区内也已基本形成完善的交通网络。高速铁路专线、普通铁路线路以及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再加上临汾乔李机场、运城张孝机场交通互联互通,交通体系比较发达。还有些交通项目正在建设,如蒙西到华中的蒙华铁路、运城至三门峡的城际高铁以及310国道南移,交通网络将会更加科学合理(见图1)。

图1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交通网络图[1]

(三)文化相近且旅游资源存在差异互补性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示范区的四个城市均分布在黄河沿线,黄河文化一脉相承。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唇亡齿寒”“秦晋之好”分别反映了运城和三门峡,以及陕西和山西的密切关系;“寻根游”成为运城、渭南、临汾旅游定位的主题之一。共同的传统文化是该区域旅游产业合作的基础。

运城、渭南、临汾、三门峡四市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4A级及以上景区达40家之多,旅游基础较好。同时,临汾市和渭南市各有一家5A级景区,三门峡市和运城市没有5A级景区,在4A级及以上景区数量上,三门峡和运城分别有14家和13家,而临汾有8家,渭南仅5家(见图2),品级及丰度上可以形成互补;在资源类型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互补性,如渭南多康体类风景区,运城和临汾多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三门峡休闲娱乐的景区多一些[2],差异互补性为旅游合作的可行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图2 黄河金三角4A级及以上景区分布图

二、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示范区旅游合作的困境

(一)没有制定统一的旅游发展规划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示范区的四个城市分属三个不同的省份,行政区划壁垒使四市之间的旅游生产要素难以跨地区优化组合,形成统一的市场。四市各有其旅游发展重点和规划,客观上造成了重复建设、无序竞争。例如,2020年8月运城市拟打造茅津古渡康养文旅项目举办了洽商会,而黄河对岸的三门峡会兴渡口在历史上同属一脉,统称茅津渡,但运城和三门峡并没有就此合作,深挖文化内涵,联合开发项目。

(二)旅游增长极不清晰

根据增长极理论,区域经济的发展前提是首先要确定出区域内的增长极,然后再通过扩散效应进一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由三省四市组成,各地在旅游经济发展中虽然有些差异,但是对于整体来说差距不大,各项数据也都较为接近,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国民生产总值方面,近三年渭南市总体排名靠前,临汾市相对较弱,基本处于第四位;但从旅游总收入和旅游接待人次来看,却是运城发展最好,位列前茅,三门峡垫底;综合两方面整体来看,在数据上四个城市的差距并不大。

表1 运城、临汾、渭南、三门峡2017-2019年旅游经济数据统计表

(三)合作营销不够深入

在旅游营销方面,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四市曾经进行过一些合作,比如2015年、2016年三省四市旅游局连续两年在西安联合举办“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旅游推介会”;2017年拍摄完成“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宣传片”,该宣传片部分展示了四市的历史和文化,但严格意义上不能归属为旅游合作营销。除此之外,并没有过多的合作营销举措。

(四)旅游人才存在短板

旅游人才是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示范区旅游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而区域高校数量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方人力资源的实力,因为地方高校是培养区域人才的重要阵地。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示范区的高校分布见表2,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区域四个地市有本科院校5所,专科院校12所,且分布很不均衡,运城市数量最多,有本科院校2所,专科院校5所,总数量占比41.2%,相对教育科研力量雄厚;而三门峡市数量最少,仅有2所,且均为专科层次院校。从高校属性来看,5所本科院校基本都是师范类院校,也没有博士和硕士授予点,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上存在短板,制约了该区域旅游人才的供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该区域旅游业的发展。

表2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示范区区域内高校分布表

三、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示范区区域旅游合作路径

(一)强化区域旅游协作的政府领导,科学编制旅游发展规划

要突破行政区划壁垒的制约,使黄河金三角的旅游合作实实在在落地,还应该由政府主导完成,建议由国务院主导成立一个高层次协调机构[3],统一协调三省四市的合作事宜。定期召开区域旅游合作座谈会,分享经验,解决问题,把区域旅游合作落到实处。在该协作机构的主导下,聘请高水准的旅游规划公司编制该区域旅游发展规划,使旅游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并对区域旅游线路重新组织优化,打造几条精品线路。

(二)以运城为旅游增长极带动全域旅游业发展

综合对比运城市、临汾市、渭南市和三门峡市的区位、旅游经济、旅游人才供给等因素,建议建立以运城为旅游增长极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旅游发展模式。在区位上,运城处于四个城市的中间[2],与任何一个城市都有较好的交通互联,另外,运城的张孝机场有8家航空公司,30条国内外航线,34个城市通航,航空、公路、铁路等优势显示了其黄河金三角交通中心的重要地位。从2017年、2018年、2019年连续三年的旅游业收入和旅游接待人次来看,运城也均排在首位。在旅游人才供给上,运城的高校数量在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占比41.2%,近乎一半,也为该区域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旅游增长极明晰后,以点带面,可以促进该区域旅游合作和发展。

(三)深入开展旅游合作营销

合作营销可以实现人力、财力、物力上的最优化。因此,在旅游营销上要多合作,实施整体营销,共拓客源市场。合作营销过程中,要线下线上并举。线下可以组织精兵强将继续举办“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旅游推介会”;也可以找好题材,拍摄优秀影视作品,实施影视营销;精心设计“晋陕豫黄河金三角三省四市共享旅游手册”并向游客赠送等。线上要充分借鉴新媒体平台,创新旅游合作模式,如研发“畅游黄河金三角App”,实现互惠共赢;充分利用晋陕豫黄河金三角门户网站,完善“文化旅游”栏目,网上推出打造的精品线路,提升旅游形象等。

(四)补齐旅游人才不足的短板

在弥补旅游人才不足对策上,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研究制定“诱人”的人才引进机制。目前四个地市都有自己的人才引进政策,但激励保障上都不够诱人,如2020年运城市在博士研究生的安家补贴上每人只有10万元[4],激励强度较弱。二是建设本土高层次大学,形成旅游人才培养高地。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现有的高校不但数量少,而且在硕士、博士培养上都处于空白阶段,而地方高校的一大职能就是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补齐该方面的短板。对现有本科院校多方努力,提高质量,争取硕士和博士点的授予;同时,当地高职院校要提质培优,争取升格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的人才培养多做贡献。三是加强高校和企业的合作,采用“教师走出去”和“企业员工走进来”两种方式,实施灵活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技能和质量;另外,继续搞好“晋陕豫黄河金三角职工技能大赛”,以赛促训。

结语

区域旅游合作是现阶段旅游市场日益成熟的必然结果。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示范区无论是政府支持力度、地缘区位,还是旅游资源互补方面都具有良好的合作条件。在充分认识目前区域旅游合作的问题后,建议通过科学编制旅游发展规划,以运城为旅游增长极带动全域旅游业发展,深入开展旅游合作营销,补齐旅游人才不足的短板等路径,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成效。

猜你喜欢

四市金三角三门峡
河南三门峡西周墓出土器物
电磁感应综合问题中的“金三角”
云虚拟机实例建模方法研究
金三角图案
走在路上的三门峡
An Analysis of the Common Errors in Oral-English Learning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异地用血将有望实现就地报销
关于秦皇岛市实施“四市”发展战略研究
破解天体运动问题的“金三角”
苏州市农民培训状况分析——基于苏州四市三区的调查